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這麼可愛 誰能扛得住

北青網 發佈 2024-04-05T15:23:09.521284+00:00

《山海經》中關於大熊貓產地的注釋大熊貓丫丫的狀態在社交平台上備受關注,連續幾天都成為了熱搜。「如何保護大熊貓」成為了網友們熱議的話題,畢竟大熊貓在我們國家擁有著至高無上的國寶地位。那麼,大熊貓在古代也是國寶麼?它們曾經在歷史上發生過什麼故事?

《山海經》中關於大熊貓產地的注釋

大熊貓丫丫的狀態在社交平台上備受關注,連續幾天都成為了熱搜。「如何保護大熊貓」成為了網友們熱議的話題,畢竟大熊貓在我們國家擁有著至高無上的國寶地位。那麼,大熊貓在古代也是國寶麼?它們曾經在歷史上發生過什麼故事?

不愧是你大熊貓

曾用名多達30個

若是在古籍中搜索「大熊貓」三個字,幾乎很難找到相關記載。難不成古代沒有大熊貓?還是古人壓根就沒見過大熊貓?好在考古專家曾在雲南祿豐和元謀兩地發現了始熊貓的化石,後又在河南淅川縣下王崗遺址發現了大熊貓的上頜骨和牙齒。原來早在800萬年前,大熊貓就已經存在啦!至於為什麼史書上沒有相關記載,這是因為大熊貓在古代的名字實在太多了。

現代人真的是難以想像,大熊貓這種胖乎乎、圓嘟嘟的萌物在古代居然被叫成猛氏獸、猛豹、貘、貊、白熊、花熊、白豹、白羆、文羆、銀狗、華熊、花頭熊、竹熊、杜洞尕、峨曲、角端、執夷、食鐵獸、騶虞、貔貅……這些聽起來無比英武神勇的名字在史料文獻中居然多達30多個,其中有些還尚存爭議,但由此也能看得出來古人對大熊貓是真愛。

在這麼多名字中,古人最愛用「貘」以及「玄貘」「貊」來稱呼大熊貓,這是因為古人習慣於用諧音進行取名。郭璞註疏《爾雅》提到:「猖與貊,貃與貘,並字異,而音同,聲轉為猛。」由此可以看出猖、貊、狛、貃等,要麼是「貘」的諧音,要麼就是「貘」的異體字。

順著「貘」的線索找下去,現代人就很容易發現大熊貓在歷史上的蹤跡了。古人對於大熊貓的記載,側重於它的形態食性以及產地。如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描述道:「貘似熊,黃白色,出蜀中。」說出了大熊貓的顏色以及產地。而晉代郭璞在《爾雅疏》中又強調:「似熊,頭小庳腳,黑白駁,能舐食銅鐵及竹骨,骨節強直。中實少髓,皮辟濕。」體色黑白,並且愛吃竹子,這可不就是大熊貓的特點嘛!

當然,古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更傾向於叫大熊貓的「小名」,但大熊貓的小名也是非常之多,每個名字都有它的來歷。比如大熊貓的鄉親父老就愛稱它為「白熊」或者「花熊」。「白熊」是來源於《漢書·薛宣傳》:「宣數言政事便宜……所貶退稱進,白黑分明,由是知名。」這裡的「白熊」就是指毛色黑白相間的熊。而「花熊」就更好理解,就是花白的意思,這個詞常被用來形容毛髮黑白混雜,故「花熊」就是黑白相間的熊。繞開毛色這個思路,古人也會通過大熊貓的日常習性來給它起小名,比如「竹熊」。很顯然,因為大熊貓對竹子是愛得偏執,從早到晚都要吃竹子,這個小名還真的挺貼切。

至於冷門一些的小名,如「杜洞尕」「洞尕」等,這些小名可是咱們少數民族同胞給起的,其中「尕」有小、漂亮、可愛的含義,多用於長輩對小輩的愛稱,足以可見大熊貓是有多討人喜歡。

那麼它們是什麼時候開始被叫「熊貓」的呢?這還得從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說起。某天法國博物學家戴維在四川得到了一個不知名的奇獸標本,他暫時取名為「黑白熊」,後就寄回了歐洲研究。至1900年,大英博物館檢驗了這個標本的頭骨和四肢骨骸,認為這個動物與其他的熊類不同,屬於新的物種,於是改名為「Giant Panda」,翻譯過來就是貓熊。後來怎麼又變成了熊貓,有一說法稱是中外書寫方向的差異,外國人從左往右讀「貓熊」,咱們就從右往左念「熊貓」。這一說法沒有得到確切的考證,但這樣叫起來還真是可愛得要命。

不愧是你啊大熊貓,連名字都有這麼多,各有各的來路。

傳聞中的猛獸

最愛偷吃鐵鍋

估計如今靠著賣萌為生的大熊貓們壓根就沒有想過,它們在史書上的形象居然是猛獸,驍勇善戰,英勇無比,閒下來最愛乾的「惡作劇」是跑到老百姓家裡偷吃人家的鐵具。

關於大熊貓是驍勇善戰的猛獸,極有可能是一場誤會。這場誤會來源於《史記·五帝本紀》:「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咸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蓻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這裡說黃帝曾經下令馴養熊、貔貅以及虎來助戰,並且這個決策很成功,他在阪泉擊敗了另一個部落首領炎帝。因為大熊貓有「貔貅」的別稱,很多人就認為這裡的貔貅是指大熊貓,於是腦洞大開,認為大熊貓驍勇善戰。然而很遺憾,根據史料文獻的記載與描述,這裡的貔貅極有可能是豹和狼。

至於大熊貓為什麼會被認為是貔貅,這是因為清代旅行家胡世安在《譯峨籟》中皮了一下:「貔貅,自木皮殿以上,林間有之。形類犬。黃質白章,朧贅遲鈍,見人不驚.群犬常侮之。聲訇訇,似念陀佛。能援樹,食杉松顛並實。夜臥高籬上。古老傳:名皮裘,紀游者易以貔貅。此獸卻不猛。兩存以備考。」胡世安心想:「這麼可愛,居然被叫『皮裘』,不行!得改!」於是他就把大熊貓的名字改成了「貔貅」。當然,胡世安皮歸皮,還是很負責的,他明確告訴世人此貔貅非彼貔貅。

雖然大熊貓驍勇善戰這點存疑,但好歹猛獸這個「人設」還是立住了。在很多史料文獻中,古人都將大熊貓描述為體型龐大的猛獸,同樣也是珍獸。如司馬相如在《上林賦》中就提及,當年漢武帝在上林苑中養了各種奇珍異獸,大約有四十多種,其中大熊貓的勇猛居然能名列前茅。而在《山海經》中,關於「獸多猛豹」的注釋為:「卭來山,今在漢嘉嚴道縣,南江水所自出也。山有九折坂,出貊,貊似熊而黑白駮,亦食銅鐵也。」

這段注釋中提及的地區,也正是現代大熊貓分布的兩個主要區域,而最後一句「亦食銅鐵也」聽起來有點讓人震驚。這大熊貓除了吃竹子,居然還吃鐵?不止是《山海經》,晉郭璞也記載過大熊貓「能舐食銅鐵及竹骨」。是的,你沒看錯,古代傳聞中的大熊貓閒下來沒事做,就跑到老百姓的家裡,專門偷吃人家廚房裡的鐵鍋,啃起鐵鍋來,就跟啃大餅一樣。這個情形被記載於清代《房縣誌》中,稱同治四年,有一種貘獸跑到縣城裡,看到老百姓用鐵造的農具就流口水,就連城門上的鐵皮也不放過。

對於大熊貓吃鐵的事情,古人可愛八卦了。南宋羅願於《爾雅翼》中提供了後續報導:「貘。今出建寧郡。毛黑白,臆似熊而小,能食蛇,以舌舐鐵,可頓進數十斤,溺能消鐵為水。有誤食針鐵在腹者,服其溺則化……今蜀人云峨眉山多有之。」大熊貓一次可以吃十斤鐵,並且還能將鐵消化為水。更誇張的是,假如人類不小心誤食了針鐵,不用害怕,只要把大熊貓的尿喝下去就能消化了……正因為有這麼多關於大熊貓吃鐵的傳聞,於是明代地理著作《蜀中廣記》將大熊貓稱之為「食鐵獸」。

早在西晉起

熊貓就是和平友愛的象徵

除了擁有猛獸的盛名以及「食鐵獸」的傳聞外,大熊貓在古代可是被視為一種義獸。因為它只吃竹子,不傷害其他動物,於是它就被古人賦予了和解、建立友好關係的象徵。

這還得從西晉時期說起,當時大熊貓被稱為「騶虞」。關於「騶虞」,《詩》云:「騶虞,義獸也,白虎黑文,不食生物,有至信之德則應之。」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白虎黑文,尾長於軀,不食生物,不履生草,應信而至者也。」其中「白虎黑文」,與現代大熊貓毛色一致;而「不食生物」,這一點又與現代大熊貓的飲食習性相符。雖然「尾長於軀」看起來不像是現代大熊貓的尾巴,但經過了數千年的進化,很難說大熊貓的尾巴曾經不是這樣,比如大熊貓幼崽的尾巴就偏細長。

那麼,大熊貓在古代是如何當「和平使者」的呢?據《資治通鑑·卷六》記載:「晉制,有白虎幡、騶虞幡。向虎威猛主殺,故以督戰;騶虞仁獸,故以解兵。」在打仗的時候,只要有一方舉著「騶虞旗」,就代表說:「這仗不打了,不打了,求和解!」

到了唐代公元685年10月22日這天,武則天曾經將一對大熊貓的活體以及70張白熊毛皮作為大唐的國禮賞賜給了日本天武天皇。據史料描述,當時大熊貓有兩個專屬馴獸師,同時還給它們配了一個宮廷衛隊。兩隻大熊貓坐在寬敞而又漂亮的獸籠里,從長安出發,到了揚州後,改坐海船,隨日本遣唐使漂洋過海到日本。這是目前歷史有詳細記載的,大熊貓第一次作為和平友愛的使者走出國門。至明清時期,史料上仍然有大熊貓為義獸的記載。尤其是明永樂、宣德年間,曾經還出現了三次「騶虞熱」,這個行為被稱為「騶虞獻瑞」,古代文人還為它寫了《騶虞頌》《騶虞詩》。

或許大熊貓萬萬沒想到,它會因為性情仁義且顏值出眾,加之民間錯誤的流傳,使得它招來了殺身之禍。早在先秦周宣王時期,就曾要求北方小國「獻其貔皮」,這也是將大熊貓作為貢品的最早記載。而後來唐太宗貞觀十八年,唐太宗趁著自己高興,大手一揮,就將大熊貓作為賞賜送給了長孫無忌等14人。《蜀中廣記》更是詳細地記載了大熊貓的皮究竟是有多溫暖,就連權威性的醫書《本草綱目》上都錯誤地認為大熊貓皮可以治療水氣病……為了得到大熊貓,古人開始對大熊貓進行大型捕殺,大熊貓數量大幅度減少。好在大熊貓長期躲在西南地區的深山之中,古人以為大熊貓就此消失了,這才讓它們倖免於難。

到了20世紀50年代,中國推行了「熊貓外交」。作為人人都愛的國寶,大熊貓「再次出山」,它們多次出國擔任友好使者,為發展對外友好關係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樣,保護全世界的大熊貓也成為了現代人的使命。

文並供圖/金陵小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