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桃花運」的由來嗎?

自在的老農夫 發佈 2024-03-31T08:17:20.072436+00:00

「桃花運」是指男子(或女子)在愛情方面的運氣。是指某人很有異性緣,令異性著迷。多指男性受到女性的喜歡或愛慕。所謂交桃花運大概是所有正常男人所企盼的「美事」。「桃花運」一詞最早源於《詩經》,在《國風、桃夭篇》中原文是這樣說的: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花運」是指男子(或女子)在愛情方面的運氣。是指某人很有異性緣,令異性著迷。多指男性受到女性的喜歡或愛慕。所謂交桃花運大概是所有正常男人所企盼的「美事」。


「桃花運」一詞最早源於《詩經》,在《國風、桃夭篇》中原文是這樣說的: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室人。這首詩是描寫女子出嫁時的情景。並對新娘的美貌和美德給以讚美。此詩大意就是在那桃花盛開的時候,有一個像桃花一樣美麗的新娘嫁給了新郎,新娘不僅容貌美麗,還能夠生兒育女,使新郎的家族的子孫像桃樹一樣碩果纍纍,枝繁葉茂。是一個對新郎家非常合適的人選。所以古人在讚美、祝賀婚姻時常說「既和周公之禮,又符桃夭之詩」,就是出自這裡。這大概是「桃花運」一詞最早的官方來歷。


「桃花運」在民間的傳說,那就是唐朝詩人崔護與絳娘的「桃花」情緣。「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這首崔護寫《題都城南莊》的詩流傳甚廣,至今仍有不少人能朗朗吟誦。然而知詩者並非盡知這首詩中還隱藏著一個動人的愛情故事。


貞元初年,崔護赴京城長安(西安)應試進士未第,心情鬱悶,書齋寂寞。那時正是清明時節,他獨自一人來到長安城南郊踏青賞景。見野外春光明媚,鶯歌燕舞,桃花紅李花白杏花正濃;田野上到處是一遍生機勃勃的景象!崔護賞心悅目,好不愜意,落第之愁一時盡消。崔護遊玩時,不覺口渴。走著走著發現一個被桃花掩映的農家茅舍,他就進去討碗水喝,迎接他的是個有著桃花般美麗容顏的姑娘,知道他的來意後便去給他倒了一碗茶水來,他喝完之後,看著這位姑娘頓時心生愛慕之情,兩眼發直,竟忘記遞碗了。姑娘面對如此風度翩翩的俊俏書生,不由心頭怦怦如小鹿亂撞,臨別時雖然流露出依依不捨之意,卻因淑女矜持,始終沒有開口傾訴衷情。兩人都是情竇初開,心思微妙,只得怏怏各顧。回城後,姑娘倩影每每縈繞心懷,崔護不時出神遐想,悵然若失。


光陰似箭,轉眼一年過後,又是清明時節,崔護因思念之情難以抑制,於是再次到訪,卻只見茅舍柴門已經上鎖。崔護心中不禁悵然若失。真情實感,於事及情,因而思如泉湧,於是在柴門旁的牆上一口氣揮筆寫下了這篇千古流傳之詩作。崔護回城之後,寢食難安,心中總是放不下絳娘。絳娘究竟到哪裡去了呢?難道已許配給人家了嗎?崔護越想越亂,思念更加迫切。幾日之後,再次來到這裡。聽見院裡有哀哭之聲。崔護心頭一緊,就敲門詢問。這時開門的是一位白髮老漢,只見這位老漢面帶悲戚之色,聲音嘶啞的說道:「你不是崔護嗎?你害了我的女兒絳娘了。自從去年見到你後她就神情恍惚,若有所失,總在等你再尋到此處來。可是春去冬來春又至,絳娘只是日漸消瘦。那日你來到茅舍時,絳娘剛好上山打柴,回家見到牆上的題詩,讀完之後便病倒了。她痛恨自己錯失良機,只說今生與你緣分已盡,便茶飯不思絕食了。今天早上便去了。我老了,只有這一個閨女,如今她因情而死,這難道不是你害死她的嗎?如今我這個孤老頭子靠誰養老送終啊?」說完泣不成聲。


崔護聽聞後,心痛不已。沒想到萍水相逢,卻惹得一位佳人香魂東逝。他只願能見絳娘最後一面,哭一哭亡靈,也不負生前那份情意了。便請求老漢讓他見絳娘最後一面,老漢含淚點了點頭。崔護抱著絳娘哭訴道:「我來了,我來了!你不是思念我嗎?那你就睜開眼睛看看我吧!」過了一會兒,降娘競然微啟雙目醒了過來,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此事在孟棨《本事詩.情感》中有記載。是真是假,有待考證。崔護有此姻緣,自是美不勝收。二人成婚後,絳娘勤儉持家,孝順公婆,夜來紅袖添香,為夫伴讀,真乃是神仙眷侶。崔護學業也由此日益精進,後來金榜題名,在仕途上一帆風順。自此人們就根據這段佳話,將男女互相愛慕之事說成了走「桃花運」或交「桃花運」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