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老師和陳老師的陳年舊事

耿來意 發佈 2024-04-03T13:00:14.875752+00:00

最近一個時期,有兩個高校的陳老師名聲大噪,一個陳老師被學生搶了話筒,一個陳老師被學生諷為「乏走狗」。

最近一個時期,有兩個高校的陳老師名聲大噪,一個陳老師被學生搶了話筒,一個陳老師被學生諷為「乏走狗」。


凡事有因果,兩個陳老師的不被學生待見,皆是為師不尊,信口開河,向學生發表不當言論,引起學生反感,咎由自取,活該!

觀兩位陳老師,皆與我年齡相仿,為什麼這個年齡段的人,會說出那麼出格的話呢?什麼「基因優劣論」,什麼「金錢萬能論」,什麼「歐美賞飯論」,什麼「與美國搞好關係富有論」,一言以蔽之:崇洋媚外。兩個陳老師所販賣的東西,一點都不新鮮,都是些陳芝麻爛穀子,他們面對的是零零後一代,對這種陳舊的觀念早已不感興趣,他們選錯了受眾,因此自取其辱。


為什麼說兩個陳老師宣揚的是陳芝麻爛穀子呢?我們這個年齡段的人,懵懵懂懂的時候,正碰上了反思文學,傷痕文學,虛無主義,碰上了西方思潮的大量湧入,西方思想優越,看不起自己的東西,成為那個時候普遍的價值風尚。

我們那時在大學校園裡看美國大片,開始過洋節,反反覆覆看一個叫「河殤」的政論片,那片子把中華文明稱為黃色文明,落後封閉,西方文明是藍色文明,大洋文明,先進文明,是中國的唯一出路和發展方向。


在我們價值觀開始形成的時候,我們大量接受和吸收了所謂先進的海洋文明,在許多人的腦子裡根深蒂固,無論如何改變不了了,只能帶到棺材裡去。兩個陳老師,我敢說,一定有過跟我相似的經歷,在那個時候灌了一腦子的迷魂湯。

一晃三四十年過去了,世界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再也不是以前的世界了,年輕人用新的思維觀察世界,認識世界,如果不能與時俱進,而是抱殘守缺,固步自封,拿那些老掉牙的思想跟年輕人對話,一定會吃閉門羹。


兩個陳老師,還有許許多多像陳老師一樣的老師們,時代變了,換換腦筋吧,如果實在換不掉,就讓那些不合時宜的想法爛在肚子裡吧,別再拿出來害人了,免得什麼時候又爆個大瓜,自討沒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