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岸邊故城三鎮的興起(郝金龍)

衡水凌煙閣 發佈 2024-04-01T01:03:23.957950+00:00

故城縣有75公里余的京杭大運河通過,在黃河北運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考之、論之,幾乎所有黃河北運河都與之有關。坐落在大運河邊的「故城三鎮」,在不同歷史時期曾各領風騷千餘年,它們即:建國鎮、鄭口鎮、故城鎮。位置如圖一:圖一 故城縣三鎮建國鎮建國鎮即與武城同城共抱運河的河西街。

故城縣有75公里余的京杭大運河通過,在黃河北運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考之、論之,幾乎所有黃河北運河都與之有關。坐落在大運河邊的「故城三鎮」,在不同歷史時期曾各領風騷千餘年,它們即:建國鎮、鄭口鎮、故城鎮。位置如圖一:

圖一 故城縣三鎮

建國鎮

建國鎮即與武城同城共抱運河的河西街。武城起始於遠古,最少有六次動遷,在五遷時就到了北宋熙寧六年(1076年),由王行杖遷於建國鎮東側的東流村,建國鎮從此與永濟渠、熙寧運河、金元運河、京杭大運河有了不解之緣。

經過多年的土層考察研究確定,建國鎮與歷史時期內河流的關係以圖二示之:

圖二 建國鎮河、城關係圖

鄭口鎮

鄭口鎮,今故城縣縣城,起源於北宋熙寧三年(1070年)的漕運軍寨——新寨,今書為辛宅,系北宋新開運河後建立的護漕軍寨。金代,有原鄭家口(位於賈黃村西)鄭氏遷來新寨對面河圈內居住,仍操舊業,以擺渡為生。時屬武城縣唐留屯,明初隨著人戶增加,很快形成聚落,並有集市。人們將渡口和聚落統稱為「鄭鎮口」,同時也稱擺渡口西側的聚落為「鄭鎮口河西街」,後因每年河水一漲,河圈內就有被洪水沖淹的危險,因此大部遷到河西街,小部遷甘泉、柳樹院居住。故再稱「河西街」為「鄭鎮口」,官方多稱「鄭家口」,簡稱「鄭口」。道光年間發展成僅次於縣城的市鎮,1945年抗戰勝利,鄭口鎮定為故城縣城。具體考證見《故城探源·鄭家口探源》。

鄭口地自周朝始,相當長的時期僅有定王河,北宋後縣境中部高雞泊形成北流的大流港,又有小流港最南的第五股河穿流;熙寧三年,五股河被開為新運河,故稱為熙寧運河,建新寨始便見證著運河的興衰;金朝時衛河自流,從館陶過臨清經建國鎮到鄭口鎮東折,再到德州;元朝大運河在臨清接衛河再過鄭口;民國以後裁彎即是今所見京杭大運河。鄭鎮口與歷屆河流的關係如圖三所示:

圖三 五龍聚首鄭鎮口

故城鎮

故城鎮,在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就屬張相如東陽功臣國(城在鄭口鎮齊莊東)地。漢宣帝本始四年(前70年),封清河綱王子劉弘東陽王子侯,為侯城,到西漢末為胥陵縣,又稱高黎郭。隋開皇六年(586年)為東陽縣。十八年,改為漳南縣。唐武德七年(624年),漳南縣西南遷,所遺之城為鎮,「故城鎮」始名。宋至和元年(1054年),隨漳南縣入於歷亭縣,縣境西半部歸入武城縣。金末,再立故城縣,至抗戰勝利,縣城移至鄭口。

隋末唐初竇建德首開柳構運河,將樂壽(今獻縣)——漳南(今故城)——洺州(今永年縣)連接起來,到北宋慶曆年間又有五股河(北流的支流)通過故城城南;熙寧三年(1070年)北宋開新運河以連接永濟渠,亦在縣南通過;金為自流之衛河;今為京杭大運河,河與城的關係見圖四(故城鎮歷史沿革詳參《故城探源》):

圖四 運河與故城鎮的關係

編輯:劉榮梅

供圖:郝金龍

來源:故城縣運河文化研究會

免責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請聯繫我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