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趙劉聰:殺親哥稱帝,立送了人的老婆為皇后,還能再瘋點兒嗎?

衣賜履讀通鑑 發佈 2024-04-01T02:29:14.765845+00:00

衣賜履按:讀史過程中,時不時就會想起袁紹和劉表來,這兩位爺,被所有人嘲笑,說他們「廢長立幼」,導致事業崩盤。


衣賜履按:讀史過程中,時不時就會想起袁紹和劉表來,這兩位爺,被所有人嘲笑,說他們「廢長立幼」,導致事業崩盤。講真啊,接班人問題,特別是打天下的第一代老大的接班人問題,沒幾個能處理得好,基本上就是撞大運。後人也別笑話人家,擱你上去,還不一定比人家強哩。

這一回,我們講一下漢趙帝國第三任帝劉聰,是怎麼砍死第二任帝劉和當上皇帝的。

公元310年,漢趙帝國皇帝劉淵,立兒子劉和為皇太子。

七月九日,劉淵病重。

七月十日,劉淵任命陳留王劉歡樂為太宰,長樂王劉洋為太傅,江都王劉延年為太保,楚王劉聰為大司馬、大單于,共錄尚書事。在首都平陽(山西省臨汾市)西邊設置單于台。任命齊王劉裕為大司徒,魯王劉隆為尚書令,北海王劉乂為撫軍大將軍兼司隸校尉,始安王劉曜為征討大都督兼單于左輔,廷尉喬智明為冠軍大將軍兼單于右輔,左光祿大夫劉殷為左僕射,右光祿大夫王育為右僕射,任顗(讀如以)為吏部尚書,朱紀為中書監,護軍馬景兼左衛將軍,永安王劉安國兼右衛將軍,安昌王劉盛、安邑王劉欽、西陽王劉璿(讀如懸)都兼任武衛將軍,分別掌管禁兵。

當初,安昌王劉盛年幼時,不喜歡讀書,讀完《孝經》和《論語》就拒絕再讀其他書,他說:

讀完這兩本兒,能夠照著去做,就很不錯了,讀那麼多書,卻不能照著做,那讀了有毛用呢?

晉朝御史中丞李憙見過劉盛,感嘆說:

最初相處,覺得他很隨便,等深入交往,才發現他態度嚴正,言行有度,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君子」吧。

劉淵認為劉盛忠誠守信,所以臨終時才交給他重大責任。

七月十六日,劉淵宣召太宰劉歡樂等人入宮,接受遺詔輔佐朝政。

七月十八日,劉淵去世。太子劉和即皇帝位。


劉和,字玄泰,身長八尺(約一米八四),勇武剛毅,長得特別帥,非常聰明,學什麼都一學就會,對《毛詩》《左氏春秋》《鄭氏易》,都相當精通。據說,做太子之前,劉和很「和」,做了太子後,劉和一點都不「和」了,內多猜忌,刻薄寡恩。

宗正呼延攸是原大司空呼延翼的兒子,因為沒啥本事,名聲也不太好,劉淵沒怎麼重用他;侍中劉乘,不知因了什麼,一直痛恨楚王劉聰;衛尉、西昌王劉銳,沒能進輔政班子,心中有氣,面上無光。劉和剛剛登基,這哥兒幾個就湊到一起,打算搞事情了。他們對劉和說:

先帝(劉淵)糊塗啊,他讓「三王」在皇城裡統領禁軍,又讓大司馬劉聰屯駐在近郊,那傢伙手上有十萬兵啊!在這種情況下,陛下的寶座能穩當嗎?您得預有準備啊!

衣賜履說:這裡所說的「三王」,指的齊王劉裕、魯王劉隆、北海王劉乂,哥兒仨和劉聰,都是劉淵的兒子,劉和的弟弟。

劉和是呼延攸的外甥,覺得舅舅說的不是一般的有道理,而是非常的有道理。

七月二十日,夜,劉和召見那幾個武衛將軍,安昌王劉盛、安邑王劉欽等,告訴他們,朕打算收拾那四個兄弟。

那位只讀了《孝經》和《論語》的劉盛說:

陛下,先帝的棺槨還沒有下葬,四位王爺也並沒有造反的跡象,你們兄弟間一旦自相殘殺,天下將怎麼議論陛下呢?再說,天下尚未統一,大業尚未完成,陛下豈可聽信讒言猜忌兄弟?如果連親兄弟都信不過,那還有誰值得信任呢!

呼延攸、劉銳大吼道,叫你來是聽命的,不是叫你來提意見的,哪兒那麼多廢話!

隨即下令,把劉盛當場砍死。

劉盛的血,飆了旁邊的劉欽一身,劉欽臉也綠了,腿也軟了,趕緊表態說,陛下讓小臣幹什麼,小臣就幹什麼!

七月二十一日,劉銳帶著左衛將軍馬景,去單于台攻打楚王劉聰;呼延攸帶右衛將軍、永安王劉安國,到司徒府攻打齊王劉裕;劉乘帶武衛將軍、安邑王劉欽攻打魯王劉隆;尚書田密帶武衛將軍、西陽王劉璿攻打北海王劉乂。

田密、劉璿見到劉乂,簡單說了情況,就帶著劉乂衝過關卡,逃奔楚王劉聰的大營。劉聰當機立斷,下令所有將士,作好戰鬥準備,等待劉銳來犯。劉銳得知劉聰有了防備,迅速回師,與呼延攸、劉乘合兵,攻打魯王劉隆和齊王劉裕。呼延攸、劉乘又懷疑劉安國、劉欽有異心,下令格殺。

七月二十一日當天,斬劉裕。

七月二十二日,斬劉隆。

七月二十三日,劉聰率軍反擊,攻克西明門(首都平陽城門,都用洛陽城門名)。劉銳等逃進南宮,劉聰的前鋒部隊尾隨追擊。

七月二十四日,劉聰進入皇宮,在光極殿西室,誅殺皇帝哥哥劉和,收捕劉銳、呼延攸、劉乘,當街斬首示眾。

衣賜履說:劉淵大約有七個兒子,長子劉和,次子劉恭,三子不詳,四子劉聰,五子劉裕,六子劉隆,七子劉乂。這次血拼之後,還剩劉恭、劉聰、劉乂。

五胡十六國,基本上立國時間都不長,原因當然可以列出不少,但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接班人問題。如果能夠連續兩到三代,都是雄主,那想不統一天下都難。但是,往往第二代就拉垮了。這位漢高祖劉淵,歷史評價還是滿高的,但他選的太子劉和,做不了堯舜也就罷了,連桀紂也做不了,剛做了七天皇帝,就被自己作死了。


血腥味兒瀰漫在大殿上,文武百官一看這陣勢,異口同聲,請劉聰登上皇位。劉聰表示,孤的老弟,北海王劉乂是單太后所生,是嫡子,應該由劉乂即位。

衣賜履說:劉和是劉淵的呼延皇后生的,呼延皇后死後,劉淵立單氏為皇后,生劉乂,而劉聰是張夫人所生,故以劉乂為嫡,劉聰為庶。

劉乂哪裡敢繼承皇位?眼淚婆娑地堅持請劉聰即位,劉聰見大家都這麼上道兒,就勉為其難說:

劉乂和諸公,因為現在四海未定,禍亂未息,看重我痴長几歲罷了。我豈是貪圖皇位之人?但為了國家基業,為了社稷江山,我怎麼敢再推辭呢!你們都給我聽好了,這個位子,是劉乂的,等他長大後,我自然會把位子交還給他。

於是,劉聰即皇帝位。

衣賜履說:劉聰的話,誰要當真了,那就悲劇了。

簡單擺幾句劉聰。

劉聰,字玄明,是劉淵的四兒子,母親是張夫人。張夫人懷著劉聰的時候,做了一個夢,夢見太陽飛到到她肚子裡,醒了之後,趕緊告訴劉淵。劉淵說,這是吉兆啊,不要告訴別人。

衣賜履說:這個故事肯定是劉聰安排人編的,編得太爛了。為啥?真有這個夢,劉淵直接就把位子傳給劉聰了,還哪有劉和什麼事兒?

張夫人懷孕十五個月生劉聰,那天夜裡,有白光閃耀。劉聰的形體有異於常人,左耳上有一根白毛,長二尺有餘,頗有光澤。劉聰從小就是那種別人家的孩子,不但聰明,而且有悟性;不但有悟性,而且愛學習;不但愛學習,而且學得好。

十四歲時,劉聰經史已經讀通了,又如饑似渴,讀百家之言、《孫吳兵法》。劉聰書法很好,尤擅草書和隸書;他還是一位文藝青年,作述懷詩百餘篇,賦、頌五十餘篇。

十五歲時,劉聰學習射擊和兵刃,史稱其猿臂善射,拉得開三百斤的弓,膂力驍捷,無人能及。太原王渾(做到西晉司徒)和劉淵關係不錯,他見到劉聰,甚為欣喜,對劉淵說:

此兒吾所不能測也(這個娃娃貴不可言哪)!

二十歲左右,劉聰到洛陽遊學,洛陽名士,莫不交結,樂廣、張華尤其欣賞他。七七八八做了些官,劉聰擔任匈奴右部都尉,他善於安撫人心、處理棘手問題,匈奴五部的頭面人物,都願意歸附他。

後來,河間王司馬顒(讀如用,陽平)舉薦劉聰為赤沙中郎將。當時老爹劉淵在鄴城,既算是成都王司馬穎的手下,也算是人質,劉聰擔心自己跟了司馬顒,司馬穎會對老爹不利,於是,投奔司馬穎,做了右弩將軍,參前鋒戰事。

公元304年,司馬穎任命劉淵為北單于,劉聰就做了右賢王,跟著老爹回到匈奴右部。不久,劉淵做了大單于,劉聰改任鹿蠡王。

好,我們回到公元310年。

劉聰即了皇帝位,宣布大赦,改年號為光興。尊奉劉淵的單皇后為皇太后,尊老娘張氏為帝太后。以劉乂為皇太弟,兼大單于、大司徒。立自己的妻子呼延氏為皇后(呼延氏是老爹劉淵的呼延皇后的堂妹)。封兒子劉粲為河內王,劉易為河間王,劉翼為彭城王,劉悝為高平王。任命石勒為并州刺史,封汲郡公。

九月十一日,安葬老爹劉淵,諡號為光文皇帝,廟號為高祖。

衣賜履說:諡號光文,比光武帝劉秀;廟號高祖,比漢太祖劉邦。

劉聰做了皇帝,心裡還有點不踏實,因為他繼位,加了個塞兒,上面還有個二哥劉恭哩。咋辦呢?好辦。十一月,劉聰派人把劉恭給做了,這樣,他就升格兒為長子了。

衣賜履說:現在,劉淵的七個兒子,就只剩了劉聰和劉乂。除了記錄不詳的老三,其他四個,都是死在自己兄弟手裡的。

十二月,單太后去世,劉聰尊老娘帝太后張氏為皇太后。

單太后是皇太帝劉乂的母親,雖然兒子已經不小了,但依然美艷不可方物。劉聰對單太后非常迷戀,經常寵幸。劉乂對他們的這種不倫行為非常反感,經常勸說老娘,搞得單太后很慚愧,竟然憂憤而死。劉聰於是對劉乂就沒那麼寵信了,但時不時想起單太后的好來,便沒有廢掉劉乂。


衣賜履說:此處很有些意思。劉聰和小媽單太后搞破鞋,被好多人詬病。大家可能忘了,人家是匈奴人誒,老爹死了,兒子就把後媽們全部接手,這是他們的傳統。雖然他們已經深度漢化,但既然是匈奴族,這種事兒,睜一眼閉一眼也就是了,皇太弟劉乂,看來學漢人的禮法學魔怔了,太較真兒。

皇后呼延氏對劉聰說:

父死子繼,天經地義。陛下繼承高祖的事業,太弟算幹什麼的?陛下百年之後,劉粲兄弟還能活命嗎?

劉聰說,嗯,我會考慮的。

呼延皇后說:

放著隱患不處理,一定會發生災難。劉粲兄弟逐漸長大,太弟內心一定會感到不安,萬一有小人挑撥離間,禍患可能就會在眼前發生。

劉聰沒有回答,但心中認可。

劉乂的舅父、光祿大夫單沖拜見劉乂,流著眼淚說

關係疏遠的,不會替代關係親近的。皇上內心一定想立河內王劉粲為太子,殿下您為什麼還占著太弟的位子呢?

劉乂說:

先帝駕崩,主上自己考慮到嫡、庶的區別,要把大位辭讓給我,我因主上年長,所以主張由他即位。天下是高祖的天下,兄終弟及,有什麼不可以的?等劉粲兄弟長大後,與今天的情形,沒有什麼兩樣。再說,父子和兄弟,有什麼親疏遠近呢?主上怎麼會有這種想法?

衣賜履說:如果史官沒有瞎寫,我只能說,劉乂是個笨蛋。

公元312年,正月,呼延皇后去世。

正月二十二日,劉聰封司空王育和尚書令任顗的女兒為左、右昭儀,中軍大將軍王彰、中書監范隆、左僕射馬景三人的女兒都為夫人,右僕射朱紀的女兒為貴妃,都授予金印章和紫色綬帶。劉聰又打算把太保劉殷的女兒收了,因為都姓劉,不合禮法,太弟劉乂苦苦勸諫。劉聰就此事詢問太宰劉延年、太傅劉景,他們都說:

太保劉殷自稱是周代劉康公的後代,與陛下不是一個祖宗,他的女兒當然可以收納。

衣賜履說:胡三省注說,劉康公是周朝的官員,封在劉邑(河南省偃師市南),就以劉為姓。而劉聰是匈奴人,本來姓欒提。

劉聰大喜,封劉殷的兩個女兒劉英、劉娥為左、右貴嬪,地位在昭儀之上。又把劉殷的四個孫女都收為貴人,地位低於貴妃。於是,六位劉姑娘所受的寵愛,充盈後宮,劉聰從此很少出宮處理政務,政務工作都由宦宮上傳下達。

不久,劉聰和被俘的晉懷帝司馬熾聊天兒,聊得不錯,一時興起,就把右貴嬪劉娥賜給了司馬熾。

三四月間,在老娘張太后的主持下,劉聰又納娶了舅舅、輔漢將軍張寔的兩個閨女張徽光和張麗光,都封為貴人。

六月,劉聰打算立貴嬪劉英為皇后,而張太后則堅持要立貴人張徽光,劉聰沒辦法,只好同意。劉英不久就去世了。

十二月,劉聰立張徽光為皇后,任命舅舅兼老丈人張寔為左光祿大夫

公元313年,二月一日,劉聰下令誅殺晉懷帝司馬熾,把賜給司馬熾的劉娥收回後宮,繼續當貴人。

二月二十九日,張太后去世,張皇后非常悲哀,沒幾天兒也去世了。

衣賜履說:我不大相信張皇后因悲哀而死,親爹親娘死了也未必悲哀而死,何況是婆婆。更可能的原因是,劉聰並不太喜歡這位表妹,老太太去世後,張皇后失了靠山,以後的日子恐怕不好過,這才鬱鬱而終。

三月,劉聰立剛從司馬熾那裡收回來的劉娥為皇后,特別為她建造凰儀殿。廷尉陳元達勸諫說:

晉朝廷無道,我們大漢朝才能承接天命,老百姓翹首以待,希望國家休養生息。先帝身穿粗布,居處不用雙層的坐墊,皇后妃嬪也不穿綾羅綢緞,連拉車的馬匹都不餵粟米穀物,這都是因為愛惜百姓啊。而陛下即位以來,已經建造了四十多處宮殿,而且一直在打仗,前方需要後勤保障,饑荒和瘟疫也沒停過,老百姓死的死、逃的逃,但陛下還要大興土木,這是作為百姓君父應該有的樣子嗎?現在,晉朝殘餘勢力占據關中、江東;李雄占據巴蜀;王浚、劉琨就在我們眼巴前兒窺伺;

石勒、曹嶷不但進貢越來越少,就連上奏朝廷的工作報告也有一搭沒一搭的,陛下不為這些事情擔憂,卻又要建造宮殿,這難道是目前所急需的嗎!陛下繼承大業於禍亂之際,實際控制的地方,不過相當於西漢文帝時期的兩個郡而已,還需要四處征戰、防禦,而皇宮的奢侈卻到了這個地步,老臣我不敢不冒死說幾句話。

衣賜履說:看,對於石勒、曹嶷這樣不好控制的將領,漢趙朝廷內部是看得很清楚的。

劉聰勃然大怒,說:

朕貴為天子,造個房子,還要問你這鼠輩嗎!朕不殺你,房子就建不成!

隨即向左右吼道:

把這個老傢伙拖出去砍了,連他的老婆、兒子一起在東市懸首示眾,讓這群老鼠死在同一個巢穴!

當時,劉聰正在逍遙園的李中堂里,陳老漢早有準備,他事先用鐵鏈鎖住自己的腰,一聽劉聰要把自己拖出去,立即衝到堂下,把鐵鏈鎖在一棵樹上,大聲呼喊:

我所說的,都是為了社稷大業,而陛下卻要殺掉我。漢朝朱雲說過:我能夠與龍逢、比干同游,已經心滿意足!

衣賜履說:龍逢是夏桀時的忠臣,因諫被殺;比干是商紂時的忠臣,因諫被殺。朱雲是西漢成帝時的官員,向成帝諫言,差點被殺,講起來太麻煩,大家自行百度吧。

陳老漢把自己鎖在樹上,左右侍衛拉他不動。

大司徒任顗,光祿大夫朱紀、范隆,驃騎大將軍、河間王劉易等人,一起叩頭,都叩得滿腦門子血,為陳元達求情。

衣賜履說:陳元達此番來觸劉聰霉頭,估計是和這些大臣商量好的,否則不能來得這麼及時。


皇后劉娥聽說此事,暗中命令隨從不許對陳元達用刑,然後給劉聰寫了一封親筆書信,書信上說:

現在宮室已經齊備,用不著再營建新的,四海沒有統一,應當珍惜民力。廷尉陳元達的直言是社稷的福氣,陛下應該加以賞賜才對,現在反而要殺他,天下會怎麼評說陛下呢?直言進諫的忠臣,固然不顧自己的性命,而拒絕進諫的君主,也是不考慮自身的性命啊。陛下為了給我營建宮殿而殺勸諫的大臣,這樣,使忠良之臣緘口不言,是因為我;遠近產生怨恨憤怒,是因為我;公私兩面的困窘、弊害,是因為我;使國家社稷面臨危險,是因為我;天下之罪,會聚於我一身,我怎麼承擔得起呢?我審視往昔,自古以來造成國破家亡的,沒有不是從婦人開始的。每讀到這樣的事情,我就內心怨忿,想不到今天我自己也會這樣,使得後世之人看我,就像我看古人一樣!我實在沒有臉面再伺侯您,請您允許我死在這座殿堂之上,來彌補陛下的過錯!

看了劉皇后的書信,劉聰臉色都變了。

任顗等人仍跪在那裡,悲天抹淚不停地叩頭。半晌,劉聰緩緩道:

近年以來,朕偶感風疾(或指中風),喜怒不能控制。元達是忠臣,朕一時失察。各位磕頭流血為他請命,確實盡到了輔臣之責。朕內心慚愧,怎麼敢忘掉呢!

劉聰讓任顗等人整理好冠帽,穿好鞋子入座,又著人把陳遠達的大鐵鏈子解開,請上殿來,把劉皇后的書信給他看,說:

在外有您這樣的人輔佐,在內有皇后這樣人輔佐,朕還有什麼可憂慮的呢?

隨後,劉聰賞賜任顗等人相應的谷帛,又將逍遙園改名為納賢園,將李中堂改名為愧賢堂。劉聰對陳元達說,本來應該你害怕朕,現在反過來了,朕倒很有些害怕你了(卿當畏朕,而反使朕畏卿邪)!

衣賜履說:劉娥的信,寫得真好,個人覺得應該入選《古文觀止》,我把全文附在後面,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看看。劉聰的表現也可圈可點,沒有一條道兒走到黑。然「卿當畏朕,而反使朕畏卿邪」一句,還是讓人替陳元達捏一把汗,厄運不知何時,就會突然降臨。

公元314年,正月,有流星從牽牛星衝出,進入紫微星座,光芒照耀大地,最後掉落到平陽城以北,變成了一條肉,此肉長三十步,寬二十七步,換算成米,長41.58米,寬37.42米,很難想像這是條什麼肉。劉聰對這條肉非常厭惡,就詢問公卿大臣。陳元達認為是後宮女寵太多的緣故,是亡國的徵兆。劉聰說,這是天地間的陰陽變化,與人事何干?

皇后劉娥,賢慧明達,每當劉聰做了什麼無道之事,劉娥都會盡力規勸,促其改正。正月十九日,劉娥去世,諡號為武宣皇后。從此,劉聰所寵愛的各種美女,競相爭先,後宮遂亂作一團,失去了秩序。

衣賜履說:劉聰在稱帝前後的表現,簡直就是兩個人。之前,是讀聖賢書的真君子;之後,是喜怒無常、荒淫無度的暴君。是劉聰變了嗎?不是。而是身份變了,地位變了,手中的權力變了。當沒有一個力量能夠制衡皇權時,他身體裡的那些小,邪,壞,惡,就沒有顧忌地冒出來了。

不受制約的權力,不一定會使善者更善,但一定會讓惡者更惡



劉娥手疏

伏聞勅旨將為營殿,今宮室已備,無煩更營,且四海未一,禍難猶繁,宜愛民力,廷尉之言,社稷之計也。陛下當加爵賞而反欲誅之,四海謂陛下何如哉?夫忠臣進諫者,固不顧其身也,而人主拒諫者,亦不顧其身也陛下為妾營殿而殺諫臣,使忠良結舌者,由妾;逺近怨怒者,由妾;公私困弊者,由妾;社稷阽危者,由妾;天下之罪皆萃於妾,妾何以當之?妾觀自古敗國喪家,未始不由婦人,每覽古事,忿之不已,何意今日妾自為之!使後人視妾猶妾之視前人也,妾復何面目仰侍巾櫛?請歸死此堂,以塞陛下誤惑之過。

【圖片來自網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