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邊的攝影師

十堰晚報 發佈 2024-04-01T15:06:52.150247+00:00

人物檔案李海林,1964年生,中國工業攝影協會會員、湖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東風汽車公司攝影家協會會員、十堰市攝影家協會理事、茅箭區攝影家協會副主席。

人物檔案

李海林,1964年生,中國工業攝影協會會員、湖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東風汽車公司攝影家協會會員、十堰市攝影家協會理事、茅箭區攝影家協會副主席。攝影作品多次入選國際展出、湖北省展出並獲獎,2018年、2020年分別在第十八屆、第二十屆平遙國際攝影大展入選3幅作品,《天龍誕生》組照榮獲2022年湖北省展出一等獎。

攝影感悟

只有通過時間的考驗,才能夠懂得攝影藝術的真實價值。攝影人不僅要提高技術,還要有情懷、有擔當,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我相信,一個心中有責任、肩上有擔當的攝影師,一定會在社會需要的時候,用相機聚焦社會萬象,記錄真實,定格美好。

《淬鍊成鋼》

秦楚網訊(十堰晚報)記者 呂偉

端坐在記者面前,59歲的李海林溫文爾雅,謙和有禮。迎著春日的陽光,老花鏡鏡片後面的那雙眸子明亮而沉靜,讓人感受到這個男人的堅毅性格。

李海林不抽菸、不打牌,除攝影之外,繪畫、聽交響樂、看電影都是他的愛好。近些年,李海林把滿腔熱情投入到攝影事業上,努力通過手中的相機實現夢想。

《致富之光》

在攝影大師的指引下

他走上紀實攝影之路

1964年,李海林出生於一個幹部家庭。兩年後父親轉業到竹谿縣,母親隨父親遷居十堰,年幼的李海林則跟姥爺姥姥在大連生活。1974年,10歲的李海林追隨父母來到十堰。

李海林的父親是抗美援朝老兵。當時正處十堰建市初期,他父親每天忙於拍照寫作,創作了襄渝鐵路通車、十堰市第一次副食品上市等報導,被同事親切地稱為「老記者」。受父親影響,李海林對攝影產生了興趣。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李海林初中畢業,幾個同學偷偷把家裡的相機拿出來,湊錢購買膠捲,互相拍照留念。通過這個機會,李海林真正接觸到了相機,並初步了解光圈、快門及膠捲的知識。

1984年,李海林參加工作並擔任車間團支部書記。適逢車間分工會成立「為您服務學雷鋒攝影小組」,於是一部美能達傻瓜機和放大機、上光機等一整套設備,加上一個小暗房就成了李海林下班後最大的樂趣。

《天龍誕生》

轉眼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李海林在愛人的支持下,購買了一部帶有中焦鏡頭的理光單反照相機。得益於此,李海林向報社投稿文圖並茂,採用率很高。

他備受鼓舞。以後凡是單位有集體活動和會議,照相就成了他的事,東風電視台、《東風汽車報》《十堰晚報》經常採用他的攝影作品。

1997年,公司給了他一次去清華大學德爾福汽車研究所培訓的機會。其間,他結識了拍攝希望工程「大眼睛」作品的攝影大師解海龍。

當時,李海林對攝影研究不深,並不喜歡紀實攝影,反而對風光攝影情有獨鍾。學習結束後,他從北京帶回一紙箱重達50多斤的書,其中除了管理書籍就是攝影著作。

李海林學習攝影的勁頭足。他利用周末休息時間乘火車趕到武漢,參加中國攝影報第八屆函授班學習,周六晚上再趕回十堰,儘量不影響工作。這樣一學就是近一年時間,功夫不負有心人,李海林同年取得湖北省勞動人事廳高級攝影師職稱。

在2001年第五屆莆田國際攝影藝術節上,李海林再次和解海龍相遇,長談很久。解海龍介紹了紀實攝影的重要意義,給李海林留下深刻印象。一同參會的湖北攝影名家樊德壽語重心長地對李海林說:「你是老東風人,就要立足東風,拍好東風。」樊德壽的話啟發了李海林,他的興趣從風光攝影轉為紀實攝影。

東風人物專題攝影之東風「雙飛燕」設計師艾德昆。

聚焦東風汽車公司

5年拍攝170多位老領導老專家

2009年舉辦了首屆中國武當國際攝影大賽。對於這項在十堰舉辦的攝影大賽,李海林覺得不應該也不能錯過。他特意去了一趟武當山,在玉虛宮拍攝了作品《南宮故事》《玉虛晨練者》,榮獲優秀獎。

李海林坦言,雖然這次獲的獎項等級不高,但對於他而言是一次鼓勵。他更加堅定了今後要走紀實攝影的創作道路。

2015年,李海林退居二線,有了充裕的時間進行攝影創作。一次,他和美術界朋友探討如何拍好東風題材作品,畫家謝逢春提出一個創作思路——拍攝「二汽老人」,他頓時茅開頓塞。

之前,李海林多次參加東風汽車公司老科技工作者協會舉辦的交流活動,近距離接觸了大量東風汽車公司的老領導、老專家。「他們都是建設二汽的功臣,也是二汽發展的見證者,拍攝他們很有意義,也有意思。」李海林說,他馬上制訂拍攝計劃,自費到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等地拍攝陳清泰、馬躍、支德瑜等上百位曾在東風汽車公司工作過的老領導、老專家。

《南宮故事》

談到這段拍攝經歷,李海林感受頗深。他說,當時,許多老領導、老專家都是九旬老人。「這次拍攝是我和他們的第一次見面,可能也是最後一次了。」回憶起在蘇州敬老院拍攝發動機專家白彬彬、陳益昌夫婦的場景,李海林眼中含淚,情難自已。這兩位老人曾在一汽、二汽工作過,當時正在飽受癌症病痛的折磨。儘管他們身體不適,還是愉快地接受了兩個多小時的拍攝。臨別之際,看到站在門口揮手告別的這對老夫妻,李海林感慨萬千,眼眶濕潤了。半年之後,陳益昌老人因病逝世的消息傳來,李海林再度流淚。

一晃5年時間過去,李海林已經拍攝170多位老領導、老專家。為了趕時間風餐露宿,為了湊夠車費節衣縮食,雖然拍攝很辛苦,但他樂此不疲,經常是一邊拍攝創作,一邊上攝影提高班學習。「攝影成為我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就像呼吸、吃飯一樣必不可少。每天一睜眼,我就在琢磨光影、線條、色彩及人物拍攝角度這些內容。」李海林說。

近年來隨著對攝影的深入理解,李海林著重圍繞工業題材、中國汽車創業人物進行紀實創作。為了適應新時代攝影創作,他向攝影大師解海龍、金俊拜師學藝。在北京培訓班的學習過程中,他曾和王文瀾等知名攝影師面對面交流過。

《車間晨曲》

作品入選平遙國際攝影大展

患病妻子主動陪他參展

正當他的攝影創作進入高潮期時,妻子王宏因病頻繁住院治療。2020年9月,第二十屆平遙國際攝影大展發來通知,李海林的《東風歲月五十載築夢百年更輝煌》組照入選,成為十堰市個人申請入展的唯一入選作者。面對這個好消息,李海林左右為難,因為深愛的妻子正在住院治療。王宏明白平遙國際攝影大展的分量,也理解丈夫的不易,主動提出治療一結束就陪丈夫一同前往平遙。

待李海林夫婦趕到平遙,已是下午。根據主辦方的要求,李海林必須在天黑之前將個人作品展示牆布置好。他一邊照看身體虛弱的妻子,一邊擺放展出作品。在第二天的攝影展開幕式上,解海龍得知情況後,特意來到李海林作品展示牆前細心點評、噓寒問暖,並對著記者鏡頭豎起大拇指,喊道:「海林加油!王宏加油!」

這就是李海林,一個重情重義的攝影師,一個視攝影為生命的攝影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