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覺民的遺書路上被搶,強盜看完後跪地痛哭,將財物悉數奉還

小海之芯 發佈 2024-04-06T02:53:53.653677+00:00

林覺民是中國民主的先驅,也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他犧牲前寫下的《與妻書》更是流芳千古,還上了語文課本,讓看過的人為之感動落淚。

林覺民是中國民主的先驅,也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他犧牲前寫下的《與妻書》更是流芳千古,還上了語文課本,讓看過的人為之感動落淚。



據說當年林覺民的兒子躲避戰亂,被強盜打劫時,強盜看到這封書信都不不由得跪地痛哭,將財物雙手奉還!

《與妻書》背後到底有著怎樣的故事?可以讓世人感動百年之久呢?


-1-


1887年,林覺民出生在福州三坊七巷的林家,幼年時被過繼給叔叔林孝穎為子,林孝穎是當地有名的大才子,以詩文聞名於世。

林覺民自幼天資過人,有過目不忘的本領,在這樣優越的教育環境中成長,自然也成為了飽讀詩書的才子。

13歲那年,林覺民被父親逼著去參加了科舉考試,但他覺得舊式的科舉制度根本無法救國,於是在考卷上寫下了「少年不望萬戶侯」七個大字,就瀟灑離開了考場。

父親覺得林覺民此舉欠妥,但想到「少年不望萬戶侯」這七個字,又為兒子13歲就擁有這樣的胸襟與氣魄而感到欣慰,所以更加重視對林覺民的培養。

在林覺民15歲時,父親去全閩大學堂任教,便讓林覺民在那裡接受新式教育,在新思想的衝擊下,林覺民有了開民智、興民權的救國思想。


-2-


林覺民18歲那年,在父親的安排下,迎娶了小他4歲的陳意映為妻,但林覺民並沒有像魯迅和徐志摩對包辦婚姻和妻子那麼牴觸,他在洞房之夜,掀開紅蓋頭看到新娘子時,就開始砰然心動,情竇初開的陳意映對這個溫文爾雅,又極富才華的丈夫也是一見傾心。

婚後兩人也是郎情妾意、如影隨形,仿佛修了幾世的緣分,在這一世相逢了。



陳意映對丈夫溫柔體貼,把家中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條,林覺民對妻子也是十分疼愛,還耐心地幫助妻子解放小腳和思想,讓她成為跟自己並肩而立的人,後來兩個人還一起回到老家興辦女校,幫助更多舊式女子解放雙腳,不再受封建思想束縛。

創辦女校時,林覺民還不到20歲,卻把學校辦得有聲有色,在他的努力下,當地很多女性都解放了小腳和思想。


-3-


林覺民為了激發人民的革命思想,走上街頭開始發表各種愛國演說,經常激動得拍案捶胸,聲淚俱下,當時就有人評價:「亡大清者,必此輩也!」

這讓父親林孝穎不由得擔憂起兒子的安危來,雖然他支持兒子的愛國行為,但林家家境殷實,兒子本可以安度一生,但這種愛國演說卻可能隨時會讓兒子丟掉了性命。

於是父親安排林覺民去了日本留學,一方面讓他出去開開眼界,另一面也是想讓兒子避避風頭。但對於林覺民和陳意映這對平日裡如膠似漆的小夫妻來說,沒有彼此陪伴的日子,每一天都是煎熬的。

臨別那天,林覺民心中是萬般不舍,陳意映也不敢出去送他,只是在房間裡自顧自地流著眼淚。



讓父親沒想到的是,林覺民此去日本,不但沒有讓他遠離這些危險,反倒把他推進了革命的征程之中。

因為當時孫中山、黃興等愛國人士都聚集在日本,林覺民也加入了他們,與這些志同道合的愛國人士並肩作戰,還成為了骨幹成員。

直到1911年,同盟會策劃了歷史上著名的「廣州起義」,林覺民為了給起義籌備經費和物資,還跑回了福州老家,此時的陳意映已經為丈夫生下了一個兒子,如今又懷孕了,看到丈夫此時歸來,自然欣喜不已。

而陳意映跟丈夫相處幾天後,發現丈夫每天早出晚歸,又總是心事重重的樣子,她知道丈夫一定有什麼事在瞞著自己。



所以在林覺民完成任務,準備離開老家時,陳意映再也忍不住了,她哭倒在丈夫懷裡,說哪怕有危險,這次她也要跟他一起去。

聽到妻子的哭訴,林覺民心裡也是十分不舍與心疼,此去很可能是九死一生,他不可能讓妻子跟著自己冒險,而與妻子這一別,可能就是永別了,想到這裡,他只能強忍著淚水,勉強擠出個笑臉對妻子說:「你不用擔心,我很快就會回來的。」

讓陳意映沒想到的是,丈夫這一走,就再也沒有回來!


-4-


1911年4月24日深夜,林覺民知道此次起義很大可能會有去無回,因為在此前的九次起義都是先輩們血染戰場,以失敗告終的,而明天縱然九死一生,我輩也要一往如前,拼死一搏。

於是林覺民拿出了兩塊提前準備好的手帕,寫下了兩封絕命書。他先是大筆一揮,洋洋灑灑地寫下了給父親的《稟父書》,儘管只有幾十個字,卻寫得大義凜然,盡顯英雄氣概。

「不孝兒覺民叩稟:父親大人,兒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補於全國同胞也,大罪乞恕之。」

而當寫第二封《與妻書》時, 他卻遲遲下不了筆,他想起往日與妻子恩愛之時,他曾說過將來一定要死在她後面,因為他不忍心留下她一個人承受這種生離死別的悲痛。

而如今他卻食言了,他為了不負國家、不負天下人,只能有負於她了,留她一個人來承受這天人永隔的悲痛。

想到這,他心如刀絞,縱然是錚錚鐵骨,也忍不住淚如雨下,最終他還是提起筆,一字一淚地寫下了千餘字的《與妻書》。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陰間一鬼。」

「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汝體吾此心,於啼泣之餘,亦以天下人為念,當亦樂犧牲吾身與 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汝其勿悲!」

「吾今與汝無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遙聞汝哭聲,當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則又望其真有。」

林覺民寫完這兩封絕命書後,把他交給了朋友,若是他不幸犧牲,就讓朋友把這兩封遺書轉交給他的父親和妻子。

後來,林覺民與130名戰友同赴兩廣總督府,拉開了廣州起義的序幕,戰鬥一直持續到次日清晨,最終起義失敗,林覺民腰部中彈,依然拼盡最後一絲力氣抵抗,可惜還是被捕了。

林覺民被押去受審時,毫不示弱,不但不招供,還慷慨激昂地給他們上了一堂革命課,後來他被打得皮開肉綻、遍體鱗傷,也不肯吐露出半個字,最終壯烈犧牲,年僅24歲。

岳父陳元凱聽說林覺民被捕的消息後,連忙給福州的女兒寫信,讓她趕緊逃,林家七口人才算躲過了一劫。

後來他們租住在一幢偏僻、破敗的小房子裡,那時陳意映已經懷孕8個月了,陳父擔心女兒的身體,始終沒把林覺民犧牲的消息告訴她。



直到有天陳意映收到了林覺民的兩封絕命書,她打開信的那一刻,猶如五雷轟頂,一時間心痛欲裂,昏厥了過去,孩子也因此早產了。

陳意映因為無法忍受天人永隔的悲痛,幾次自殺殉情,都被救了下來,家人苦苦地勸導她,畢竟還有兩個年幼的孩子呢,陳意映這才打消了自殺殉情的念頭。

可惜陳意映始終無法走出悲痛的情緒,在林覺民犧牲兩年後,她也鬱鬱而終了,年僅22歲,這對恩愛夫妻終於可以在另一個世界重逢了,兩人到底結了幾世的情緣,才會情深至此!


-5-


多年後,林覺民的兒子林仲新在一次躲避戰亂時,被強盜打劫了,搶走了他的行李箱,裡面有父親林覺民的遺書,林仲新哭求著說:「這裡面有烈士林覺民的遺書,還請高抬貴手,其他的你們都可以拿走。」

強盜在聽聞後,就在行李箱中翻出了遺書,當他看到林覺民的絕命書後,被感動得跪地痛哭,他不但把遺書與財物都還給了林仲新,還把他護送到安全的地方才離開。



1919年,開始修建黃花崗烈士陵園,那裡埋葬著有林覺民在內的七十二位英烈,他們的故事還被編成了書籍,流傳了下去。

而林覺民的《與妻書》也被選入了語文課本,感動了無數讀者。儘管他不負國家,不負天下人,唯獨負了妻子,但陳意映對他始終是理解的,所以帶著熾熱的愛意追隨他而去,至少他們兩人是傾心相愛, 不負此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