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質層薄=皮膚差?這2種方法或可增厚角質層

皮膚科楊希川教授 發佈 2024-04-01T08:01:41.439495+00:00

年少不懂事,聽別人說護膚,但不知道怎麼搞,上網搜了大把攻略:這個精華效果不錯,買!但是,皮膚屏障功能真的與角質層厚度相關嗎?

年少不懂事,聽別人說護膚,但不知道怎麼搞,上網搜了大把攻略:


這個精華效果不錯,買!

這個工具看著還行,用!

這個偏方好像有用,試!


就這樣「作」著「作」著,將好好的皮膚「作」成屏障功能受損

有網友又將這種情況稱之為角質層變薄,開始搜羅增厚角質層的方法。但是,皮膚屏障功能真的與角質層厚度相關嗎?


結構完整性比厚度更重要


先考大家一個問題,皮膚屏障是否等於角質層?

我們所說的皮膚屏障通常包括皮脂膜和角質層,若是單純以角質層來判斷皮膚屏障功能的好壞,好像不怎麼嚴謹。



再說回角質層厚度問題。

角質層類似於磚牆結構,如果角質細胞是磚頭,那細胞間脂質就相當於水泥,一層層壘上去,才有一面厚實又堅固的牆(角質層)

有的人這面牆天生不厚,但結構完整,可以遮風擋雨;有的人擁有一個正常厚度的牆,卻後天將這面牆糟蹋得千瘡百孔,不僅變薄,還不牢固,漏風漏雨。

所以並不能說角質層薄的人皮膚屏障功能就一定不好,只要結構完整,薄一點也不礙事



還有,角質層薄不薄並非是主觀感覺出來的,需要通過皮膚超聲共聚焦顯微鏡檢查

如果檢查顯示你的角質層是後天「作」的,使得皮膚屏障功能受損,可以嘗試以下方法。



增厚角質層的方法


避免進一步加重

要學會給皮膚做減法,學會斷舍離,不是各種產品堆疊在臉上就會有奇效,護膚步驟真的不用太過複雜。

不要頻繁去角質過度清潔,相信我,你的臉沒有這麼髒!

面部清潔一天1~2次即可,建議選用帶胺基酸成分的潔面產品;去角質產品需慎用,它並不適用於所有人,干皮敏感肌可以不作使用,油皮使用頻率也不要過高,可以1~2周使用一次



合理選用產品/項目

保濕是護膚的萬宗之源,尤其是皮膚屏障受損之後,皮膚里的水分更容易流失,所以做好保濕顯得尤為重要。


性價比最高的是凡士林

有研究發現,塗了凡士林的皮膚與對照皮膚相比,前者皮膚角質層明顯比後者增厚了近2倍,而且價格較為低廉,對大部分人群相對友好。

需注意的是,凡士林屬於非生理性脂質,只能在角質層表面產生水汽-滲透性膜樣功能,有短暫的恢復功能,但不能糾正異常疾病。



含有神經醯胺、膽固醇的保濕劑。

細胞間脂質由神經醯胺,膽固醇和脂肪酸組成,選用含有這些成分的護膚品,可以補充皮膚表面的皮脂膜和角質細胞之間的「水泥」,從而加固皮膚表層的「磚牆結構」



含有煙酸衍生物的保濕劑也不錯。

有研究發現,肉豆蔻醇煙酸酯(一種煙酸衍生物)可使光損傷面部皮膚角質層增厚約70%,不過在透明標籤上查找含有「肉豆蔻醇煙酸酯」的產品相對較少。



另外有人擔心,刷酸會使皮膚(角質層)變薄?其實在規範使用下,刷酸不會導致皮膚變薄。

而且有研究證明,規範使用不同濃度的羥基乙酸(分子量最小的果酸,又名甘醇酸、乙醇酸)對於增厚皮膚角質層也有一定效果。



甚至塗了25%羥基乙酸凝膠後(化學換膚中才會使用的濃度,自己別輕易嘗試),還能顯著增加角質層細胞層數。(25% GA 處理的皮膚為 13.1 ± 2.5,未處理的皮膚為 11.9 ± 1.9)

符合刷酸條件的朋友,在規範操作下,皮膚不僅不會變薄,還可能增厚



綜上所述,角質層較薄的朋友在合理護膚下,低預算的可選用凡士林預算稍高一點可選用含有神經醯胺煙酸衍生物的保濕劑,條件許可的還可以嘗試醫美刷酸

最後提醒一句,如果是疾病導致的皮膚屏障受損,切莫自己亂用藥或者試圖去修復皮膚屏障,需及時就醫針對性治療,把疾病控制住,這樣也可以促進修復皮膚屏障。



〔參考文獻〕

[1]德拉洛斯主編,王學民譯.國際經典美容皮膚科學技術叢書 功能性化妝品 [M]. 人民軍醫出版社

[2]Czarnowicki T , Malajian D , Khattri S , et al. Petrolatum: Barrier repair and antimicrobial responses underlying this ''inert'' moisturizer[J].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2015, 137(4).

[3]Crowther J M , Sieg A , Blenkiron P , et al. Measuring the effects of topical moisturizers on changes in stratum corneum thickness, water gradients and hydration in vivo[J]. 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 2010, 159(3):567-577.

[4]Jacobson E L, Kim H, Kim M, et al. A topical lipophilic niacin derivative increases NAD, epidermal differentiation and barrier function in photodamaged skin[J]. Experimental dermatology, 2007, 16(6): 490-499.

[5]Narda M , Trullas C , Brown A , et al. Glycolic acid adjusted to pH 4 stimulates collagen production and epidermal renewal without affecting levels of proinflammatory TNF‐alpha in human skin explants[J]. Journal of Cosmetic Dermatology, 2020.


〔免責聲明〕

本文數據更新於2023年02月21日

由「皮膚科楊希川教授」原創,旨在為讀者科普

科普內容不能代替醫生診治意見,僅供參考

如有皮膚問題,請及時諮詢醫生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策劃團隊〕

策劃/編輯:吉娜 責編:Yellow&Jeing 審核:李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