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小迷弟」越南,「改革開放」的步子為什麼邁這麼大?

地球記 發佈 2024-04-06T00:14:58.637114+00:00

中國「小迷弟」越南,照搬中國的改革開放,為何如今步子邁得卻比當初的中國還大?這是因為1976年才徹底獨立的越南,之前歷經幾十年的戰亂,一直在中國幫助下,趕走日本侵略者、法國殖民者以及發動越戰的美帝國主義之後,才終於迎來了南北統一,並正式建立新的國家。

中國「小迷弟」越南,照搬中國的改革開放,為何如今步子邁得卻比當初的中國還大?

作為模仿小達人,之前越南對中國的模仿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

不僅國旗國徽的樣式均為中國的「高仿貨」,而且黨政制度也照搬不誤。

甚至連中國走過的彎路,也要同樣再走一遍。

這是因為1976年才徹底獨立的越南,之前歷經幾十年的戰亂,一直在中國幫助下,趕走日本侵略者、法國殖民者以及發動越戰的美帝國主義之後,才終於迎來了南北統一,並正式建立新的國家。

其實最初,越南展開了將資本主義掃地出門的國有化進程,迅速完成社會主義改造後,是一邊倒的投入蘇聯懷抱的。

但是由於改革過於激進,導致本來就長期分裂的南北方之間,隔閡拉得更深。

畢竟越南的地形實在是太過狹長,領土沿著整個中南半島的最東岸分布。

南北之間超過1600公里,東西之間最窄處僅50公里,南美的智利看了都自愧不如。

正因為如此,即使沒有近代以來法、日、美的輪番入侵,越南在古代也不斷出現明顯的分裂傾向。

或者說歷史上根本就沒怎麼形成過如今完整的越南。

甚至在漢、唐、明等多個時代多次出現北屬中國的時期,中國歷史上所稱的交趾、安南也多指如今的越南北部。

由於屬於四季分明的典型亞熱帶季風氣候區,並與中國南部接壤,所以越南在農耕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方面都頗受中華文明影響。

而越南的南方更多的是熱帶季風的濕潤雨林,屬於傳統的蠻荒之地。

直到近代法國殖民者的侵占,反而在南方的沿海港口發展起了相對繁盛的工商貿易。

二戰後法國殖民者回歸,以及後來美國「接盤」,客觀上都刺激了南方的資本主義經濟。

所以越南統一後過激的社會主義改造,一度破壞了南方的經濟和生產力。

不過當時有蘇聯老大哥的無償支援,越南過的還算不錯。

不過也正因如此,讓他「膽子」變得太大,甚至「挑釁」中國。

在70年代末被中國「教做人」之後,遭受多年軍事壓制。

再加上之前一直無償援助越南的蘇聯,在1981年將無償援助改為了有償借貸。

面對巨大經濟壓力的越南,再一次走上了模仿之路。

在1986年學習中國搞出了翻版的改革開放,越南「革新開放」。

但經濟上還沒怎麼搞出名堂,就急切的進入政治改革。

越南「革新開放」為何走上政治改革之路,究竟是更加深入,還是無奈的妥協?

雖然越南目前與中國一樣同屬於社會主義制度,但是如今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已經脫離了按意識形態站隊的時代。

所以越南選擇搞革新開放,也完全是看到了中國通過改革開放,獲得巨大經濟利益,而選擇效仿的。

並且在經濟、金融領域所有的改革都是照搬中國。

比如在農業領域的土地承包,工業製造領域的國企轉型,發展私營企業。

在商貿金融領域開放市場價格、股市匯率的管控,都是一字不落的「抄作業」。

等於是中國摸著石頭過河,越南摸著中國過河。

不過即使面對曾經有過恩怨情仇的越南,中國還是非常慷慨的不吝賜教,大大方方的將中國改革開放的經驗傳授給越南。

畢竟其作為中國山水相依的鄰邦,是否能夠穩定繁榮的發展,將直接影響中國南部邊境的穩定。

更重要的是,整個越南還與中國南海相鄰,一直對南海的島礁和資源有覬覦之心。

如果真的是窮極了走上極端道路,並不利於南海爭端的解決。

所以在中國的悉心教導之下,越南起初的革新開放,在經濟領域也產生了不錯的效果。

90年代以後,GDP增速一度達到10%以上,不過近些年一直維持在5%左右。

此外,越南這些年也通過承接產業轉移的方式,在國家現代化建設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隨著改革的深入,國有資產流失,行政系統貪污腐敗以及軍隊經商等問題也越來越嚴重。

在這樣的情況下,越南的革新開放,開始從經濟領域走上了政治改革的道路,並且步子邁的越來越大,也越來越有西方所謂「民主政治」的味道。

從2006年的越共十大開始,不僅開啟了作為越南「一把手」的越共總書記差額選舉制度,而且國會代表同樣採取差額選舉。

並且可以通過毛遂自薦,在獲得50%以上民意支持的情況下就能成為候選人。

這就意味著無論是黨的最高領導人,還是國家最高權力機構國會的代表,都不是集體領導的結果,而是單純的選舉競爭結果,更像是西方選舉政治的那一套。

而且國會還可以公開向政府進行質詢,否決總理的高官提名以及各項政策計劃。

看似是進行了嚴格的監督,實際上是走上了權力的爭鬥之路,是妥協之後的結果。

越南政治改革的步子那麼猛,明顯有向美國和西方靠攏的意思,那政治改革真的能提振越南經濟嗎?

原本越南學習中國搞經濟改革,已經走上了一條不錯的發展道路。

但是後來突然轉向政治改革方向,明顯是走上了「歧途」。

如果繼續在這樣的道路上走下去,很容易會被美國「忽悠瘸了」。

但是對於越南來說,這或許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自從1969年胡志明去世之後,越南勞動黨內部,就沒有能夠平衡南北的力量。

繼任者黎筍雖然同樣是勞動黨領袖,但之前一直在被法、美相繼控制下的越南南方工作。

在勞動黨內部一直代表的是「南方局」的利益。

即使1976年在他的領導下越南南北統一,勞動黨也改名為越南共產黨,並且成為了蘇聯的小弟。

但是越南黨內的南北之分一直沒有彌合,並且逐漸演化成北方趨於政治保守的保守派。

南方急切想發展私有經濟的改革派,以及擁有相對獨立政治經濟權力的軍隊。

所以在依靠蘇聯的強人黎筍去世後,越南為這三方勢力瓜分權力,一度衍生出了北方派掌握總書記職位。

南方派掌握國家總理職位,軍方掌握國主席職位的「三駕馬車」,之後又衍生出了國會主席的第四駕馬車。

雖然之後這樣的格局並不完全固定,但是四駕馬車代表越南內部的四股政治勢力,不斷在南北之間產生拉鋸。

後來越南所謂的差額選舉和民主化改革,不過是為了平衡內部南北隔閡,不斷妥協的結果,最後只能讓越共的權力不斷被稀釋。

但是這種靠攏西方的政治改革之勢一旦開頭,就很難收住。

因為只要讓西方看到了可乘之機,勢必會大量培植親西方的勢力。

更重要的是,各種政治改革搞亂了越南。

比如越南為了融入歐盟自貿區,聽信歐盟的忽悠,在不切合自身實際的情況下,搞所謂的「獨立工會」。

盲目提高工人工資水平,結果導致近幾年越南工資水平飆升了20%,迅速喪失了廉價勞動力的優勢。

在尚且沒有實現產業升級的情況下,大量的勞動力最終喪失工作機會,收入水平反而下降,而整個國家和大城市的通貨膨脹卻在急劇增加。

這讓本來就還沒完全「起飛」的越南,遭將遇更大的麻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