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有人說真話!澳媒:中國正邁向航天強國,歐空局拆台也沒用

科學黑洞 發佈 2024-03-31T17:03:52.288133+00:00

2022年中國航天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取得53發全勝的成績,如果再加上民營火箭總次數突破60發,值得關注的是長征二號F、長征五號B、長征七號三型運載火箭6次分別執行神舟系列載人飛船、夢天和問天空間站艙段以及天舟系列貨運飛船的發射任務。

中國航天的發展勢頭正旺,沒有人能阻擋我們前進的步伐!

2022年中國航天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取得53發全勝的成績,如果再加上民營火箭總次數突破60發,值得關注的是長征二號F、長征五號B、長征七號三型運載火箭6次分別執行神舟系列載人飛船、夢天和問天空間站艙段以及天舟系列貨運飛船的發射任務。

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2023年初的一次發布會上,公開了新一年的關鍵任務,2023年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還會突破50發,包括天舟六號、神舟十六號和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的三次發射任務。

中國空間站不僅正式進入了應用發展階段,轉入常態化運營模式,探月工程四期也將按計劃展開,當然還有深空探測系列,繼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之後的天問二號,只不過天問二號不再去火星,而是去小行星上採樣帶回地球,用時還要和彗星伴飛,這都是中國航天的首次。

比較值得關注的就是探月工程四期的進行,包括了嫦娥六號月球背面採集樣本帶回地球、嫦娥七號月球南極實地考察同時尋找可能存在的水資源,嫦娥八號將會舉行月面實驗,最後和嫦娥七號構成月球南極科研站的基本型。

中國在航天領域的投入也越來越多,根據一項調查結果,2022年中國在航天上的支出達到了119.4億美元僅次於美國排在第二位。

2022年中國航天全年發射64次創造新高,正是因為中國航天的強勢崛起,才讓美國不止一次公開找茬詆毀,NASA負責人尼爾森不止一次公開詆毀中國航天,不久前美國一媒體還稱神舟十五號第二次太空行走漠視了國際規則不透明,就是因為我們沒有進行直播。

近日澳大利亞東亞論壇網站上刊登了一篇文章,文章標題為《中國邁向航天強國「勢不可擋」

》,這是一種大家都可以看到事實,在文章中作者特意提到了此前發生的一段插曲,在年初歐空局的一則聲明開始和中國航天分道揚鑣,當時歐空局(ESA)總幹事約瑟夫·阿施巴赫(Josef Aschbacher)特別強調了歐空局22個成員國只會專注於國際空間站上的項目。

現在的情況是歐空局沒有預算,參與到中國空間站項目中,在政治上也沒有綠燈,因此說不會派遣太空人進入中國空間站。

目前的情況就是如此,國際空間站自1998年俄羅斯曙光號入軌以來,已經運行了25年之久,但是距離真正的退役還有一段時間,NASA和他的一眾盟友希望讓國際空間站工作到2031年1月份,之後讓這個龐然大物再入大氣層銷毀。

俄羅斯航天局此前是不同意這個提議的,但是最近來看態度或許有所改變。俄羅斯聯邦航天局負責人鮑里索夫此前公開發表意見稱希望讓國際空間站可以持續運營下去,俄羅斯也將參與國際空間站項目到2028年甚至更久。

其實從這裡可以看到,歐空局的這次表態並不突然,在這樣的國際環境下,歐空局只會緊跟自己主人的腳步。

歐空局不派遣太空人來中國空間站「出差」對我們沒有太大的影響,按照澳洲媒體一篇文章中闡述的觀點:歐洲太空人缺席幾乎不可能對中國空間站的運行或未來航天計劃產生明顯的影響。

因為自90年代以來,中國航天的發展在西方國家的技術封鎖之下,每一步都是靠著我們自己努力得來的,例如中國空間站所有的核心和關鍵技術都是我們自己的,不受任何人轄制。

中國航天歡迎國際合作,也歡迎有外國的太空人可以進入中國空間站。例如根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陳善廣的說法,選拔外國太空人進入中國空間站的工作將要展開,目前已有多個國家提出參與中國空間站飛行任務。

只不過外國太空人候選人要登上中國的空間站還需要經過專業的培訓,至少要懂得中文才可以,畢竟中國空間站的工作語言就是中文。如果太空人不會中文,進入中國空間站中豈不是兩眼一抹黑變成文盲了!

外國太空人可以登上中國空間站,但他們終究只是過客,他們的到來或者說不來並不會對中國空間站的成功起到關鍵作用。因此說歐空局再怎麼拆台,對我們沒啥影響。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