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古墓挖出將軍骸骨,頸骨斬斷證實百年傳聞,網友淚目:真英雄

歷史星空回望 發佈 2024-04-04T05:30:04.114353+00:00

明朝一直以來有「剛明」的稱號,之所以被稱為「剛明」,至少有這麼幾件事情 ,放在其他朝代是很難堅持的。明朝自明太祖朱元璋時代,就一直堅守的「三不」政策,即:不和親、不賠款、不納貢。這就是明朝對外,十分剛硬的宣示。即使是千古一帝漢武帝也只敢停止和親政策。

明朝一直以來有「剛明」的稱號,之所以被稱為「剛明」,至少有這麼幾件事情 ,放在其他朝代是很難堅持的。

明朝自明太祖朱元璋時代,就一直堅守的「三不」政策,即:不和親、不賠款、不納貢。這就是明朝對外,十分剛硬的宣示。即使是千古一帝漢武帝也只敢停止和親政策。

而且,縱觀整個明朝時期,幾乎沒有被侵略過的痕跡,即使倭寇也只是小打小鬧,根本成不了氣候。

明朝最剛的行為,是堅持做到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朱棣遷都北京,直接把首都放到宿敵北元門前,崇禎帝以及後來南明一些小皇帝,面對生死也都表現的十分坦然無懼。

可以說,明朝老朱家的子孫比起,被金國嚇破了膽的宋朝皇帝宋高宗趙構、徽欽二宗之流,不知強多少倍,明朝皇帝裡面幾乎沒有一個軟蛋,大明無疑是中國歷史上面最有骨氣的一個王朝。

天子如此,王朝風氣亦如此。在明末,與李自成起義軍對抗的戰爭中,就出現了這樣一位守城將領,因其英勇善戰、無懼生死,受到後世一致讚譽。

他就是寧武關守關將領山西總兵周遇吉。

當年,李自成率領大順軍隊,勢如破竹,席捲全國,聲威浩大,很快便打下大片江山。志得意滿的李自成,於崇禎十七年在西安稱帝。

稱帝之後,馬不停蹄率領20萬農民軍渡河作戰,很快便攻破山西重鎮太原,沿途關隘守軍,紛紛避其鋒芒,棄城而逃或獻城投降。

但是,李自成摧枯拉朽的戰爭形勢,並沒有持續很久,而是在太原西北的寧武關,遭遇了重大挫折。而這個挫折就是守將周遇吉帶來的。

寧武關守軍不過五千人馬,但是在周遇吉的帶領下,守城戰力和抵抗意志驚人。寧武關守軍,白天與李自成大順軍出城激戰,晚間據守城池,前後半月拉鋸戰,讓大順軍隊死傷數萬。

《罪惟錄》記載:「後賊陷京師,多有手足創者,皆經戰寧武者也」,足見寧武之戰戰況的的慘烈程度。

而更為慘烈的,是總兵周遇吉。

因為按照當時的情形,無論周遇吉如何備戰如何抵禦,以山西孤旅根本是無法與李自成20萬大軍相抗衡的,城池失守只是時間問題。

由於李自成的大順軍,在周遇吉守軍火炮猛烈的轟擊下傷亡過重。於是,李自成便拿出"五日不降者屠其城"的宣傳口號,發動輿論攻勢,迫使周遇吉獻城投降。

由於周遇吉的頑強抵抗,李自成一度準備放棄寧武關,但他部下將領一再堅持,大順軍因而再次對寧武關發起了猛攻。

在火炮不斷轟擊之下,關城不斷坍塌,大順軍衝鋒前隊戰死,後隊馬上跟進頂替,輪番進行人肉戰術,終於在周遇吉用於守城的火藥耗盡之時,李自成攻破了寧武關。

城破之時,一些將士規勸周遇吉改變策略不要一味硬拼,但被周遇吉斷然拒絕。於是周遇吉繼續指揮軍隊與大順軍開展巷戰。最後,周遇吉因寡不敵眾、實力懸殊,在身中數箭之後,被李自成生擒,但周遇吉依然不屈服,大罵李自成是反賊。

李自成聽後十分惱火,直接下令將周遇吉懸吊於高竿之上亂箭射死,然後又將屍體大卸八塊。之後,怒火中燒的李自成"遂屠寧武,嬰幼不遺 ",百姓被殺者甚眾,幾乎全城屠盡。

這是關於周遇吉守城明史的說法。但是,自清朝入關之後,尤其是順治年間,山西地區民間百姓卻口口相傳關於周遇吉結局的另一種傳言:「縋城被執」,說的是周遇吉主動跑到李自成大營,還對李自成大罵一通,最終被李自成抓住斬首。

那麼,民間為何會有這樣一種傳言,周遇吉為何又要做出如此有悖常理、自尋死路的翻唱居多呢?

據清朝太原府中路管糧同知劉玉瓚的《總鎮周公墓表》記載:周遇吉主動縋城到李自成大營,主要是為了告知對方「誓守斬賊頭,皆將令,無與民」。

其實就是專門來告訴李自成,死守是我周遇吉一人的命令,與滿城百姓無關,你要殺就殺我一個人,請放過滿城百姓。

這裡李自成對周遇吉很是欣賞,苦勸其投降大順,奈何周遇吉一心效忠大明,不願變節,最終被李自成斬殺,屍首被明軍材官侯效義斂葬於東門之外。而李自成也信守承諾,破城之後,並沒有為難百姓。

那麼,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到底周遇吉是死於巷戰亂箭穿心,還是死於縋城被殺呢?這樁百年謎案,後在周遇吉將軍墓地出土的骸骨上,找到了最終的答案。

前面說了,周遇吉死後,被草草安葬在東門外恢河之濱。一直到清朝順治年間才又重修墓地、樹碑立傳。

上個世紀30年代修同蒲鐵路時,周遇吉墓地遷於城北華蓋山山麓。墓前立有四通碑,三為清朝所立,一為建國後所立。清碑上文字已斑駁不清,"忠""義"字依稀可見。

後來,寧武縣在對大明總兵周遇吉墓進行遷移時,在墓中發現了將軍遺骨及生前兵器。為了進一步確定,考古專家對遺骨上的門齒進行了專業鑑定,從中可以斷定墓主應該是40-50歲之間的成年男性,考古專家由此確認,屍骸就為周遇吉本人無疑。

不過,清理出的頭骨頸骨上,發現了長約13厘米的利器砍斷痕跡,後枕全被砍透,這種死法確屬斬首。周遇吉骸骨的出現,證實了清朝開始傳聞百年的民間說法,是真實的。

即周遇吉在最後城破的時刻,他為保全一城百姓免遭屠殺,主動縋城前往李自成大營,請死的。周遇吉的這一大義舉動,以一人之命,救了滿城百姓,放眼至今,依然令無數網友感動淚目。

那麼,作為正史的明史中,又為何偏要寫周遇吉是力戰而亡、百姓遭屠殺呢?

其實很好理解,歷史都是勝利者書寫的,而清朝作為最後的獲勝者,同時自譽為明朝的繼任者,當然想要以此事來醜化農民起義軍以及他們的領袖李自成,而作為對比的當然是周遇吉這樣與城池共存亡的孤膽英雄、忠勇形象。

但是小編覺得,無論周遇吉是力戰而死,還是縋城被殺,都毫無疑問是真漢子、大英雄。擔得起忠義二字。也值得後人敬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