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奈兒「真香」,全靠漲價

品牌界的007 發佈 2024-04-01T18:12:53.184893+00:00

這幾天,香奈兒又漲了,冷酷無情地貫徹「加價不加量」的方針。反正不是第一次提價了,大家都習慣了,具體點說,是習慣性罵罵咧咧。

這幾天,香奈兒(CHANEL )又漲了,冷酷無情地貫徹「加價不加量」的方針。


圖源:小紅書


反正不是第一次提價了,大家都習慣了,具體點說,是習慣性罵罵咧咧。


車軲轆話就那些,翻來覆去就是罵你割我。


罵吧罵吧,反正也逃不過真香定律,最後集體贊一句:漲得好,漲得妙,漲得呱呱叫。


沒辦法,它漲價,我們受益。


為什麼這麼說呢?


從受眾定位來講,香奈兒打一開始就是坐在雲端俯視眾生,為有經濟能力追求高質量生活的人士服務。


LV是與香奈兒同一級別的超一線競爭對手。


之前,網上有流傳一段LV大中華區高管電話會議要點,其中就提到,客戶分三類,超高淨值(超有錢)、高淨值(一般有錢)和無收入(學生和普通白領等),並提出要繼續剔除無收入客戶群。


圖源:微博


連LV都看不上普通人的小錢,香奈兒漲價就更不會考慮了。處於高端的品牌,下沉是不可能下沉的,這輩子都不可能。


所以,香奈兒越漲,普通人逃得越快。


奢侈品不坑窮人是一種美德,也是事實。


對於不受經濟壓力下行影響的消費群體而言,漲價不會影響購買行為,只會推高購物金額。


也就是說,漲價只會過濾可支配收入較少、對消費支出更敏感的普通人。


圖源:小紅書用戶


老話挺好,有錢的捧個錢場,沒錢的捧個人場。


咱買不起就看個熱鬧,看奢侈品漲價收割有錢人,難道不爽嗎?


爽死了。


反正自己不在奢侈品的韭菜園子裡。



再說說被盯上的韭菜們,年薪都百萬千萬了,花錢買包怎麼可能只是單純買一隻包呢?那買的是身份地位的象徵,是見客戶談生意的敲門磚,買的是消費升級、促進循環。


類比之下,早在香奈兒、LV等奢侈品還沒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俗點兒的,土豪就是典型代表。


土豪一眼就能被認出來,不就是男用大金鍊子秀,女用大珠寶大鑽戒秀。總之,土豪暴富後必穿金戴銀。


只不過,金銀是貨幣,土豪直接戴身上來彰顯財力,太俗氣。


很多人都看不上,覺得配不上自身的品味和氣質。


這不,奢侈品的出現就彌補了金銀的缺陷。它們擅長把產品進行包裝,並賦予一定的品牌價值。


例如,香奈兒有一句經典廣告語:Fashion passes, style remains(時尚會過去,但風格永存。)簡單的四個單詞給品牌營造了獨一無二的高端感和永久不衰的信念感。


也曾開出800萬美元的天價酬勞,邀請奧斯卡影后代言,直接賦予女性消費者對於高貴優雅的想像,搶占心智。


圖源:香奈兒


通過各種營銷手段和理念設計,香奈兒站在時尚前沿,引導一種符號性消費,並一步一步步打下屬於自己的奢侈品帝國。


正如德國經濟學家沃夫岡·拉茨勒所說:「在一定程度上,奢侈品是一種奢侈的生活方式符號性消費,所以奢侈品品牌必須營造出足夠的社會認同氣氛,才能使人們相信這個符號代表了奢侈的價值。」


營銷走一波,明星秀一波,加碼之後,香奈兒賣出的是品味和氣質,賺進的是真價實的金銀。


更重要的是,香奈兒漲價,反手親自為品牌價值添磚添瓦,一舉兩得。


對韭菜們而言,奢侈品有保值屬性,是「買漲不買跌」。


已經到手的香奈兒是更值錢了,正準備買的經典款在未來也不會虧。


圖源:小紅書用戶評論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最後,品牌不漲白不漲。


本著看熱鬧的心,看有錢的韭菜被割很爽,但是漲價的錢不就被外國香奶奶賺了?


不一定,香奈兒不是隨隨便便漲價。


在黑天鵝疫情的衝擊下,工廠大量停產是漲價的部分原因。愛馬仕(Hermès)宣布決定關停法國42家生產基地,古馳(Gucci)也宣布關閉義大利6家工廠和所有門店,香奈兒也不得不關閉歐洲多個工廠。


同時,供應鏈中斷更是造成了原材料、物流、勞動力等對抗成本上升。


漲價成為頭部奢侈品品牌維持利潤率的一種策略,也是一種在暗中穩定營收的手段。


也就是說,漲價不等於品牌多賺了,而是品牌為了維持正常運行且不掉身價的舉措


圖源:香奈兒


但是怎麼就盯上中國市場?


因為中國市場與全球其他市場存在長久的價格差距,而不少奢侈品追崇「全球定價標準」。


香奈兒就是一位。自2015年開始,香奈兒正式啟動全球調價,以平衡全球產品價格、縮小差距,並表示,「我們堅信,不以地理因素區別對待消費者非常重要。」


所以,在國際市場通貨膨脹壓力增大下,為了縮小中國與全球市場的產品價格差距、促進全球價格體系的合理化,香奈兒只有漲價一個選項畢竟降價有失格調。


總之,聽到漲價先別跟著罵,找好自己定位。不外乎,牆外人看熱鬧,牆內人被割得開心,就看你是哪邊的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