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開店堆高營業成本,實控人卻不斷減持套現,絕味只好赴港圈錢

一號公司 發佈 2024-04-01T21:41:15.333564+00:00

文 | 虛淵玄3月6日晚間,A股休閒滷味一哥絕味食品(603517.SH)對外發布了公司擬赴港上市的公告,絕味食品如果成功登陸港股,將成為首家A+H股上市的滷味企業,公告發出後引起了外界不小關注。

文 | 虛淵玄

3月6日晚間,A股休閒滷味一哥絕味食品(603517.SH)對外發布了公司擬赴港上市的公告,絕味食品如果成功登陸港股,將成為首家A+H股上市的滷味企業,公告發出後引起了外界不小關注。

然而,公告發布後的第二天,資本市場卻給出了相反的反應,3月7日收盤,絕味食品股價大跌8%。

1月底,絕味食品對外公布了2022年的業績預告,預告顯示,2022年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2.2億元-2.6億元,同比下降73.49%-77.57%。

業績承壓的絕味食品,此時宣布赴港上市,在投資者看來,更多的是想「圈錢」。

有股吧網友直言「這時候說港股上市,是明著圈錢吧」。

對於這家全國連鎖的知名滷味品牌而言,如果能實現A+H雙上市,自然可以為企業帶來更豐富的融資渠道,提升品牌知名度,但以絕味食品目前的現狀來說,能否打動投資人,還要打上一個問號。

業績堪憂,鴨脖一哥有點「絕望」

3月6日的公告顯示,絕味食品赴港上市是「為加快公司的國際化戰略,增強公司的境外融資能力,進一步提高公司的資本實力和綜合競爭力。」

至於何時遞表港交所,絕味食品表示「目前,公司正與相關中介機構就本次H股上市的相關工作進行商討,關於本次H股上市的具體細節尚未確定。」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整體來看,港股的資金活躍度不算太出色,但是從未來國際化的角度,以及整體的一個布局來說,我覺得布局港股上市也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

不過,有投資者認為,H股的流動性明顯低於A股,而與H股上市的另一家滷味企業周黑鴨(01458.HK)的58倍滾動市盈率相比,絕味食品目前在A股的119.82倍滾動市盈率優勢明顯。

果然,消息公布的第二天,投資者「用腳投票」。

除了公告發布翌日股價大跌之外,絕味食品當日收盤後總市值跌破300億元,盤後成交明細顯示有機構淨賣出1.88億元。

市場不看好絕味食品H股上市主要原因,還是來自其業績表現不佳。

之前提到,1月底發布的2022年業績預告顯示,絕味食品去年淨利潤暴跌超七成,針對淨利大跳水,絕味食品給出的解釋是「報告期內公司為響應國家新冠疫情防控的要求,部分工廠及門店暫停生產與營業,對公司銷售收入及利潤造成一定影響;公司在新冠疫情期間加大了對加盟商的支持力度,導致銷售費用增加較大;報告期內原材料成本上漲幅度較大,造成對毛利率的負面影響。」

然而,數據顯示,從2021去年四季度起,絕味食品就開啟了「增收不增利」模式。

根據財報,2021年第四季度至2022年第三季度,絕味食品淨利潤同比下滑90.71%、62.24% 、96.42%和73.85%。

從歷史數據來看,絕味食品的業績其實在前幾年保持了非常高速的增長。

財報顯示,2016年,絕味食品實現營收32.74億元,淨利潤為3.803億元,而以上兩項數據在2021年已經變成了65.49億元和9.809億元,營收翻一倍,淨利翻了近三倍。

周黑鴨的業績與絕味食品相比,高下立判。

2016年,周黑鴨實現營收28.16億元,淨利潤7.156億元,而到了2021年,周黑鴨全年營收28.7億元,6年時間,營收只增長了不到6000萬元,淨利潤更是下降到了3.424億元。

同樣的比較在煌上煌(002695.SZ)也適用:2016年,煌上煌營收12.18億元,淨利潤8820萬元,到了2021年,營收增長接近一倍至23.39億元,但淨利潤只增長了6000萬元。

拉長時間線來看,從2015年至疫情前的2019年的5年間,絕味食品的淨利一直保持在25%以上的高增速。

那麼,是什麼造就了絕味食品一騎絕塵超過煌上煌和周黑鴨,成為休閒滷味一哥的。

瘋狂加盟,迅速騰飛

絕味食品方法「簡單粗暴」,就是「開店,開店,開店」。

不同於周黑鴨的直營、煌上煌的直營+加盟,絕味食品通過「以直營連鎖為引導、加盟連鎖為主體」的策略,迅速完成了跑馬圈地。

從成立時間上來看,1993年成立的煌上煌和1994年成立的周黑鴨都是絕味食品的「老哥」,但他們實在耐不住絕味食品瘋狂地開店速度。

2013年,絕味食品全國門店剛過5000家,2015年,這個數字變成了7172家。

而根據2022年半年報顯示,截止去年上半年,絕味食品在中國大陸地區門店總數14921家(不含港澳台及海外市場),實現淨增長1207家。

平均每年超過千店的開店速度,讓絕味食品的門店遍布全國,也迅速成為了行業龍頭。

規模效應下,絕味食品連進貨成本都要比周黑鴨和煌上煌低一到兩成,這也造就了絕味食品擴張時的高利潤。

然而,過快的追求規模,也對絕味食品的單店收入造成了衝擊。

資料顯示,2018-2020年,絕味食品的單店平均收入分別為22.04萬元、23.49萬元和20.01萬元,呈現不斷走低的趨勢。

此外,疫情帶來的衝擊持續稀釋了本身門檻並不高的滷味行業產業集中度。

據國信證券研究的數據,就算是行業一哥,絕味食品在滷味行業的市場份額占比僅為9%,三巨頭加起來也不過17%。

而近幾年,休閒滷味行業的融資事件不斷。

據天眼查統計,僅在2021年,就有21家滷製品企業發生25起融資事件,其中包括王小鹵、饞匪、盛香亭、鹵大媽、研鹵堂等品牌。

內憂加上外患,絕味食品的行業龍頭地位不保。

為了彌補頹勢,絕味食品開啟瘋狂營銷模式,從貼近年輕人的「潮流生活」到世界盃,能蹭的熱度絕味食品都不落下。

2022年半年報顯示,絕味食品去年上半年的廣告宣傳費用為1.62億元,同比增長翻番,整體銷售費用為3.96億元,同比增長超過八成。

瘋狂開店加上營銷投入,總會有缺錢的一天。

缺錢怎麼辦,募資啊。

赴港上市,還是為了圈錢

公開資料顯示,絕味食品在2017年上市共募集資金8.05億元,主要用於醬鹵食品加工建設項目。

兩年後的2019年,絕味食品通過發行可轉債募資10億元,募集資金用於擴產項目。

去年12月,絕味食品又一定增方案落地,募集資金約11.80億元,用於以上兩個項目的產能擴張。

有媒體統計,絕味食品上市以來共計募資36.61億元,不斷上線的擴產項目也將絕味食品的產能擴大至27萬噸/年。

2022年半年報顯示,根據銷售網絡建設的需要,以300-500公里為半徑布局供應鏈,公司已在全國範圍內建立了以21個生產基地(含 2 家在建)為中心的供應鏈網絡,實現「當日訂單,當日生產,當日配送,24 小時開始售賣」。

從實際業績來看,產能上去了,業績倒沒有。

除了業績提振不利之外,絕味食品的大股東減持套現動作不斷,也是投資者看衰的原因。

2020年8月,絕味食品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上海聚成企業發展合夥企業(下稱「上海聚成」)及其一致行動人上海慧功、上海成廣和上海福博計劃以集中競價、大宗交易方式減持不超過公司總股本6%的股份。

2021年1月,絕味食品發布公告稱,上述減持計劃已經完成,上海聚成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減持25.59億元。

而絕味食品的實控人、董事長戴文軍正是上海聚成、上海慧功、上海成廣和上海福博的執行事務合伙人。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戴文軍分別持有上海聚成、上海慧功、上海成廣和上海福博57.12%、73.26%、26.60%和22.34%的股份。

2021年6月,絕味食品再發公告稱,上海聚成及其一致行動人上海慧功、上海成廣和上海福博計劃減持公司股份,合計減持不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2.96%。

有媒體經過測算,兩次減持後,戴文軍累計套現約11.14億元。

實控人減持套現之外,絕味食品的投資「生意」也做得不理想。

曾有絕味食品的投資人告訴媒體,與其他滷味企業相比,絕味食品更像騰訊,喜歡「投資可以對自己的主業實現協同的企業。」

財報中,針對對外投資項目,絕味食品給出了「深耕鴨脖主業、構建美食生態」投資核心理念。

公開資料顯示,絕味食品通過其全資子公司深圳網聚作為投資平台,投資標的包括和府撈麵、千味央廚、么麻子、幸福西餅等一系列消費食品類公司。

財報顯示,截至2022年上半年,絕味食品長期股權投資餘額已經達到23.31億元,其他權益工具投資額為1.9億元,占到總資產的34%。

然而,投資與主業相關產業公司也是一件「一榮俱一損俱損」的買賣,疫情衝擊下的食品零售行業日子過得都不如人意。

2022年前三季度報顯示,報告期內,絕味食品投資收益為-5814.77萬元。

絕味食品此次宣布赴港上市的一大理由就是繼續推進海外市場的建設。

其實,從2017年起,絕味食品就開始布局海外市場,但從營收數據上來看並為給企業帶來新的增長曲線。

2022年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新加坡、港澳市場營收為6736萬元,營收占比剛過2%。

截至3月9日收盤,絕味食品微增0.09%,收45.49元/股,總市值287.2億元。

目前來看,絕味食品的困境反轉還未到來。

-參考資料-

絕味食品2022年三季報、半年報、2021年年報

絕味食品擬赴港上市股價巨震,投資者為何「用腳投票」?-雷達財經

交出史上最差成績,絕味食品卻要赴港上市,鴨貨之王戴文軍打什麼算盤?-時代財經

絕味的如意算盤-消費鈦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