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站隊了,沙特帶著4.1億美元訪烏,說到底還是為了堵上美國的嘴

全球防務看點 發佈 2024-04-06T23:01:07.116488+00:00

其實,俄烏衝突打了這麼久之後,早就已經不再是俄烏兩國,或者說俄羅斯與西方之間的事情了,這一點,從俄烏衝突帶來的影響就能知道,甚至連始作俑者都不得不承認,衝突帶來的影響早就已經不受控制。

其實,俄烏衝突打了這麼久之後,早就已經不再是俄烏兩國,或者說俄羅斯與西方之間的事情了,這一點,從俄烏衝突帶來的影響就能知道,甚至連始作俑者都不得不承認,衝突帶來的影響早就已經不受控制。我們知道,與俄羅斯實力相差巨大的烏克蘭能撐到今天,離不開西方的支援,在局勢對烏克蘭越來越不利的情況下,拜登突然閃現到基輔,還帶來了新一輪的援助承諾。比起援助本身,拜登更想藉此帶動北約,展示西方陣營的團結,但令美國意外的是,歐洲這場風沒帶起來,倒是意外颳起了其他地區的風。

就在拜登訪問基輔當天,日本立馬跟上大哥的腳步,宣布將給烏克蘭提供55億美元援助,可以說,日本為了增加在西方國家中的地位,是什麼都願意做,除了想表現的日本外,連一直沒有站隊的沙特也被帶動了起來。近期,沙特外長對基輔進行了訪問,期間,沙特表示會向烏克蘭提供4.1億美元的援助,有3億美元會用石油的形式交付。在當前的背景下,沙特的這次訪問,顯然是有著不少特殊意義的,有幾個細節值得注意,第一,這個時候正是俄烏衝突一周年時期,第二,拜登剛剛才來過基輔,而美國和沙特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第三,這是沙特與烏克蘭建交30年來的首次訪烏,第四,一直在俄烏衝突中保持中立的沙特,突然參與西方秀團結的聚會。

對沙特來說,選邊站並沒有什麼好處,他們為何要蹚這趟渾水?難道說,真的要改變中立態度,開始選邊站了嗎?這個不一定,但沙特這一舉動,和美國脫不了關係。要知道,在沙特來到烏克蘭前,美國高官對海灣地區進行了訪問,沙特能源大臣與其見面時,強調歐佩克+並不打算增產。說到增產石油,就不得不想起去年,拜登前往中東求油的事情,在遭到拒絕後,美國就放出狠話,甚至傳出美國要對沙特停售武器的聲音。不難看出,沙特這是害怕遭到美國報復,想用支援烏克蘭這件事,堵上美國的嘴。

但說到底,沙特也是沒得選,一方面,美國手上掌握著他們的安全命脈,沙特也不敢徹底激怒他們,儘管沙特打算減少對美國的安全依賴,但在短期內還是很難擺脫的。另一方面,中東局勢複雜,伊朗在俄烏衝突期間,與俄羅斯越走越近,這讓沙特倍感壓力,所以沙特也要採取一些動作,讓局勢處在相對平衡的狀態。但不得不說,沙特的行動很危險,讓中東被攪進俄烏衝突的可能性再次升高,如果這種趨勢得不到遏制,那麼俄烏衝突將會進一步影響世界,到時候誰都無法置身事外。(喝開水)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