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世紀的英國教會影響力,及教堂風格的引入和融合

奇妙橘子xd 發佈 2024-03-31T07:12:18.414323+00:00

一、英國教區的設置與劃分在12—14世紀,英國教區設置無顯著變化。如在13世紀,全英格蘭依然劃分為兩個大主教區,下設19個主教區和40個分主教區,除了中部英格蘭之外,各地分主教區和郡區劃分大致相符。主教區之下共轄9500個基層教區(perishes )。

一、英國教區的設置與劃分

在12—14世紀,英國教區設置無顯著變化。如在13世紀,全英格蘭依然劃分為兩個大主教區,下設19個主教區和40個分主教區,除了中部英格蘭之外,各地分主教區和郡區劃分大致相符。主教區之下共轄9500個基層教區(perishes )。其中大約500個基層教區分布在城市。倫敦就有120多個。

13世紀教界人士達40000人。其中修道院、教會和雲遊僧約16500—17000人,修女7000人;另有15000名修士修女在醫院工作或隱居他處。

教士的等級劃分

由於經濟地位的差別,所有教士也劃分為不同的等級。高級教士不僅享受什一稅和其他宗教收益,還兼有大地主的身份,擁有許多莊園和牧場,獲取地租和商業利益。坎特伯雷大主教、約克大主教、溫切斯特主教、伊利主教和達拉姆主教等人的財富足以與大貴族相比。

其次是教區長,他們若能獨享所在基層教區的全部什一稅,或兼領兩三個基層教區的職位,其經濟地位大略和騎士相等;若其收益要被當地修道院、教會分享,用於豢養教會各色人員,其經濟地位就下降了許多。基層教區牧師的年收入雖然不過4英鎊,還是比普通農夫強了不少。他們之下的祭司等教士,經濟水平與普通百姓無異。

宗教派別的劃分

1221年和1224年,不列顛先後出現了兩個較激進的宗教派別——多明各修會和方濟各修會。它們有的來自大陸,受新教派思想的薰陶,不少人是行乞四方的托缽僧,厭惡高層教士的豪富奢靡,針鋒相對地宣傳清貧和簡樸,提倡「像塵世中過往香客和流浪者那樣乞食,虔誠而謙卑地侍奉上帝」。但他們的遊說未能使多數人理解,而後,也入鄉隨俗,在他們群居的城市置辦了房產。

那時,教會的最大問題是教士愚昧無知。坎特伯雷大主教配卡姆在1291年嘆道:「教士的混沌無知使人們墮入謬誤的深淵。」他們在教堂和修道院裡,「像學舌的鸚鵡一樣」讀經講道,卻未必理解那些拉丁語經文。

在教堂之外,他們不顧聖誡,酗酒、偷獵、姘居、成婚、生育子女,又勸說教民以善行贖罪,主動把地產轉讓教會。土地流入教會影響到國家的稅收,為此,政府於1279年和1290年兩次頒布《永久管業權法令》,限制教會攫取土地,使這種用花言巧語獲取地產的行為有所收斂。

宗教信仰的影響力

中世紀的英國,個人和家庭生活的重大事件都被基督教會的宗教儀式所包容。出生、婚配和死亡都必須履行宗教儀式。周末幾乎人人去教堂,聽牧師傳經講道。

他們雖然聽不懂拉丁語經文的含義,卻本能地表現出謙恭、虔誠、馴服和理解,甚至主動反省自己的言行,沉痛懺悔。而教會正是利用他們的這種心態,藉助於宗教象徵物和世代相傳的禮器,藉助於墓地、聖殿、聖徒遺物與十字架,以及教堂的宗教儀式,對教徒施加影響。

在各種宗教設施中,對教民最有震懾力、吸引力的是宏大的教堂。教堂尖頂能喚起教民對上帝的崇敬和遐想;教堂大廳使講經牧師的聲音更加悅耳動聽。基督教會正是通過教堂修築,耗費著社會的巨大財富,充分張揚著當時的建築藝術,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藝術財富。

二、英國教堂風格的起因及意義

英國教堂建設的高潮是在諾曼征服之後出現的。諾曼人用武力征服了英格蘭人後,為便於治理這塊新國土,就用「聖經」和教義撫平他們心頭的創傷,而修建高聳入雲的教堂則成了必要。據記載,僅在一個世紀之內,英國就修建了97所大教堂。若是加上各地星羅棋布的教區教堂,教堂數量就大得驚人。尚在農業社會的英格蘭百姓所耗費的代價,委實是過於巨大的了。

11世紀後期至14世紀前期,英國的教堂建築風格有所變化。其中1200年之前建成的教堂雖屬於哥德式風格,可因它們具有明顯的諾曼時代特色,留下了以往建築式樣的痕跡,而自成體系。

英國的諾曼第式的建築既體現了羅馬式建築的格調,又是法國建築的變形。堂頂通常是木質的,用厚石墩之上的圓拱和厚壁支撐著。如果建築物巨大的穹隆是石料的,負重牆壁的厚度就會有8—10英尺。好在這些建築大多分散在偏僻地帶的修道院,它們很少用複雜的藝術雕塑來修飾外部,所以費工不多。若是在人口聚集的地帶建築大教堂,則會將新舊建築技術結合起來,規模相當宏大,裝飾也複雜得多。

例如聞名遐邇的林肯大教堂在1185年的大地震中損毀後,重建為哥德式建築,兩個鐘塔非常高大,正面的雕飾精細華麗。矗立在威爾河畔的達勒姆大教堂,其前身是一座10世紀石造建築,1093年諾曼第主教來此任職後,將之拆毀,役使當地將近兩萬人的居民,修復新教堂。這項工作進行了一百年,1195年竣工。

其巍峨的中堂是典型的諾曼第式,在未經雕飾的柱冠上承載著由許多圓拱組成的雙排拱廊。同以往修建的教堂相比,達勒姆大教堂的技術起碼有兩處創新。一是在穹棱上裝上肋材,以分擔穹頂的重量;二是將橫拱改為尖形,將斜拱改為圓形,使教堂內部增添美感。

公元1175年,諾曼第風格的教堂還在英國興建著,典型的哥德式建築已經開始在不列顛立足了。總體來看,英吉利哥德式大教堂的平面圖依然保留了羅馬式的長方形會堂:一個長長的中堂,里端有神殿以及半圓形廳室,高高地坐落在兩條通道之間,其上是由牆、柱支撐的屋頂。中堂和通道被一個「袖廊」所貫穿,使平面構成一個十字的形狀。大教堂的建築面積大多有一萬或數萬平方英尺,而且幾乎都是面朝東方——耶路撒冷的方向。

英國在12世紀末繼續引入法蘭西的哥德式建築藝術並非偶然。亨利二世的即位使安茹帝國的疆域空前廣袤,英國簡直成了半個法國。所以,諾曼第建築風格自然會影響到不列顛。海峽對面的大教堂採用尖拱不久,英國人就立即效仿,但又執拗地保持著島國特色。

其中索爾茲伯里大教堂、諾里奇大教堂等,均有一個尖閣,高度適中,形狀優雅。教堂內部,拱形圓頂高度低於法國大教堂的相關高度。英國哥德式教堂的東端呈方圓形,這是盎格魯—撒克遜藝術的流露。

還有,英國大教堂的長度超過大陸的大教堂,但不如它們巍峨高大。如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長達511英尺,比亞眠大教堂的長度多76英尺,可其高度卻比後者少了37英尺。這或許歸因於英國人的保守心態吧。

教堂風格的迥異

這時英國也有近似於大陸哥德式的教堂建築。譬如索爾茲伯里教堂。它僅用25年建成,卻打破了不列顛教堂混合幾種風格的慣例。它像法蘭西的教堂那樣,用設計的統一、面積與線條的和諧、袖廊塔和尖頂的宏偉、聖母堂圓穹的優美以及窗扉的美觀,彌補了中堂矮塌和圓頂偏低所導致的缺憾。

再如諾曼人隱修院院長西米恩奠基的伊利教堂,雖然還有木質穹頂,但木料所體現的生氣與溫暖,卻是石頭建築物所缺少的。

除上面提及的教堂之外,同時建成的還有林肯大教堂、格羅塞特大教堂、坎特伯雷大教堂、威爾斯大教堂等。但它們都不如威斯敏斯特教堂著名。亨利三世為了表達他對懺悔者愛德華的崇敬之情,25年裡徵集了75萬英鎊,在倫敦中心重建了反映哥德式建築最高成就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這座教堂在亨利三世死後繼續修建,總共花費了多少錢財就很難考究了。

同遠古的石林一樣,中世紀英格蘭的大教堂也給後人留下了些許問題。一則:大教堂修建的費用從何而來?名義上,這一筆筆的巨資主要是主教轄區積攢的資金,實際上卻是通過徵收什一稅和其他宗教稅,年年月月從普通教民手中搜刮而來的。好在那時的教民十分溫順,在奉獻自己的財富時沒有被掠奪的感受。其餘經費是國王、貴族、社區、基爾特、基層教區和個人的捐贈。

再一個問題:是誰設計了這些大教堂?

現代人們會立即想到學識淵博的建築師。答案不錯。可那時的教堂設計人並沒有建築師的頭銜,常被稱為「監工」或「石匠」。這些稱號顯示了他們的出身。

實際上,他們不僅設計了教堂,還以監工和技術人員的身份,監督了施工的部分或全部過程。當然,從事教堂雕刻、裝飾、粉刷等工作的多是精細的藝術家,待遇會比普通工匠好一些,但工作強度卻是相同的。

進入14世紀後,英國教堂修建轉入低潮。黑死病和百年戰爭幾乎耗盡了英國的財富。不僅新的建築難以奠基,許多12、13世紀開始建造的教堂也無法竣工了。

教堂修建轉為冷落的另一原因,是哥德式建築的表達風格已經沒有繼續發揮的餘地,人們對於教堂的修建,就像宣洩過度的情感一樣,變得索然無味。直到文藝復興的時代,「巴洛克」和「羅可可」風格風靡西歐後,英國的建築藝術才有了新發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