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小時候你缺什麼,長大了你就會追求什麼,在意什麼

第一心理 發佈 2024-04-06T05:46:30.835940+00:00

相信我們所有人都有過曾經在童年時期,心心念念想要得到但卻未能如願以償並最終成為內心遺憾的人或事物,像櫥窗里精緻的公主裙、貨架上最新款的玩具車、父母答應自己一同去遊樂場的約定等等。

相信我們所有人都有過曾經在童年時期,心心念念想要得到但卻未能如願以償並最終成為內心遺憾的人或事物,像櫥窗里精緻的公主裙、貨架上最新款的玩具車、父母答應自己一同去遊樂場的約定等等。

這些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在幼年時期產生的物質或情感缺失,在成年之後會外化成目的性極強的強迫行為或者是衝動,從而演變成報複式的自我補償和安慰。

我的來訪者之一王麗,今年已經34歲,在外人看來她擁有一個令人艷羨的美滿家庭、一份體面的工作,但事實上她卻始終在生活中懷著一種提心弔膽的心態過活,心理上的壓力幾乎要讓她喘不上來氣。

伴隨著我們的聊天逐漸深入,我了解到,王麗出生在一個重男輕女十分嚴重的家庭當中,父母對於弟弟格外偏愛,對比之下王麗只能讓渡自己內心中對於愛、尊重和關注的需求。

在她上大學之前,王麗的母親曾經這樣對她說:「你一個女娃,念那麼多書幹啥,最後還不是嫁到別人家,生孩子做飯,現在會寫自己的名字就很不錯了,把機會讓給你弟弟。」


成長於被打壓、被忽視的環境當中,王麗逐漸形成了討好型人格,因為在內心深處認為自己相較於弟弟低一等,所以只能更加努力、懂事地去付出和討好。

以至於哪怕是在成年之後,面對他人的善意、對自己的關注、愛和理解,都讓她感覺到無所適從、茫然無措。

事實上,「討好型人格」無論是在心理諮詢實務還是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都並不鮮見。

它指的是一味地討好他人而忽視自己感受的人格,儘管被視為是一種潛在的不健康行為模式,但卻並不足以嚴重到影響到日常工作和生活。它最主要的影響就是會讓我們對自己產生低價值感和低配得感,不敢與別人過分親近,很難用健康且正常的心態與他人進行交往。

而討好型人格的形成多數也是由於在童年時期的經歷和遭遇,當孩子長期被困在討好的相處狀態當中,他的性格將會被模式化地固定下來,以至於在成年之後處理人際關係時,也都是以討好開始,並同樣因為討好結束。

討好型人格的人在人際交往當中大部分情況下都是處於劣勢地位的,因為他們過分地討好,以至於顯得卑微、被動、順從,其根源都在於幼年時期在原生家庭的影響下所導致的內心的怯弱和自卑,不敢面對和處理矛盾。

在心理學專業領域,我們講其類似一種「代償心理」,根據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去尋求能補償自己內心童年缺失的辦法,這種現象是心理學上的「未完成事件」。

金錢和物質資源上的缺失成年之後可能會出現報復性地囤積和購買,但在溫暖與親情上的缺失卻永遠無法補償,因為這使得孩子喪失的是愛與被愛的勇氣。

根據美國國家心理學會的「童年不良經歷」研究統計數據顯示,童年時期所經歷的生理或者是情感上的不幸,包括來自父母的忽視、家庭暴力、性侵害,或者是父母患有精神疾病、物質依賴、遭到監禁、分居或者是離婚等等。

成年之後都會有極大的概率罹患肺病、肝炎等軀體疾病或抑鬱症、強迫症等心理問題。

為人父母,都應該知道孩子的成長過程從來都只是一張單程票,它是不可逆的,不會再有重來一次的機會。

就像上文案例當中的主人公王麗,因為童年時期渴望的愛與尊重從未得到滿足,在成年之後就會無休無止地採用更加極端的方式去實現它。

在王麗的價值觀念當中,感情永遠都是排列在第一位的,無論是愛情、友情還是親情,都是她人生當中的頭等大事,她看起來永遠都在無限地追逐愛與被愛,但事實上只是想要彌補自己幼時沒能得到的那份陪伴、關心和照護。

都說珍貴的人生終究是有得有失的,沒有誰的童年可以做到完全沒有缺憾,但因為對父母的愛和關注的缺失所導致的討好型人格,卻會追隨我們的一生。

哪怕自己的身上有很多閃光點,身邊都是尊敬他、佩服他,願意用真心與他交往的人,也還是十分自卑,不願去認清自我的價值。

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隨時查閱一系列優質文章,同時便於進行討論與分享,感謝您的支持~。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