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兩地入選全國榜單,有何秘訣?

大江資訊news 發佈 2024-04-05T19:14:40.551540+00:00

日前,自然資源部公布首批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範縣(市)名單,蕪湖市灣沚區、繁昌區兩地榜上有名。灣沚區和繁昌區分別作為土地資源類和礦產資源類成功入選示範縣(市)名單,究竟憑何上榜?在自然資源節約集約方面,蕪湖又有哪些「秘訣」?

日前,自然資源部公布首批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範縣(市)名單,蕪湖市灣沚區、繁昌區兩地榜上有名。灣沚區和繁昌區分別作為土地資源類和礦產資源類成功入選示範縣(市)名單,究竟憑何上榜?在自然資源節約集約方面,蕪湖又有哪些「秘訣」?



做好加減法 讓沉睡的土地「動起來」


位於灣沚區新蕪經濟開發區的安徽廣源包裝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正式投產,目前已實現年產包裝箱2.4億隻,年產值3億元。這一項目的落地,摒棄了改造舊廠房、建設新廠房「新舊並舉」的常規模式,將原有6000餘平方米建築全部拆除,一次性新建30000平方米高標準現代化廠區,創造了園區資產重組新模式。


該項目是灣沚區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積極盤活閒置低效利用資產的生動寫照。圍繞土地節約集約利用,近年來,灣沚區多措並舉促進土地利用方式從增量擴張向存量盤活為主轉變,通過完善制度引領、加大政策扶持、挖掘存量資源等方式,持續做深做實土地節約集約利用,五年來累計消化批而未供土地3309畝,盤活低效用地2752畝,處置閒置土地1353畝。


▲諾貝爾新材料使用低效土地進行集中再開發。


「一方面做減法、騰出新空間,一方面做加法、發展新產業,這樣的一減一加之間,土地資源就能實現優化配置,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自然資源所有者權益和開發利用科科長儲明表示。

近年來,蕪湖市圍繞精準高效供地、提高效益用地、從嚴從緊管地、挖潛增效盤地、綜合整治騰地等方面,高位推動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新增工業項目用地全部實行帶規劃總平面圖出讓,鼓勵帶建築規劃設計方案出讓,對用地規模超過150畝的工業項目原則上分期供地。


實施工業用地《出讓合同》與《履約監管協議》「雙合同」監管。全面開展工業用地績效調查企業「畝均效益」評價,對全市約27.8萬畝工業用地逐地塊摸排企業用地、稅收、用工等指標,並開展可利用資源核查,將批而未供和閒置土地矢量圖層納入自然資源「一張圖」系統,全面落實治理。


▲安徽熙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12英寸矽基OLED微顯示模組及配套集成電路晶片項目盤活利用工業低效土地。





消化批而未供土地。堅持項目驅動,編制存量產業用地「招商地圖」,加大「雙招雙引」力度。經開區通過存量土地盤活與增量土地優化配置統籌並舉,有效保障智能網聯汽車、信義光伏、海創新能源等重大招商引資項目落地。



處置閒置土地。通過無償收回、協商有償收回、督促開工等多種方式盤活處置閒置土地。三山經開區協商收回錦鑫新材料、鏡湖區協商收回皖能電力等項目共計401畝閒置土地,經開區督促之優軸承、灣沚區督促中匯瑞德等項目共計235畝閒置土地及時開工,消除閒置狀態。



實施工業低效土地再開發。採取「騰籠換鳥」「複合開發」「提質增效」「退散進集」等方式,深度清理工業低效土地,騰出存量空間,有效保障了鳩江區天馬微電子、弋江區中夢眾創空間、無為貝馳生物等近60個招引項目落地。與此同時,運用市場邏輯,充分發揮政府平台作用,實施收購、收儲低效工業用地,加速盤活。對歷史遺留未供即用土地,創新探索「房地分離」的處置模式。




用好乘除法 釋放綠色發展潛力

在荻港海螺礦山,五年前就已開始的礦山數位化建設已顯現成效,礦石各項指標實時監測,配礦系統實時調度,礦山生產效率不斷,礦產資源利用率大幅提升,可以說荻港海螺數位化管理護出了「一片綠」。數位化建設不僅僅提高效率和資源利用率,其本身也是創建綠色礦山的一部分,礦區範圍的所有生產過程都能被實時監控。


▲蕪湖海螺箬帽山戴店礦區。


數位化建設為礦山利用效率做「乘法」,是繁昌區礦產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繁昌區大力發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新材料產業,做好礦山管控的「除法」文章,積極推動礦產開發從「散」到「聚」,資源利用從「粗」到「精」,生態環境由「灰」到「綠」,礦山數量從上世紀90年代的600餘家減少至現在的38家。


安徽省78家國家綠色礦山名錄庫中,繁昌區占8家,位居全省前列。構建具有繁昌特色的非煤礦山監管新模式,利用「網際網路+」打造科技管礦平台。投入1000餘萬元分兩期建成全省首個全域科技管礦信息化監管平台,形成全時空、網絡化、可視化、智能化的立體防範監控體系。同時,加快科技創新,引領礦山開採智慧化,2021年8月,全國首個露天水泥礦山無人駕駛礦車應用項目在繁昌投入運營。


▲蕪湖市繁昌區紅花山金廣礦業。


「所謂的秘訣,應該是我市一直堅持從規劃源頭引領綠色礦業示範區建設。」被問及繁昌區入選礦產資源類節約集約示範縣有何秘訣時,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礦產資源管理科科長馮小雙說道。據馮科長介紹,在規劃源頭方面的三個重點關注,有效推動了蕪湖市的礦產資源節約集約工作開展。





關注規劃管控、合理布局。蕪湖市編制礦產資源「十四五」總體規劃時,在全省率先建設完成露天礦山實景3D模型,綜合考慮礦區周邊地形、生態環境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等各項條件,對礦區範圍進行優化調整,從綠色礦山建設、三率指標考核、大中型礦山比例等方面強調規劃剛性和指標約束性,突出優勢礦種產業鏈延伸,實現礦產資源優質優用。根據規劃,十四五末全市大中型礦山比例將達到55%以上,綠色礦山數量達到大型生產礦山不低於70%,中型生產礦山不低於50%。



關注精準供給、統籌協調。要求全市新設砂石採礦權以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為導向,堅持保障我市自用為原則充分論證礦產品供應方向,以區域需求為導向,高效精準配置採礦權。市政府多部門加強溝通銜接,切實保障批准立項政府全額投資的重大交通、能源、產業集聚區等配套專供建築用砂石採礦權,並力爭做到「一礦多供」,實現既保障項目建設,又控制礦山數量、減少生態影響。



關注礦地統籌、先礦後地。蕪湖把露天礦山開發利用與土地開發利用、生態修復、工程項目建設統籌考慮,一體規劃,支持鼓勵山體整體開發推平後平整為建設用地或耕地的方式設置採礦權。按照「開大礦、快開礦、早出地」的思路,綜合考慮礦區及周邊生態環境、安全生產和礦地利用等各項條件,協調並妥善處理好各方關係,儘量消除制約山體整體開發的各類影響因素,合理劃定礦區範圍。截至目前,全市已先後啟動了8個礦山區域生態修復項目,累計釋放砂石資源1239.10萬噸,其中繁昌官山礦區礦地一體化試點項目新增建設用地800多畝,林地150多畝,海螺集團裝配式建築產業園已順利完成建設入駐。


如何節約集約自然資源,實現更高質量發展,蕪湖正在用一系列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行動做出回答。今後,蕪湖市還將不斷深化資源節約,提高自然資源利用質效。高位推進批而未供、閒置和工業低效土地全域治理,消化處置各類存量土地不低於1.6萬畝。精準識別低效閒置土地,實施靶向治理。推進「標準地」改革並推廣實施「用地清單制」,實現「拿地即開工」。堅持礦產資源「開發與保護並重」原則,鼓勵和引導礦山企業整合資源並實現規範化、規模化、集約化開採。在努力推動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工作不斷取得新突破的同時,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記者:季鯤

編輯:邢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