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把劉強東打焦慮了?

帥真財經 發佈 2024-04-01T03:07:49.850773+00:00

3月6日0時起,「百億補貼」全面上線京東App,亮相首頁首屏正中位置,較原計劃提早了20小時。據相關報導顯示,在京東百億補貼頻道會場,所有商品均可直接搶購無需領券等複雜操作,訂單經過系統確認後便可發貨。

京東的「百億補貼」攻勢,比外界預想中的還要來得更早一些。

3月6日0時起,「百億補貼」全面上線京東App,亮相首頁首屏正中位置,較原計劃(3月6日晚8時)提早了20小時。

據相關報導顯示,在京東百億補貼頻道會場,所有商品均可直接搶購無需領券等複雜操作,訂單經過系統確認後便可發貨。京東百億補貼活動將長期在線,為消費者帶來天天低價。

京東想要重打價格戰的風聲早就已經傳出,在去年年底召開的京東經營管理培訓會議上,京東創始人劉強東曾強調:「低價是京東過去成功最重要的武器,以後也是唯一基礎性武器。」

在打價格戰方面,京東並不缺少戰鬥經驗,只不過有所不同的是,過去的京東是在和國美、蘇寧貼身肉搏,而這一次的對手,則變成了拼多多。

但看似豪橫的「百億補貼」背後,京東能靠「抄作業」贏得電商之爭嗎。

01

如今的京東已經被逼到了什麼地步,去年前三季度,京東的月活用戶幾乎沒有任何增長,Q1和Q2的總營收增速更是創下歷史新低,劉強東在年後就匆匆趕回國內,重新掌舵起京東這艘大船。

推出「百億補貼「,成為了劉強東回歸之後的首個戰略級動作。

低價是零售業無往不利的大殺器,在這一點上,幾乎是電商各方勢力的共識。但「低價」雖香,卻並非是樁完美生意。

作為這一玩法的開山鼻祖,2019年拼多多率先推出百億補貼,當年平台GMV便突破了萬億大關,但隨後的很長時間,拼多多一直受累於百億補貼的超高投入。

整個2019年,拼多多在營銷投入上花掉了272億元,而它的收入只有301億元。

高昂的投入拖累了盈利能力,這樣的情況直到去年中期才有所緩解,而改善的方式也並無新意,就是開始對於百億補貼的商家進行抽傭。

對於迫切想要追求用戶增長的拼多多來說,或許可以用三年的時間和三年的高投入去賭未來,但於京東而言,本就不豐厚的利潤率能否支撐這樣的「豪賭」,仍是個未知數。

按照去年第三季度的財報數據計算,京東的淨利潤率僅為0.86%,這並不是一個十分安全的數值。

在動輒百億的投入面前,京東的盈利速度能否跟得上燒錢速度,將極度考驗京東零售的運營能力。

況且從投入產出比來看,拼多多的「百億補貼」贏得了相當一部分的增量用戶,使得拼多多在五環內聲量大增,這是在財務數據之外更為重要的戰略意義。

而京東本身在一二線城市就有深厚的用戶基礎,繼續大打「價格戰」,燒錢的意義何在,這恐怕是京東未來在投資人會議上會被經常問到的問題。

02

價格戰打的值不值,是一筆經濟帳。但在帳面之外,與商家的關係如何維護,也是京東會面臨的重要問題。

過去京東主張自營模式,試圖通過控制供應鏈來保證產品的品質穩定,這一做法雖然使得京東產品的售價可能會略高於其他平台,但也保護了大牌商家的價格體系。

這種同盟關係的穩定是建立在穩定的利益基礎之上,但京東要將「百億補貼」做成長期埠,這也極有可能會引發商家之間的內卷。

尤其對於家電3C類產品,作為京東起家的王牌類目,同時也是各大電商平台必爭的流量擔當,京東「百億補貼」一出,如果引發其他電商平台效仿,那麼對於廠家本身的價格體系會造成一定的衝擊。

參照此前拼多多「百億補貼」的商家運營策略,平台不可能全部承擔補貼的成本,品牌商家遲早也會捲入價格戰之中,加上京東今年開放了POP商家入駐,商家之間的內卷並不比會比平台之間輕鬆。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品牌商家不堪重負,抱團抵制京東「百億補貼」,那麼對於京東而言,則又將陷入另一個兩難的局面。

因為平台補貼,而衝擊到品牌方的價格體系,京東已經引起過品牌方的反抗。去年11月,因為不滿京東在雙11期間低價銷售自家商品,知名酒企瀘州老窖宣布與京東暫停合作。

雖然拼多多也同樣因為價格問題得罪過不少品牌方,但拼多多本身就以白牌商家起家,可以完全不依附大牌商家。

而京東方面一直主張品牌自營,並依靠這條策略贏得了不少用戶口碑,如果與品牌方交惡,顯然會有悖「價格戰」的初衷。

03

面對勢頭正盛的拼多多,京東重新捲起價格戰,既是現實所迫,也頗有些無奈的意味。

在電商業務中,京東的重點一直放在了供應鏈上,包括自建物流和品牌自營,這一措施一方面保障了京東的用戶口碑,但也讓京東錯失了其他的增長機會。

比如近兩年大火的跨境電商,阿里、騰訊、字節、拼多多紛紛出海,以電商起家的京東卻缺席了這場盛宴,多多少少還是讓人有些意外。

事實上,京東在全球業務上並非沒有投入,早在2015年開始就邁出了出國的步伐,但在走馬燈似的換了五任負責人之後,京東的全球業務仍未能形成氣候。

今年1月至3月,京東陸續關停了泰國和印度尼西亞的電商站。而騰訊系的Shoppe,阿里系的Lazada,字節的Tiktok以及拼多多海外項目Temu,仍持續活躍在市場一線。

電商路走不通,京東試圖在海外複製物流在國內的成功經驗,近年來京東持續加碼東南亞、歐洲及北美等地的物流倉儲布局。

但這又將是一場重資產重投入的艱苦戰役,而且海外市場沒有自營電商輸血,業務能否具備可持續性也值得商榷。

海外電商走不通,京東的國內電商業務也展露出了創新乏力的疲態。

對照的模板仍是拼多多,除了「百億補貼」之外,拼多多近年來在內容電商上也有可圈可點之處。

據36氪報導稱,拼多多旗下短視頻業務「多多視頻」DAU峰值已經突破1.5億,目前穩定在1-1.2億,用戶時長峰值超過40分鐘,目前穩定在30分鐘上下。

而老對手淘寶,也通過「淘寶直播」找到了內容電商的增量,反觀京東,近些年除了新瓶裝舊酒,也確實缺少創新驅動的增長飛輪。

「百億補貼」固然是一劑良藥,但卻無法包治百病,京東短期內或許能夠贏得增量,但長期來看,東哥和他的兄弟們仍需考慮拓展新的戰場。


作者:路有昭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