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黃巢起義的爆發與失敗

素年文史 發佈 2024-04-07T07:20:02.899469+00:00

這句話在封建王朝中運用的更加恰當,因為那段歷史時期中,底層百姓的生活如同在泥沼中掙扎般,所以才會出現不少農民起義運動。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這句話在封建王朝中運用的更加恰當,因為那段歷史時期中,底層百姓的生活如同在泥沼中掙扎般,所以才會出現不少農民起義運動。

比如,出身貧寒的朱元璋,以一己之力登上皇位,開創大明的天下。但是,在唐代有一個起義將領黃巢,與朱元璋的窮苦身世接近,甚至起義目的也相似。

這正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黃巢起義」,不少歷史學家以其為焦點,研究我國古代封建社會農民起義的特點,足以見其影響深。但它卻落得失敗的結局,令人唏噓不已。

黃巢起義為何失敗?又源於怎樣的社會現實而爆發的呢?

階級矛盾加劇,不反只有死路

盛唐時期的中國,萬邦來朝,呈現一片繁榮富景,但是,對於封建王朝中根深蒂固的弊端而言,也不過是「曇花一現」,終究走不長遠。

唐玄宗末年至唐代宗初年的「安史之亂」,令盛唐急轉直下,而後唐懿宗與唐僖宗是歷史上兩個著名的昏君,無治國才能,再加上大量外族入侵作戰,徹底將唐朝帶入末年。

那時,皇帝飲酒作樂,不問政事,以下各級官員更是有樣學樣,不僅為官不正,而且貪污腐敗,而那些地主豪紳也無所顧忌,強行搶占土地與財產。

可以說,唐末時期的底層百姓,在水深火熱中艱難度日。然而,更讓他們痛不欲生的是,因為連年的乾旱、水災等自然災害,導致僅剩的莊稼顆粒無收,飢腸轆轆,衣不蔽體。

在這樣的惡劣環境下,農民的起義情緒不斷高漲。不過,最先發動起義的人不是黃巢,而是王仙芝

那是唐朝末年,朝廷依舊橫徵暴斂,官逼民反的情況絡繹不絕,但都是小打小鬧,最後逼得百姓變成盜匪,致使朝廷的財政問題又填一個缺口。

可以說,橫徵暴斂與盜匪問題水火不相容,直到公元前875年,既唐僖宗乾符二年,關東爆發旱災,盜匪問題升級,而王仙芝作為盜匪集團的首領,自封「均平天補大將軍」、兼「海內諸豪都統」,指揮起義。

準確來說,王仙芝算不得農民起義,而是「盜匪作亂」的大規模行動,其目的不是為了推翻唐朝政權,只是為了財富。因此,這一註定這次起義無法載入史冊,但拉開了唐末農民大規模起義的序幕。

而出生於山東曹縣的黃巢,也幾乎同時加入到起義行列中。他家販鹽,在那個時代算得上家境不錯的富家子弟,而且從小喜歡書法與文學作品,也愛好騎馬射箭,算得上「文武雙全」。

因此,即便黃巢不起義,也依舊能在唐末的亂世下獨善其身,平安度過一生。但是,他多次參加科舉考試後全部失利,漸漸對朝廷的管理感到失望。

這天,黃巢打聽到王仙芝的起義軍在老家附近活動,大筆一揮,寫下:「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來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很快,他召集七千人的隊伍,走上了起義的道路。

可以看出,黃巢的起義目的是推翻唐朝統治,建立一個更加公正的全新的社會制度。這也是他最終與王仙芝分道揚鑣的根本原因。

起義之初,黃巢清楚起義軍規模必須宏大,才足以對抗朝廷的鎮壓。因此,他利用「金色蛤蟆爭努眼,翻卻曹州天下反」的流言給自己造勢,吸引了不少民眾的加入。

短短几個月後,黃巢起義軍的人數已經過萬。但是,王仙芝在此時突然宣布同意朝廷的招安,要帶著所有起義軍投降,他不同意,無奈「另起爐灶」,獨自帶著不足五千人的起義軍,繼續走在起義道路上。

那段時間裡,黃巢率領的起義軍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打擊,不僅轉戰山東、河南等地連連受挫,而且缺少軍需,無法進一步發展。他清楚「坐吃山空」的嚴重後果,決定南下,開闢新的起義方向。

果不其然,江淮地區物資豐富,再加上唐軍勢力薄弱,讓黃巢迅速站穩腳跟,再加上王仙芝被唐軍招討使曾元裕所殺後,其餘部的投靠,以及沿途農民的加入,起義軍的隊伍迅速擴大至十餘萬人。

可以說,黃巢領導的起義軍,在南方城市內如魚得水。但是,起義軍都是北方人,很難適應南方氣候,不少人都死於爆發的瘟疫中,他無奈之下,只能回到北方,意圖攻取唐朝都城長安。

在此期間,黃巢起義軍與前來討伐的唐朝駐軍作戰後取得多次勝利,人數得到空前的發展,將近60萬餘人。此外王重榮、諸葛爽等藩鎮也在名義上加入漢黃巢,總兵力逾80萬。

公元881年,黃巢率領起義軍,攻入長安,而唐僖宗被迫逃離皇城。他順理成章地在含元殿登基,並改國號為「齊」,定年號為「金統」。

然而,成功實現皇帝夢的黃巢,卻自此以後走上起義的末路。

公元882年,先前逃離的唐朝殘部率軍反攻,黃巢起義軍連連失利,最後隨著幾個得力部下的投降,他逃往山東,最後死在台上狼虎谷,起義軍徹底失敗。

黃巢一代梟雄,卻以這慘澹的結局畫上人生的句號,不禁令人感嘆。但是,他與領導的起義軍能走到這一步,絕非偶然,而是註定的結果。

內因與外因,走上封建王朝的老路

首先是內因,也是黃巢起義軍自取滅亡的過程。

雖然黃巢扛著「農民起義」的旗幟,但起義軍中有農民,也有商人、工匠與知識分子,難免存在階級矛盾。另外,當朝皇帝派兵鎮壓,不止是使用蠻計,也有挑撥離間與利益誘惑等。

因此,黃巢起義軍的內部矛盾從未停止。而黃巢一人之力,即便有信任的心腹,也難以統一指揮龐大的起義隊伍,導致起義軍逐漸缺乏與朝廷對抗的能力,特別是在他死後,竟無一人挑起大梁。

還有一個內因,也是黃巢的歷史評價中最為詬病的一點,即「食人肉」。

在黃巢起義軍與唐朝軍隊的作戰後期,由於軍事物資儲備不足,再加上軍隊人數眾多,陷入糧食短缺的困境中。而黃巢沒有採取有效措施改善,而是下令以人肉為食。

《舊唐書 黃巢傳》中記載:「賊圍陳郡三日,關東仍歲無耕稼,人俄倚牆壁間,賊俘人而食,日殺數千。賊有舂磨砦,為巨碓數百,生納人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

大意是:黃巢起義軍中有許多巨大的碓臼,被稱為「舂磨砦」,他們餓了將活人丟進臼中,連著骨頭,磨成肉末食用。

雖然吃人在歷史記載中算是常見,但如黃巢起義軍這般殘酷的吃人方式,實在是駭人聽聞。因此,不少人稱這番記載過於誇大。

不過,黃巢起義軍內確實有過燒殺搶掠的行為,特別是進入都城長安後,他們大肆屠殺,致使長安城內血流成河,哀嚎聲不斷。也因此引發了民憤。

要知道,黃巢起義軍一開始能勢如破竹的原因,是因為黃巢的起義目的符合底層百姓的期望,但是,黃巢推翻唐朝統治者之際,卻放鬆了對軍令的執行力,致使長安百姓更加舉步維艱。

得民心者得天下」,特別是在亂世中,廣大黎民百姓才是決定歷史走向的主導者,而黃巢起義軍的行為違背民意,甚至背上罵名,自然如秋風掃落葉般凋零。

最後是外因,也是加速黃巢起義軍失敗的直接原因。

那時,黃巢率兵入駐長安後,唐朝統治者已經逃亡,不少人建議其「乘勝追擊,永絕後患」,但他卻不為所動,而是將重心都放在稱帝為王上,這才給了唐朝殘部反撲的機會。

不過,黃巢起義雖然失敗,但對後世的影響巨大。《水滸中》寫道:他日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可見,黃巢起義的傳奇程度之深遠

一方面是加速唐朝政治制度的瓦解,無論是經濟,還是思想文化的發展,都因為這場曠日持久的戰亂,被衝擊的搖搖欲墜,根本不足以支撐唐朝的發展

公元907年,梁王朱晃接受唐哀帝李柷的禪讓,唐朝滅亡。

另一方面是給此後的農民起義留下寶貴的經驗教訓,並導致地方割據與政治分裂,再也沒有出現封建王朝大一統的局面,也間接影響近代中國的政治形象。

因此,黃巢起義的影響,已經滲透至中國整個歷史長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