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社會改革到擇賢立嗣,看趙鞅是怎樣引領時代潮流的〔124〕

陳老師漫話歷史典故 發佈 2024-03-30T22:21:16.328871+00:00

#歷史開講#一、典故及出處典故:1、趙鞅改革;2、趙鞅立嗣〔或立賢、立儲〕。出處:1、西漢·司馬遷《史記·趙世家》;2、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周紀一》。趙鞅畫像二、趙鞅改革〔典故本事之一〕趙鞅〔公元前545?—前476年〕,又名志父,世稱趙簡子,趙氏遺孤趙武之孫。

一、典故及出處

典故:1、趙鞅改革;2、趙鞅立嗣〔或立賢、立儲〕。

出處:1、西漢·司馬遷《史記·趙世家》;2、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周紀一》。

二、趙鞅改革〔典故本事之一〕

趙鞅〔公元前545?—前476年〕,又名志父,世稱趙簡子,趙氏遺孤趙武之孫。春秋後期晉國執政,趙氏宗主,社會改革家。

趙鞅祖父趙武曾為中軍將執政〔相國〕、其父趙成曾為中軍佐〔副相〕,都公忠體國,盡職盡責,勤勤懇懇,不謀私利。在這兩代,趙氏勢力都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前525年,其父趙成早逝,趙鞅入仕,當時執政韓起,是趙氏摯友,便任命年輕的趙鞅為下軍佐,名列「六卿」,一步跨入權力圈。

其時,晉頃公在位,公室衰微,君權旁落,政出大夫。以執政為首的卿大夫們,都趁機向公室奪權,不再對爭霸感興趣,而熱心建設封地私邑,組建家族武裝,發展私家勢力。

到趙鞅繼為宗主時,趙氏勢力在卿族競爭中已落下風,危機四伏,處於存亡繼絕之際。而趙鞅與他父祖輩又不同,他性格強悍,不甘落後。因此,他身為大夫,在從事國事之餘,便致力經營私家封地。他關注社會,關心民生,順應時勢,迎合人心,扶植新興勢力,進行社會改革,力圖以改革來翻盤。

政治上,他禮賢下士,選賢任能,招納鬥士,蓄養謀臣,文勤武勇,關係融洽,而又虛心納諫,獎懲分明,培養一大批私家骨幹勢力,開創了一代私家養士之風,影響深遠。

經濟上,革新畝制,調整賦稅。春秋末期,地廣人稀,擴大畝制,有可能,更有意義。卿大夫都突破「百步為畝」標準,韓趙魏畝制都大,而韓魏又不及趙大,趙氏「以百廿步為寬,以二百四十步為長」;而賦稅,卿大夫都是「伍稅之」,而趙氏則「無稅焉」,這就是說,趙氏田畝特別大〔2點88倍〕,還不收賦稅,因此,極大地激發了土地擁有者勞動熱情,促進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從而使趙氏家族日益富強,家族勢力很快趕上、並超過其他卿族。

軍事上,獎勵軍功,以功釋奴。趙鞅規定,「無敵者,上大夫受郡〔守〕,下大夫受縣〔令〕,士田十萬〔畝〕,庶人工商遂,人臣隸圉免。」也就是說,勇敢殺敵立下軍功的人,可以賞賜官職,可以獎勵土地,老百姓可以做官,奴隸可以獲得自由,因此,極大地鼓舞了將士們的鬥志,成為克敵制勝的法寶。

隨著政績的積累,趙鞅步步高升,最後升任中軍將執政,成為繼趙盾、趙武之後,趙氏的第三位正卿。而他執政時,晉君軟弱,眾卿勢弱,韓魏協力,於是,他重組內閣,集軍事、政治、外交、司法諸權於一身,內外兼管,大權獨攬,司馬遷說,「趙名晉卿,實專晉權」,構建了一個完全由他控制的高效政權,在長達17年的時間裡,把整體衰微的晉國,改造一新,重新崛起,能在與吳爭戰中,保持復霸的頭銜,也實現了趙氏家族的再度騰飛,並走向輝煌。

這期間,他把社會改革,從趙氏封地,擴大到整個晉國,有力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從而又催生了新的生產關係與新的管理制度,壯大了趙氏家族的勢力,最後導致其子能夠擁兵自重,趁公室衰微,與韓魏三氏,以家臣身份取代晉室,建立了自己的國家。

趙鞅思維前瞻,行動敏捷,他的社會改革無疑是成功的,也開啟了那個時代的改革先河,對以後魏國李悝變法、秦國商鞅變法、楚國吳起變法,以及他的後世子孫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都產生極大影響。

因此,在春秋後期,趙鞅是引領時代潮流的社會改革家。

三、趙鞅考察訓誡語〔典故本事之二〕

那時代,趙鞅是優秀的社會改革家,也是優秀的好父親。

趙鞅,他有一群兒子,也已按傳統禮制,嫡長繼承法,冊立長子伯魯為世子了。但是,他深知時局的動盪,環境的險惡,如果立一個平庸的接班人,很顯然,是件極愚蠢的事。他反覆考慮,總以為還有再考察的必要。

於是,他把訓誡的話,書寫在幾個竹簡上,分發給兒子們,叮囑他們:「要牢牢記住,領悟要旨,學著做人。」大家都異口同聲應答:「謹遵父訓!」

三年後,召集他們,考察結果,伯魯已經記不起上面的話了,問他竹簡,也不知丟在哪裡;其他人,也這個說「我忘了」,那個說「我來找找看」,趙鞅不由得心裡一涼。問到無恤時,他卻一字不差地順嘴說了出來,問竹簡何在,則從衣袖裡取出,趙鞅大為感動,也深感欣慰。

趙鞅這次考核,前後三年時間,可謂不短,完全可以聽其言,觀其行,全方位地考察,而趙鞅卻只檢查了填鴨式教育的結果,他僅僅能夠發現,無恤比伯魯他們更聽話,只能算是孝順孩子,德育考核過關,並不能證明他有什麼出眾的智力與過人的才幹。

再者那時,傳統嫡長制根深蒂固,沒有更有力的證據,也難以動搖既成事實,否定伯魯的法定地位。同時,無恤庶出,其母為妾侍,又是戎族,地位很低,而子以母貴,也是人們的思維定勢;再者,無恤本人也長得沒有伯魯他們富態,甚至可以說有點醜陋,趙鞅心存猶豫,他決定再深入考察。

四、諸子常山尋寶符〔典故本事之二續〕

一天夜裡,趙鞅做個夢,天帝賞賜他一隻翟犬,還指指身邊的孩子,對他說:「等這孩子長大後,再賞賜給他。」他問:「為什麼呀?」天帝說:「這孩子,就是你兒子。」

他曾聽說,代國國君的祖先是翟犬,這樣說來,他想,他兒子將來會占有代國了。

另有一天,謀臣姑布子卿來拜訪,他會相面術,趙鞅便把兒子們叫出來,讓他給看看相,子卿一一審視後,說:「沒有做將軍的料。」趙鞅喪氣地說:「難道我趙家要滅亡嗎?」子卿說:「我曾在路上看到一個小孩,大概也是您兒子吧?」趙鞅一瞅,無恤沒來。

等無恤一來,子卿立刻站起來,鄭重地說:「他才是真正的將軍啊!」趙鞅說:「這孩子的母親很卑賤,怎能說他就尊貴呢?」子卿說:「面相嘛,是上天授予的,卑賤的也必然尊貴起來。」

於是,趙鞅把子卿相面說,與天帝托的夢聯繫起來,出了一道新考題,對兒子們進行新的一輪考核。

這時候,兒子們都長大了,趙鞅對他們說:「我把寶符藏在常山〔河北阜平大茂山〕,你們都去尋找吧,誰能找到,我有重賞!」兒子們奔赴常山,搜尋一番,結果呢,都一無所獲,喪氣而歸。

無恤回來了,他卻說:「我找到寶符了。」趙鞅要他報告出來,他說:「我站在常山頂上,看到了代國,那是一片沃野啊,如果我們憑藉常山之險攻代,即可占取代國這片國土!我認為,常山藏寶符,就是據常山而取代國的地形圖。」

趙鞅大喜過望!是啊,趙氏封地的西南東三方,是魏韓齊燕,趙氏不能名正言順地與韓魏開戰,也不可能向齊燕擴張,而在北方,隔著代國這片開闊地,就是強悍的戎狄部落,如果代國被戎狄侵占,對趙氏是極為不利的,所以,占有代國這片土地,符合趙氏家族長遠利益,代國國土,當然是趙氏的珍寶。

趙鞅為選擇最優秀兒子,來接他的班,掌舵趙氏家族,可謂用心良苦,多年以來,他想出很多法子,考察兒子們,現在終於得到結論了:庶子無恤,最後勝出。他敏而好學,膽識過人,有戰略思維,能深謀遠慮,是個又順教,又有遠謀,德才兼備的賢能兒子,可堪培養,能挑大樑。

於是,他召開家族會議,鄭重宣布,廢黜世子伯魯,而破例立無恤為世子。

前476年,世稱「趙簡子」的趙鞅去世,其子無恤繼任晉卿,世稱「趙襄子」。他爺兒倆都長壽,連續主政近百年,並稱「簡襄之烈」。

五、趙鞅,挑戰舊傳統,敢為人先

趙鞅時代,適值趙氏再興之際,家族的興衰和時局的動盪,使他認識到眾卿爭鬥、互相傾軋的殘酷,也陶冶與造就了他深沉的氣質和卓越的才能。他通達明理,洞察時勢,胸懷韜略,膽識過人。

我們姑不論,他在官場如何競爭,也不論,他在戰場怎樣廝殺,單說他進行的社會改革和擇賢立嗣兩項,即可看出,他是怎樣挑戰舊傳統,打破老框框,英勇無畏,敢為人先,占在時代最前列,引領著歷史潮流的。他的人生是壯麗的,他的事業是宏偉的,他積極地推動著社會生產力向前發展,而又不自覺地促成新的生產關係形成,從而加快了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發展進程,催生了新的社會制度,為我們民族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躍進,作出應有的貢獻。

兩千多年來,人們從《史記》中看到商鞅變法,而不知有趙鞅改革。1972年,山東銀雀山漢墓出土的竹簡《吳問》,揭開了塵封的歷史真相,兩相對比,人們都說,商鞅變法是效仿趙鞅改革的。

歷來,史家稱讚商鞅,說他的變法,使秦國國富民強,而稱雄諸侯、統一中國,具有巨大的歷史意義,卻不知,在他一百年前的趙鞅,早就進行了同樣內容的改革,而且績效斐然,因此,趙鞅改革的歷史進步性,就不言而喻了。

陳存選2022、02、15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