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生態養殖技術在淡水養殖中的應用

吉山花瑤 發佈 2024-03-31T01:45:16.197861+00:00

綠色生態養殖技術在淡水養殖中的應用張雲霞近年來,現代信息技術的大力發展,科學技術能力逐步提升,人們的經濟水平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消費者在進行日常飲食中,更加注重食品的安全性。

綠色生態養殖技術在淡水養殖中的應用

張雲霞

近年來,現代信息技術的大力發展,科學技術能力逐步提升,人們的經濟水平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消費者在進行日常飲食中,更加注重食品的安全性。因此,為了能夠有效的滿足消費者的食品安全需求,養殖企業在開展水產養殖期間,應當趨於市場的發展,全面應用綠色生態養殖技術,為淡水養殖行業的發展打造一定的基礎。

1 綠色生態養殖技術闡述

淡水養殖與傳統的人工水產品養殖模式之間存在一定的區別性,傳統養殖的方式全面關注於養殖水產的品種以及數量,但是卻對水產品的質量問題不加以重視。並且傳統人工養殖的方式所生產的水產品效率低,在養殖期間的病害發病概率高,不利於現代化水產養殖行業的應用與發展。而現代綠色生態養殖技術的應用,在養殖期間,注重對於水產養殖環境的管理,順應水產本身的生長需求,為其提供最適宜的生長環境,增強水產品自身的綜合抗性。從而提升水產品的質量與數量,降低水產品在養殖期間的病害發生概率,從而有效的維護水產養殖的高效經濟效益 。

2 綠色生態養殖技術在淡水養殖產業中的具體應用

2.1 選擇適宜的養殖區域,改善淡水養殖環境

在生態養殖環境的應用中,並不是所有的養殖區域都適宜使用此項技術。養殖戶在考慮應用綠色生態養殖技術時期,需要基於此技術的需求,進行選擇適宜的養殖場地。全面遵守環保、因地制宜等原則進行選擇。首先,養殖區域的周邊沒有污染源,儘可能的選擇潔淨的水資源環境來進行養殖,避免選擇部分已經出現污染的水域環境。其次,為了確保後期水產品的銷售運輸便利性,養殖戶在選擇養殖區域時,要挑選周邊有便利的交通條件基礎,增強管理的便利性。

在選擇好養殖區域之後,養殖戶需要對淡水養殖的環境進行管理,儘可能的模擬外界自然生態環境的情況開展養殖。在淡水養殖池塘底部進行種植水草,從而打造一個優質的自然環境,全面體現生態性。淡水養殖戶在水草種植之後,還需要密切觀察水草的生長情況,避免出現水草的密度過高,影響池塘內水產品的活動。

最後,養殖戶在進行水產品的投入養殖之前,還需要依據所選擇的水產品種類生長所需要的條件,對淡水池塘內的益生菌種類進行檢測,並且為其提供部分水生浮游物,全面打造野生水產品的生長環境。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養殖戶還可以結合現代生物技術,進行提升水產品生態養殖效果 。

2.2 採取標準化管理措施

2.2.1 增強生態化養殖管理。在養殖期間,養殖戶需要做到標準化生態管理,將養殖制度、禁用藥劑進行公示欄公式,並且嚴格依照用藥制度進行執行管理。同時利用養殖生產記錄方式,將生產工作流程、用藥信息、用藥劑量、銷售信息等數據進行詳細登記,記錄方式符合「用藥減量行動」的標準。嚴格執行「用藥減量行動」的規定和要求,做好養殖管理的健康安全性。

2.2.2 增強自身的水產養殖技術能力。相關水產養殖合作社或組織單位應用結合當地的養殖基礎,對當地的水產養殖戶進行開展水產養殖技術的培訓工作。依照養殖戶的需求以及情況,為其提供漁業科技技術服務工作,制定適宜的服務方案,從而全面督促提升養殖戶的技術水平,從而達到地方性規模化、標準化的健康生態養殖。為當地的養殖戶提供優質品種推薦、高效技術服務等培訓活動,從而更好的實現當地水產養殖標準化科學管理。

2.2.3 樹立正確的養殖理念。為了確保綠色生態養殖技術在淡水養殖中得到高效全面的應用,養殖戶應當結合自身的養殖情況,樹立正確科學的養殖理念,從而促使當地的淡水養殖產業的經濟效益性得到有利的提升。在部分區域,淡水養殖戶依舊採取傳統的養殖方式進行管理,嚴重製約綠色生態養殖技術的發展。為了增強效益性和生態性,養殖戶需要結合自身的養殖場地對傳統的養殖模式進行改進,從而為養殖的水產種類打造一個穩定的綠色生態環境。採取合理科學的管理技術措施以及病害預防管理措施,全面提升淡水水產品的綜合質量。

2.2.4 提升養殖效率性。科學的養殖技術應用是在淡水養殖行業中提升產量與效率的有效途徑。當地的養殖戶可以進行有效的結合為漁民合作社,利用漁民合作社的便利性,充分發揮出其各項職能。養殖戶之間可以定期的進行學習交流,分享自身的淡水養殖經驗。將自身養殖中所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式進行分享,共同交流提升養殖技術能力。同時,相關淡水養殖技術推广部門還可以利用漁民合作社進行提供技術培訓會議,引導養殖戶的淡水養殖發展,從而為當地的淡水養殖產業發展打造良好的技術基礎。

2.3 選擇水產品種類與菌種應用

2.3.1 選擇不同的菌種。養殖戶在進行水產品養殖期間,應當遵循淡水養殖環境以及養殖水產品的不同進行選擇不同的菌種進行投放。首先,在進行養殖工作開始之前,需要注重對投放菌種的類型與特徵的區分,對菌種的生長需求以及淡水環境內部現有的菌種種類進行對比,經過詳細的了解和分析之後,挑選出適宜的菌種進行應用。在選擇菌種種類時,養殖戶需要觀察在淡水養殖環境中的菌種種類,新投放的菌類需要與已有的菌種保持類似,避免淡水環境中出現不良的競爭生長情況。其次,養殖戶在進行淡水水產品養殖的期間,需要定期的進行淡水水質的檢測,分析水質數據之後進行投放適宜比例的菌群,從而促進水產品的良好生長發育。最後,養殖戶在進行購買所需要投放的菌種時,需要從正規的合法渠道進行購買優質菌群。在進行投放之前,需要進行專業測試,在測試達標之後方可以將菌種進行投放。除此之外,養殖戶還可以進行自行的自製菌種進行改善淡水養殖環境,例如光合細菌、EM菌以及有益藻類等生物製劑 。養殖戶在水產品養殖期間,通過選擇適宜的菌種進行投放,能夠起到模擬生成生態環境的效果,從而有效的提升水產品養殖的品種質量。

2.3.2 選擇優質的水產品種類。養殖戶在確定淡水養殖的位置後,可以結合科學的方式進行檢測水質條件基礎。基於水質條件進行選擇各種水產品種類進行開展養殖活動,確定此淡水養殖位置中可以養殖的水產品規模以及數量。在選擇淡水養殖水產品時,養殖戶儘可能的選擇具有生產性強、抗病能力比較強的淡水魚、蝦、蟹種類,從而避免由於水產品的病害抵抗能力低下而導致發病率高的情況,提升養殖的效益性,為後續的養殖發展奠定基礎。

除了需要選擇適宜的抗病強的水產品種類,養殖戶還需要有效的結合市場銷售信息,全面分析水產品市場中比較受歡迎的優質品種種類,確保所選擇的水產品種在市場中占有一定的供求比例,以保障水產養殖的經濟效益性。同時,水產品種的地域適應性也非常的關鍵,調整好水產養殖品種的構成數據,引入優良的水產品種,能夠在提升養殖經濟效益的同時,確保我國淡水養殖產業的良好發展。

2.3.3 採取綠色生態的方式進行調節水質。養殖戶在進行淡水水質調節期間,可以採取綠色生物工程技術的方式進行水質改良,例如採取光合細菌、EM菌、活性酵母等生物製劑以及底淨、沸石粉等地質改良劑進行水質的調節。採取人為添加改良劑的方式,在淡水養殖區域中進行培育有益生物,利用其吸附有機物,從而淨化水體的環境,減少病菌的發生,增強水產品活動環境的優質性,促使養殖水體始終處於一個肥、活的狀態下,打造綠色生態的自然水體。同時,在養殖淡水池塘中進行安裝檢測設備,對水體中的溶氧、氨氮、亞鹽、pH值等指標隨時掌握 。在淡水池中增加增氧機的安裝數量,以便於應對不良的天氣環境。

在養殖期間,養殖戶需要對淡水池塘內部進行定期的除草去污,保持水質環境衛生、乾淨。對於淡水池塘中的注排水量嚴格控制,使池塘內部的水量始終保持在水產品所需要的深度,避免過深導致水產品出現逃跑的情況。通常,每間距半個月左右,進行一次水量的注入,補充陽光蒸發消耗量,增強養殖環境的穩定性。

2.4 科學飼餵方式

2.4.1 選擇適宜的飼料種類。在綠色生態養殖技術的應用過程中,養殖戶在選擇水產品飼料時,儘可能的選擇環保型綠色的養殖飼料,在飼料中禁止添加超劑量的抗生素以及激素種類,全面促進淡水水產品養殖的綠色生態性,增加水產品的安全性。同時,為了有效的提升淡水水產品的品質,養殖戶還可以在飼料中添加適量的腐殖酸,能夠提升淡水產品的口感肉質 。

2.4.2 合理控制飼料的用量。養殖戶在進行水產品飼餵期間,需要結合養殖產品的實際生活需求,進行控制飼料的供給量。例如,當養殖草魚中大型魚類品種時,由於其自身的排泄物和飼料的殘留餌料比較多,在池塘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後,會將其進行分解為雜魚類的飼料,從而滿足雜魚生長發育。所以,為了減少淡水水產的養殖成本,可以將一些中大型的魚類品種與雜食性魚類進行混合養殖,節約飼料投餵的數量。

2.5 疾病的防控管理

在應用綠色生態養殖技術期間,養殖戶應當儘可能的減少化學藥劑的使用,以提升水質環境、增強魚類的疾病抵抗力的方式,來減少患疾病的概率。在管理時期,可以採取多種現代化生態養殖技術,利用池塘工程化循環水養殖、多營養層次養殖等比較科學的養殖模式,起到減少用藥、增產提質的效果。通常在綠色生態養殖技術下,所採取的疾病控制的方式有以下兩種。

2.5.1 共生養殖方式。在綠色生態養殖中,進行採取魚類與植物共同生長的養殖模式,受到植物的生長影響,可以幫助部分魚類減少疾病發生概率。淡水養殖中的水產品在生長過程中發生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其排泄物之中存在著致病源,當排泄物在水底進行積累無法清理,很容易出現疾病的感染。而水底植物的生長期間,會將排泄物進行分解吸收,有效的改善水底環境。同時,水底植物的生長還為水體的淨化起到一定的作用。

2.5.2 混合養殖的方式。依照養殖的規模進行搭配適宜的淡水魚類品種,打造良性的競爭環境,能夠有效的減少魚類疾病發生的概率,從而提升淡水魚的數量與品質。魚類生存的水體大多為立體空間,不同的魚類品種所習慣的空間層次不同,良好的利用了水體層次性,增強養殖的規模,充分利用水體環境。同時,不同魚類之間相互依存循環,減少疾病的影響。

2.6 養殖注意事項

2.6.1 放養前準備。在淡水魚放養之前,養殖戶需要進行魚塘清理消毒管理。在冬季時期將池塘內部的水分全部排出,使池塘底部保持乾燥,利用光照條件進行暴曬,可以有效的實現消毒、殺菌,實現對於池塘底部環境的改良。同時還可以採取藥物進行池塘清理的方式,利用生石灰或漂白粉進行消毒處理。

2.6.2 日常飼養重點。為了增強養殖的經濟效益,養殖戶在進行魚類飼養管理期間,控制飼料的使用量,能夠減少養殖成本的投入。日常養殖戶需要每天進行巡塘觀察,觀察魚類的浮頭情況,密切關注魚類的健康。如果出現魚類浮頭異常,養殖戶需要及時的打開增氧機增強池塘內的含氧量,以免出現泛池不良現象,影響魚類的生長健康。

同時,養殖戶還需要結合當地環境氣候、水溫、水質等實際情況進行嚴格控制投餵餌料,制定全年的飼料與藥劑的投餵管理技術,增強魚類對於疾病的抗性。對於淡水池塘內部的增氧機和投餌機等設備進行定期調試、維護、保養,確保機械的完整性,使用高效性,更好的滿足淡水魚的生長發育需求。

2.6.3 出塘管理。養殖戶在養殖銷售期間,需要密切的關注水產品市場的行情,提前做好魚類的捕撈出塘工作。如果養殖戶在捕撈時具有良好的條件基礎,也可以選擇輪捕輪放的方式進行出塘銷售,能夠最大化的提升養殖效益,避免池塘空塘期過長。

3 結束語

綜合以上內容,在進行淡水養殖期間,採取綠色生態養殖技術能夠有效的促進水產品的產量與質量。養殖戶在管理期間,應當重視對於養殖環境的調控、飼料的投餵控制、養殖種類的搭配、疾病的預防管理等,從而有效的改善養殖水質,增強養殖的效益性。

請關注,點擊我的頭像進入或在今日頭條搜索{吉山花瑤}個人主頁可以查看我的更多作品,今日頭條會對關注者推送我的更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