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國家機構改革力度或前所未有,「鐵飯碗」也將保不住了?

素養良人 發佈 2024-04-07T00:37:31.014874+00:00

打工的盡頭,就是進入體制,獲得一份穩定的工作,成為公務員的一員。在體制內工作,有尊嚴,有地位,有收入,不用太過忙碌,也不用每天都是朝九晚五。

打工的盡頭,就是進入體制,獲得一份穩定的工作,成為公務員的一員。

在體制內工作,有尊嚴,有地位,有收入,不用太過忙碌,也不用每天都是朝九晚五。

這是很多學子,還有那些厭倦了996工作制的人,夢寐以求想要實現的目標。

因此每年的公務員事業編考試,都是人山人海,猶如千軍萬馬在過獨木橋。

根據數據顯示,2023年國考的報考人數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僅招3.7萬人,就有將近260萬的考生,錄取率約為一比七十。

當這近260萬人都在為國考而角逐時,卻沒料到「暴風雨」即將到來——新一輪機構改革拉開大幕。

有消息人士透露,此次的體制改革是前所未有的。

拿出了壯士斷腕的決心,破除體制中的種種弊端,那麼,原本公務員的鐵飯碗,也很有可能會變成瓷飯碗,甚至沒飯碗。

看來體制改革擊碎了幾千年以來中國人信仰的「鐵飯碗」。

而且,這把火還有向外擴散的可能。

原來事情的起因是這麼回事。

有媒體透露,在2019年山西省委一名重要官員到基層進行調查時,他看到了令人震驚的一幕。

在這一地區,有許多人口小的縣城,像星星一樣散布各處,大多數的地方財政入不敷出,編制也很多,而且財政供養的人數也不太合理。

這種等,靠,要的心態,已經存在了很多年!

這怎麼行?

他一回來,就進行了一次制度上的改革。

山西如何進行體制變革?精簡黨政機構,縮減編制人員!

先後在山西選擇了六個縣城做試點,計劃在三到五年內,進行機構、編制和人員的大幅度精簡。

不過和公務員比起來,事業單位的人數要多得多,總人數在三千萬以上。

像我們所熟悉的公立中小學、公立醫院等都是比較大的事業單位。

這兩個機構中的工作人員大多都是在事業單位工作的,因此我們常說,這是一份非常穩定的工作,甚至可以說是一份鐵飯碗。

不過,他們也要知道,這份工作並不是永遠都有的。畢竟現在的社會,生產力是在不斷提升的,所以對人才的需求也是在不斷的提升。

新一輪的機構改革已經開始,系統里的人更加擔心,更加焦急。

這次體制改革,確實不是在嚇唬人,而是在認真地進行。

眾所周知,改革不只是一個地方的問題,它是一個由上而下的問題,所以各個省份、城市、縣都要參加。

千萬別小瞧這次縣市體制改革帶來的衝擊,六百萬個「鐵飯碗」要被端掉。

當前,許多地方的體制改革已初見成效。

例如,在山西省首次開展的六個縣級市的試點,其機構改革後,機關總數減少了30%,精簡了近千個編制。

不僅是政府部門,事業機構的規模也在縮小。河曲縣,一口氣削減了百分之七十八的機關,其中百分之七十的事業編制都被精簡了。

從數量上看,各個部門、各個職位都有了一定的縮減,這也導致了相應的財政開支大幅度下降,改革成效顯著。

山西省河曲縣有報告稱,在2021年大約減少了一千萬元的公共開支和大約一億三千萬元的員工工資和福利開支。

為了一個民族的長期發展,事業編制的縮減和取消,無疑是利大於弊的。

因為事業單位有一個穩定的工作崗位,所以很多員工都是渾渾噩噩,安於現狀。

只要不出什麼紕漏,老老實實地跟「領導混」,就不怕被開除。

就算不貪污,也能有一份穩定的收入,這不是很好嗎?

因此,國家對事業單位進行了改革,試行了一種終了的考核制度。

這會增加每個人在工作中的競爭力,從而避免工作中的懈怠。

如果不能打破這個僵局,接下來的工作就會陷入停滯。

當然,改革背後的更深層的理由是,人口的下降。

與2010年的六普相比,黑龍江伊春2020年的七普總人口下降了269,200人。

伊春地區2022年的生育率為3.84‰,新增人口為-5323人,為全國最低生活水平和全國最低生活水平。

山西的六個縣也是如此,他們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人口負增長了。

所以,「鐵飯碗」將會被打破,這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方向,當人口數量下降的時候,人口的優勢就會消失,到時候,人口就會集中在大城市和大都會上,而中小城市的人數就會變得更少,所以,簡化組織,整合資源,這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方向,隨之而來的就是「鐵飯碗」的不斷減少。

山西的體制機制改革,已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果,這也說明了體制改革、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減少人事等方面的策略是可行的。

接下來,就是擴大到全國範圍,從一個小的縣城,到一個大的縣城,再到一個市、一個省、一個自治區、一個直轄市。

最後,「鐵飯碗」的時代會被打破,整個職能部門都會充滿活力,中國在發展的道路上也會輕裝上陣,所有的事情都會變得更有可能。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下滑,私企的動盪,導致了裁員潮一波接一波。

因此導致了報考公務員的比例出乎意料的高,華山道上也擠滿了研究生和博士生,因此公務員的考試也被譽為「天下第一難」。

但是,山西青海開始實行的縣體制改革,以及沿海城市公務員工資的下降,卻讓這些人對考試的期待蒙上了一層淡淡的陰影。

山西的婁煩縣、青海的瑪多等地的體制改革試驗表明,新一輪體制改革將在不久的將來全面展開。

這一次的改革,主要是圍繞著與之有關的部門進行整合。

未來鐵飯碗可能真的保不住了,我們該怎麼辦?

所謂的鐵飯碗,並不是指什麼工作,也不是指什麼高官厚祿,而是指自己勤勞的雙手,永遠不會退縮的雙腿,永遠不會停止思考的大腦,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以及為人正直善良的品格,從而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只有這樣,才能確保你在社會上端住鐵飯碗,銀飯碗,甚至金飯碗。

在將來,體制內改革是不可避免的,精兵簡政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我們也要實施社會的發展,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多學一些技能,因為多些技術並不壓身,反而會讓自己在社會上更加遊刃有餘。

如果我們考上了體制內,也不能認為我們的工作就是一份穩定的工作,不要躺平,要居安思危,這樣才能臨危不懼,要不斷地學習,以不變應對千變甚至是萬變。

你認為「鐵飯碗」會被打破嗎?

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歡迎點讚轉發並添加關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