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董仲舒與漢武帝,儒政關係中的君臣離合

素年文史 發佈 2024-04-01T17:42:45.074778+00:00

公元前221年,在歷經十年之後,秦王嬴政終於橫掃六國,完成了統一天下的壯舉。眼看自己所創造的這番宏圖大業,嬴政覺得自己功蓋三皇五帝,於是設立「皇帝」的稱號,並自稱為「始皇帝」。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公元前221年,在歷經十年之後,秦王嬴政終於橫掃六國,完成了統一天下的壯舉。

眼看自己所創造的這番宏圖大業,嬴政覺得自己功蓋三皇五帝,於是設立「皇帝」的稱號,並自稱為「始皇帝」。

以此宣布子孫稱二世、三世,以至萬世,幻想秦王朝的統治能延續千秋萬代。

然而,讓嬴政沒有想到的是,秦國僅僅經歷了二世就快速覆滅了...

後來群雄並起,楚漢爭霸,漢高祖劉邦在戰勝項羽、掃滅各路諸侯之後,成功建立起了大漢王朝,成為了華夏大地的新主。

縱觀東西兩漢,國祚超過了400年,這也讓其成為了歷史上存在時間最長的封建王朝。

同處於相近的時代,為何秦朝沒落地如此迅速,而漢朝卻能夠「歷久彌新」?

這其實跟漢朝所奉行的「儒政治國」的政策有很大的關係。

而說起這套政策,則離不開兩個人的努力,那就是漢武帝董仲舒

心懷抱負的漢武帝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採取丞相李斯的建議,推行政令嚴苛的法家學派,打壓崇尚「仁政」的儒學。

甚至還曾經做過「焚書坑儒」這樣遭受後世文人萬般唾罵的事情。

這導致了秦國時期的法律極為嚴酷,給普通的老百姓帶去了很深的壓迫感,

這也直接導致了秦末大規模農民起義的爆發,使得龐大的帝國瞬間分崩離析,走向崩潰的末路。

漢朝建立之後,由於秦國的前車之鑑就在眼前,所以漢高祖劉邦為了避免重蹈覆轍,開始在國內重新推行儒學思想。

不過,漢初由於諸侯紛亂、外戚勢力做大、周邊胡族強盛,使得漢朝的主要精力都在於加強中央集權、發展軍事、穩定政局。

對於執政方略以及治國理念的改變無暇顧及。

一直到文景之治以後,漢朝的局勢被穩定下來,綜合國力也得到了顯著提升,這才讓中央將目標轉換到了這兩個方面。

公元前141年,漢景帝劉啟因病去世,16歲的皇太子劉徹登基稱帝,是為後來的漢武帝。

雖然年齡尚淺,但是劉徹卻是一個心懷抱負的君主。

他從小就十分聰穎,不管是在政治還是在軍事方面都有著極為獨到的見解。

在20多歲開始執政以後,劉徹立刻針對國家當時存在的幾處弊病進行整頓。

先是在軍事上,劉徹不拘一格地提拔奴隸出身的衛青、霍去病等人。

並且給予他們很深厚的信任,將其外派出去主動出擊攻打當時在北方給漢朝造成極大戰略威脅的匈奴。

這讓漢初所面臨的被動局面被破除掉,雙方開始攻守易形,來自於胡族的威脅逐漸被消除。

而在政治方面,劉徹更是做出了極大的改變。

為了整頓內部的隱患、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劉徹先是頒行推恩令,又制訂左官律和附益法。

這對當時仍然十分猖獗的地方諸侯勢力產生了極大的扼制,使其難以參與到國家政事當中來。

為了平衡相權對皇權產生的威脅,劉徹又對人才錄用制度進行了改革,提拔有才能的士人為侍從,以備顧問。

並且依靠親信和近臣參與決策,從而形成「內外朝」的政治體制。

也正是這套政治體制,為漢武帝一朝帶來了許多能力十分卓越的政治人才。

其中,就包括了為漢朝乃至之後兩千年的封建王朝奠定執政理念的董仲舒。

傳播儒學的「董夫子」

漢文帝前元元年(公元前179年)董仲舒出生在衡水東南的廣川大董故莊村,其家族在當時是有名的大地主。

董仲舒的祖上是孟子的門生故吏,所以其家族世世代代都奉行著儒家文化。

由於家鄉鄰近齊魯,北靠燕趙,西界三晉,距離陝西比較遠,所以在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時候,受到的影響也較小。

這讓儒學思想得以流傳了下來。

董仲舒自幼好學,在家人的影響下,走上了一條發展傳播儒學的道路。

到了30歲的時候,董仲舒開始開班授業講習,傳授儒家理論。

要說董仲舒真是趕上了一個好時候。

在他發揚儒家文化的年代,正好趕上了漢朝著重推行儒學思想的文景之治時期。

於是,剎那間附近幾個郡縣的有識之士紛沓而至,趕到董仲舒的門下前來學習。

在講學的時候,董仲舒會在課堂上掛上一副帷幔,他在帷幔裡面講,學生在帷幔外面聽。

周圍的鄉民們經常可以看到董仲舒學堂外面的帷幔中坐滿了身著素衣,盤腿而坐,手執書卷,侃侃而談的學生。

由於帷幔遮擋了視線,很多學生甚至從入學到出師都未曾見過董仲舒的樣貌。

幾年之後,董仲舒的學生們就開枝散葉到了各個領域。

他的學生後來有的當了諸侯王國的國相,有的成了長吏。

水漲船高,隨著這些學生在各自的崗位上發光發熱,董仲舒的名氣也逐漸擴大開來。

漢景帝時期,董仲舒被邀請當了博士,前往太學院掌管經學講授。

在這一時期,董仲舒除了完成日常的教課任務之外,還經常利用博士的身份,前往藏書閣進行閱讀。

憑藉著太學院繁盛的典籍,董仲舒吸取到了許多儒家學派之外的思想理論。

後來,他將道家的那一套「道法自然」的理論與儒家思想相融合,創造了成為後世經典的「天人思想」。

其中進一步論述了神權與君權的關係,這讓他的名氣再次大幅上漲。

而這也吸引來了後來繼位的漢武帝的矚目。

執政理念達成一致

漢武帝執政以後,決心從政治理念上加大中央集權。

這個時候,董仲舒的「天人思想」走進了漢武帝的視野里。

他先是董仲舒叫來,連續對他提出了三個策問。

由於基本內容是天人關係問題,所以稱為"天人三策"。

第一次策問,漢武帝問的主要是鞏固統治的根本道理,第二次策問,武帝主要是問治理國家的政術,第三次策問主要是天人感應的問題。

而董仲舒也向漢武帝詳細闡述了天人感應的原理,進一步講述了君權與神權之間的聯繫,並且還首次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

這些舉措,正符合漢武帝的心意。

將君權與神權捆綁到一起,加強了君權的「正統性」,有利於皇帝對於國家的統治。

而儒家思想本就是漢初以來所奉行的政治理念,只不過當時受限於時局與國力的影響,所以推行的極為緩慢,從而讓其他學派見縫插針。

如今國家實力處在巔峰期,經過幾番改革之後政局又趨於穩定,這就為完成思想上的統一奠定了基礎。

統一了政治思想就能夠統一法度,繼而維護皇帝的權威,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使國家能夠穩定向前發展。

於是,漢武帝採納了董仲舒的意見,在君臣二人的配合之下,「儒政治國」的政策開始在漢朝實行起來。

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儒家思想成為了兩千多年封建歷史的主流政治思想,影響了後世20多個封建王朝。

君臣之間的牽絆

雖然在執政理念上達成了一致,但是漢武帝跟董仲舒的關係卻並非牢不可破,甚至一度還到了互相謾罵、頭破血流的地步。

這也跟兩人對於儒家思想所持有的不同態度相關。

作為心懷抱負,喜歡爭強好勝、好奇喜鞏的君主,漢武帝對於儒家思想的看法更多是想要將其利用為鞏固統治的工具。

而一生奉行儒學理念的董仲舒,則是將其當做人生的信仰。

這就導致了雖然兩人都對儒政極為推崇,其根本追求卻大相庭徑。

而雙方的矛盾也在這個時候悄然埋了下來。

到了漢武帝後期,由於頻繁發動戰爭使得國力受到嚴重的損耗,這讓其受到了「窮兵黷武」的詬病。

再加上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的統治,漢武帝在朝堂上設立了許多十分嚴苛的酷令,用激烈的手段打壓了許多身兼重任的重臣和地方上的諸侯。

一時間惹得民怨沸騰,許多人都對其十分不滿,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崇尚「仁政」的董仲舒。

一次,皇帝祭祖的高園殿發生了大火,董仲舒認為這是宣揚天人感應的好機會,於是帶病堅持起草了一份奏章,以兩次火災說明上天已經對漢武帝發怒。

結果還未等奏章呈上,就被嫉妒董仲舒之才的主父偃發現,偷偷將其告訴了漢武帝。

結果漢武帝大怒,當場就想要將董仲舒斬首示眾。

後來在眾人的勸慰下,漢武帝回想起董仲舒這些年來所做的貢獻,又憐惜他的才華,才下詔將其赦免,不過也因此剝奪了他的官位。

逃過一劫的董仲舒對於漢武帝十分失望,於是返回家鄉重新干起了教書的老本行。

雖然董仲舒辭去了官職,但是由於他的學識深厚,威望甚高,所以朝堂上發生什麼大事,總是有人回來向他請教。

後來,張湯還把董仲舒對於政場上的一些見解整理出來,編寫了《春秋決獄》一書,這對於後世的執政方略也提供了較大的幫助。

晚年的董仲舒雖然養病在家,但是對於國家的發展仍然十分關心。

甚至在他臨終之前,還上書給漢武帝,力勸其取消鹽鐵官營的改革政策。

這也讓漢武帝十分感動,從此摒棄了與董仲舒的前嫌。

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董仲舒於家中病卒,葬於西漢京師長安西郊。

有一次,在出巡的時候,漢武帝路過了董仲舒的墓地,雖然當時他的年紀也已經很大了,但是卻專門下馬對這位老臣子進行拜謁。

董仲舒的墓地也因此被取名為「下馬陵」。

漢武帝與董仲舒之間的牽扯也體現了封建時期「儒政」關係中的君臣離合。

這種矛盾雖然難以徹底肅清,但是卻能夠依靠相同的目標達到某種程度上的平衡。

由此也為後世的政治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