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大唐戰神的窩囊結局:被父親冤殺,被兒子誤殺,被朋友累殺

正一品 發佈 2024-04-06T21:24:45.518091+00:00

英雄不問出身,但後世卻會將他們的死法扒個乾乾淨淨。大唐曾出現過三位頂級戰神,按理說,他們驍勇善戰應該可以壽終正寢,但事實上他們每個人的結局,都很窩囊,有一個被父親冤殺,有一個被兒子誤殺,還有一個被朋友累殺,他們分別是誰?被父冤殺李存孝「王不過項,將不過李」。

英雄不問出身,但後世卻會將他們的死法扒個乾乾淨淨。

大唐曾出現過三位頂級戰神,按理說,他們驍勇善戰應該可以壽終正寢,但事實上他們每個人的結局,都很窩囊,有一個被父親冤殺,有一個被兒子誤殺,還有一個被朋友累殺,他們分別是誰?

被父冤殺李存孝

「王不過項,將不過李」。這句話中的「項」代指項羽「李」則代指李存孝

李存孝,原名叫安敬思,他生逢亂世,後來在兵荒馬亂中,被河東節度使李克用俘虜,之後,他的任務便是服侍李克用。

後來,李克用發現安敬思是個練武奇才,於是就收他做養子,賜名李存孝。

在李克用的栽培下,長大後的李存孝精於騎射,驍勇善戰,陪著李克用走南闖北,攻克了無數城池,很少戰敗,後世稱他為「十三太保」

也許是他過於強大,四太保李存信和十二太保康君立時,常會感受到危機感。

在這樣的情況下,李存信和康君立,時常在李克用面前詆毀李存孝,一次兩次沒什麼,說的次數多了,李克用心裡自然會有芥蒂。

如果只是這樣也沒關係,偏偏李存孝還是個不喜歡解釋的人,他認為自己用軍功就能自證清白。

但他的這個行為,在李克用看來無疑是在默認和挑釁,漸漸的,李克用再也不信任曾經陪自己征戰沙場的養子。

取而代之的是,不久後他聽信小人讒言,認為李存孝投敵,之後便下令車裂李存孝

知道養父的決斷後,李存孝跑上城牆痛哭流涕,質問李克用:「我從小就被你收養,感恩你還來不及,怎麼可能背叛你去投敵呢?都是李存信在誣陷我」。

聽罷,李克用反駁他:「他誣陷你?你這給朱全忠,王熔的詆毀我的信,難道也是他逼你寫的嗎」?

沒過幾天,李存孝就被押往太原,之後執行了車裂。

後世猜測,其實當時李克用並不想真殺他,只是想在大臣為他求情後釋放他。沒想到滿朝文武沒有一個敢給李存孝求情,而他也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臉,就只能行刑。

李存孝死後,李克用雖然沒有怪罪李存信,卻十多天沒有處理政務,為此他的兵力逐漸減弱,天下最終成為朱全忠的天下。

被兒誤殺薛仁貴

如果說李存孝的死因,是具有歷史依據的,那下面兩位唐朝猛將的死法,或許就帶有虛構的成分。

首先,就是薛仁貴,薛仁貴的家世到他這一代,便開始沒落,他的妻子開導他:「英雄也需要機會,如今李世民親征,四處召集將領,或許你可以去試試」。

薛仁貴聽後,覺得妻子的話有道理,於是便求見張士貴將軍,從此開始了從軍生活。他跟隨唐太宗一起攻下高麗,大敗九姓鐵勒,為大唐立下了汗馬功勞。

之後,薛仁貴在征西途中被白虎關守將楊藩圍攻,於是他便退守白虎廟。

恰好,此時薛仁貴的兒子薛平貴,奉命帶兵支援自己父親,當薛平貴趕到時,發現自己父親身旁有一隻白虎。

於是他立刻慌了神,拿起弓箭就向白虎射去,沒曾想他射擊的目標是白虎,但受傷的卻是自己的父親。

這個結局或許是為了證明薛仁貴是「白虎星」轉世,畢竟當時的說書人為了賺錢,必須將自己的故事編的跌宕起伏。

也有人認為,說書人這麼編,是為了眾人更能接受,畢竟一員猛將如果被敵人殺害,會引起公憤,最好的結局就是被兒子誤殺。

被友累殺秦叔寶

這第三位名將,就是秦瓊秦叔寶,他最為人知的典故便是「秦瓊賣馬」

其實,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見到他,因為他和尉遲恭經常會以「門神」的形象出現。

關於這位將軍的結局,民間存在不少版本。有的人認為秦瓊戎馬一生,年老後身體有許多內傷,只能臥床不起,最終離世。

不過人們似乎對這種平淡的結局不太滿意,所以當時說書人給他捏造了另一個結局。

相傳,秦瓊在和尉遲恭比武的時候,兩個人戰鬥好久都難分勝負。

為了分出高下,他們兩個就用了最笨的辦法,那就是誰都不防守一人一次出手的機會,誰先撐不住誰就輸。

後續秦瓊兩鐧就把尉遲恭打得口吐鮮血,但吃了尉遲恭三鞭的他,也受了內傷,不久後秦瓊便離世。

這個說法其實也漏洞百出,畢竟兩個成年男性,怎麼會同意如此幼稚的比試。

再者說,就算他們同意了,皇帝和他們的親人,也不會允許他們這樣折騰自己,所以對於這些傳聞我們就當聽一樂呵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