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是春秋時期最短命的霸主,卻為中國交通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北斗維斟 發佈 2024-04-01T11:59:29.371176+00:00

春秋時期,出現了齊、晉、楚、吳、越五個稱霸中原的國家,史稱「春秋五霸」。五霸之中,吳國的最短命的。前482年,吳國北上參加黃池之會,欲爭中原霸主之位。然而,越王勾踐在後方偷襲吳國,使得吳國元氣大傷,一蹶不振,不久便滅亡。

春秋時期,出現了齊、晉、楚、吳、越五個稱霸中原的國家,史稱「春秋五霸」。五霸之中,吳國的最短命的。前482年,吳國北上參加黃池之會,欲爭中原霸主之位。然而,越王勾踐在後方偷襲吳國,使得吳國元氣大傷,一蹶不振,不久便滅亡。不過,吳國雖然短命,卻在中國交通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而這個貢獻,我們不應該忽視。

上古時代,中原戰爭盛行車戰。這是因為中原地區以平原為主,地形平坦,有利於車輛的奔馳。但是,在河湖縱橫,水網密布的江南,車戰就不適合了。春秋時期,南方崛起的楚、吳、越三國都不擅長車戰,而是擅長水戰。

尤其是吳越兩國,他們經常和河流、湖泊打交道,因此通水性,造船業發達。中國歷史上有名的余皇大舟、樓船、戈船、下瀨船、三冀等就是由吳越兩國發明的。當吳越兩國參與到中原事務之後,他們便利用自己能征善戰的水師進行長距離的遠征,如吳國就曾經西征楚國,北伐齊國。而在這個過程中,為了方便軍隊和物資的運輸,吳國也就開鑿了許多運河。

前506年,吳國大軍沿著長江逆流而上征伐楚國。這次西征特別順利,大軍很快就到達了楚國的核心地區,兵臨雲夢澤。當時的雲夢澤是可以通航的,特別是經過孫叔敖的整頓後,雲夢澤成為了楚國重要的水上交通樞紐。然而當時正值冬季,雲夢澤水淺,難以行軍。於是伍子胥就下令大軍開鑿了一條運河,史稱「胥瀆」。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運河開鑿的記錄。

實際上,吳越地區開鑿運河的歷史遠早於歷史記錄。吳國的軍隊能夠在戰爭的過程中臨時開鑿運河,這說明吳國對開鑿運河是非常有經驗的。早在5000年前,吳越這一帶的良渚古城就修建了規模宏大的護城河,而護城河與周邊的河道相通,這是為了方便運輸。可見,吳越修建運河是具有歷史傳統的。

而吳國在討伐楚國的之前,就已經有了一條非常重要的運河,叫做「胥河」。該運河吳國首都姑蘇城(蘇州)出發,一路上經過了多個湖泊,包括太湖,最終在蕪湖一帶和長江交匯。該運河的最大價值就是溝通了吳國首都和長江中游的交通,同時為沿岸的農業提供了灌溉水源。該運河可能也是伍子胥主持開鑿的,因此叫做胥河。

吳國軍隊西征的時候,就是先沿著這條運河一路西征,在蕪湖進入長江後,又逆流而上,然後由濡水進入巢湖,再由當地的水道進入了淮河,最後是沿著淮河逆流而上。為什麼吳國軍隊不直接沿著長江向楚國發動進攻呢?主要的原因是長江風波險惡,逆流而上的速度又慢,不利於行舟。

這條「胥河」到了戰國時代已經被視為天然的河道了。戰國著名的文獻作品《禹貢》將該運河視為長江下游的「三江」之一。此後,胥河一直是江南地區重要的水運通道,可到了宋朝以後,胥河就淤積而不通了。1392年,朱元璋為了避長江風險,便於吳浙漕運,下令36萬疏浚胥河,使得胥河暫時恢復了航運能力。嘉靖年間,胥河因為修建水壩而不通,從此喪失航運能力。

新中國成立後,開始疏通胥河。1958年,除掉了明朝修建的東垻,修建了船閘,使得胥河能夠通行一些小船。2009年,安徽、江蘇和上海啟動蕪申運河工程,該工程線路和胥河基本一致,可以說就是胥河航道的建設工程。2019年,蕪申運河1000噸級別的航道正式完工並通航,這條中國最古老的運河再次煥發了生機。

吳王闔閭去世後,夫差即位。前486年,夫差為了討伐魯國,就開始修建一條新的運河。當時,從吳國到魯國需要跨越長江、淮河兩大水系,魯國處於淮河最大的支流——泗水的上游。為了能夠成功將吳國的水師調到魯國,夫差下令在淮河和長江之間開鑿一條運河。

這條運河的名字叫做「邗溝」,如今是京杭運河的組成部分。為何叫做邗溝呢?因為夫差下令在運河和長江的交匯處修建了一座邗城,這個邗城也就是現在的揚州。也就說,揚州這座城市最早就是吳國修建的。自古以來,揚州就是長江和運河航運的樞紐,揚州是一座因為運河航運而興起的城市。

邗溝從邗城一路北上,經過了當時蘇中一帶最大的湖泊——射陽湖,最後再進入淮河。吳國僅僅用了一年的時間就開鑿的邗溝。前486年,吳國的水師從邗溝進入了淮河,然後沿著泗水一路北上,到達了魯國。不過,最終和吳國交戰的不是魯國,而是齊國。此戰,吳國全殲了齊國的10萬大軍,史稱「艾陵之戰」。第二年,吳國從海上直接進攻齊國,不過被齊國擊敗了。

吳國開鑿了邗溝之後,其軍隊就可以在淮河水系自由出入了。但是淮河水系和中原的主要水系並未溝通,吳國的想要爭霸中原,就必須要開鑿一條通往中原的運河。說干就干,夫差在艾陵之戰後就下令開鑿一條從泗水到濟水的運河——菏水。

當時,濟水到泗水之間是低洼地帶,有許多沼澤和湖泊,例如雷澤,菏澤,吳國就利用這種地理特徵,很快就將運河開鑿完畢了。前482年,夫差帶領吳國的大軍一路北上,經過長江、邗溝、淮河、泗水、菏水、濟水等到達了黃池,參與了諸侯會盟。正當吳晉爭霸到達高潮的時候,越國偷襲了吳國首都,夫差只能帶兵返回,損失慘重。

夫差北上爭霸雖然以失敗告終,但是夫差為了爭霸而開鑿的運河卻在歷史上發揮了重要的重要。首先,邗溝的開鑿,使得淮河水系和長江水系聯繫在了一起,為後來的隋唐大運河開通打下了一個基礎。因為邗溝的出現,揚州、淮安成為了重要的運河城市。從春秋之後,邗溝一直被歷代疏浚,維護,現在叫做裏運河,依然是南北航運的重要通道。

而菏水的開通,使得黃河和淮河首次溝通在了一起。戰國時期,菏水附近的定陶迅速崛起,成為了北方最重要的商業城市之一。據《史記》載:春秋末期,范蠡助越滅吳後,輾轉至陶,「以陶為天下之中」,遂在此定居經商。現在的定陶成為了菏澤市的市區之一。

可見,吳國雖然滅亡了,但是吳國留下的運河工程卻在後來的2000年多年中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戰國時期,南北方的經濟交流變得更加密切起來,漳河、黃河到達江南的水運網絡體系已經基本形成,這就是後來隋唐大運河的雛形。今天的人們總是認為大運河是隋煬帝楊廣開鑿,卻忘記了吳國才是這條大運河的奠基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