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咖啡師」走進中華藝術宮!工作穩定的他們如果有人跳槽,店長也會特別開心……

勞動報 發佈 2024-04-03T15:41:37.275280+00:00

摘要:夢工坊咖啡吧是一家由殘障夥伴運營的咖啡基地,由浦東新區輔讀學校的老師和家長們共同創辦。上海人鍾愛咖啡,一個個小小的紙杯,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

摘要:夢工坊咖啡吧是一家由殘障夥伴運營的咖啡基地,由浦東新區輔讀學校的老師和家長們共同創辦。

上海人鍾愛咖啡,一個個小小的紙杯,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3月7日,正在舉辦藝術社區論壇的中華藝術宮內,飄飄蕩蕩的香味卻有些與眾不同,三位「特殊咖啡師」親手製作,一杯杯的醇香特飲是成品,也是一件件的特殊作品,暖心又治癒。

普通拉花學了105天,貓咪拉花學了20天

孩子們能來到「藝術咖啡館」是緣自於「藝術社區與未來哲學:人、社會與行動的意義」論壇的特別活動。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社區樞紐站與上海美術學院特邀,「藝術咖啡館」作為「2022風自海上——蝶變寶武與藝術社區場域」展覽的一個特殊作品,邀請孩子們在這裡製作咖啡,這種切身的體驗與共創,成為一場別開生面的「社區行為藝術」。

(沈程在製作咖啡)

23歲的沈程是大家口中的老沈。操作台前,老沈動作嫻熟,不消一會兒,就能製作出一杯杯的拿鐵。杯子裡面,愛心形狀的拉花均勻完整。從浦東新區輔讀學校畢業後,沈程才接觸咖啡工作。店長小朱姐姐介紹,沈程的拉花以前還是會偶爾失手,也是直到今年,才相對比較完整。

「所有環節裡面,確實拉花更難一些。心形的基礎拉花,我學了105天,貓咪的拉花我又多花了20天就學會了。」沈程說,拉花對奶泡的要求非常高,溫度不能過高,也不能太低,找到一個合適的溫度,才能打發一個非常完美的奶泡。

工作了近3年時間,沈程最喜歡的是拿鐵,因為咖啡的香味更加醇厚濃郁。現如今,他已經可以製作心形、貓咪、小狗等比較特別的拉花,並已經通過考試,成為持證的咖啡專業技能人才。「爸媽喝咖啡會有點過敏,平時我就會更多地與居民交流,「問問他們口味如何,爭取做出更好的咖啡,希望他們常來。」

外出的時刻很開心,讓咖啡成為流動的藝術

與沈程一起前往中華藝術宮的,有他的同學萬初鵬,也有比他小一個年級的師妹張啟。三位特殊的孩子,來自上海首家心智障礙青年支持性就業基地——夢工坊咖啡吧。這家咖啡店由浦東新區輔讀學校的老師家長們共同創辦,目前設立在齊河路上,周家渡街道提供場地並裝修,咖啡吧的成員只需拎包營業。

(咖啡師第一次領到工資的場景)

目前,夢工坊咖啡吧內共有9名特殊員工,他們或患唐氏綜合徵,或患自閉症。在國家的關愛和老師們的悉心幫助下,他們經過9年基礎教育和4年職業教育之後,正在或已經考取了「咖啡師」資格證,可以逐步走上工作崗位,用自己的雙手自食其力。

前往中華藝術宮的這次咖啡製作,也是他們「愛心流動咖啡」的一站。店長朱小姐介紹,夢工坊咖啡吧開業至今1200多天,已經接待顧客超過52000人,受到附近居民歡迎的同時,也正在變成一個流動的咖啡站,進入金融大樓「上門服務」,或者接受企業訂製,讓咖啡香飄得更遠。

(三位咖啡師前往中華藝術宮製作藝術咖啡)

「有些樓宇或者企業,會自己購置咖啡機,我們這些咖啡師現場製作,味道還是要超過機器磨出來的咖啡。」朱小姐說,最近幾天,她和咖啡師很忙,日程全部排滿,「每一次,我們會搭配不同的咖啡師出來,每一次出來,他們也很開心。我們的沈程還會變魔術,鵬鵬和張啟很喜歡畫畫、唱歌、跳舞,很熱門的《早安隆回》他們跳得就很不錯。」

員工有能力跳槽了,店長也很開心

曾經,心智障礙青年就業,是殘障人群就業中最為困難的「世界性難題」。據2017年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的心智障礙者占殘障人群的6.9%,殘障人群整體就業率達43%,而心智障礙人群就業率卻不足10%,相當一部分心智障礙青年,會在就業後出現「不適應症」,甚至從社會重新回到家中。

(兄弟品牌夢工坊洗車房也開業了)

作為特殊教育的融合之家,夢工坊咖啡吧為這群特殊青年走進社會、融入社會搭建了平台。現如今,他們工作穩定,每周做五休二,每天從早上9點工作到下午5點。其中,在成山路店工作一年半後,吳薇成功入職Tims咖啡。齊河路新店開業那天,她特意請假回來。她說,「夢工坊」是她夢開始的地方。

而對於吳薇這樣的「跳槽」行為,無論是浦東新區輔讀學校的校長、老師,還是夢工坊的店長,反而會非常開心,他們希望有越來越多的特殊咖啡師能夠跳槽。

(浦東新區輔讀學校校長王英)

浦東新區輔讀學校校長王英表示,學校招收智力發育遲緩,自閉症、腦癱、糖寶寶等特殊兒童,目前有500餘名孩子在校,是上海市最大的特殊學校。中華藝術宮與浦東新區輔讀學校所在的周家渡街道是一個非常有溫度的社區,為幫助孩子們就業提供了重要幫助,非常好地詮釋了「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夢工坊咖啡吧的兄弟品牌——夢工坊洗車店也已經成功開業。「對於這些特殊孩子,很多人其實不了解,總抱著同情、憐憫的心態來對待,但其實他跟我們所有人都是一樣的,需要尊重、接納、包容。工作中,他們可能動作慢一點,可能會有點小疏忽,但恰恰是這種平等的相處和交流,能讓他們有信心做得更好。」王英說,「夢工坊」正是這樣的融合平台,她希望孩子們從學校畢業後能「融入社會,和樂生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孩子們也不必被冠上「特殊」這一標籤,因為教育事業是為了幫助孩子們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希望在全社會的支持關心下,類似的平台今後還會越來越多,讓每一個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部分照片由中華藝術宮和夢工坊咖啡吧提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