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盤位滿血萬兆 NAS 能跑多快?群暉 DS923+ 測評體驗告訴你

geek研究僧 發佈 2024-04-04T05:43:11.833995+00:00

「埠」:前置 USB-A×1、後置 USB-A× 1、RJ45× 2、eSATA 硬碟擴充埠×1、PCIe Gen3 × 2 ⽹絡升級插槽。

一、群暉首款四盤位滿血萬兆 NAS,DS923+ 適合哪些消費群體?

在去年的時候,我給大家曬過一個群暉 DS1621+ NAS,搭配上群暉 E10G18-T2 成功搭建起了雙萬兆的 NAS 環境。不過彼時的價格,光是 NAS + 萬兆拓展卡就已經逼近萬元大關了,如果再算上 6 塊大容量機械硬碟和 2 根固態硬碟,那麼妥妥往 2 萬蹦了。

那時候我就在想,要是 DS920+ 能有一個萬兆拓展位,可能會更適合中小型工作室或者家庭用戶的消費區間。加之萬兆 NAS 對於全鏈路的帶寬都有要求,而彼時的群暉只能將固態硬碟作為緩存給機械硬碟存儲池進行加速,一旦傳輸容量超過緩存就會掉速,所以還不算真正意義上的滿血萬兆。

群暉 DS923+

而今年群暉就帶來了【DS923+】的新品,不僅填補了自家四盤位萬兆設備的生態位,還實現了固態硬碟作為存儲池的願望,可以說是目前群暉產品線裡面少有的滿血萬兆機型了,今天我們就來盤一盤它。

從產品的參數來看,此次的升級重點在處理器、內存插槽數量、固態硬碟的存儲功能以及萬兆網口拓展方面,我們就首先來嘮嘮升級之處。

「型號」:群暉 DS923+
「處理器」:AMD Ryzen™ R1600(2 核心 / 4 線程,3.1GHz)
「內存」:4GB DDR4 ECC SODIMM(可充到 32GB)
「機械硬碟」:4 個 3.5 吋 / 2.5 吋機械硬碟
「固態硬碟」:雙 M.2 2280 插槽(支持緩存/存儲)
「散熱」:風扇 × 2
「埠」:前置 USB-A(5Gbps)×1、後置 USB-A(5Gbps)× 1、RJ45(1GbE)× 2、eSATA 硬碟擴充埠×1、PCIe Gen3 × 2 ⽹絡升級插槽
「三圍 / 重量」:166mm (高) ×223mm (寬) × 199mm(深) / 2.24kg
「售後」: 3 年質保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處理器部分,DS923+ 從 DS920+ 的 intel Celeron J4125 改為了「AMD Ryzen™ R1600 處理器」,也是 DS1522+ 的同款。新處理器為嵌入式設計,採用了初代 「Zen」 架構,TDP 12-25W,雙核心四線程,基礎頻率 2.6GHz,加速頻率 3.1GHz,二級緩存 1MB,三級緩存 4MB,支持雙通道 DDR4 2400MHz ECC 內存。

很多同學比較介意 AMD Ryzen™ R1600 處理器沒有了集成顯卡,無法滿足視頻轉碼加碼需求,對於喜歡 NAS 搭配 PLEX、Kodi、Emby 的影音黨不是很友好。但客觀來說,即使是有集顯的 CPU 也難以和專業播放設備相匹配,所以視頻黨其實真要追求性能,終端設備解碼可能才是更優解,比如 Apple 全家桶 + Infuse。

而且 AMD Ryzen™ R1600 處理器的升級關鍵在於——支持 ECC 內存。相比於普通內存,ECC 內存增加了錯誤校驗技術,通過錯誤校驗和糾正,可以確保 NAS 系統運行時的穩定性和可靠性,這才是 NAS 真正需要的功能。所以從這個的角度來看,DS923+ 確實更加貼近於工作流而非媒體向。

聊完了處理器之後,我們來看看 DS923+ 的外觀設計如何,從整體的造型來看,其實是和 DS920+ 比較接近的,一樣是方正的 4 盤位造型,延續了經典嚴謹冷峻的黑色工程塑料材質。

從群暉 DS920+ 的正面來看,同樣是 4 個硬碟位和 5 個指示燈,右側下方還有一個 USB 3.0 前置埠以及電源開關。

前方的四個硬碟位,可以安裝 3.5 吋的機械硬碟或者 2.5 吋的固態硬碟,NAS 左右兩側都是 Synology 的標誌,具備一定的辨識度。

群暉的硬碟支架也是我比較喜歡的款式,主要是快拆設計深得我心,通過中框部分的舌片就可以輕鬆實現硬碟的卡位固定,拆裝都相當省心。

此次 DS923+ 還從 DS920+ 的單內存變成了兩根 SO-DIMM 的內存插槽,默認搭載了一根群暉 4GB DDR4 內存條,我正好把群暉 DS1621+ 的標配內存給取下來,組成了 8GB 的雙通道內存。

DS923+ 的尾部依舊為雙風扇的散熱設計,一個風扇管倆硬碟,散熱還是綽綽有餘了。在「I/O 埠」方面,延續了 DS920+ 的 2 個 1GbE 的 RJ45 乙太網埠,1 個後置 USB 3.0、1 個 eSATA、Reset 按鈕以及 kensington 安全插槽,此外新增一個專為萬兆網卡設計的 PCIe Gen3 × 2 ⽹絡升級插槽。

群暉 E10G22-T1-Mini 萬兆網卡

此處就要搭配【群暉 E10G22-T1-Mini 萬兆網卡】來使用了,這張非常小巧的拓展卡,使用的便是 PCIe Gen3 × 2 插槽,可以看到內部的主控晶片上還有一個被動式散熱。

「型號」:群暉 E10G22-T1-Mini

「插槽」:PCIe Gen3 × 2

「接口」:1×10GbE RJ-45 電口

「網口速率」:100Mbps / 1Gbps / 2.5Gbps / 5Gbps / 10Gbps

「網絡操作模式」:全雙工

「巨型幀」:支持 9KB 巨型幀

群暉 E10G22-T1-Mini 萬兆網卡採用的是電口的方案,所以能自適應支持 100Mbps / 1Gbps / 2.5Gbps / 5Gbps / 10Gbps 等網速。得益於免驅安裝的設計,只要接上網線就可以通過 Synology Assistant 中查看到設備了。

可以看到在控制面板上,網絡設備狀態已經握手了 10000 Mb/s,全雙工模式,MTU 1500,當然你可以打開 9KB 巨型幀來提升讀寫速率。

最後在 NAS 的底部預留了雙 M.2 SSD 插槽,搭配 PCIe 的固態硬碟做緩存,可以提升機械硬碟的 I / O 響應效率。同時,此次 DS923+ 還支持將【固態硬碟作為電腦存儲池】來使用了,這在群暉的消費級產品上屬於比較少見的。這項功能對於萬兆 NAS 的讀寫意義重大,我們後文再來詳細聊聊。

群暉 SNV3410-400G 企業級固態硬碟

為了更好的測試性能,我搭配使用的是 2 根【群暉 SNV3410-400G 企業級固態硬碟】,它是群暉專為自家 NAS 量身定製的 M.2 NVMe SSD。按照官方的說法擁有 3000MB/s 的讀取速度和 750MB/s 的寫入速率,持續隨機讀寫(4KB,QD256)性能達到 225000 IOPS 和 45000 IOPS。在耐用性方面,擁有高達 40000次 4K 隨機寫入 IOPS 和 491TBW 的總寫入數據量,而且還可以通過群暉 DSM 一鍵更新固件。

「型號」:群暉 SNV3410-400G 固態硬碟
「規格」:M.2 2280
「通道」:PCIe 3.0
「緩存」:1GB
「讀取速率」:3000MB/s
「寫入速率」:750MB/s
「持續隨機讀取(4KB,QD256)」:225000 IOPS
「持續隨機寫入(4KB,QD256)」:45000 IOPS
「4K 隨機寫入 IOPS 壽命」:40000 次
「TBF 總寫入數據量」:491TBW

通過產品圖,可以看到這塊固態硬碟使用的是群聯(PHISON)PS5012-E12DC 企業級硬碟主控晶片,緩存晶片是海力士(SK hynix)H5AN4G8NBJR-UHC 晶片,正反 2 顆組成的 1GB 緩存。硬碟顆粒是來自東芝的 TLC 快閃記憶體顆粒 TA7AG65AWV,單顆容量為128G,正反一共 4 顆。推測最後 400GB 可用,是為了保留硬碟空間,以增加寫入壽命。

希捷酷狼 4TB 機械硬碟

在機械硬碟方面,我使用的是專為 NAS 產品設計的【希捷酷狼 4TB 機械硬碟】,具體型號為 ST4000VN0006,緩存 256MB,讀寫速度 202MB/s,轉速為5400rpm。

「型號」:希捷酷狼 IronWolf 硬碟(ST4000VN0006)
「緩存」:256MB
「轉速」:5400 轉/min
「速率」:持續數據傳輸速率為 202MB/s
「磁軌技術」:全傳統磁記錄(CMR)技術
「額定負荷工作負荷(WRL)」:180TB / 年
「MTBF 平均故障間隔時間」:100 萬小時
「希捷 Rescue 數據恢復服務」:希捷專業實驗室免費 Rescue 數據恢復服務一次(三年內)
「保修服務」:三年有限質保

我把這 4 個 4TB 酷狼系列機械硬碟放在 1-4 號倉位組成「RAID 5」,RAID 5 擁有一個災備盤,剩下 3 個硬碟加起來還有 10.5TB 的容量。如果是 RAID 1 或者 RAID 10,那麼容量會進一步縮減至 7.2TB,就看大家更加注重數據安全還是容量了。如果你家是有多台 NAS 的備份方案,其實可以考慮我這樣的 RAID 5。

在安全保障方面,希捷為酷狼系列機械硬碟提供了兩項技術加持,分別是 AgileArray 技術和旋轉振動(RV)抗振技術,前者可以對支持 AgileArray 的 NAS 進行優化,讓硬碟擁有雙面平衡和限時故障恢復功能,後者則內置旋轉振動(RV)傳感器,可以在多盤位系統中提供抗振動性和一致性能。

此外,希捷還為酷狼系列機械硬碟提供了一次希捷專業實驗室免費 Rescue 數據恢復服務(三年內),所以即使遇到自然災害或者意外導致的硬碟故障,也不用擔心寶貴的數據丟失。

因此在初次使用的時候,建議在希捷官網上使用硬碟序列號進行註冊,這樣便於後續享受希捷專業實驗室提供的免費 Rescue 數據恢復服務。

可以看到四個機械硬碟和兩個固態硬碟都在存儲管理器裡面正確識別了,我為了便於管理分成了兩個存儲池加以區分,但考慮到固態硬碟組的容量有限,所以單獨只設置了一個高速讀寫共享文件夾。

APC BK650M2-CH UPS 不間斷電源

除了 NAS 之外,上次有朋友問了下我的 UPS 選擇,我也順手曬曬,使用的是 APC BK650M2-CH UPS 不間斷電源。

「型號」:APC BK650M2-CH UPS
「UPS 容量」:650VA / 390W
「輸入電壓」:160-278V
「電池模式頻率」:50/60Hz ± 1Hz
「轉換時間」:6ms(典型)、10ms(最長)
「輸出插座」:4 × 國際三孔插座
「USB 充電埠」:2 × USB Type-A(5V/2.4A)
「防浪涌保護」:310 焦耳
「典型充電時間」:8 小時
「通信接口」:USB 通訊接口、電話 & 網絡防浪涌接口
「產品重量」:3.2kg
「三圍」:286mm(長)×171mm(寬)×105mm(高)

在造型方面,APC BK650M2-CH 有點像個大尺寸的黑色工具箱,你可以把它當作一個大號的移動電源,當家裡突然斷開市電時,末端連接的設備便可以在瞬間切換為 UPS 供電,這樣便於讓那些需要保護的設備,諸如 NAS、台式機、遊戲主機甚至是電視機等有一個緩衝區間。

去年西南大旱的時候,全國各地多次斷電限電,我所在的出租房在那時就遭遇了多次斷電檢修的問題,UPS 的存在便為我省去了每次手動開關機的繁瑣,而且也不用擔心硬碟因為頻繁斷電導致的故障問題。

從接口來看,這款 UPS 在頂部設計了 4 個三孔插座,如果你需要兩孔插座,可以考慮再配一個一拖三的轉接頭,同時在下方還有一個電源鍵和兩個 USB Type-A 充電口,USB 供電也是 5V / 2.4A 的功率,我就留給了攝像頭。

APC BK650M2-CH 的一側便是 USB 通訊接口、電話 & 網絡防浪涌輸入輸出接口。前者可以連接 NAS、電腦等設備,實現延遲關機和通電開機的功能。後者則是為了避免雷擊產生的電涌衝擊,從而避免傳輸數據丟失乃至設備損壞。

在 UPS 的另一面,則是供電線和斷路器開關,如果 UPS 發生過載,斷路器會彈出一截以此斷開市電,起到保護作用,等電壓恢復正常你再按壓下去即可接通市電恢復工作。

最後,APC BK650M2-CH 還採用了獨立電池倉設計,因為 UPS 的電池壽命一般在 2-3 年,所以等壽命到期後,可更換電池的設計無疑就是很大的加分項了。

UPS + 群暉使用還是很簡單,只要把 RJ45 to USB 分別插在 UPS 和群暉 DS923+ 身上,同時在 DSM 系統控制面板→硬體和電源→打開不斷電系統,就可以自動識別。值得一提的是,你還可以在群暉內設置斷電時間和來電自動重啟功能,6ms-10ms 轉換時間無需擔心切換時斷電,相當好用。如果你搭配電腦,就需要 APC PowerChute 自動關機軟體來實現同樣的功能了。

按照官方提供的後備時間數據來看,APC BK650M2-CH 在 240W 能夠堅持 7.5 分鐘、116W 堅持 16 分鐘、79W 則是 25 分鐘、40W 則能夠達到 48 分鐘,我在 NAS 裡面看到的估計供電時間是 3313 秒,那就是 55 分鐘左右,臨時停個電什麼的問題不大。


二、群暉 DS923+ 萬兆環境搭配內置固態硬碟存儲,性能到底有多強?

前面主要給大家介紹了今天測試的 NAS、拓展網卡、硬碟以及 UPS 等設備,接下來,我們來聊聊萬兆 NAS 環境及其搭配內置固態硬碟存儲性能。為了測試群暉 DS923+ 的萬兆性能,我搭配了一個 MacBook Pro 接駁雷電 3 轉 10Gbps 的外接網卡,依靠萬兆交換機進行中轉,DS923+ 則通過六類線和交換機直連。

如果你是 Windows 用戶,可以走雷電 3 轉萬兆的方案,不過雷電埠在 Windows 設備上比較稀缺,所以也可以考慮 USB 轉 2.5Gbps 或者 5Gbps 的網卡或者拓展塢。最近我還測試過不少高端的遊戲本,目前已經逐步普及 2.5Gbps 的網口了,基本上還是可以跑滿機械盤組 RAID 的性能了。

萬兆的實際帶寬能夠達到多少?

想要測試萬兆的帶寬能力,主要的工具還是通過 iPerf 3,我們可以在群暉 DSM 系統的 Docker 容器裡面下載配置 iPerf3 測試工具。通過 iPerf3 監聽,可以看到 DS923+ 與電腦間數據帶寬達到了 9.34-9.40Gbps,峰值估計在 1175MB/s。

通過「HomeBox」的多線程 128MB 並發測試可以看到,下行速率達到了 9.86Gbps,上行速率達到了 7.35Gbps。

M.2 當做存儲池的高速讀寫性能有多少?

帶寬能力決定的是 NAS 的性能上限,而性能下限則是由硬碟決定。為了測試 NAS 的讀寫性能,我挑選了一個《貓王》的 4K HDR 片源,文件容量為 30.12GB。

當我對 4 塊酷狼機械硬碟組成的 RAID 5 存儲池進行讀寫測試時,可以看到從「NAS 機械硬碟 → 本地」的峰值速率為 530MB/s 左右,30GB 的文件僅需 1 分 14 秒就能拷貝完畢,而從「本地 →NAS 機械硬碟」的峰值速率為 470MB/s 左右,同樣表現不錯,要是千兆 NAS,那麼速率最多不過 125MB/s,哪怕你是 RAID 0 也一樣,帶寬卡得死死的。

接下來,我們看看由固態硬碟組成的高速存儲池,可以看到從「NAS 固態硬碟 → 本地」的峰值速率為 1.14GB/s,不到 30 秒就可以完成,而從「本地 → NAS 固態硬碟」的峰值速率為 900MB/s 左右,這個性能表現就是滿血萬兆的水平了。而且如果你選擇的固態性能越好,SLC 緩存越大,那麼就可以持續維持滿血萬兆的讀寫表現。

萬兆 NAS 上下行並發讀寫的速率能夠達到多少?

最後,除了個體的內容創作者外,很多中小型的工作室或者企業辦公區域也會考慮配備萬兆 NAS,畢竟常常需要對同一批文件或者素材進行處理,寫入和拷貝都離不開高效的帶寬能力。如果千兆 NAS,一個千兆終端的訪問就能把帶寬搶完了,而如果換成萬兆,10 個千兆終端同時訪問都綽綽有餘。

我通過 Homebox 測試 NAS 並發寫入和讀取的速率,可以看到下行帶寬達到了 5.78Gbps,上行達到了 2.89Gbps,總帶寬在 8.67Gbps,如果有別的設備同時介入測試,也能從分流到可用的帶寬量,至少不會出現打架的情況。如果你希望每個終端的帶寬能夠滿足需求,可以考慮在交換機裡面做好進階的分流設置。

總體來說,想把 DS923+ 下行的萬兆帶寬跑滿是比較容易的,不過上行就得看硬碟自身的性能表現了,群暉SNV3410-400G 的讀寫性能在 3000MB/s 和 750MB/s,實測數據是比較符合官方標稱的性能的。

最後,可能有的朋友會好奇,直接拿固態當存儲池和把固態硬碟作為機械硬碟的緩存,二者之間有啥性能上的區別呢?其實關鍵還是在於緩存檔的大小。機械盤 + 固態盤緩存的方案同樣能夠達到近 10Gbps 緩存內的高速讀寫。藉助 iPerf3 測試,可以看到 DS1621+ 和 DS923+ 之間的上下行帶寬達到了 9.42Gbps。

在的硬碟之間進行大文件的拷貝測試,緩存內的上下行速率也能達到 800MB/。但是一旦單次傳輸超過緩存容量,立馬掉到機械盤速度,此時的 NAS 間讀寫性能就會下降到 400MB/s 左右了,並不能完全發揮萬兆 NAS 的性能。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群暉這項功能僅支持自家的固態硬碟,所以也是希望能夠早日把固態硬碟當存儲池這項功能開放給其他第三方的固態硬碟。


三、萬兆 NAS 環境能夠給你的日常工作流程帶來哪些變革?

前文我們簡單測試了一下 DS923+ 的萬兆帶寬和實際讀寫性能表現,大家肯定更關心它能夠對我們生產生活帶來哪些幫助?我這就一一給你解答。

用好兩台本地萬兆群暉 NAS + 異地群暉 NAS,實現數據存儲備份的 3-2-1 原則

買 NAS 的大部分用戶,最早肯定是奔著數據存儲的需求,畢竟電腦的空間有限,升級安裝硬碟都不方便。如果要給家人共享一些資料更是麻煩,NAS 的出現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以上痛點,重要的內容無需再拷貝到移動存儲設備。電腦裡面重要的工作文件,珍貴的學習資料都可以無縫備份到 NAS 中,同時還可以在另一台設備里恢復。

按照業界共識,數據備份一般需要遵循「3-2-1 原則」 ,它主要是指:數據要至少保留 3 個副本,存儲在 2 個不同的存儲介質中,至少有 1 個異地備份。3-2-1 原則基本上保證了你的數據不會受到磁碟損壞、存儲設備故障、地域災難等絕大部分情況的影響。

我目前手頭上有三台群暉 NAS,武漢本地兩台:DS1621+ 和 DS923+,成都一台:DS920+,未來打算將 DS1621+ 寄回重慶新房,實現三地災備,我的數據備份也是圍繞他們展開。因為本地兩台的 NAS 都是萬兆的網絡環境,所以備份速率都是拉滿的。

【3 個副本備份】:DS1621+、DS 923+、DS920+
【2 種介質備份】:本地 NAS、百度雲網盤
【1 個異地備份】:成都、武漢、重慶

目前群暉 NAS 內置了多種數據備份方案,我也給大家重點介紹下其中使用比較多的幾種,供大家參考。群暉的備份軟體思路主要是設置任務端和伺服器端,先通過伺服器端(備份目的地)配置連結,然後在任務端(備份來源地)配置任務。

【終端 ⇌ NAS】:Synology Drive(本地 / 異地)、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本地)
【NAS ⇌ 網盤】:Cloud Sync(線上線下)
【NAS ⇌ NAS】:Synology Drive ShareSync(本地 / 異地)、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本地)、HyerBackup(本地 / 異地)

【NAS 與終端】之間,可以考慮「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首次使用的時候,需要激活軟體,操作都很簡單。這個軟體可以備份個人計算機、物理伺服器、文件伺服器、虛擬機等多種設備數據,功能相當強大。

初次使用 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 時,需要在伺服器端(備份目的地)代理程序中,填寫伺服器 IP 設置目標設備,然後在需要備份的 NAS 設備(備份來源地)的 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 中設置備份計劃,就可以實現將 NAS 或者終端的資料備份到另一台 NAS 上了。

【NAS 與 NAS】之間建議選擇「Hyper Backup」的方案,這個備份軟體不僅能夠備份資料,還可以支持 NAS 套件設置的備份。

我在將 DS1621+ 數據遷移到 DS923+ 時,就使用的是先用 Hyper Backup 備份套件設置到 DS923+,然後直接本地恢復,而且這個軟體也支持多版本的增量備份和循環備份,頗有點 TimeMachine 的味道了。

對於需要在【NAS 與網盤】之間同步數據的用戶,可以選擇「CloudSync」,這個備份軟體專門服務於雲盤,目前已經支持到了京東雲、騰訊雲、阿里雲、百度雲等國產軟體,還有 OneDrive、Dropbox、Google 雲盤等國際軟體。

你只要設置好 NAS 的特定文件夾與百度雲的文件夾雙向同步就可以了,比如別人給我發了一個文件或者資源,我直接轉存到百度雲,群暉就可以利用閒暇時間下載到 NAS 文件中,相當省事。

最後,如果沒有這麼多的 NAS 但也想要實現重要數據的多副本異地備份,建議使用「群暉 Synology Drive」,之前給大家介紹過通過 DDNS + Synology Drive 就可以實現了。擁有兩台群暉 NAS 的用戶,還可以增加一個使用 Synology Drive ShareSync。

相比於前面不可以直接訪問的整體數據備份,Synology Drive ShareSync 則是文件夾的內容同步,你可以直接訪問編輯備份文件,實時同步。這樣就算單個設備故障後,仍有一個 NAS 設備能夠可以兼顧其他設備的同步功能,同樣實現了 3-2-1 原則。我本地的兩台萬兆 NAS 之間就通過 Synology Drive ShareSync 進行了大容量文件的高速同步,這比其他備份軟體都更加符合設備遷移的需求。

萬兆 NAS 環境如何改善圖片處理與視頻後期工作流

除了數據備份外,作為內容創作者,圖片處理和視頻後期也是家常便飯。我所使用的 Sony A7R4 拍攝 RAW 照片素材,6100 萬像素的單張照片容量就高達 120MB,經常拍一輪幾百張素材,照片和視頻的原始素材容量巨大,動輒幾十 GB。

過去使用千兆 NAS 時,如果直接在 NAS 內編輯素材,就容易在加載和渲染時卡頓,影響工作效率,這些待處理的照片素材過去常常會放在電腦桌面或者外接固態硬碟上。為了不讓我 1TB 的 MacBook 和 2TB 的 PSSD 被占滿。只能先拷貝到桌面,等處理完之後,再倒騰到 NAS 裡面,不僅多了一道程序,而且速度較慢。

現在有了群暉 DS923+ 萬兆 NAS 環境之後,我就可以將大容量的素材拖拽到固態硬碟存儲池的共享文件夾內,直接藉助 Adobe Lightroom 和 PhotoShop 在 NAS 裡面完成素材導入、素材編輯及素材渲染工作,實際體驗基本上和電腦本地、外接 PSSD 的效率沒有區別了,內容創作效率大幅提升。

我測試了下 Adobe Lightroom 處理 100 張索尼 A7R4 拍攝的 RAW 格式圖片(單張 120MB),改圖之後安裝長邊 4000 像素,容量小於 5MB 的效果導出,最終耗時 5 分 04 秒,這個速度接近 MacBook Pro 本地的導出效率。

在視頻編輯方面,我測試了之前給大家展示過的 4K 杜比視界工作流,處理速度也比較接近於本地性能,而且還可以流暢回放影視颶風分享的 8K 視頻原始素材,所以萬兆 NAS 環境還是可以戰未來的。我的新房目前也是按照全屋光纖和六類網線鋪設的網絡環境,全屋目前每個房間均能擁有滿速 10Gbps 的帶寬性能,如果大家感興趣以後再給大家做一個新房的布網教程。


四、總結一下

以上就是想要給大家分享的群暉 DS923+ 萬兆 NAS 的使用體驗了,總結一下,對於有預算上萬兆的童鞋,真心可以考慮一台 DS923+。它的生態位就是位於 DS920+ 和 DS1522+ 之間,對比 DS920+ 雖然縮減了核心數和核顯,但是擁有更強的 CPU 單核性能和雙通道 ECC 內存,還加入了可拓展的萬兆帶寬;相比於 DS1522+ 又增加了 SSD 儲存池的功能,群暉 DS923+ 也算是成功補齊了滿血萬兆 NAS 的最後一個性能短板。

算上 DS922+ 我目前手上共有 3 台群暉 NAS,在日常的使用體驗中,就可以清晰的感受到性能之間的梯度:最低一檔的 DS920+ 千兆配機械盤存儲池 / 固態盤緩存,基本上只能滿足存數據 + 看視頻的需求。DS1621+ 萬兆配機械盤存儲池/固態盤緩存為第二檔,已經可以滿足用數據的需求了,但長時間讀寫還是會有些掉速。最高一級,DS923+ 萬兆配固態硬碟存儲池,使用體驗和本地固態沒有什麼區別了,不僅讀寫速度快,而且穩定,應該能成為不少工作室的夢中情機。

當然,不少朋友也對於 DS923+ 的 CPU 沒有核顯,依舊是千兆網口的配置表示了遺憾,覺得好歹給個 2.5Gbps 甚至 5Gbps 網口。我覺得對於群暉這個體量的頭部企業,穩紮穩打可能是更加理性的選擇。就像 Apple 一樣,你可以拿它跟其他安卓機型比配置比參數比價格。但真正等你要挑一款穩定可靠的 NAS 設備時,你會發現群暉依舊是站在頂端的存在。

不過我個人還是建議群暉官方可以考慮出點 USB 轉 2.5Gbps 和 5Gbps 網卡,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選擇。畢竟從千兆到萬兆的升級,一般的消費者可能還真吃不消,平穩的性能過渡應該能夠吸引到更多的客群。最後也希望群暉能夠更多的傾聽中國消費者的心聲,目前許多的國產品牌已經在迎頭追趕,也期待市場占率第一的群暉能夠憋個大招,帶來更加驚艷的 NAS 產品。

分享到此結束,我是 Geek 研究僧,一枚愛好測評的研究生,我們下期再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