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過去了,《綠皮書》配得上奧斯卡最佳影片嗎?

閒人電影 發佈 2024-03-31T16:37:59.302980+00:00

如今的好萊塢,政治正確蔓延,已經不可能再有《綠皮書》這樣的電影了。《綠皮書》雖然是講膚色的故事,但很難得沒有整政治正確那一套,是膚色調換的《觸不可及》,可延展性升級的《為黛西小姐開車》。

曾經的好萊塢,是電影人的聖地。

如今的好萊塢,政治正確蔓延,已經不可能再有《綠皮書》這樣的電影了。

《綠皮書》雖然是講膚色的故事,但很難得沒有整政治正確那一套,是膚色調換的《觸不可及》,可延展性升級的《為黛西小姐開車》。

與《為黛西小姐開車》一樣,《綠皮書》也在第二年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

《綠皮書》是一部非常工整的電影,以公路片的方式,在旅途中感悟人生,指出問題,解決問題。

電影的類型是傳統的傳記片,與大多數好萊塢電影並沒有什麼區別。

一黑一白,組成一對旅人,開啟司機、鋼琴家的巡演之旅,沿用的依舊是五幕劇的劇本結構。

但《綠皮書》之所以能拿下奧斯卡,是因為其中深刻的社會議題,消除偏見不能只停留在口頭,而是要深入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做一次徹底的變革,才能改變所有人。

片中,唐所到之處皆被歧視。

買西服,因他是黑人,老闆執意讓他先付款再為其裁剪尺寸,上廁所,不被允許用餐廳的廁所,只能去外面破敗、骯髒的茅廁。

在當地表演,休息室卻是堆滿雜物,狹窄逼仄的儲物間,還不讓他在餐廳內用餐,去酒吧買醉,只因他是黑人就被各種欺辱,在落日鎮,也因膚色問題被關入大牢。

衣食住行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存在不公。

這是根深蒂固的頑疾,拔掉這些頑疾,一場巡演,多次憤怒,不治標也不治本,面對這些歧視和不公,托尼和唐的階層和膚色不同,選擇的方式也各異。

托尼的選擇是動用暴力,當他在落日鎮被警察諷刺為半個黑人時,揮舞手中的拳頭,是他發泄的有力武器。

唐的方法是把自己變得更像白人,以自尊贏得尊重,所以他才會放棄在眾星捧月的大城市巡演,選擇到種族歧視最嚴重的南部進行巡演。

唐和托尼帶有些許理想主義。

可是,現實很殘酷,問題也很尖銳,他們倆所用的手段一文一武,是解決問題的完美搭配。

表面上看,唐所到之處,每場演奏會都會受到白人的歡迎;托尼用自己的拳頭和油嘴滑舌也解決了不少麻煩。

實際上,不論他們如何努力,如何憤怒或不解,根源深處的弊端始終沒有變化,他們改變的只有自己。

那些因黑與白落下的眼淚,能夠感動的只有唐和托尼兩人而已,消除隔閡的也只有白人托尼與黑人唐。

這是《綠皮書》所要指出的本質,尊嚴和暴力也許能管用一時,卻無法改變一世。

在多膚色融合生活的美國,偏見就像一座大山,壓在每一個人的心頭,任憑旁人多麼努力,都無法以個人之力移動分毫,但唐跟托尼願意做一個愚公。

因為他們堅信任何文化都是具有包容性的。

那些所謂的大多數把文化中糟粕的部分拿出來並加以放大論證別人無知落後只是世俗的認知,而文化的潛移默化可以改變狹隘的看法。

如唐一開始對自己的身份沒有認同感,對自己的膚色沒有歸屬感,因為他不夠黑,也不夠白,更不了解自己的同胞,無法跟他們打成一片。

但在托尼的影響下,他放下了端著的態度,不再緊繃,學會了發泄、拒絕,也認同了自己的膚色,可以在車上對炸雞大快朵頤,也能夠在黑人酒吧與同膚色的人盡情作樂。

還有托尼,他本身就是一位歧視者。

會丟掉黑人用過的水杯,也會因他人說他是半個黑人而惱羞成怒,可他並不是一個不知變通,不懂分辨的極端分子。

他會為唐放棄在北方大城市眾星捧月,來到南方小城巡演而打動,也會跟著唐學習一些知識跟禮節,從中改變他以前對黑人的固有成見,與唐結成一段跨越膚色、人種、階層的友誼。

為了讓觀眾知曉電影的本意並非渲染苦難,激化矛盾,導演在視聽上也下了不少功夫。

如唯美的畫面,溫暖的光線,歡快的音樂,都是為了消解影片悲情的基調,以一個積極的視角去探討美國社會現存的問題。

但正如影片的背景一樣,《綠皮書》在當年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可幾年過後,現實又回到了原來的樣子。

1962年,美國執行「平等但隔離」的政 策,1963年,馬丁·路德·金髮表《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講,極大地推動了黑人的權利。

他們走後,為他們建了學校和醫院,但這並不是因為他們良心發現,而是因為他們來過,看起來了枝繁葉茂,其實樹根一直是腐爛的。

只是多年來,這些反抗到最後都成了一張有很多字的紙。

雖有法律背書但無法律效力,對本質的東西並無半點改善,黑人依舊零元購,拜仁仍然至上。

噹噹局者需要黑人選票時,他們是偉大美國的子民;噹噹局者政局穩定時,他們便成了白人眼中的下等民族。

美國的階層構成是白人、亞裔與黑人,這種結構透出一個字——亂。

不管時勢如何變化,膚色和文化的錯位,讓他們在美國找不到認同感和包容感,他們沒有一個共同的身份,所以不會有民族凝聚力,更不會一心一致對外。

當一方的利益受到侵犯時,暴亂不可避免,看熱鬧更是不勝枚舉,三類人群之間的衝突不斷也是常事,近些年這種衝突愈演愈烈。

因此我們聽到的美國是自由和民主,見到的卻是自由被設牆,民主被捆綁。

這樣的美國,即使有再多的《綠皮書》,也不過是政治正確的產物,對階級、歧視的根基觸碰不到分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