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中老年人出現這6種表現,可能發生了癌症,該檢查了

唐醫生科普聊 發佈 2024-04-05T05:06:14.409543+00:00

其實,大多數人的癌症,在早期時並不會有什麼明顯的症狀,哪怕有輕微的不適,很多人也不會往癌症這方面考慮。相信發生在大家身邊的案例不少吧,大多數人的去世,都和癌症相關。可到頭來,還是沒法醫治,雖然醫學在不斷發展,但是某些癌症還是束手無策。

其實,大多數人的癌症,在早期時並不會有什麼明顯的症狀,哪怕有輕微的不適,很多人也不會往癌症這方面考慮。

相信發生在大家身邊的案例不少吧,大多數人的去世,都和癌症相關。可到頭來,還是沒法醫治,雖然醫學在不斷發展,但是某些癌症還是束手無策。

其實癌症在出現伊始,很多人都忽略了它帶給人們的「信號」,導致人們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那麼,當癌症出現時,人體會有哪些表現呢?

為什麼老年人更容易患癌症?

1.老年人普遍有著較差的抵抗力

隨著人體的老化,人體的器官也在不斷衰老,器官的功能也在不斷地衰退。

隨之而來的是較差的抵抗力,所以說老年人經常有感冒、發燒、咳嗽這些疾病,這些疾病發生了也不能得到及時的好轉,他們的抵抗力不如年輕時那樣強大。

隨著人體老化,細胞也會出現一定的錯誤,DNA中的遺傳物質也會出現問題。這時候癌症因子就可以快速地侵入到細胞核與DNA的遺傳物質裡面,損傷人們的機體性能。

2.長時間接觸致癌物

人在出生到死亡,或多或少都會接觸一些致癌物,隨著年齡增長,接觸致癌物的時間也會越來越長,這樣就會增加患癌的風險。

如長期接觸瀝青,就會使皮膚癌的風險比較高,但是從接觸瀝青,到演變成皮膚癌,一般來說需要20年左右的時間。

3.潛伏期長

癌症在形成之前,它的潛伏期是非常長的,見過這段漫長的潛伏期之後才會形成癌症,所以就會發現的癌症的人的年紀會比較大。

正常的細胞慢慢演化成癌細胞,大約會需要10年到15年的時間,有的時候甚至能夠延長到30年的時間。所以很多人在發現癌症的時候,已經是五十歲以後了,甚至到了七八十歲。

提醒:中老年人出現這6種表現,可能發生了癌症,該檢查了

1.莫名發燒不退,或反覆

這裡的發燒大多是指低燒,基本上保持在38度及以下。在臨床上,一些腫瘤引起的身體發熱,在使用抗生素後也無法得到緩解和下降。甚至反覆發燒。

所以,一旦在發燒2-3天後沒有緩解,或在用藥後依舊沒有明顯體溫下降趨勢,別拖著,早點檢查一下更放心些。

2.身體無故疼痛

在明確身體沒有受傷的情況下,發現自己出現了局部持續性疼痛,並不斷加重。更奇怪的是,吃止痛藥都無法緩解這種疼痛。

此時我們應該警覺,這些疼痛很可能是身體發出的危險信號。比如,腰背疼痛常由卵巢癌引起、胃痛由胃癌引起、頭痛由腦癌引起等。

3.短期內體重下降

《英國醫學雜誌》曾研究了體重突然減輕和癌症之間的關係,6.4萬名志願者中,研究人員在908名志願者身上發現了體重突然降低的情況。

結果發現他們或多或少患上了某種癌症,由此可見,體重突然降低是一個非常不好的信號。

4.一直咳嗽

咳嗽是平時生活中很常見的症狀之一,但是,大多數咳嗽都會在服藥後緩解和痊癒。

在平時,一旦發現身體長期咳嗽,吃藥也無法緩解,就需要高度警惕,可能是肺癌引起的,尤其是長期抽菸的人。

5.經常口腔潰瘍

生活中,相信很多朋友都有體會過口腔潰瘍的痛苦,但是也因為它的太常出現,所以大家也並不會很重視自己的這種情況。

確實, 對於大部分的口腔潰瘍患者來說,一般1-2個星期就可以痊癒了,大家不用擔心自己的身體有問題。

但是如果你長期有口腔潰瘍的情況,而且治癒期也長,要一個月甚至幾個月的,建議大家這個時候要重視自己的這種情況。這種表現很可能是因為患有口腔癌,建議到醫院做個全面的檢查。

6.大便帶血

癌症的出現大多會伴隨著大量的出血,比如流鼻血,大小便出血,甚是咳血等症狀。特別是大便出血,很多人都會認為是痔瘡的一種表現。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帶血經常性的出現,並且總是覺得排不淨的話,那一定要重視起來了。這些症狀可能意味著食道癌、胃癌、腸道類癌症、肝癌、肺癌等嚴重的癌症。

預防癌症,4大檢查不可忽視!

1.腸鏡檢查

有部分體檢項目需定期進行,例如腸鏡檢查。腸鏡檢查對直腸癌,結腸癌篩選都有幫助,有的人局部剛開始出現息肉,而腺瘤樣息肉性質改變可能性大,會逐漸產生癌細胞,進而引發腸癌。

如果可以通過腸鏡檢查的方式了解腸道健康情況,有病變儘早處理,可以有效降低腸癌的患病率。

2.乳腺癌篩查

乳腺癌可以說是女性出現次數最多的一種,對女性傷害是非常大的,很多人因為這個失去了生命,所以,建議女性朋友一定要注重乳腺癌的篩查。

尤其是年齡超過40歲的女性朋友,因為乳腺癌只有在早期的時候,才有治癒的希望。

至於篩查的項目,可以考慮乳腺鉬靶X線拍攝檢查,對乳腺癌的特異性和敏感性都比較高,對發現早期的乳腺癌有很大的意義。

3.影像學檢查

影像學檢查其實是針對於局部的一種檢查方式,其中包括CT和胸片。一般而言,做影像學檢查往往是建立在體格檢查或血液檢查的基礎上,如果已經發現了潛在的隱患。

在無法完全確診疾病的情況下,影像檢查就能夠大概的了解癌變的程度和腫瘤的體積大小。

當然,進行的這一步,如若無法明確癌變性質,還得進一步選擇其他的方式來輔助判斷

4.腹部彩超檢查

人體腹內的肝、膽、胰、脾、腎,以及女性的子宮附件、男性的前列腺,都是腫瘤高發部位,都可以通過彩超做到早發現。

建議30歲以上人群,每年做一次腹部彩超檢查,50歲以上的,可以每年做兩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