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犀角三十年造假史

漠草堂文玩 發佈 2024-03-31T22:15:37.217879+00:00

近三十年以來湧現出的假犀角可謂五花八門,有用牛角染色冒充的,有用氂牛角代替的,甚至還有人用馬蹄子來蒙人。

近三十年以來湧現出的假犀角可謂五花八門,有用牛角染色冒充的,有用氂牛角代替的,甚至還有人用馬蹄子來蒙人。

除了使用代用品,就是用化學合成物冒充,現在市場上出現了不少「犀角元寶」、「犀角大杯」、「犀角觀音」,全是樹脂塑造,其做假手段很高,有些假貨的「甘蔗絲」「粟米紋」都做得惟妙惟肖,令不少「淘寶者」上當受騙。

弄得藏家如墜五里霧中,不知所措。那麼,有沒有什麼辦法能辨別真偽呢?許多收藏家看了有關鑑定的書籍,被其中說的什麼「天溝」、「地崗」、「馬牙邊」、「雲頭雨腳」、「正透反透」等名詞弄得暈頭轉向,其實「天溝」、「地崗」、「馬牙邊」是犀角原材料上才能找得到的,而現實中的犀角雕,卻是雕好的成品,這些特徵早已不明顯。

再說「雲頭兩腳」「正透反透」主要指的是犀角的顏色和花紋的變化,但自明代以來,犀角雕件,大多數都經過染色,已不是原材料上的本色,要從中找出犀角原料上的特點是非常難的。根據多年的經驗,真假犀角的鑑別不用去按書上說的什麼「天溝」、「地崗」、「馬牙邊」、「雲頭雨腳」等叫人不著邊際的「特徵」來辨別。

只要掌握五個要點即可,第一看表面的「甘蔗絲」紋,凡是真犀角,沿其縱向的表面,都有密布的直線紋,這些線紋和削了皮的甘蔗中顯露出的豎紋一模一樣。注意所有豎紋都是平行的,不可能有紊亂和相交的,放大鏡下觀察,這些豎紋不是簡單的花紋而類似頭髮一樣,呈角質狀。

而代用品有的無甘蔗紋,有的紋理紊亂,與犀角截然不同。

第二,凡是豎向的「甘蔗絲紋」,到與其90°的平面上,都呈現出一個圓點,從橫剖面看,就象一束束頭髮的斷面一樣,圓點密布形成所謂的「魚子紋」也叫「粟米紋」,凡是豎向線條到橫截面處不形成圓顆粒的,都不是犀角。

第三,用40倍放大鏡細看「魚子紋」,所有的圓顆粒都形成蜂窩狀,也十分像蛇皮一樣形成魚鱗紋,

凡圓顆粒僅是密集的細點,或呈與馬蹄蓮花朵一樣又無蛇皮形態的,都是代用品。

第四,用手使勁摩擦雕件表面,等手發熱後嗅一下,真正的犀角有腥味,這種味淡淡的雖腥而不臭,有點牛黃的氣味。

第五,看天然花紋。犀角的橫剖面上密集的「魚子紋」、也作「粟米紋」,這些密集的小圓點,組合起來就像一滴墨汁滴到宣紙上墨跡渲散開後形成斑駁的花紋一樣,有深有淺,有黑有黃。

除了犀角外,其他角類雖然個別的也有「魚子紋」,但魚子紋組合是均勻的,單調的,成幾何形狀排列的,形不成深淺間雜,色彩斑駁的花朵。《格古要論》中說犀角「成株肥大,花兒且好」的為上品,就是指「魚子紋」組成的花紋。

所有犀角橫剖面上都會出現這種自然的花紋,凡沒有花紋的一律是代用品。鑑別犀角的這五個要領,要從真犀角上去領會,多看看真犀角,自然就知道它的本質是什麼了。

不過近年管控得厲害,非洲犀角禁止交易,大家也不敢做這方面的交易了。但是需求在那裡擺著,總得有個滿足的路子。

目前市面上交易比較多的是合法的老料犀角。下面欣賞作者漠草自己收藏的一些漂亮作品。

本文由漠草原創,關於老角雕更多秘密,歡迎到評論區參與討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