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皇室都將王莽頭顱當寶貝,收藏272年之久,它有什麼特別?

醞清墨 發佈 2024-04-01T05:27:40.888921+00:00

《晉書·張華傳》有言:「晉惠帝元康五年十月武庫失火,累代之寶及漢高斬蛇劍、王莽頭、孔子履盡焚焉。」約莫對於各代皇室而言,王莽頭顱的焚毀是個巨大的損失,畢竟它可是被當成寶貝一樣的存在,否則也不會被收藏足足272年,那麼這顆頭顱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

《晉書·張華傳》有言:

「晉惠帝元康五年十月武庫失火,累代之寶及漢高斬蛇劍、王莽頭、孔子履盡焚焉。」

約莫對於各代皇室而言,王莽頭顱的焚毀是個巨大的損失,畢竟它可是被當成寶貝一樣的存在,否則也不會被收藏足足272年,那麼這顆頭顱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真的因為它是穿越者所有嗎?

王莽之死

王莽篡漢以後,的確得到了一批人的擁戴,但同時期反對他的人也有很多。當代名士用各種各樣的辦法以示自己對王莽政權的反對,如王莽曾想請新都相孔休擔任國師職務,但卻被孔休閉門謝絕……

當然了,王莽倒也不是一定要用這些名士,他不過是想要藉助名士們的扶持,讓自己的新政權更加穩固。就算沒有名士相助,王莽也能憑藉自己之力解決掉那些反對他的人。

在王莽專政的那些年,他先後廢黜了32名劉氏宗族諸侯王,還有181名王子侯。種種行為都彰顯了王莽的勃勃野心,很顯然,他想要取代劉氏皇族,成為天下的新主人。

這種從別人那裡「搶食」的行為,當然會引起劉氏皇族的不滿,為了推翻王莽新政權,安眾侯劉崇在居攝元年(公元6年)率領百餘人「起義」,只不過此次起義失敗得很徹底,因為安眾侯人太少了。

不過安眾侯的失敗並未震懾到別人,居攝二年(公元7年),東郡太守便興兵而起,他率領十多萬人,打著「為國討賊,以安社稷」的名頭,朝首都攻去。從這以後,「反莽」行動接連不斷,哪怕是新朝建立,國內仍然存在「反莽勢力」。

而反對王莽的,不光是那些地主官僚,還有老百姓。明明王莽當時進行了改制,還提出不少看上去對百姓很有利的條令利律,為什麼並未得到百姓們的支持呢?

很簡單,王莽制定的條令利律太過理想化。不光如此,王莽還興師動眾地跑去討伐包括匈奴在內的周邊少數民族。再加上各種「大興土木」的工程,老百姓背上了沉重的賦稅徭役,因為戰亂,百姓也死傷慘重。

原本當時社會就動盪不安,哪料想天不假年,王莽專政期間還天災不斷,大批勞動力的損失,導致很多耕田荒廢,這直接導致新朝民間的米價從數十錢/石直飆到2000錢/石。

眼瞅著民間要亂到無法控制的局面,王莽突發奇想,讓心腹跑到饑民群中,教他們「煮木為酪」。饑民們根本無法保證生存,但也不是什麼話都相信,對於王莽這種異想天開的提議憤怒無比。

最後百姓當然會揭竿而起,而起義軍中最大的兩支部隊,當屬「南綠林北赤眉」。地皇四年(公元23年),綠林軍攻入長安。王莽當時身邊還有些支持者,他們護送著王莽逃向漸台。

只是「推翻王莽」已經成為「大勢所趨」,王莽麾下的千餘人最後基本全部戰死或被殺,王莽本人被商縣人杜吳所殺,可這並不能平民憤。

最後王莽的軀體被數十名士兵剁碎,王莽的頭被校尉公賓斬下,百姓們將自己的怒氣和怨氣全部發泄在了王莽的頭顱上,《漢書》對此記載稱:

「傳莽首詣更始,懸宛市,百姓共提擊之,或切食其舌。」

王莽的頭顱有何特殊之處?

王莽的死亡昭示著新朝的覆滅,之後劉秀建立東漢政權,他將王莽的頭顱收藏了起來,此後多年,這顆頭顱都被當成寶貝,被歷代皇室妥善保管,一直到晉惠帝時期,王莽的頭顱被大火付之一炬。

細算下來,王莽的頭顱足足被保存了272年之久。這讓很多人開始思考,莫非因為王莽的確是一個穿越者,且這層身份已經曝光,這才導致王莽被殺,其頭顱還變成了收藏品?

首先需要強調一下,王莽並不是穿越者,歷代皇室會收藏王莽的頭顱,一為了警示教育天下人,告誡大家千萬不要想反對大漢朝,凡是想要破壞大漢政權的人,最後的結果都只能像王莽一樣,碎屍萬段,連頭顱都淪為收藏品。

二來建立東漢政權的劉秀想要給自己一個名正言順成為皇帝的原因。在中國古代,「君權神授」的理念深入人心,劉秀若想從眾多皇室人員中脫穎而出,成為天下的新主人,必定也得要一個「神化」的理由才行。

要如何才能「神化」自己呢?那就是成為和劉邦一樣的「天命之子」。針對劉邦的發家史,《史記》記載了一段傳奇故事:

「高祖被酒,夜徑澤中,令一人行前。......嫗曰:『人殺吾子,故哭之。』人曰:『嫗子何為見殺?』嫗曰:『吾子,白帝子也,化為蛇,當道,今為赤帝子斬之,故哭。』」

後來王莽篡漢,便有人認為王莽是「白帝之子」,他當年被劉邦斬殺,此來就是顛覆漢朝,王莽新朝的建立,就宣告了西漢退出歷史舞台。

新朝滅亡後,天下急需要一個新主人,但想要當皇帝的人有很多。為了順利成為所謂的「天命之子」,劉秀將王莽的頭顱收藏起來。

意思很簡單,自己和先祖劉邦一樣,都是「天命眷顧之人」,所以能「壓得住白帝之子」。可見,王莽的頭顱其實並沒有什麼特殊,它只不過是統治者想要實現一定的目的,所以才進行了收藏。

對王莽頭顱被焚的新解讀

此外部分史家也針對王莽頭顱被焚一事,提出了全新的解讀。有些史家認為王莽頭顱葬於大火,是當時的人對封建社會的一種對抗。

縱火者想要以火燒王莽頭顱的辦法,抨擊晉惠帝的無道——如果晉惠帝繼續荒唐下去,屆時怕要落得個和王莽一樣的下場。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王莽的頭顱,當時還有兩樣東西被大火焚盡,一樣是劉邦的劍,一樣是孔子的鞋。

這些都是那個時代具有代表性的「寶貝」,他們與皇權、與封建統治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繫,燒掉他們無疑就是在挑戰封建帝制。

中國的古代王朝更迭,每一次都是對舊權的挑戰,然而在長達2000多年的封建時期,不管政權如何變化,受限於當時交通的落後、科技的欠缺,新政權根本無法跳出「帝王統治」的框框。

儘管封建時期的人們也做出過一些挑戰封建帝制的舉動,可他們的最終目的都是成為新皇帝,掌控全天下。

一直到清朝末年,西方先進思想的傳入,使得一批中國人率先覺醒,他們帶領著中國人民,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參考資料:

《被收藏的頭顱:王莽》 秦四晃

《漢書》 班固

《史記》 司馬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