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清朝的軍機處,如何徹底架空了內閣

傾城之殤 發佈 2024-03-31T16:28:27.939779+00:00

與此同時,軍機處權力越發增強,逐漸侵蝕了原本屬於內閣的權力,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清朝軍機處徹底剝奪了原本就留存不多的內閣權力,徹底架空了內閣。

眾所周知,內閣是明朝中央朝廷的最高決策機構,內閣首輔一度被稱作明朝版宰相。

清朝繼承了明朝的內閣制度,但是,在有清一代,內閣權力日益萎縮,最終在清朝中後期變成橡皮圖章。

與此同時,軍機處權力越發增強,逐漸侵蝕了原本屬於內閣的權力,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清朝軍機處徹底剝奪了原本就留存不多的內閣權力,徹底架空了內閣。

那麼,我們不禁好奇,清朝內閣為何會被架空,軍機處又是如何取得最終勝利的呢?

明清內閣的繼承與發展

1. 明朝內閣的特點

清朝繼承和調整了明朝的內閣制度,因此,要了解清朝內閣與軍機處的權力消長,就必須對明朝內閣的形成、發展,以及明清內閣的異同的有所了解。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依舊設立宰相,總管全國政務。

但是,隨著宰相胡惟擅權案的爆發,朱元璋意識到,宰相對皇權具有重大威脅,因此,他就下發詔令,徹底廢除了宰相制度。

為了協助皇帝處理繁雜的政務,朱元璋開始設置殿閣大學士,作為皇帝的秘書班子。

此後,永樂帝在位期間,進一步在宮廷設置了內閣,專門安排解縉等人入值,這象徵著明朝內閣制度的正式創立。

正如《內閣行實》所言「特命解縉、黃淮立御榻之左,以備顧問……」。

內閣制度的設立,一開始只是為了幫助皇帝分擔行政壓力,內閣本身的權力較為有限。

正如《殿閣詞林記》所言「永樂、洪熙兩朝,每召內閣造膝密議……然批答出自御筆,未嘗委之他人」。也就是說,在明朝初年,內閣僅僅只有顧問作用,沒有獨立決策的權力。

時至明朝仁宗時代,內閣閣臣的地位上升,獲得了票擬權。所謂票擬權,就是說內閣閣臣有權在奏札上寫上自己的意見供皇帝參考,皇帝同意,即可成為最終決策,這就意味著,內閣掌握了一定程度的決策權。

正如《明史》所言「裁決機宜,悉由票擬,閣權之重,儼然漢唐宰輔」

2. 清初內閣權力頗大

清朝內閣繼承了明朝內閣的基本職能,即輔佐皇帝處理行政文書。

在入關之前,後金政權開始設置內三院,安置素有文化修養的文人為統治者服務。

正如清朝大臣張廷玉所言「皇朝敘官,初以內閣、翰林院之職統於內三院」(《詞林典故》)。內三院包括內國史院、內秘書院和內弘文院。

從內三院的名稱上,我們就不難看出內三院的具體執掌,國史院負責整理史書記載,收藏相關行政文書,弘文院負責起草各類文書,秘書院則是實際的行政秘書班子。

清代學者錢儀吉如是說道,秘書院的大學士們經常被叫到宮中參與國家機密要事的,幫助皇帝處理政務,這與明朝內閣的職能與運作模式如出一轍、

時至順治十五年(1658),清朝正式將內三院改為內閣,「內三院舊印俱銷毀,照例給印內閣」。至此,清朝的內閣制度正式成型。

清朝的內閣一方面繼承了明朝內閣的基本職能,擁有票擬權,在一些國家大事上擁有一定決策權。

錢儀吉描繪了當時內閣處理政務的場景,當時的內閣大臣一般會進行集體會議議論國家大事,再呈上票擬意見,如果票擬意見分歧較大,內閣大臣就會在皇帝、輔政大臣面前進行進一步辯論(《碑傳集》)。

《清世祖實錄》對此有著明確記載「(清朝)按明時舊例,凡內外文武官名條奏,並各部復奏本章,皆下內閣票擬……」。

由此可見,在清朝初年,由於清朝統治者在民政治理方面還有許多不成熟之處,滿人統治者將不少權力下放給內閣,幫助他們處理政務。

如此一來,清朝初年的內閣權力與明朝內閣頗為接近,都屬於清朝內部擁有較大實權的一個部門。

在順治年間,內閣大學士甚至利用手中的權力結黨營私,重現了明朝的黨爭,據談遷《北游錄》記載,當時的內閣大學士洪承疇和吏部尚書陳明夏經常在一起密謀。

這種密謀最終使得清朝統治者忍無可忍,將陳明夏誅殺。這也暗示著,隨著清朝統治集團的日益成熟,由漢人主導的內閣權力勢必會迅速萎縮。

內閣的衰落與軍機處崛起的必然

1. 內閣衰落進程與軍機處崛起

正如上文所言,隨著清朝國家體制的完善和清朝統治者的成熟,原先擔當輔政角色的內閣逐漸變得可有可無。

時至康熙初年,康熙年幼,輔政大臣權傾朝野,將內閣票擬權奪回,內閣僅僅作為處理政策文書的機構,相關權力迅速萎縮。

到雍正八年(1730)軍機處設立,內閣權力進一步轉移到軍機處這一新的權力機構上。

正如清朝大臣龔自珍所言「軍機為諭之政府,內閣為旨之政府」(《龔自珍全集》)。

也就是說,軍機處逐漸成為決策籍貫,內閣逐漸成為一個橡皮圖章式的存在,用於批准相關政策的實行。

當然,內閣權力的萎縮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演變歷程。

即使是在軍機處設立的雍正時期,內閣手中依舊攥著處理日常政務的權力,因為,我們知道,軍機處最初處理的事務僅僅包括西北軍務。

正如清代著名學者趙翼所言「用兵西北兩路……始設軍機房於隆宗門內……後名軍機處」(《檐曝雜記》)。

也就是說,一開始,軍機處的職能範圍極為狹窄,極少涉及其他地區的軍政、民政事務。

而且,軍機處位於大內(隆宗門),具有較強的隱秘性,並不適合處理大量的日常政務,而內閣位於太和門外,是交通要道所在,便於日常傳遞消息,處理龐雜政務。

因此,直至乾隆繼位,內閣依舊是清帝國日常政務運作的核心。正如龔自珍所言,幾乎所有上諭都要經過內閣發送,軍機處的權力大於內閣並非雍正時代的實情,而是一種後見之明。(《龔自珍全集》)。

龔自珍的判斷可謂是一針見血,他敏銳地意識到,雍正時期,軍機處與內閣的並行不悖,而且,內閣在日常政務處理上依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此外,軍機處設立後,地方官員如履薄冰,更加小心謹慎,向中央請示的奏摺迅速增加,內閣事務越發繁忙。

《清經世文編》記載「(內閣)侍讀之外增設協辦數員……仍感勞苦不堪,凌晨而趨,日昃而返」。

這種加班加點的情形是雍正、乾隆時期內閣工作的常態,我們恐怕很難想像,如此繁忙的一個部門會是一個被架空了的部門。

但是,軍機處的崛起畢竟是不可逆轉的大勢。

在乾隆繼位後,軍機處一度被改編成為「總理事務處」,負責處理全國政務,不再局限於軍政事務,這標誌著軍機處開始堂而皇之地與內閣「搶生意」。

時至乾隆二年(1737),「總理事務處」又被改為軍機處,開始辦理「特旨交出之事」(《清高宗實錄》)。

與此同時,軍機處的人員開始逐漸穩定,選任資格也清晰化。

根據現代學者研究,正二品以上官職成為入職軍機處的首要條件之一。軍機大臣手下的軍機章京職務也越發明確,據《大清會典》記載「軍機章京,掌辦清、漢字之事。繕寫諭旨、記錄檔案、查核奏議……」。

諸如此類事務都是此前內閣機構負責,現在逐漸交給了軍機處,由此可見,軍機處逐漸架空了內閣。

時至嘉慶年間,內閣權力進一步受到削弱。

正如龔自珍所言,到了清朝後期,內閣大學士基本成了一個閒職,「如無大典或大會議,大學士可終年不到閣」(《龔自珍全集》)。

2. 軍機處為何會成功崛起

在內閣與軍機處的鬥爭中,內閣逐步走下坡路,軍機處逐漸占據上風,在這背後,是清朝統治者加強皇權專制的努力。

正如上文所言,軍機處設置在大內,具有較高的私密性,這便於皇帝處理政務,避開大臣干涉。

正如嘉慶皇帝所言「軍機處為辦理樞務承寫密旨之地,首以嚴密為要……閒雜人等亦覺稀少」(《樞垣記略》)。

人員稀少,接近皇宮,這些條件都有利於皇帝直接控制大臣,縮小管理輔導。

除此之外,軍機大臣沒有獨立處置權,一切決定都要出自皇帝聖裁,如此一來,就避免了內閣票擬催生權臣的弊端。

內閣最終失勢與軍機處獨享聖眷的結局也就不難理解了。

小結

清朝的內閣源自明朝內閣機制,一開始被叫做內三院,在清朝入關後改作內閣。

在清朝入關之處,由於清朝統治者的能力普遍有限,很難直接掌握龐大的帝國,於是乎,漢人主導的內閣成為輔佐皇帝統治的重要權力機構。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直到乾隆之初,內閣都是清朝處理日常政務的核心機構。

但是,隨著清朝統治階層的成熟與漢化程度的加深,繼續任由漢人大學士掌握朝政已經無法被容忍。

在雍正時代,軍機處正式設立,一開始,軍機處只是處理西北軍務問題。

但是,隨著時間推移,軍機處越發正式化,接管了許多屬於內閣的事務,由於軍機處較為私密且有利於皇帝大權獨攬,在軍機處和內閣的權力鬥爭中,軍機處最終大獲全勝,內閣成為一個閒散衙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