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丹看展】中國國家博物館:逐夢寰宇問蒼穹——中國載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

京華丹心 發佈 2024-04-05T08:57:14.175663+00:00

1992年,黨中央作出了實施載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決策,明確了「三步走」發展戰略,揭開了中國人進入太空的輝煌篇章。



1992年,黨中央作出了實施載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決策,明確了「三步走」發展戰略,揭開了中國人進入太空的輝煌篇章。30年來,載人航天工程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載人航天發展道路。為建設航天強國、科技強國,提升大國地位,增強民族凝聚力發揮了重要作用,展示了偉大的中國道路、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堅定了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決心和信心。



為充分展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30年發展成就,大力弘揚載人航天精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中國國家博物館攜手共同舉辦的「逐夢寰宇問蒼穹——中國載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於2月24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對觀眾開放。


該成就展以「回望飛天路、奮進新征程」為主題,分為領導關懷、光輝歷程、輝煌成就和發展展望四個板塊,全面系統回顧載人航天工程全線30年來自信自強、奮鬥圓夢的輝煌歷程,重點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載人航天事業取得的跨越式發展和歷史性成就。



今天,丹丹來到中國國家博物館,帶大家一起「逐夢寰宇問蒼穹」,重溫在黨的領導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30年中所取得的輝煌成就,感受航天事業所見證的中國精神。


進入中國國家博物館西大廳,神舟十三號返回艙、空間站組合體1:4模型、天和核心艙1:1模型、長征系列火箭模型……一件件大型實物展品分布在展廳各處,讓參觀者仿佛置身「太空家園」。



白色的艙身,碩大的個頭,天和核心艙1:1模型位於展廳中央,不少觀眾駐足艙前拍照留影。艙門一側,人們排起了長隊,準備進入艙內親身體驗航天員的在軌生活。


天和核心艙1:1模型


觀眾步入天和核心艙模型艙內參觀


走出艙門,抬頭向上看,只見「天宮」正翱翔。這是空間站組合體1∶4模型。在空間站組合體模型下仰望,觀眾們可以體會從地球望向空間站的浩瀚感受。這也是空間站組合體模型首次以大比例的形式在展館中完整呈現。


中國空間站組合體1:4模型


在核心艙模型的左後側,立著一個上窄下寬的「大鐘」。與其他「白白淨淨」的展品不同,它銀色的外身布滿被燒蝕過的棕褐色痕跡。這是一件曾親臨太空的珍貴展品——神舟十三號返回艙。去年4月16日,正是它搭載著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平安返回地球。


返回艙身後,一面巨大的降落傘從高處垂下,紅白相間的條紋格外醒目。當返回艙穿越大氣層後,這面降落傘如一朵紅白大花瓣在空中層層綻放,助力返回艙從高速狀態下降到一個航天員可承受的著陸速度。


神舟十三號返回艙


展覽現場,「太空衣櫥」前圍滿了前來打卡的觀眾。通體純白、軀幹像盔甲、四肢像麵包——由中國自主研製的「飛天」艙外航天服塊頭超大、人氣超高。


艙外航天服


航天員出艙活動,是載人航天的三大關鍵技術之一。而身處環境惡劣複雜的太空中,能夠保護航天員「太空行走」安全的,便是艙外航天服。


「飛天戰袍」來之不易。2004年,我國啟動艙外航天服研製,儘管積累了一定基礎,但面對的依然是一個全新領域。形象地講,一件艙外航天服其實就相當於一個微型載人太空飛行器,近百種單機產品、數萬個零部件,都要裝到只有一件衣服大小的空間裡,難度可想而知。


「神舟七號報告,我已出艙,感覺良好!」2008年9月27日,航天員翟志剛完成首次太空出艙。當時,他身穿的是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代艙外航天服。後續,研製團隊持續開展優化設計,新一代「飛天」艙外航天服在神舟十二號乘組出艙時亮相,成為目前世界最先進的航天服之一。


艙外航天服


逐夢蒼穹,中國載人航天不會止步於近地軌道的「天宮」,目光早已投向38萬公里之外的「月宮」。2020年12月17日,我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採樣返回,共計帶回1731克月球樣品,其中部分月球樣品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用於面向公眾展示、進行科普教育。此次展覽展出了56克月球樣品,透過一枚「水晶球」,觀眾可以一覽來自月球的痕跡。


月球樣品


太空種子:「小麥-魯原502」「小麥-航麥六號」「玉米-航玉35」……展櫃中,一排形似蛋殼的透明器皿中分別放著不同的種子,而它們也有共同點——都是「飛天種子」的後代。


「造船為建站,建站為應用」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建設發展的初衷。國家太空實驗室的研究與民眾日常生活關係密切,航天育種是典型代表。與傳統育種技術相比,太空育種的最大優勢在於空間誘變材料的變異率高、育種周期短,可在相對較短時間內創製出性狀優良的種質資源。如今,小麥新品種「魯原502」是全國小麥種植面積第二大品種;水稻品種「Ⅱ優航1號」高產、抗病、適應性廣,創造百畝再生稻單產世界紀錄,是我國應用航天育種技術育成推廣面積最大的水稻品種。


太空種子


除了「大物件」,還有「小細節」。展櫃中,丹丹看到了多本載人飛行任務的綠皮飛行手冊、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生寫給航天員的信,還有我國進入太空第一人楊利偉的訓練日記。在載人航天工程里,「人」的參與貫穿始終,蘊含著深厚的人文情懷,這也是展覽重點呈現的部分。


楊利偉的訓練日記


更多展品展示


成就展主要展品還包括巡天空間望遠鏡,長征二號F、長征七號、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等模型,新一代載人飛船及月面著陸器等未來載人登月主要飛行產品模型更是首次展出。


巡天空間望遠鏡

月面著陸器1:4模型

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1:10模型


展廳現場



觀眾有話說


和媽媽一起來觀展的明申小朋友是一位三年級的小學生,小小年紀已是「資深航天迷」。中國國家博物館相繼舉辦的「科技的力量」「月球樣品001號·見證中華飛天夢」「協同創新 自立自強——『兩彈一星』精神展」等一系列航天展,明申從未缺席。「中國空間站裡面有什麼?」「神舟號飛船是如何飛向外太空的?」「太空人在天上怎麼吃東西?」......明申時不時冒出來的航天知識連環問常常難住爸爸媽媽。明申媽媽說:「每次來觀展都能解決掉『連環問』里的一兩個問題,這讓孩子對參觀航天展樂此不疲。」明申也開心地告訴丹丹:「我今天又學到了新知識,太空中培育出的小麥種子很少生病,可以生長出更多更好的小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