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129縣級以上政區地名由來

晉南道 發佈 2024-04-04T02:48:30.632642+00:00

本文按區劃代碼順序,介紹山西省所有縣級以上政區地名由來。山西省:1369年,明朝始置山西行省,以位於太行山以西得名。

本文按區劃代碼順序(民政部區劃平台2021年底資料),介紹山西省所有縣級以上政區地名由來。因地名來源說法不一,筆者取捨未必合理,且內容繁雜,並未進行逐一考證。如有不同見解,請留言說明,以作下一版改進。

山西省:1369年,明朝始置山西行省,以位於太行山以西得名。

山西省政區圖(方輿論壇 周釜俊 繪製)

太原市:大與太通用,太原就是大平原的意思。《詩經》記有「薄伐獫狁,至於大原」,《尚書》記有「既修大原,至於岳陽」,《左傳·昭公元年》載「台駘宣汾、洮,障大澤,以處太原」。前247年,秦於晉陽置太原郡。1947年4月,設立太原市。

小店區:明嘉靖年《太原縣誌》:"小店堡,本永安堡,乃四達道也。"後稱小店鎮。1997年,設立太原市小店區,以駐地小店鎮得名。

迎澤區:明朝太原城南門稱迎澤門,1997年,設立太原市迎澤區,以迎澤門得名。

杏花嶺區:明晉王府城內東南隅有園林名杏花嶺,1997年,設立太原市杏花嶺區,以杏花嶺園林得名。

尖草坪區:此地野草叢生,以菅草最多,俗做尖草坪。1997年,設立太原市尖草坪區,以尖草坪得名。

萬柏林區:民國時山西省主席閻錫山在此種植柏樹。1997年,設立太原市萬柏林區,以此典故得名。

晉源區:春秋時,晉國執政卿大夫趙簡子在晉水北築晉陽城,是三晉文明的發源地之一。1947年4月,設立太原市,同時為避免市縣重名,改太原縣為晉源縣。

清徐縣:隋開皇十六年(596年)置清源縣,以縣有清源水故名。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併入徐溝縣。1952年清源縣和徐溝縣合併,稱清徐縣,取二縣首字命名。

陽曲縣:漢置陽曲縣。據《漢書·地理志》載:「河千里一曲,當其陽。」此城在牧馬河北邊,故名。此說有誤。清道光《陽曲縣誌》曰:「陽曲乃汾曲之陽。」

婁煩縣:婁煩古稱樓煩,本部族名。據《項羽本記》:「漢有善騎射者樓煩。」漢始置樓煩縣,故治在今山西寧武縣境,與今婁煩無關。今婁煩縣本唐樓煩監地,龍紀元年(889年)置樓煩縣。後廢為鎮。1971年復設婁煩縣。據《元和郡縣誌》,婁煩縣,取義古為北狄婁煩王所居。

古交市:隋開皇二年置交城縣,唐移治今交城縣城,歷代為交城、陽曲二縣地。1958年設太原市古交工礦區。1988年設立古交市。因原為隋代交城縣故治,因名故交,後訛為古交。

太原市政區圖(方輿論壇 周釜俊 繪製)

大同市:隋開皇年間(581-600)為防禦突厥進攻,在大同川即今內蒙烏拉特前旗北建大同城。唐會昌三年(843)以雲、蔚諸州為大同道,罷屬河東,置都團練使,治雲州。唐乾符五年(878)沙陀人內徙,大同遂僑置於今大同地面,意為「天下大同」,自此大同之名沿用不改。咸通十年(869)置大同軍節度。遼重熙十三年(1044)改雲州為西京,設西京道大同府。1949年,析置大同市。

新榮區:1970年,成立北郊區。1972年,北郊區更名新榮區,以境內新榮公社(鎮)得名。

平城區:戰國時,公元前300年趙國置雁門郡,建大同城,大同開始建城設治。公元前221年,秦始置平城縣。2018年2月,撤銷大同市城區,設立大同市平城區。

雲岡區:以境內雲岡石窟得名,雲崗石窟位於大同市西15千米的武周山南麓,因武周山最高處稱作雲岡,故名。2018年2月,設立大同市雲崗區。

雲州區:雲州地名源自雲中。戰國,趙置雲中郡,秦雲中郡治今托克托縣,北魏遷治盛樂(今和林格爾縣),唐代遷治雲州(今大同市)。2018年2月,設立大同市雲州區。

陽高縣:古稱白登縣,清雍正三年改稱陽高縣。清初並陽和,高山二衛置陽高衛,後改縣。各取首字命名。

天鎮縣:秦置延陵縣,西漢置陽原縣,隋置玉泉縣。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置天成衛兼鎮虜衛,取二衛首字,因名天鎮衛,雍正三年(1725年)改為天鎮縣,因衛得名。

廣靈縣:在山西省東北邊緣,與河北省接壤。漢置平舒縣,五代後唐設廣陵縣,金代易廣陵為廣靈。

靈丘縣:西漢置靈邱縣,以趙武靈王葬此,故解放後,邱簡寫為丘。

渾源縣:唐代設渾源縣。據《渾源州志》載,以當地渾源川之源得名。

左雲縣:明並大同左衛,雲川右衛,置左雲川衛。清置左雲縣。縣因衛得名。「左雲」為左雲川衛的省稱,由大同左衛與雲川衛合併取名。

大同市政區圖(方輿論壇 周釜俊 繪製)

陽泉市:以泉得名。村南有漾泉河盤繞懷抱,且村內漾泉水豐旺,故古村得名「陽泉村」,陽泉市得名於大陽泉村。1947年5月,析平定縣,設陽泉市。

城區:1952年,陽泉市設立第一區、第二區。1956年,第一區更名為站上區,第二區更名為蔭營區。1957年,站上區與蔭營區合併為郊區。1958年撤銷郊區,設立站上公社,1963年復改站上區,1969年1月更名為城區。

礦區:1970年1月11日,批准設立陽泉市礦區。1980年正式設立陽泉市礦區。

郊區:1952年,陽泉市設立第一區、第二區。1956年,第一區更名為站上區,第二區更名為蔭營區。1957年,蔭營區與站上區合併為郊區。1958年撤銷郊區,設立蔭營公社。1963年復置蔭營區,1969年改郊區。

平定縣:西漢置上艾縣,北魏置石艾縣,唐天寶元年(742年)改名廣陽縣。宋太子興國四年(979年)以太祖征河東時首克此縣,遂改名平定縣,兼為平定軍治。

盂縣:隋開皇十六年(596年)置原仇縣,因有原仇山故名。大業二年(606年)改名盂縣,因縣城附近四周高,中間低,其狀如盂,故名。又據《左傳·昭公二十八年》「盂丙為盂大夫。」「盂丙」,《漢書·地理志》作「盂丙」。漢盂縣故址在今山西陽曲縣東北大孟鎮。以春秋時為晉大夫盂丙之邑,故以為名。

陽泉市政區圖(方輿論壇 周釜俊 繪製)

長治市:古稱上黨。戰國時期,韓國建上黨郡。隋置上黨縣。隋開皇時改為潞州。唐時改為河東道潞州上黨縣。明嘉靖八年(1529年)改稱潞安府,並置長治縣取「長治久安」之意,長治由此而得名。1950年,長治城關區改設長治工礦區。1951年,長治工礦區改設長治市。

潞州區:北周宣政元年(578年)於上黨郡置潞州,因潞子之國得名。1975年12月30日,設立長治市城區、郊區。2018年6月19日,撤銷城區、郊區,合併設立長治市潞州區。

上黨區:《國策地名考》曰「地極高,與天為黨,故曰上黨」。2018年6月19日,撤銷長治縣,設立長治市上黨區。

屯留區:春秋時赤狄邑,謂之留吁。魯宣公十六年(公元前593年)為晉所滅,稱為純留。戰國時稱屯留。屯或為純之訛。西漢置屯留縣。2018年6月19日,撤縣設區。

潞城區:漢置潞縣,因古潞(一作潞子)國為名。據《水經注》:「(潞)縣故赤翟潞子國也。」隋開皇十六年(596年)置潞城縣,因故治在今潞城東北四十里古城村,故名。1994年設市。2018年6月19日,撤市設區。

襄垣縣:古代屬趙國,趙襄子築城於此,故名襄垣。西漢置襄垣縣。

平順縣 :明置平順縣。據嘉慶《一統志》,明鎮壓潞城、壺關間青羊山農民暴動後就地置縣,取太平順化。

黎城縣:商時為黎國,隋開皇十八年(698年)置黎城縣。故治在今縣治北十里古縣村。因古黎國故城,故名黎城縣。

壺關縣:漢置壺關縣。晉末廢縣。北魏太和十三年(489年)於羊腸坂羊頭山之扼置壺關縣。因地形而得名。據《水經注》:「漳水又東北逕壺關縣故城西,又屈逕其城北。故黎國也,有黎亭。縣有壺口關,故曰壺關矣。」

長子縣:堯封長子丹朱於此,故名「長子」。西漢置長子縣。

武鄉縣:據《水經注》,武鄉縣,以城瀕武鄉水得名。晉置武鄉縣。

沁縣:西漢置銅鞮縣,屬上黨郡,隋代改屬沁州,後改,五代又屬沁州。金、元為沁州治。明洪武初銅鞮縣廢入沁州。清稱沁州。1911年改為沁縣。縣因州名。

沁源縣:漢置古遠縣,後魏改稱沁源縣,因在沁河之源而得名。

長治市政區圖(方輿論壇 周釜俊 繪製)

晉城市:春秋時,晉置高都邑。《太平寰宇記》中曰:趙魏韓三家分晉,遷晉靜公到此,故曰晉城。唐貞觀元年始稱晉城縣,建澤州於晉城。明代藎城縣併入澤州,清改名風台縣,1914年,鳳台縣改為晉城縣,1948年10月,析晉城城關區,置晉城市。

城區:1985年,設立晉城市城區。

沁水縣:西漢置端氏縣,北魏置東永安縣,隋改為沁水縣,因境內沁水得名。

陽城縣:漢置濩澤縣,因濩澤得名。唐置陽城縣。縣治原為濩澤縣陽陵驛,因以名縣。

陵川縣:漢代為泫氏縣地,北魏為高平縣地,隋開皇十六年(596年)置陵川縣,以縣有陵陽水故名陵川。又據《讀史方輿紀要》:陵川縣「以縣多陵阜而名」。

澤州縣:澤州,以獲澤河為名。西燕國置建興郡,北魏永安年間改建興郡為建州,北周改高都郡為高平郡。隋開皇初年廢高平郡,改建州為澤州。後澤州遷治今晉城市。1985年,晉城市劃分為城郊兩區。1996年8月8日,晉城市郊區撤區設為澤州縣。

高平市:古稱長平,泫氏縣。北魏改稱高平縣。因四面皆山,中有平地,故名。1993年設市。

晉城市政區圖(方輿論壇 周釜俊 繪製)

朔州市:朔,即朔方,即北方之義。西漢置馬邑縣,北齊天保六年(555)置朔州。民國初設朔縣。1988年3月24日,設立地級朔州市,朔縣改為朔城區。

朔城區:見朔州市。

平魯區:《明史·地理志二》:平虜衛:成化十七年(公元1481年)置,與行都司同城。嘉靖中徙今治。清初改為平魯。雍正三年(1725)升衛為縣。1988年3月24日,設立地級朔州市,平魯縣改設朔州市平魯區。

山陰縣:遼置河陰縣,以在桑乾河之陰,水南曰陰,故名。金大定七年(1167年)因與鄭州屬縣同名,改為山陰縣。以縣在復宿山之北故名。

應縣:古稱應州,據《應州續志》載:以境內龍首,雁門二山南北相應,城當其間故名。1912年建縣。

右玉縣:唐天寶年間置靜邊軍於右玉城。遼、金皆為雲中縣地,元為大同縣地。明永樂七年(1409年)治大同右衛,正統十四年(1449年)治玉林衛,稱右玉林衛。清初稱右玉衛,雍正三年置右玉縣。縣名為右玉林衛的省稱,由大同右衛和玉林衛而得名。

懷仁市:遼置懷仁縣。據《懷仁縣誌》載,遼時「因阿保機與晉王李克用面會東城,取懷想仁人之義,故名」。2018年2月,撤銷懷仁縣,設立縣級市。

朔州市政區圖(方輿論壇 周釜俊 繪製)

晉中市:位於山西省中部得名。1949年設立榆次專區,1958年改稱晉中專區,1970年改為晉中地區,1999年改為地級晉中市。

榆次區:《汲家周書》:昔烈山帝榆罔之後,其國為榆州,曲沃滅榆州,其社存焉,謂之榆社。地次相接者為榆次。春秋時期稱「塗水」「魏榆」,戰國時期稱「榆次」,秦置榆次縣。1954年設榆次市。1963年,撤銷榆次市;1971年,恢復榆次市。1999年9月24日,撤銷晉中地區和縣級榆次市,設立地級晉中市,設立榆次區。

太谷區:建縣於商。秦漢稱陽邑,隋朝改太谷縣,以縣西南有太谷,故名(太谷即今之團柏谷,現屬祁縣)。2019年12月9日,撤銷太谷縣,設立晉中市太谷區。

榆社縣:漢為涅氏縣地,晉置武鄉縣,隋開皇十六年(596年)置榆社縣。據《漢書·地理志》太原郡榆次縣吳卓信補註說:「《汲冢周書》:昔烈山氏,帝榆罔之後,其國為榆州。曲沃滅榆州,其社存焉,謂之榆杜。」因縣北榆社故城為名。

左權縣:古稱遼州,辛亥革命後改稱遼縣。1942年日寇「五月掃蕩」時,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左權將軍,6月2日在掩護遼縣人民轉移時。不幸犧牲。為了紀念左權將軍,將遼縣正式改名為左權縣。

和順縣:北齊置粱榆縣。隋改和順縣。據《元和郡縣誌》載,和順縣,因縣東北有石勒所築和順城為名。

昔陽縣:據《元和郡縣誌》載,昔陽城一名「夕陽城」。按《爾雅》:「山西曰夕陽,山東曰朝陽。」這樣看來,昔陽原是因為它在太行山之西,所以叫做「夕陽」。東漢置樂平縣,清嘉慶元年(1796年)併入平定州。1912年復置樂平縣。1914年因與江西省樂平縣重名,改名昔陽縣。以昔陽故城為名。

壽陽縣:據《壽陽縣誌·序》,壽陽縣,以城南臨壽水得名。因水北曰陽、晉置壽陽縣。

祁縣:春秋時為晉大夫祁奚邑,因而以祁為名,後賈辛為祁大夫。又因附近有古代著名的澤藪昭余祁,故祁縣別名昭余。西漢置祁縣。縣以邑名。

平遙縣:古稱「平陶」。北魏避太武帝拓跋燾(燾與陶同音)名諱改平陶為平遙縣。

靈石縣:隋開皇十年(590年)置靈石縣,因文帝巡幸,挖河開道獲一石,其色蒼蒼,其聲錚錚,並有「大道永吉」四字,故名靈石縣。

介休市:介休因介山而得名。介山即綿山。春秋時,介子推隱居此山,後人嘉美他的行誼,稱綿山為介山。秦因置介休縣。休是美的意思,表示對介子推的景仰。1992年設市。

晉中市政區圖(方輿論壇 周釜俊 繪製)

運城市:運城得名於「運鹽押運司」。古稱河東。秦漢時,為河東郡,治所安邑(今夏縣)。唐為河東道,轄山西全境及河北部分地區,治所河中府(今永濟)。宋屬河東路,金屬河東南路。元明清屬平陽府(治今臨汾)。1983年,設運城市。

鹽湖區:鹽湖,古為鹽販之澤,曾稱鹽氏、鹽邑。2000年6月14日,同意撤銷運城地區和縣級運城市,設立地級運城市,運城市設立鹽湖區。

臨猗縣:《路史》云:「夏有猗國」,西漢置猗氏縣。春秋時期,秦國在黃河西岸築城堡「以臨晉國」,名臨晉;或說臨近晉陽,名臨晉。北魏時於今臨晉鎮附近置溫泉縣,太和十一年(487),猗氏縣改北猗氏縣。西魏恭帝二年(555)北猗氏縣改桑泉縣。北周廢溫泉縣,明帝時桑泉縣改猗氏縣。隋開皇三年(583)改屬蒲州,十六年復置桑泉縣。唐天寶十二年(753)桑泉縣改臨晉縣。1954年,2縣合併,取原縣名首字定名臨猗。

萬榮縣:萬榮縣系萬泉、榮河兩縣合併各取首字而得名。萬泉以城臨山澗,地多湧泉得名。唐武德三年,割稷山、安邑、猗氏、汾陰、龍門五縣地置萬泉縣、榮河西周為耿地,開元十年修后土祠得古鼎,改稱寶鼎縣。宋大中祥符四年,榮河溢河,人稱祥瑞,改稱榮河縣。1954年萬泉、榮河兩縣合併。

聞喜縣:據《漢書·地理志》,漢武帝行至此聞南粵大捷喜,因置聞喜縣。

稷山縣:商周稱稷。春秋屬晉,稱清源。戰國屬魏,後屬趙。秦屬河東郡。西漢以汾河為界,汾南為左邑縣,汾北為長修縣。北魏初屬龍門郡,太和十一年,置高涼郡,設高涼縣。隋開皇二年,絳州移正平,於汾北築縣城,因境內有稷王山而得名稷山縣,沿用至今。

新絳縣:新絳縣北魏登國元年稱太平縣,隋開皇三年設正平縣,大業二年改稱絳州,領正平,翼城,曲沃,稷山,龍門,垣曲、太平、絳縣等八縣。1912年廢州改稱新絳縣,取咸與維新之意,又與絳縣相區別,稱新絳縣,此為新絳縣名之始。

絳縣:因境內有絳山而得名。春秋建車廂城。周惠王八年,晉獻公派大夫建都城聚,將群公子全部殺光,將車廂城首次命名為絳,從此即定都於絳。韓趙魏三國分晉,絳屬魏。秦屬河東郡。西漢時,絳地擴大,合曲沃、翼城為絳縣。北魏太和十八年,以絳山為界,置南絳縣,西魏大統五年,南絳縣改稱絳縣。

垣曲縣:戰國時為魏國王垣邑,漢置垣縣。宋改為垣曲縣。據《垣曲縣誌》,垣指王屋山,山形如垣(按,垣指黃土高原地形,意為陡峭的山上平地),曲指河曲,縣當黃河九曲之一,因稱垣曲。

夏縣:古安邑地,因夏禹古都而得名。大禹在此建都,大禹因治水有功取得帝位,封國號為夏。夏屬翼州,為候國地。周屬晉國地。北魏太和十八年置夏縣。

平陸縣:夏稱虞,周初武王封仲雍之後於此,國號仍為虞。春秋屬晉,為太陽邑。漢始置大陽縣,又名太陽縣。北周天和二年,改稱河北縣,唐天寶元年,陝郡太守李齊物三門漕道得古刃,刃有篆文曰平陸,以為祥瑞,以平陸命縣名。

芮城縣:西周初,武王封姬姓子弟於此,稱魏國。晉獻公滅魏,封大夫芮畢萬於此,因名芮城,亦名魏城。漢置河北縣,西魏於今縣東境置安戎縣。北周明帝二年始建芮城縣,唐武德二年設芮州,轄芮城,永樂縣。明、清仍為芮城縣。

永濟市:古稱蒲坂,後又稱智邑,北周明帝改為蒲州,取蒲坂為名也。清雍正六年(1728年),升蒲州為蒲州府,於附郭增置永濟縣,永濟縣名至此始。永濟縣名源於境內的古代水利工程永濟渠。據記載北周保定二年(562年)正月,州民曾在蒲州城東開鑿河渠,導河水以廣灌溉,並命名為永濟渠,寓意為永久之利。1994年1月設市。

河津市:秦置皮氏縣。北魏為龍門縣。宋置河津縣。據《讀史方輿紀要》,河津縣,地當黃河、汾水匯流處,城當濱河要口,因名河津。1994年設市。

運城市政區圖(方輿論壇 周釜俊 繪製)

忻州市:相傳漢高祖北上抗匈奴,兵困平城(今大同),脫圍時大軍南撤,到忻口方擺脫追兵。高祖破愁而笑,六軍欣然如歸,因「欣」通「忻」,忻州之名由此而生。東漢建安二十年(215年)於九原縣置新興郡。西晉元康中年改新興郡為晉昌郡。隋開皇元年(581年)復置新興郡。唐武德元年(618年)改新興郡為忻州。1983年,設立忻州市。

忻府區:2000年,設立地級忻州市,設立的忻州市忻府區,以忻州市府駐地得名。

定襄縣:西漢置定襄郡,郡治在今內蒙古和林格爾之北,定襄郡下有定襄縣,在今呼和浩特東南。據《史記正義》,按古代諡法,「闢地為襄」,「闢地有德,襄」。定襄,以示地區安定。東漢末僑徙今治。唐武德四年(621年)於今治置定襄縣。

五台縣:漢設慮縣,北魏改驢夷縣,隋改五台縣。據《元和郡縣誌》,五台縣,以境東北五台山得名。

代縣:西漢置廣武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避太子諱改廣武縣為雁門縣。唐置代州。代,本古國名。明洪武三年(1373年)改代州為代縣。縣因州名。

繁峙縣:北魏僑置繁峙縣於石城縣境,繁峙縣故治在原平縣南板寺村。據《崞縣誌》稱,故治在縣南五十里之繁峙村。板寺即繁峙之訛。據《遷城記》:「繁峙,雁門塞下邑也。城於山麓,群山環而拱之,故曰繁峙。」

寧武縣:唐末置寧武軍,取北魏廣寧、神武二郡尾字為名。清置寧武府,後改寧武縣。

靜樂縣:隋開皇三年(583年)置岢嵐縣,後改汾源縣。隋大業四年(608年)改為靜樂縣。以邊境靜樂為名。

神池縣:漢為樓煩縣,北周置神武縣,明代置神池堡,因神池為名。清雍正三年(1725年)設神池縣。據明《文昌祠記》:「寧武北距黃花嶺,皆祟嶺疊嶂,烏道虬盤。踰嶺而下,自巔抵麓十五里,地少平,有水一浤,生於源,去無跡,旱不涸,雨不盈,魚藻不生.名曰神池。」此神池水,實為地下泉水,故冬夏不涸。

五寨縣:嘉靖十六年(1537年)建五寨堡,以堡轄東、西、南、北、中五大牧寨屯牧於此,故名。清雍正三年(1785年)置五寨縣。

岢嵐縣:隋大業年間置岢嵐鎮。據《太平寰宇記》,岢嵐縣,因境東北岢嵐山得名。

河曲縣:金置河曲縣,據《讀史方輿紀要》,縣城西瀕黃河,恰當河之彎曲處,因名河曲。

保德縣:唐為嵐州地,金置保德州。據《保德州志》,保德,城瀕黃河,扼山陝往還要衝,取義「民保於城,城保於德」。

偏關縣:古稱林湖,五代置偏頭砦,元改偏頭關,清改稱偏關縣。據《天下郡國利病書》:「偏頭關東連丫角山,西通黃河,與套虜僅隔一水,其地東仰西伏,故名。」據《偏關縣誌》,城臨偏頭關,以關名縣。

原平市:西漢置原平縣,北魏置石城縣,隋稱平寇縣,又改名崞縣。1960年縣治遷於原平鎮,改為原平縣。縣因地形為原得名。1993年設市。

忻州市政區圖(方輿論壇 周釜俊 繪製)

臨汾市:因瀕臨汾河,故名。堯都平陽,即今臨汾。三國魏正始八年(247)置平陽郡。北齊置臨汾郡(今汾西縣境)。此後臨汾、平陽兩個地名皆有使用。1971年,由臨汾縣析置臨汾市。

堯都區:以傳說中堯帝都城為名。2000年6月23日,撤銷臨汾地區和縣級臨汾市,設立地級臨汾市,設立臨汾市堯都區。

曲沃縣:漢為絳縣地,後魏始置曲沃縣。據《讀修曲沃縣誌》,因古曲沃城為名,古曲沃得名於境有沃水並縈迴盤旋,是為曲沃命名之由。

翼城縣:東漢為絳邑縣之翼城。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名翼城縣。據《翼城縣誌》,城當翔翱山下,山形如鳥舒翼,以山形為名。

襄汾縣:1954年由襄陵、汾城合併置縣。襄陵以晉襄公陵而得名。汾城系古晉國都,因汾河流經得名。襄汾,取襄陵、汾城二縣首字為名。

洪洞縣:漢置揚縣,東魏初置洪洞鎮。隋置洪洞縣。一說洪洞,洪是大水,洞是疾流,因為此地靠近汾河,形容波濤澎湃。又據《舊唐書·地理志》,取義縣北之洪洞嶺。又據《山西通志》:「縣北五里有洪崖古洞,縣以洞名。」

古縣:1971年由安澤、浮山兩縣析置古縣。古縣,因原古縣鎮為縣治故名。北魏建義元年(528)於今縣城東北18千米古陽鎮置安澤縣,以「界安吉、澤泉間」得名。大業二年(606)改岳陽縣。

安澤縣:北魏建義元年(528)置安澤縣(今古縣古陽鎮),據民國《重修岳陽縣誌》,以地當安吉嶺和澤泉間得名。大業二年(606)改岳陽縣,後多次廢立,1914年改岳陽縣為安澤縣。

浮山縣:漢為襄陵縣地,北魏置葛城縣,北齊併入禽昌縣。唐武德二年(619年)於今古縣村置浮山縣。據《元和郡縣誌》,以縣西浮山為名。

吉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置吉昌縣,五代唐避李國昌諱,改名吉鄉縣。明為吉州。宋置吉鄉軍,元稱吉州。據嘉慶《一統志》,吉州,以城有青山得名。1912年改為吉縣。

鄉寧縣:北魏延興四年(474年)置昌寧縣,唐改鄉寧縣。據嘉慶《一統志》,後唐避李國昌諱改昌寧為鄉寧。又據《郡縣釋名》:「鄉寧縣,蓋合呂鄉、昌寧之名為名也。」

大寧縣:北周武帝保定元年(561年)置大寧縣,取義大吉大寧。

隰縣:漢置蒲子縣。隋改隰川縣。唐稱隰州。據《太平寰宇記》載:以縣南有龍泉,地濕,因名隰。1912年改為隰縣。

永和縣:隋置永和縣。據《元和郡縣誌》,以縣西北永和關為名。

蒲縣:古稱蒲子國,因唐武帝堯時蒲伊子隱居於此,而名。隋代稱蒲縣。一說,似當以盛產蒲草為名。

汾西縣:西漢置彘縣,東漢為永安縣。北齊置臨汾縣,兼置汾西郡,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臨汾縣為汾西縣。據《元和郡縣誌》,汾西縣,取義城當汾水西岸。

侯馬市:西漢置絳縣,東漢為絳邑縣。清設巡司。1958年設侯馬市,以原侯馬鎮為名。

霍州市:周初為霍國,據嘉庚《一統志》,以縣東霍山為名。金稱霍州。1912年改為霍縣。1989年設市。

臨汾市政區圖(方輿論壇 周釜俊 繪製)

呂梁市:呂梁市以呂梁山得名。西周時,有呂邑,後封呂國。梁為長條形黃土高地。呂梁山就是呂國境內的長條形黃土高地。1971年5月1日,設立呂梁地區,地區駐離石縣,2003年10月23日,撤銷呂梁地區和縣級離石市,設立地級呂梁市。

離石區:戰國為趙之離石邑。秦置離石縣。據《山西通志》:「離石山,在州北一百八十里,即赤堅嶺也。山前有離石水。古設離石郡、離石縣,胥以山名。」2003年10月23日,設立呂梁市離石區。

文水縣:西漢為大陵縣,王莽改名大寧縣。隋開皇十年(590年)改為文水縣,因縣境有文谷水故名。

交城縣:漢代為晉陽縣西境,北魏屬受陽縣,北齊置牧官於此,隋開皇十六年(596年)置交城縣,以縣城位於汾、孔二水相交處,故名。

興縣:唐稱合河縣,金置興縣,似取興金朝所置之義。又據《名勝志》:「興縣以近新興郡而名也。」

臨縣:北周置烏突縣,隋開皇元年(981年)改為太和縣。唐武德三年(620年)改太和縣為臨泉縣,以縣北之臨泉水故名。又據光緒《山西通志》,臨縣,以縣城東臨湫水(又名臨川河)為名。

柳林縣:1971年以離石和中陽二縣西部地區設柳林縣,縣治駐柳林鎮,因名。

石樓縣:漢置土軍縣。北魏改名吐京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名石樓縣。據《元和郡縣誌》,縣因縣東南有石樓山得名。

嵐縣:北魏置岢嵐縣,兼置嵐州。隋開皇中年併入靜樂縣,大業八年(612年)置嵐城縣。明洪武初年改為嵐縣。據《元和郡縣誌》,嵐城縣,因岢嵐山得名。

方山縣:漢為離石縣地,北齊文宣帝時置良泉縣,故治在今峪口公社南村。隋大業三年(607年)移治方山鎮,遂改名方山縣。據《元和郡縣誌》方山縣。以城在方山之下,故名。

中陽縣:戰國時為趙國中陽邑,漢置中陽縣。金改為寧鄉縣。1914年因與湖南省寧鄉縣重名,復改中陽縣。據《孝義縣誌》,中陽縣,以「汾水之陽,是邑中處」得名。

交口縣:1971年由中陽、靈石兩縣析置交口縣。縣以原交口公社為縣治得名。

孝義市:三國魏置中陽縣。北魏置永安縣。唐改孝義縣,據《讀史方輿紀要》載,縣名以縣境有孝水和義水得名。一說以邑人鄭興孝行聞名,敕賜縣名曰孝義。1992年設市。

汾陽市:西漢置茲氏縣,王莽改名茲同。晉置隰城縣。唐改西河縣。明置汾陽縣。據《明史·地理志》,汾陽縣,奉宋金元汾陽軍,汾陽軍取義則因地當汾河之陽。1996年設市。

呂梁市政區圖(方輿論壇 周釜俊 繪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