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韓講了一個故事:兄弟人生

雲中臥龍 發佈 2024-03-31T23:31:51.672079+00:00

那一年,春寒料峭,鬥龍河邊的柳樹枝頭才吐出米粒大的嫩芽,龍王廟的村公所兩旁,兩家部隊正招兵買馬,看上去像在打擂台似的。

那一年,春寒料峭,鬥龍河邊的柳樹枝頭才吐出米粒大的嫩芽,龍王廟的村公所兩旁,兩家部隊正招兵買馬,看上去像在打擂台似的。

新四軍在左,國民黨軍隊 在右。新四軍的條桌上只擺有成套的灰粗布軍服,雖說簡樸,但桌後的人卻個個都笑眯眯的,幾個活潑的女兵打竹板、說抗日;而國民黨軍隊這邊醬黃色的軍裝雖說有點傻氣,但明晃晃的現大洋卻扎眼得很,一簽字畫押立得兩塊,招兵的軍需官虎著臉,一副願者上鉤的樣子。

兄弟倆在家裡抓了鬮,大哥楊柳穿上灰軍裝,老二楊槐穿上了黃軍裝、得兩塊「袁大頭」。兄弟倆含淚作別。

不久,一場聯合阻擊戰開始。

按作戰計劃新四軍迎頭,國軍堵後,像包餃子一樣將日軍一個聯隊徹底消滅。戰鬥打響,新四軍戰士個個像小老虎似的前赴後繼,血染戰壕,從凌晨打到黃昏,打退了日軍一次次反撲。楊柳在一次陣地肉搏戰中被鬼子刺刀扎得前後胸透,要不是戰地急救的擔架隊長堅持再搜索一遍、再一次用手指試他的鼻息,他就在這次戰鬥中上了「光榮榜」。這次戰鬥給楊柳身上留下了第一塊傷疤。血色殘陽之時,日軍以最後的瘋狂潰退,楊槐第一次上戰場心有膽怯,身邊的班長只顧空中放槍,激戰沒多久,敵人的火力就和他們的眼睛一樣紅了,楊槐就聽到長官氣急敗壞的撤退命令,趕緊隨著班長像兔子似的逃離陣地。這是楊槐第一次當逃兵。

1950年10月「老虎營」營長楊柳隨著志願軍大部隊,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飢食炒麵,渴飲干雪,一路向前。在那場著名的戰役中,雙方反覆搶奪陣地50個來回,最後的反攻開始時,楊柳喊出「同志們,沖啊!」一發炮彈把他炸得血肉模糊。

他醒來時,已在東北的後方醫院。這次他的後腦、右臂又各添一塊新的傷疤,全身傷疤30多處。傷疤感動了護理他的年輕護士,護士成了他的新娘。差不多時間,大西南的國軍節節敗退,楊槐已是老兵油子,臨陣脫逃已成為他保命的法寶。那個月黑風高夜,他們乘船去台灣,瘋狂的搶奪、極度擁擠讓他怎麼也擠不上船,不得不拿出全部家當2條「小黃魚」央求同鄉的一位長官,邊開槍邊踢打才把他拽上船,駛向那座孤島。

1955年,楊柳退役復員,服從組織安排來到大西北最僻遠的一個縣城,從此紮下根來,從糧庫主任到糧食局長,一心想著把飯碗端在老百姓手裡。這些年,夜深人靜時,楊柳常常想兩個人,一個是二弟楊槐,偶然的一次海峽兩岸新聞他似乎在老兵的遊行隊伍中看到二弟,一晃而過,似是而非,但落魄憔悴的樣子讓他夜不能寐,他知道他一定不好過。再一個就是小女兒月月,如果不是那年他把一家一個月的口糧接濟了一位老鄉,月月是不會餓死的,他常夢見月月稚氣的眼神,他知道她沒有責怪的意思。

2018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老英雄楊柳深藏功名數十載的事跡感動了社會,驚動了上級。那年國慶,胸前掛滿勳章的楊柳站在北京天安門的觀禮台上,向世界敬了一個中國老兵的軍禮。也在這一天,老家收到了由紅十字會志願者護送回家的一個台灣老兵的骨灰盒,在親人們的注目下,二弟楊槐終於葉落歸根,安葬在父母腳下。

是夜,星光明朗,煙花璀璨,京西賓館裡楊柳老人看著二弟安葬的視頻,老淚縱橫。(作者 徐社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