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悅要分享,隱痛更要傾訴 女性心理難題大膽說出來

華商報 發佈 2024-04-05T21:23:15.823482+00:00

中央電視台曾有一檔節目《半邊天》,聚焦女性講述她們生活的種種。節目宣傳片裡,主持人張越說的一句詞是「最近過得怎麼樣?有什麼話就說,別憋著。」

中央電視台曾有一檔節目《半邊天》,聚焦女性講述她們生活的種種。節目宣傳片裡,主持人張越說的一句詞是「最近過得怎麼樣?有什麼話就說,別憋著。」很多年過去了,女性能發聲的渠道越來越多,能展現個人風采的「舞台」越來越大。「她」力量澎湃彰顯,但不能忽視的是,女性成長曆程的每一步,都不乏「挑戰」。

產後抑鬱症、全職太太的壓力、生活與工作上的焦慮、親人離開的哀傷……喜悅要分享,隱痛更要傾訴。第113個「三八」國際婦女節到來之際,多位女性講述了她們曾遇到的心理上的難題。破繭成蝶、乘風破浪,期待她們化蝶的故事能鼓舞正在努力的你。

大數據下的中國女性有多焦慮?

《中國職場女性心理健康綠皮書》曾報告了一組令人擔憂的數據:在20-59歲的職場女性中,近85%的人過去一年曾出現焦慮或抑鬱的症狀;約40%女性時不時或者總是處於焦慮或抑鬱狀態。

而根據全國精神衛生流調數據,女性罹患抑鬱障礙的比率為4.2%,其中重度抑鬱障礙(抑鬱症)患病率2.5%。兩項患病率均明顯高於男性(3.0%和1.7%)。

《心理健康藍皮書: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7-2018)》顯示:12~18歲階段的人們心理健康指數隨年齡增長呈下降趨勢;女性心理健康指數顯著低於男性。抑鬱和焦慮的概率明顯高於男性。一項研究表明,女性群體的焦慮發生率為33.9%,抑鬱發生率為30.3%。

各類焦慮、抑鬱症狀在職場女性中普遍存在。

最常見的是情緒症狀。45.8%的女性在近三個月覺得著急易怒,同樣多的女性容易煩躁害怕,還有37.9%的人感到情緒低沉。精力缺乏和軀體疼痛是另外兩項出現較多的症狀。

越年輕的女性面臨的心理問題越嚴重。70、80和90後群體中存在焦慮、抑鬱症狀的女性分別占比80.4%、84.5%、87.5%。而60後群體中有48.8%的女性從未出現心理問題,比其他年齡層足足高出30%。

無論你是享受單身貴族,

還是擁有溫馨家庭,抑或身處孤寂,

總有人間一兩風,填你十萬八千夢。

在心裡種花,人生就不會荒蕪。

只願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找到自己。

傾訴

你向陽而生

值得擁有世間所有美好

·張童 24歲

「與外界接觸的窗口是看演出,心大就會好得快」

高中時期,四川姑娘張童最愛看的紀錄片是《航拍中國》,其中有一集是《航拍陝西》,被地域風景與人文吸引,高考填報志願時,張童選擇來西安讀大學。「我一向速戰速決,課堂上舉手發言、公司求職面試,都是第一個出頭。大學前兩年,把想體驗的都體驗了一遍。讀書、班委、追樂隊演出,一個都不落。」在外人看來,張童能力出眾,性格開朗,不會有心理問題。但大三下學期計劃考研的壓力,加上學校封控,「我當時被確診中度抑鬱、中度焦慮。晚上睡不著覺,睜眼到天亮。上課時面無表情掉眼淚,伴有軀體反應,心跳、手抖、喘不上氣。學校心理諮詢室的老師建議我到醫院門診。醫生給配了兩種藥,一種是上午吃了有精神,一種是晚上吃了安神。」

如何恢復的?張童說:「心變大了,就會好得快。當時最困擾的考研,後期想了想,發現自己並不適合搞學術。現在工作兩年了,自我滿足感提升,就自然變好了。」

張童是個「樂隊迷」,最喜歡西安的法茲樂隊。法茲樂隊有一首歌叫《信游無疆》,歌詞有一句是「清晨一定回來,黑暗也要消隱」。張童說「難捱時會聽歌,每個人都是獨自的個體,我們要愉悅自己。」

·李想 36歲

「生完二孩不可控因素太多,情緒抑鬱時所幸求醫就診」

李想有兩個孩子,老大8歲3個月,老二4歲5個月。工作之餘,她將兩個孩子的生活安排得十分周到。每天外出運動多長時間、攝入的營養元素夠不夠,她心裡常惦記著。和丈夫結婚十多年,兩人曾長期在外省生活。2018年生完二孩後,李想和丈夫考慮回西安。「丈夫的工作轉移到了西安,當時我在外省也有工作,回西安意味著離職。」生產已過6周的李想,當時情緒低落,睡眠與食慾都受到影響。「我的情緒不自主地波及到家人。隨即前往醫院就診,醫生主要進行心理治療。」哺乳期的李想通過很多辦法調節情緒,在手機上做正念冥想訓練,和家人深入溝通等。

「未來有不確定性很正常,情緒不對了要及時發泄及時調節,以好的心理狀態面對不可控的未來。」李想說。

·趙寧 39歲

「崗位晉升壓力遞增,要學會放鬆自己」

趙寧所在的公司是事業單位屬性,年紀大的前輩退休空出了崗位。趙寧近兩年也不斷被提拔,對她來說,這是難得的機會。但每一次晉升都意味著壓力遞增。「我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工作上要求完美,對孩子的學習教育也是。當時雖升職了,但總覺得自己的能力不能勝任,很長一段時間都惴惴不安。工作上的壓力也轉移給了孩子,對她也高標準嚴要求。」趙寧說,當時控制不住生氣,事後又後悔。「就診時我的心理醫生說笑,完美主義就是完蛋主義。後來我意識到要放低要求,要求高就活得累,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之前升職對我來說是壓力,換種角度看,這也是對我的認可。」

「當代人口中喊『躺平』,『躺』是徹底『躺』不下的。大多數人都活在『躺平』與『內卷』之間,我們要學會放鬆自己。慢慢來,比較快。」(為保護受訪者的隱私,均為化名)

傾聽

體會人生旅途中的千般滋味

一路繁華一路歌

3月7日上午,華商報記者來到了西北婦女兒童醫院婦保科心理門診。主任醫師藺華利有20多年的從業經歷。

藺華利介紹,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發布了抑鬱障礙和焦慮障礙的患病率,全球抑鬱障礙的患病率女性約為5.1%,男性約為3.6%。焦慮障礙的患病率女性約為4.6%,男性約為2.6%。「明顯能看出,女性焦慮與抑鬱障礙的患病率比男性要高。」

7日上午,來問診的女性多在35歲左右,且幾位都不是第一次就診。困擾她們的是產後抑鬱、工作焦慮、親人離世後的哀傷等問題。藺華利初步問診後,她們還要去心理測定室做心理評估。就診者與醫師交流的過程,也是心理治療的一部分。

就診者情緒激動時,藺華利讓她雙腳踩地,肩背完全倚靠在椅背上,手放在身側或大腿上,嘗試腹部呼吸。「深深地吸氣,慢慢地吐氣,感受腹部的起伏。呼吸慢下來,情緒才不煩躁。暗示自己吸進去的氧氣充滿力量、開心與快樂,把不安、煩躁呼出去。」就診者在意他人評價,否定自我價值時,藺華利講出「100元的故事」,「把平整的100元揉亂、扔在地上踩幾腳,它都是100元。這不能否定它作為貨幣本身的價值」……

普通人如何預防心理疾病,調節情緒,藺華利總結了7點:

1.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充足的睡眠、健康的飲食是必須的,同時不要忽視運動。一場酣暢淋漓的運動換來的是心情的愉悅與身體的放鬆。

2.保持良好的心態。不同的人面對同一個問題,有不同的心態。一個人如果是自信的,自我認知是正面的。認為自己受歡迎、有能力,遇到事時心態就比較穩。

3.自我撫慰的技術。就是自己照顧自己,用自身的資源如視覺、味覺、嗅覺、聽覺、感覺去調節情緒。如欣賞美景,享受美食、聽放鬆的音樂等。用五官的感知激活自我撫慰的技術。

4.調整認知。看問題角度不同認知就不同。嘗試換一種角度思考問題,或許有不一樣的發現。

5.降低對自我的要求。育兒也好、工作也好,追求完美時就不會輕鬆。適當降低標準,避免完美主義。要允許自己有不足、有脆弱、有休閒娛樂。標準降低了滿足感就會提升。

6.允許差異存在。每個人過往經歷不同,價值觀、行為模式與信念就會不同。接納別人的不同,心情會坦然很多。

7.每位女性都要愛自己,愛自己才會愛別人。「體會人生旅途中的千般滋味,一路繁華一路歌,一路泥濘一路轍。」 華商報記者 常彭朵

你和三月,都是春天

全國婦聯向中外婦女致以節日問候

據新華社電 在「三八」國際婦女節來臨之際,全國婦聯向港澳台僑婦女社團及170多個國家駐華使館、國際組織駐華機構等1500多個組織和個人致函,送上節日問候和美好祝福。

全國婦聯指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心系億萬婦女兒童,引領中國婦女兒童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對婦女兒童事業和家庭家教家風建設作出了新部署。廣大婦女在投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中,充分發揮在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獨特作用,努力成為偉大事業的建設者、文明風尚的倡導者、敢於追夢的奮鬥者,「半邊天」作用更加彰顯。我們願與各國姐妹加強交流、深化合作,為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建共享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新的貢獻!

去見你的路上,風都是甜的

預計「三八」迎來大客流

西安地鐵執行特殊運行圖提升運力

受節日出遊、日常通勤、休閒購物等客流的共同疊加影響,結合往年運營經驗及近期客流增長情況,預計3月8日西安地鐵線網將迎來大客流。為確保節日期間市民乘客的平安出行,西安地鐵通過提前編制特殊列車運行圖,適時加開備用列車等措施,全力保障線網運營平穩有序。

3月8日13時起,西安地鐵將執行特殊列車運行圖。

屆時:

1號線最小發車間隔為2分57秒

2號線最小發車間隔為2分28秒

3號線最小發車間隔為2分15秒

4號線最小發車間隔為3分29秒

5號線最小發車間隔為4分05秒

6號線最小發車間隔為2分44秒

9號線最小發車間隔為6分鐘

14號線最小發車間隔為6分55秒

各線路首末班車時間保持不變。

與此同時,節日當天西安地鐵將密切監測線網客流變化,及時調整線網運能,適時加開備用列車上線,最大程度增加地鐵運輸效能。請廣大市民乘客提前規劃好出行路線,儘量錯峰出行。為確保地鐵運行安全,西安地鐵將根據客流情況適時採取客流控制等措施,請廣大乘客積極配合工作人員指引,有序進站乘車。 華商報記者 李琳

愛買不是浪費,是治癒生活的疲憊

「她經濟」活力釋放 線上消費者激增

女性用戶投訴占比超男性

維權主力趨於年輕化

「女神節」到來,女性消費不斷增加,「她經濟」活力不斷釋放,同時部分消費糾紛期待解決。3月7日,依據網絡消費糾紛調解平台「電訴寶」2022年全年受理的全國398家網際網路消費平台糾紛案例大數據,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了《2022年度中國女性網絡消費投訴數據與典型案例報告》。

女性用戶投訴占比超男性,女性維權「主力軍」趨於年輕化。據「電訴寶」受理用戶維權案例顯示,2022年全年網絡消費投訴用戶性別占比分為男性(46.94%)、女性(53.05%)。

從年齡看,2022年全國女性網購消費投訴年齡段分布主要集中在:

20-30歲(50.06%)、30-40歲(35.75%)、40-60歲(13.64%)、60歲以上(0.52%)、20歲以下(0.02%)。可以看出80、90後女性是當下網絡消費的主力,維權意識更強。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高級分析師莫岱青表示,在「她經濟」催熱之下,女性線上消費者激增。以前女性消費者「精緻悅己」的消費定位也在發生改變——她們不再只關注「精緻」的外表,還有心情、思想等方面的「精緻」;她們不再只靠購物來「悅己」,為家人創造驚喜也能「悅己」。

在網絡消費中,女性力量不僅是不可或缺,更是重中之重,女性消費權益的保障更應得到重視。莫岱青表示,隨著女性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的提高,圍繞著女性理財、消費而形成了經濟圈和經濟現象,引發更多關注。女性經濟已成為消費市場中不容忽視的一部分。 華商報記者 黃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