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富不過三代?巴菲特這一句話,扎心了

正和島 發佈 2024-04-02T22:07:27.018143+00:00

作 者:於啟章來 源:正和島(ID:zhenghedao)有多少人好奇過當「股神」巴菲特的孩子會是什麼樣的體驗?最近,巴菲特的小兒子、美國知名音樂家彼得現身說法,出版了一本書《父親巴菲特教我的事》。

作 者:於啟章

來 源:正和島(ID:zhenghedao)


有多少人好奇過當「股神」巴菲特的孩子會是什麼樣的體驗?


最近,巴菲特的小兒子、美國知名音樂家彼得現身說法,出版了一本書《父親巴菲特教我的事》。


其中提到了不少令人意想不到的細節:

彼得19歲時,入學斯坦福一年半就想退學,問父親會不會覺得自己「沒有爭光」,巴菲特很淡然:「你姐姐跟哥哥不也這樣」;

中途退學後彼得準備投身於音樂創作,那之後,巴菲特沒給過他一分錢生活費;

彼得30歲時為了改善妻女的生活環境向巴菲特借錢換房子,巴菲特的回答是「金錢會將我們純潔的父子關係變複雜」,然後勸兒子自己去貸款;

……


巴菲特為什麼會選擇這樣做?


因為有太多富裕家庭給予孩子的,是一個極盡奢華但缺乏厚度的蒼白人生。


這些人的終局,用巴菲特的原話來說:「他們出生時含在嘴裡的金湯匙成了插入後背的金匕首。」


這短短一句話,在企業家圈層中引起了很大反響。


後喻時代,衝擊到來


「金湯匙」和「金匕首」的比喻之所以如此「扎心」,在於巴菲特直接道出了企業家們家庭教育的痛點。


大家都聽過一句俗語,「富不過三代」,它就像一把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讓很多企業家無時無刻不處在宿命感的糾結之中。


那麼對於企業家來說,究竟有沒有一種普世價值,能夠解決家庭教育和家族傳承的問題?


最近,高端談話節目《毛鋪和文化錄》第三季第三期正討論了與家庭教育有關的話題。


主持人陳銘,社會學學者、復旦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沈奕斐和心理學專家、上海體育學院心理學院教授賀嶺峰3個人展開了討論,主題就很耐人尋味——


「在不確定的時代,教育更難了?」


要知道近些年,「唯一確定的就是不確定性」這句話已經成為每個企業家的刻骨體驗,但將這個大背景與家庭教育相聯繫,恐怕是很多人沒想到的。


社會學學者沈奕斐在節目中用了一個詞來解釋這種關聯——後喻時代。


所謂後喻時代,自然是與從前有所對比。


簡單來說,以前時代也在發展,幾代人之間的生活方式卻沒有發生巨大的改變,故而老一輩的經驗都是管用的,晚輩向長輩學習是一種必要且很有增益的行為。


但信息化時代,年輕人獲取知識的途徑已經越來越多樣化,對於新技術的掌握能力也強於老一輩,甚至很多時候年輕人的理念就代表著未來的方向。


這樣一來,長輩的經驗在很多情況下不起作用了,那種天然的合理性、權威性也隨之喪失,甚至他們有時候不得不向晚輩請教,這就對教育形成了很大的衝擊。


不確定時代下,教育變難了是真實的感受。


而對於企業家與子女來說,這種後喻時代的「難」往往更為顯性。


比如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後和女兒宗馥莉就在企業經營的部分理念上「衝撞」明顯:父親堅持不上市,女兒覺得上市無可厚非;父親以家為理念經營公司,女兒則公私分明,崇尚現代化管理。


時代在轉舵,關係在重塑,該如何處之?


時代拋棄你,

招呼都不會打一聲


有關解法,《毛鋪和文化錄》最新一期節目中,心理學專家賀嶺峰有兩句話非常精髓。


第一句,他說:「我們有時候老以為自己跟這個時代跟得很緊,實際上這個時代在往前走,它拋棄你的時候是不告訴你的。」


因此,家長要有意識放下自己的姿態,對年輕人和年輕人的時代有所貼近。


萬通集團創始人馮侖就講過一個自己的經歷:

2019年7月5日,是馮侖60歲生日,收到女兒的一條信息說:「老爸生日快樂!我送給你一個禮物,你看一下。」

馮侖四處看一下,沒看到。於是給回了個信,說在哪呢?女兒說,你看一下「馮侖風馬牛」公眾號,點開一看,女兒居然寫了篇文章,《老爸六十》。

馮侖一口氣看完後,覺得有點暈,沒有想到以及很感動,同時也有點恍惚。這種私事一下子都寫出來了,擱在網上,他覺得有點不自在。

當天下午父女見面時,馮侖就跟女兒講了自己的想法,說一個生日吃個飯就得了,為什麼要弄到網上呢?結果弄得好多人都在說這個事兒。

女兒說,「我現在負責新媒體,做與傳播有關的事」。


對於女兒的舉動,馮侖一開始並不理解甚至有些抗拒,但轉念一想,馮侖又覺得「也許她是對的」,最後選擇了接受。


時至今天,我們很多企業家缺少的,就是這個放下對自我觀點的死守,思考「也許孩子是對的」的瞬間。


賀嶺峰教授還說了第二句話:「父母之愛跟其他的愛最大的不同在於,它實際上是一種為了別離的愛。父母必須要認識到這一點,我愛孩子是為了跟他分開,而不是為了要融合、占有。」


細細想來確實如此,不論愛情還是友情,都以相伴為終點進發,只有父母的親情,是為了讓孩子離開自己還能走得更遠。


如同龍應台《目送》中那一段經典的陳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正因為如此,父母與子女相處的時候才更應該注重他們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所熱愛和追求,能夠驅動他們此生前進的是什麼。


任正非曾經說:


「我的孩子個性都很強,很努力,試圖超越我,但我認為個人成長對他們更重要。」


孟晚舟大學畢業後進入華為從基層做起,帶領財務系統改革的時候甚至被任正非幾次公開批評,話說得很重,但是她在壓力下日益成長、日益穩重。


姚安娜熱愛文藝,任正非則公開表達過支持的態度。


身為父親,任正非對兩個女兒的教育看似天差地別,實則殊途同歸。


孟晚舟處變不驚的風骨,是父親「打壓式教育」的結果;姚安娜為夢想不懈奮鬥的背後, 也有著父親「鼓勵式培養」給予的底氣。


尊重「不同」,將自己和孩子看作「別離」的個體,是後喻時代下親子教育關係中重要的指南針。


化不同為和,全憑格局


就像巴菲特在小兒子準備退學去搞音樂的時候也曾說過「當然我曾經希望你能做一個投資家」,大部分企業家也是期待孩子是能夠繼承衣缽的。


而參考5年前發布的《2017中國新生代企業家現狀調研白皮書》,當時那些即將接班的企二代中有85%以上是80後和90後。超過60%的年輕人最終選擇接班家族企業,僅有8%的人明確表示不願意再回到家族企業工作。


這意味著,現在他們中很大一部分應該已經或多或少接手著家族業務,另一個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就是成功率。


因為事實上,中國民營企業二代傳承的成功率並不高,只有不到30%,超過7成的家族企業都在第二代就無法存續了。


此時,如何讓事業能成功延續,兩代人從「不同」走向「和」,也是一個經營難題。


這方面,方太是個有意思的例子:

茅忠群畢業後面臨3種選擇:留校任教,或是進入國企,也想去美國讀博士,就是對家裡的小生意始終提不起興趣。

最終,茅理翔急了,召開家庭會議,逼兒子表態。這一逼就逼出了方太。

「我不想守業,我要創業。」茅忠群與父親約法三章:一要另立品牌,二不用家族的人,三方向性決策由兒子說了算。

起先父子倆對於做什麼分歧很大。茅理翔想做微波爐,茅忠群想做吸油煙機,直到後者拿出市場調研報告,指出微波爐可有可無,而吸油煙機卻是廚房的必備品時,茅理翔被兒子說服了。


茅忠群選擇了與父親截然不同的道路:定位高端,走出了一條高速發展的道路。


俗話說沒有永遠成功的企業,但永遠有時代的企業,和而不同,茅家父子倆做到了彼此尊重差異,聚焦做大品牌,取得了成功。


茅忠群選擇了與父親截然不同的道路,父子之間的理解和退讓也成為一段佳話。


就像《毛鋪和文化錄》中沈教授所傳遞的觀點:「家長與孩子的關係是一個動態平衡的過程。」

如何把持,考驗的就是格局。


在最小的格局裡,整個世界都是你自己的複製,大一點的格局是有更多的不同介入進來, 而我們所追求的格局,是看到了不同,還有能力把它處理成和而不同。


正所謂「家和萬事興」,和文化一定是和而不同的,對於企業家來說,如何面對與處理自己跟孩子之間的差異,才是最後能不能「和」的關鍵。


一旦打開對差異的想像,世界就會變得很大。


「和」里有乾坤。


答案,已然顯現


至此,我們回到最初的發問,「究竟有沒有一種普世價值,能夠解決家庭教育和家族傳承的問題」?


答案很明顯,不論精神、事業的傳承,還是親子關係的處理,「和而不同」永遠是最優解。


在我們這個「同質化」和「信息繭房」泛濫的時代,能認可「不同」,是一種難得的品質。


而有一個品牌——毛鋪,直接將「和而不同」嵌入了自己的文化核心裡。


眾所周知,白酒在我國的釀造歷史已有幾千年之久,從古至今釀酒就與文化有著密切的關聯,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白酒的12種不同香型,也是「和而不同」的重要體現。


毛鋪更是在此基礎上博採眾長,創造性地特選濃、清、醬三香地標產區的年份原漿,經陶缸陳釀12年以上推出了這款年份酒,將第一重的和而不同賦予色澤和口感——酒體微黃通透,品味綿柔醇厚、尾淨悠長。


同時,在健康早已成為一種國民認知趨勢,大健康產業、泛健康領域一直在煥發新的活力的今天,毛鋪草本年份酒系列以科技賦能健康,融合苦蕎、葛根等五味草本活性精華,享有兩項國家發明專利,將第二重的和而不同賦予健康——


讓消費者在享受飲酒樂趣的同時,通過高黃酮含量幫助肝臟代謝酒精,減輕身體負擔。


可以說,毛鋪在追求品質至上的基礎上,將健康的飲酒理念融入其中,重新定義了白酒健康的新體驗,開創了健康白酒的新時代。


正是基於對和而不同的理解,毛鋪從理念、原料、技術等入手,全力平衡著白酒的健康和美味,守正創新,開拓藍海。


就像主持人陳銘在《毛鋪和文化錄》本期中的調侃,當成年子女與父母真正認識到了和而不同,彼此溝通的壁壘或許最終可以如同毛鋪草本年份酒所希望承載的那樣,化開在一杯酒里。


在「存異」中走向大同,用「和」行路萬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