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和女兒同時坐月子,我幫女兒帶外孫8年後,從此沒人叫我奶奶

李卓好 發佈 2024-03-31T02:30:37.550035+00:00

可作為父母,或者說母親,在對待女兒和兒媳的態度時,大多數會選擇女兒,在父母眼裡,女兒才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在情感上,他們更傾向於女兒,這也是家庭矛盾中的一個主要原因。

導語:

很多人說外孫和孫子本質上是一樣的,也有人說外孫和孫子是兩個概念,不管是字面上的意思還是人們普遍的認同感,兩者之間有著很多的差別。

可作為父母,或者說母親,在對待女兒和兒媳的態度時,大多數會選擇女兒,在父母眼裡,女兒才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在情感上,他們更傾向於女兒,這也是家庭矛盾中的一個主要原因。

而對於兒媳來說,婆家人的態度將決定了她在這個家庭的地位,甚至決定了她以後對公婆的態度,女兒和兒媳之間的衝突,或者是外孫與孫子之間的差別對待,使得原本就敏感的婆媳關係變得更加複雜,甚至直接影響到晚年生活。

就如同62歲的鄒大媽的遭遇一樣,幫女兒帶娃8年,而她的孫子甚至沒有叫過她一聲奶奶,甚至在她患病後想回兒子家養老時,兒媳卻把她拒之門外。

62歲的鄒大媽的自述:

女兒和兒媳同時懷孕,對於很多家庭來說可能是雙喜臨門,可是對於我們家來說,卻讓我們犯愁了。

原因是:到時我該伺候誰呢?

女兒一早就說過要讓我去伺候她坐月子,還打算讓我幫她照顧孩子。

一直以來,這個從小被我嬌生慣養著長大的女兒,無論她有什麼要求,只要我能做到的,我都希望能為她做到。

可是,事情就那麼巧,結婚5年都沒有懷上孩子的兒媳,居然也在同一個月內懷上了孩子,全家人都為這個還沒出生的孩子感到高興。

特別是老伴,甚至還說要先慶祝一下,要讓那些總在他身邊曬孫子的人知道,他也要當爺爺了。

看著老伴得意忘形的樣子,我都快氣得無話可說了,他怎麼就不知道為我考慮一下,到時我是伺候女兒還是伺候兒媳?

可老伴卻毫不猶豫地說:當然是伺候兒媳,女兒有自己的婆婆,你去湊什麼熱鬧?你不想,兒媳盼這個孩子盼了多少年了,好不容易才盼來這個孩子,再說,她也是第一次做母親,你這個做婆婆的不應該多看著點?

老伴似乎忘了女兒也是第一次懷孕,我對老伴說:兒媳在我們家難道還會讓她吃虧?但女兒卻不一樣,那是在別人家,不看著點,我這個做母親的更不放心。

老伴反駁我說:她有公公婆婆為她操心,你要操心的是你兒媳和大孫子事,其他的還是少操心。

我生氣了,氣這個老頭對女兒不上心,但我不想跟他吵,他就一根筋,認定的東西就不會動搖。

老伴似乎看出我的心思,搖搖頭說:你可別犯混,要知道兒媳才是我們家的人,照顧好兒媳才是重中之重,而女兒,我們有能力就幫襯著點,但也要量力而行。

我知道老伴說的有道理,但人心都是偏的,而且,那個還是從我身上掉下來的肉,我怎麼可能像老伴那樣理智,再說,婆婆哪有母親盡心。

最關鍵是,女兒和親家母的關係非常緊張,女兒說了好多次她和婆婆之間的關係,主要原因是她的婆婆比較偏向大兒子。

大家都知道,親家的大兒媳娘家條件非常好,聽說她的父親是某局長,母親是公務員,而哥哥是某高校的教授,一家人都有著非常體面的工作。

親家也因為娶了一個這麼有背景的兒媳,老兩口經常在外面顯擺,而且還聽說,女兒的大伯有了娘家人的幫助後,很快就調了工作崗位,而且還升職了。

有這麼一個有實力的大嫂在,親家哪裡還會看得到我的女兒,女兒就在她大嫂的壓力下討生活,可想而知有多難。

有一年過年時女兒還哭著回來,說因為一碟菜,婆婆當著所有人的面呵斥女兒,說女兒小家子氣、沒見過世面。

再三追問下女兒才說,那天中午,大嫂的哥哥帶了一車的禮品上門看望親家,而作為主家,女兒的公婆自要好好招待。

為了表示對大嫂哥哥足夠的重視或者說尊重,親家公提議到酒店訂包間,可是大嫂的哥哥拒絕了,說:太見外,大家都是親戚,吃頓便飯就行,沒必要去破費。

他客氣,可主家不能認真,而為了招待哥哥,全家都動起來,甚至還讓懷著身孕的女兒去掌勺,說女兒做的菜好吃。

而女兒也不好拒絕公婆,只能拖著一個笨重的身體在廚房裡忙活,足足忙了兩個多小時,女兒的腳都腫了。

可親家母卻沒讓她上桌,說:你這個身子跟我們坐一桌也不方便、不好看,要不你還是到旁邊去吃吧?

雖然是反問句,可是,誰都聽得出來親家母是不打算讓女兒上桌了,女兒很生氣,顧不得家裡還有人,就大聲質問親家母,說:我站了兩個小時,腿都腫了,做出來滿滿一桌的菜,你卻怕我丟臉,不讓我上桌,你這是什麼道理?

女婿同樣非常氣憤,拉著女兒,拿起車鑰匙就要出門,說:走,既然家裡沒有我們的位置,那我們出去吃。

親家母攔住女婿說:家裡來客,你要陪客,走什麼走?你走了,家裡的客人誰來陪他喝酒?

女婿說:我連自己的老婆都顧不了,哪還顧得了客?

最後,還是大嫂出面把女兒拉到一起吃飯,還說辛苦弟媳了,說了很多場面話,這場矛盾就算過去了。

可是,客人走後,女兒就被婆婆訓了一頓,說她「狗肉上不了台面」。

聽到女兒在婆家受了委屈,我這個做母親的,比誰都難受,本來想找親家理論的,可老伴攔住了,老伴說:一家人磕磕碰碰難免的,如果一點雞毛蒜皮的事都要找親家,那以後女兒在婆家還怎麼生活?

就是因為知道女兒和公婆關係一般,我才總無法放心,特別是女人生子的關口,如果不看著,怎能放心?

事情發生得太巧了,兒媳才剛被推進產房,我就接到女兒打來的電話,在電話中,女兒說自己肚子開始疼了,害怕,想讓我去陪著她。

都說手心手背都是肉,聽到女兒發抖的聲音,我心都要碎了,恨不得馬上就趕過去。

可是,這邊兒媳正在生產,還沒出來,我想走開也走不開,急得我團團轉。

兒子大概看出我的為難,說:妹妹那裡更需要你,你就先過去吧,這裡有我和爸守著,不會出事的。

有了兒子這句話,我什麼也顧不了了,立馬打車去看女兒,臨走時,我看見老伴對我是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

到女兒家才發現,女兒正在吃東西,女兒說本來打算去住院的,可是,肚子痛了一下後又不痛了,就打算晚點再去住院。

雖然是個烏龍,但我也不忍責怪女兒,畢竟,生孩子這樣的事情,無論發生在誰身上都會緊張。

兩個小時後,我接到兒子打來的電話,說兒媳已經順利生產了,是個六斤多的「招商銀行」。

兒子的情緒有點不好,不過,我也沒多想,掛了電話後,我一心只想著好好陪女兒。

女兒生產後,我又忙著伺候女兒的月子,根本就顧不上兒媳,直到女兒滿40天後,我才回家。

到家後我才知道,兒子請了村裡的一個鄰居照顧兒媳,看見我回來,沒有一個人歡迎我,甚至連孫子的滿月酒都沒有人告訴我。

我質問老伴為什麼不給我打電話回來辦孫子的滿月酒?

老伴卻說:你自己的孫子滿月了你不知道嗎?為什麼還要我們請你回來?

最後老伴告訴我說,是兒媳不讓家裡人給我打電話的,兒媳說:既然咱媽一心想要照顧女兒,那我們還是不要打擾她了。

我知道兒媳會生氣,可我沒想到兒媳會這麼生氣,本來打算以後好好照顧孫子,可是,到家沒幾天,女兒就打電話過來,讓我給她帶孩子。

我拒絕了,可是女兒哭著求我,沒辦法,我又一次敗在女兒的眼淚下。

這8年多來,我幾乎長住在女兒家,為女兒帶娃,可是,哪怕我不在家,我也沒有忘記我的孫子,平時經常給孫子買衣服,買玩具,過年同樣會給孫子壓歲錢。

可是,無論是我給孫子買的衣服、玩具還是壓歲錢,兒媳通通都不要,說:孩子什麼都不缺,更不缺這點東西。

兒媳不要我的東西,我也很難過,好幾次我找老伴訴苦,老伴卻說我活該,還說如果我繼續在女兒家住下去的話,以後就別回來了。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孫子從來沒叫過我奶奶,剛開始我以為是我這個奶奶太陌生了,他才不願意開口叫我奶奶。

可是,後來我才發現,無論我怎麼逗他,讓他叫我「奶奶」,他卻像聽不見似的,不搭理我。

直到這一刻,我是真的傷心了,我質問兒子,兒子卻說:你已經有外孫了,還要什麼孫子。

後來,兒子和兒媳帶著孩子搬到了鎮上,我更見到孫子了,每次去看孫子,兒媳都會故意把孫子帶出去,要麼就帶回娘家。

我想孫子的話,只能看老伴的手機,老伴總說我,說這一切都是我自己造的。

老伴還說:你總不聽我的話,總以為那是自己的兒子,他不會不管你,可是,你看看,他沒有不管你,他只是不搭理你,不過,你也不能怪他們,是你的做法實在太傷人了,兒子和兒媳一時半會是不可能原諒你的,你自己慢慢受著吧。

如今,我想修復和兒子兒媳的關係,可是,我該怎麼辦?

筆者觀點:

都說「一碗水難端平」,確實,哪怕父母自認為對子女都是一視同仁,但站在子女立場,他們還是會覺得父母偏心。

這應該是人之常情,但不管父母怎麼偏心,也應該有原則,或者說應該有限度,而不是不顧子女的感受,任性地想怎麼做就怎麼做。

這種自我放任的後果往往是兄弟姐妹輕者形同陌路,重者反目成仇,而且,父母的晚年也將無人贍養,最終要咽下這枚苦果的人,還是父母本人。

有時候父母的偏心,不僅僅只是不公平,更多的是一種傷害。

就如同文中的「我」一樣,她對女兒偏,無形中就是對兒子的傷害;她對外孫的好,卻讓孫子對長輩的愛的一種缺失。

雖然說很多事情沒辦法兩全其美,但是,在子女之間也應該努力去平衡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只有關係平衡了,才會儘可能地避免一些過激的矛盾,或者說無法挽回的錯過。

像文中的「我」,從一開始就做錯了,第一錯是:把正在產房生產的兒媳丟下不管;再一錯是只顧伺候女兒,卻對同樣坐月子的兒媳不聞不問,連孫子的滿月酒都沒有參加。

這樣的婆婆,哪怕再大度的兒媳,心裡肯定有埋怨,再到後來長達8年多的缺失,可以說這個婆婆一個走在和兒子兒媳越來越遠的路上。

最終,兒媳把她當陌生人,連兒媳也不想理她,而最讓她無法承受的是:孫子不認她。

這種種後果,可以說都是她種下的因。

最後,筆者認為:

假如出現同樣情況的話,父母無法女兒和兒媳都兼顧的話,從實際情況來說,還是首先考慮兒媳,畢竟世道都是這麼走的,當然,特殊情況除外。

另外,如果實在是女兒的情況特殊,自己無法兼顧兒媳,那也應該給出一定的補償,或者在女兒情況穩定後,第一時間回來照顧兒媳。

還有,至於幫女兒帶娃,個人覺得這完全是父母的自我感覺,是父母覺得女兒更需要自己,而實際上往往卻是父母的自我感動。

在這筆者想說:父母可以偏心,但要有原則與底線。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