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古巴飛行員叛逃,瘋狂打臉美軍基地,真男人為妻兒殺回國

歷史一鑑 發佈 2024-04-03T16:37:52.917018+00:00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請點點右上方的「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還能及時閱讀最新內容,感謝您的支持。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請點點右上方的「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還能及時閱讀最新內容,感謝您的支持。


1991年3月20日,美國佛羅里達州基韋斯特海軍航空站上空,突然傳來一陣發動機轟鳴聲。美國大兵們抬頭一看,竟是一架蘇制米格-23戰鬥機。

然而,還沒等他們出動武裝、實施反擊,便發現這架「敵機」似乎並無攻擊之意。其只是在低空緩緩盤旋,然後上下搖擺著機翼,那意味著「致敬與服從」。

由於美蘇冷戰期間,雙方曾發生過多起飛行員叛逃事件,例如1989年蘇聯空軍祖耶夫駕駛最先進米格-29戰機叛逃,叫囂說「我將要成為一個美國人了」。

所以美國大兵們立刻明白了這架米格-23的來意,見怪不怪的示意其降落。

不過隨後從駕駛艙走出來的,並不是蘇聯空軍,而是一名叫做奧雷斯特斯·洛倫佐·佩雷斯的古巴飛行員。

佩雷斯為何要叛逃至美國?他最終的下場又是如何呢?

靠蘇致富,脫蘇蕩產

1985年3月,戈巴契夫接替突然病逝的契爾年科,出任新一任蘇共中央總書記。

為了挽救被勃列日涅夫政府搞得停滯不前的經濟,年富力強的他火速執行起「新思維」戰略和全方位改革,甚至包括取消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

由於思想太激進、手段嚴重右傾,他大刀闊斧一陣折騰之下,蘇聯本就疲軟的經濟愈發雪上加霜。

不僅工農業產值嚴重下滑,黃金儲量銳減九成,經濟也轉入負增長,1990年財政赤字高達1000億盧布以上。

眼看自身「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了,戈巴契夫果斷拋棄了蘇聯的一眾小弟們,於1989年停止了對外的一切援助,其中自然包括古巴。

一時間,古巴可謂叫苦連天。畢竟別國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油吃油,而古巴卻是「靠蘇吃蘇」。

冷戰爆發之初,為了在對峙格局中占據有利地位,美蘇兩國不約而同開始壯大自己的陣營。

美國率先出台「馬歇爾計劃」,大力對西歐各國進行經濟援助、協助重建,從而將幾乎整個西歐拉入自己麾下。

藉此,早於50年代末,美國便在義大利和土耳其部署了中程彈道飛彈,核打擊範圍足足囊括了蘇聯所有的工業中心。

奈何面對如此嚴重的威脅和挑釁,蘇聯卻無力反擊,畢竟美洲距離太遠,實在鞭長莫及。

直到1959年古巴突然發動政變,菲德爾·卡斯楚推翻了巴蒂斯塔政權,建立革命政府。蘇聯才看到了希望。

畢竟,古巴作為北美洲國家,距離美國本土最近只有217公里,短程彈道飛彈都能輕鬆到達。

況且親美傀儡政府被推翻一事,令美國大為火光,立即對古巴實施了嚴厲制裁與封鎖。

期間,美國中情局甚至策劃了著名的「豬灣事件」,慫恿、支持1500多名全副武裝的古巴流亡分子悄悄回國,企圖推翻革命政府。

而蘇聯則藉機投出橄欖枝,成功將古巴發展為了「對蘇一邊倒」的「衛星國」。

緊接著便發生了震驚中外的古巴飛彈危機。蘇聯為了以牙還牙,決定在古巴部署數十枚中程飛彈,差點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儘管古巴險些淪為美蘇爭霸的炮灰,但正所謂「有失必有得」,蘇聯也給予了古巴超乎想像的好處。

首先,古巴作為一個農業國,以種植甘蔗、生產蔗糖為主要經濟支柱,有「世界糖罐」的美譽。

可惜蔗糖價格低廉,利潤實在微薄。蘇聯便選擇以高於市場價數倍的價格,包攬古巴絕大部分蔗糖出口。

例如1968年蔗糖國際單價為1.12美分,蘇聯則將收購價提升至6.11美分;1982年國際價格為5.84美元,蘇聯直接出價9倍、49.7美分。

靠著這種變相送錢的方式,僅僅是1981年到1985年間,蘇聯就給古巴提供了高達157億美元的蔗糖補貼。

其次,幾十年間,蘇聯源源不斷的向古巴輸送著糧食、機械設備、工業原材料和石油等重要能源,不僅保質保量,售價更是近乎「腰斬」。

除了低價賣出、高價買入之外,蘇聯每年還會固定向古巴提供15億美元的貸款,沒有利息且從不催還,跟白送沒有什麼區別。

在蘇聯的大力扶持之下,古巴的經濟可謂蒸蒸日上。非但全國人民豐衣足食,甚至留有餘力幫扶了20多個拉丁美洲國家,包括幫助秘魯修建8所醫院,以及為尼加拉瓜提供價值1.3億美元的農業和機械設備。

而作為古巴空軍少校、王牌飛行員,佩雷斯是待遇優渥、受人尊敬,還早早結婚生子,生活十分美滿富足。

只可惜好景不長。45年以來,蘇聯一邊窮兵黷武,以應對和美國的軍備競賽;一邊又陸續向64個國家提供了至少1490億美元的經濟援助,錢包早就癟了下去。

直到戈巴契夫執政後,國家徹底入不敷出,只能停止對外援助。

要知道,自打與美國結仇後,古巴90%的進口都依賴於蘇聯,75%的出口收入也都來自蘇聯。可以說,蘇聯就是古巴的經濟命脈。

如今蘇聯停止輸血,古巴的經濟毫不意外的遭受重創,GDP迅速萎縮三分之一。

相應的,古巴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隨之一落千丈。非但吃飽穿暖都成為奢望,還因缺乏石油能源供應,被迫過上了一段沒有電,交通依靠馬車、自行車的復古時光。

為財叛逃,大失所望

正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出生、成長在蘇聯幫扶下的古巴,從小過慣了好日子的佩雷斯,實現難以忍受懸殊的落差,不禁動起了歪心思。

值得一提的是,1966年時,美國政府為了吸引古巴人移民美國,藉機扶持反動政權,特意出台了《古巴情況法》。該法案規定:任何古巴移民只要在美國居住滿一年就可以直接獲得美國綠卡,永久定居在美國。

一時間,古巴一大批富商、知識分子紛紛趕赴美國,帶走了大量財富和技術,給古巴造成不小打擊。

直到1980年,卡斯楚將計就計,一口氣將15萬名死刑囚犯、精神病人、地痞流氓和性工作者送到邁阿密,狠狠反將美國一軍,才結束這場鬧劇。

大概正是這起鬧得沸沸揚揚的大事件,給了一心重回富裕生活的佩雷斯靈感:

既然美國為了打壓蘇聯,連罪犯都會無條件接納,那自己這樣一位附贈一架戰機的優秀飛行員,必然會受到優待,榮華富貴不是夢。

毫不猶豫的,佩雷斯立馬將這個想法告訴了妻子。「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人們」,全家人都對他叛逃美國的計劃舉雙手贊成。

1991年3月20日,趁著一次飛行演練的機會,佩雷斯果斷駕駛著米格-23戰鬥機正式踏上叛逃之路。

根據計劃,他剛升空便切斷了和地面塔台的聯繫,然後急速降落至距離地面不足100米的位置。

因為地面起伏不平,有很多小山丘陵、樹木建築等等。只要飛行高度足夠低,就能藉助這些擋住雷達波,從而避開雷達監測。

就這樣,憑藉高超的飛行技術,佩雷斯不僅成功偷逃出境,甚至在美軍毫無察覺的情況下,直接飛抵基韋斯特海軍航空站上空,隨即上演了開頭那一幕。

這邊,美軍正在熱烈歡迎佩雷斯的主動投誠;那邊,古巴卻為佩雷斯的失蹤焦頭爛額。

由於通訊信號中斷之前,戰機是處於急速降落的狀態,古巴方面不禁懷疑,佩雷斯可能突發意外墜機了,為此擔心不已,還出動部隊展開了搜救。

可沒曾想,好不容易找到佩雷斯的消息,竟是從美國總統老布希口中。

原來,佩雷斯成功叛逃後。美國政府出於宣傳的目的,除了提供優厚待遇外,還特意詢問了他有沒有別的心願。

而佩雷斯對此的回答只有一句:

「我想把妻子和孩子一起接來美國」。

也不知是不是囂張狂妄慣了,美國政府居然直言不諱的向古巴提出了要人的要求,老布希還親自發表演說施加輿論壓力。

面對明擺著的挑釁,和堪稱蔑視古巴權威的行徑,卡斯楚氣得火冒三丈。他一口回絕了美方的要求,反倒派人對佩雷斯的家人進行嚴密監視。

按照美國那橫行霸道、趾高氣昂的一貫作風,古巴敢如此不給情面,其本該大為惱怒,然後借題發揮。

但奇怪的是,針對此事美國卻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佯裝無奈的告訴佩雷斯:

「古巴不願意放人,我們也無能為力」。

當然,無能為力是假,美國是壓根不願意在佩雷斯身上花工夫。

單槍匹馬,接回妻兒

前面提到過,冷戰期間,美蘇兩國發生過不少飛行員叛逃事件。其中最著名、影響最大的就是——別連科叛逃事件。

1976年9月6日,時任蘇聯遠東防空軍513團代理副大隊長的別連科,在執行一次飛行任務途中,突然駕駛米格-25P戰鬥機叛逃,經由日本千歲空軍基地去往美國。

該事件一經傳出,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要知道,米格-25可是蘇聯針對美軍高速高空戰鬥機,精心打造的王牌戰機。其超過3馬赫的驚人飛行速度,位列全球第一,甚至曾在埃及甩掉過美國的空空飛彈,令西方為之震撼。

為此,北約還專門給米格-25取了個「狐蝠」的別稱,意為「像狐狸一樣狡猾,像蝙蝠一樣靈敏」,足以可見對其有多麼頭疼。

一直以來,美國情報人員千方百計想要獲取米格-25的核心技術與數據,奈何蘇聯保密措施太嚴密,始終未能得償所願。

換而言之,別連科的突然投誠,對美國而言簡直如獲至寶。美國不僅揭開了米格-25的神秘面紗,借鑑其核心設計,還從別連科口中獲悉了很多蘇聯空軍絕密情報。從而奪回了在美蘇空中對抗中的優勢地位。

與此同時,美國也滿足了別連科所有的要求,包括政治庇護和充分的安全保障,天價獎金,以及一座風景優美宜人的農場。

作為對比,1976年的米格-25和1991年米格-23,這個含金量差距之懸殊,可謂一目了然。

且不說美國根本看不上這架「老古董」了,就連佩雷斯「古巴空軍少校」的身份,都難以入得了其的眼。畢竟古巴空軍實在不足為懼。

最關鍵的是,1991年3月,立陶宛都早已脫蘇獨立了,蘇聯解體已然進入倒計時。

換而言之,美國已經在美蘇爭霸中大獲全勝,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

佩雷斯在這個時間節點的叛逃,對美國來說,除了小小宣傳形象外,幾乎沒有任何意義。所以只是簡簡單單走了個流程,就將此事拋之腦後了。

奈何佩雷斯不死心,他雖對國家不忠誠,對自己的小家卻忠貞無比。無論新生活多麼縱享聲色、奢靡自由,他始終沒有忘記叛逃前夕對妻兒的許諾:

「等我,我很快就會接你們到美國團聚」。

「古巴不放,美國不救,那我就自己『殺』回去接人!」

自打萌生這個念頭後,佩雷斯再次展現出驚人的行動力。

他簡單策劃了整起行動,先設法與妻子聯繫,秘密約定接頭地點,然後駕駛飛機回古巴接人。

身為一個悄無聲息跨境的成功叛逃者,行動過程佩雷斯無疑駕輕就熟、自信滿滿。唯獨飛機這個環節,他犯了難。畢竟他的價值遠低於別連科,可沒有拿到足以買一架飛機的巨額獎金。

幸運的是,佩雷斯聯繫上了一個流亡古巴人建立的互助組織,並贏得了組織成員們的同情與幫助。大家熱烈捐款,一次性籌集了3萬美元資金,幫助佩雷斯買下了一架二手塞斯納310飛機。

1992年12月19日,仿佛舊事重演一般,佩雷斯駕駛飛機在離地100米的位置低空飛行,順利進入古巴境內,在黃昏時分抵達約定的位置。

接到妻子和孩子後,他又馬不停蹄的故技重施,重新飛回了美國佛羅里達。他們一家如願以償加入美國國籍,過上了幸福美滿的富足生活。

一方面,佩雷斯貪慕虛榮、背叛國家;但另一方面,他對家庭無比忠貞,為了接回妻兒敢於單槍匹馬闖「敵營」。

對於他個人的好壞,不去過多評判。但不得不說,能夠來去自如穿行在美國和古巴之間,讓兩國的防空系統屢屢淪為笑話,佩雷斯真的不辱「王牌飛行員」之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