Chanel CF價格破8萬,嘆為觀止!

買手客buyerkey 發佈 2024-03-30T20:33:03.402654+00:00

很多人都說只有接收到香奈兒的漲價信息才能感受到時間的流逝,聽見一次它漲價就說明又過去了一季。這不這一開年「重磅」在不經意間就又來了,而且漲幅比以往更瘋狂,甚至到了嘆為觀止的地步。


今天開篇的形容詞是:嘆為觀止


很多人都說只有接收到香奈兒的漲價信息才能感受到時間的流逝,聽見一次它漲價就說明又過去了一季。這不這一開年「重磅」在不經意間就又來了,而且漲幅比以往更瘋狂,甚至到了嘆為觀止的地步。



CF的大號突破了8萬的大關❗️


對普通人來說,這似乎已經是到了比較天文的數字。而購買最多的經典中號也狠狠過了7萬門檻,讓人不禁感嘆:有些人(物),不知道哪裡好,但就是誰都替代不了。



4個月瘋漲8000+❗️誰不為之瞠目結舌❗️


Chanel的漲價策略跟膽識,縱觀整個奢侈品牌圈子都做到了無人能及。CF的售價現在也已妥妥超過了愛馬仕BKC,很多人說愛馬仕畢竟還有配貨的存在。但殊不知對於Chanel CF來說,如果只是普通消費者也沒那麼容易買到。道理很簡單,sa永遠會把優先購買權留給自己的VIC。



很顯然CF已經成為了品牌的最大招牌,但這回Chanel狠的點可不只是上調了CF的價格,而是將情理之中和意料之外的款通通翻出來大漲了一波。


CF漲,2.55一定也會跟著漲,這個我們可以無話可說。



(此處推薦兩個好看的配色)


可是你敢想,就連22 bag這隻本應堅守「底線」讓我們的Dream Bag不那麼遙遠的包包也漲出了不可思議的差價。



(新配色推薦)


以及19 bag,印象中我們努努力好像還能get的香奈兒,現如今也開始變成了於它之間「隔著一條銀河」。



(新配色推薦)


不難發現,Chanel似乎在逐漸成為一種「信仰」,而不僅僅是一件奢侈品。身為普通消費者,我們或許無法理解這種魔幻式的漲價模式,但真正到了想要入手的時刻又建立了耐受心理,依舊像關注股票一樣緊盯Chanel的價格走向



寫到這裡或許大家心中都會疑惑:面對越來越無法企及的價格,還有人會買單嗎?


答案是會的。漲價於品牌而言是提升自身品牌價值和定位的體現;對於消費者來說,我們也會得到一種像購買理財產品一樣的升值投資體驗,讓「早買早享受」逐漸形成奢侈品購買信條,這其實也非常符合當前人們推崇的「把錢花在刀刃上」的消費心理。根據自身實際需求來進行消費也是疫情過後大家的一個普遍共識,「自己喜歡」、「自己需要」才是最重要的。



前段時間來自倫敦的一家叫WGSN的專業趨勢研究機構就針對2023年以及往後幾年的流行趨勢做了一個預測,分析表明,包括奢侈品在內,未來的幾年人們會把金錢花在更加健康、更加圍繞自身需求的物品和生活方式上。



雖然售價讓人嘆為觀止,但既然有供那就一定會有求。奢侈品的價格圍繞「奢侈」這個現象在時尚圈其實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在品牌力的驅使下很多奢侈品牌都會相繼推出一些價格比較出圈的包包。那麼,接下來的篇幅就留給它們。


說到定價「莫名其妙」的包包我可能會第一個想到Celine的CONTI。雖然在秀場的表現確實出眾,但當發售得知價格之後還是被震撼到,近6萬元的售價設下了新奢華門檻



Conti目前只發售了一個尺寸、黑和棕兩個配色,據sa透露,自打品牌親閨女Lisa帶貨之後棕色款就被問爆了,雖然價高,但賣得卻不錯。



有著相似經歷的還有Gucci的一個超迷你禮盒,禮盒中有四隻超迷你GG Marmont(尺寸為:16.5 x 10 x 4.5厘米),大小勉強能塞下一隻pro機型尺寸。



可以看到,四隻小包的材質都為珍稀皮革,這樣的設置我們或許已經預想到了售價不會低。我一開始根據尺寸以及對品牌的了解,猜測的價格是16萬左右。也就是說平均每隻大概是4萬,大家不妨也來猜猜看。


.

.

.

.


我公布正確答案:22萬


是不是被嚇到,也就是說平均每一隻的價格在55000❗️



這麼貴賣得如何呢?sa告訴我,問它的人還不在少數。但購買的門檻也不低,需要在Gucci門店年消費百萬以上的顧客,且提前進行預訂之後發到義大利工廠進行定製,大概3-6個月之後才能拿到包,普客想要預定的話周期則在一年以上。


em,那就努力生四個女兒給她們當嫁妝吧。



珍稀皮貴「點」或許無可厚非,那再看看普通皮質的超迷你組合 ▼



分別由天鵝絨和牛皮革進行打造,經典款GG Marmont超迷你的售價是8600元,所以盲猜的話是不是感覺這個禮盒5萬頂破天了?可真實價格卻達到了出乎意料的:


94000元


平均每隻23500元,算起來單價比經典款足足貴了14900。但同樣也是有錢也不一定能買到。


Gucci在做「實際價格比看起來高」的包包這方面並沒有克制,或許是有品牌光環頂著,所以任性起來也是讓人捉摸不定。



有些品牌的任性呢,則是提升了一個台階,因為它們把包袋當成了藝術品來對待。即便沒見到實物圖,僅憑藉產品圖便能感受到細節之處的精緻。當然,價格也比想像中「藝術」很多~


比如高貴界的代表 - DeLVaux,漲價之後的它更加「熟悉又陌生」。



以及LV Capucines這隻被公認為貴婦級別的包包,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也進入了普皮8萬朝上的梯隊。



而記憶中在3萬梯隊的現如今也直逼5萬:



細細想來,這幾個品牌的定位是能夠匹配「藝術品」價格的,但有一些或許會讓人發出「不可思議」的驚呼 ▼



可能大部分人都沒見過這隻包,對,它是一隻包。出自Loewe x 哈爾的移動城堡聯名款,包包的名字也正是叫「哈爾的移動城堡」。


樣子非常藝術,藝術到看起來只能放在家進行收藏。它的設計非常特別,由不同的「零部件」組合而成,上面掛著Puzzle、Hammock和Flamenco等所有Loewe的經典包包。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它身上沒有一處奢華材質的運用,所以來吧,大夥繼續猜猜價格。



是不是到了已經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程度?關於它,我真的想問一聲why???



最終得出的結論還是那句(老套的):設計有價,藝術無價。


這個時候聊回價格越來越「離譜」的香奈兒,細究那幾隻瘋狂漲價對象,都是經典且實用性很強的款。這點其實在LV、Delvaux和Celine等這些大牌中也得以很好的體現,其他幾位比如Gucci和Loewe,雖然沒能在功能性上占據上風,但品牌賦予的收藏價值也同等存在,這個時候再回過頭看看它們的售價或許就會釋懷很多?奢侈品牌,尤其頂奢不會無規則亂調價,它們的調價邏輯要麼因為原料成本上漲、要麼由於通貨膨脹,當然更重要的讓價格時刻反應品牌地位的預期


還是那句話,不管漲不漲價,高價包袋都在那,也始終有人為之買單。根據自身需求,能預約自己的購物行為才是內核。


本文編輯:Wendy小姐

美術編輯:小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