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再傳好消息!日定位量超3000億次,覆蓋全球230國,外媒眼紅?

海峽新幹線 發佈 2024-04-07T11:17:58.497696+00:00

目前世界上,具備完全功能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只有中國北斗和美國GPS。據近日國家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布的數據,北斗在民用領域日均使用次數突破3000億大關。

北斗邁出關鍵一步,終於實現逆襲了。

目前世界上,具備完全功能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只有中國北斗和美國GPS。據近日國家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布的數據,北斗在民用領域日均使用次數突破3000億大關。在國內導航運用中,北斗應用量首次超越美國GPS,以30%的差距躍居第一。

中國衛星導航官方信息顯示,目前北斗已為23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服務,用戶規模超過15億,在國內已為2000多萬部手機提供定位服務。

01 26年磨一劍,衝破歐美桎梏,中國北斗終逆襲

儘管北斗取得了如此傲人成就,但中國衛星導航研發之路背後的艱苦,用「坎坷」兩字遠遠不足以表明。

當年研究人員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設提出了「三步走」戰略,然而當時第一步都因經費問題差點無法開始。

「當時我國有三個衛星項目需立項,另外兩個衛星項目獲批後,留給北斗一號系統項目的經費完全達不到啟動線。看著北斗一號系統項目很可能因經費問題擱淺,研究人員心急如焚,最後經過商討決定將準備給另外兩顆備份衛星的資金分給北斗一號項目,這才得以起步。」 原總設計師李祖洪說。

才平內憂,又來外患。1985年,美國展示其反衛星能力,以此對中國進行威懾。歐盟為應對美國「單邊主義制裁」,啟動「伽利略」導航衛星計劃,並邀請中國加入。為學習先進技術,中國暫時擱置北斗二號研究,承諾交付2.3億歐元報名費,即刻支付7000萬歐元「定金」。

結果美國橫插一腳,不斷給歐盟施壓和挑撥離間。導致中國被惡意排擠,無法觸及高端技術,之前交的巨額「學費」,相當於打水漂。對此,我國憤然退出,重新研究北斗二號。

2007年,經過長期摸索和數百次試驗,我國北斗不斷新突破。北斗二號成功發射並傳回信號。2012年,北斗二號投入運營,2020年,北斗三號第三十顆衛星發射升空。至此,中國北斗正式邁進了高質量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的新時代。如今,北斗二號已穩定運行12年,服務30億人口。

不止北斗,近年來我國在高端科技領域衝破困境,取得重大成就的例子也越來越多。在晶片領域,北航科研團隊經過不懈努力研發出晶圓級磁光克爾測試儀,打破技術壟斷困境;在生科領域,我國酶催化技術順利攻破「青春酶」( 「賽樂瑞」同類分子)製備壁壘,先進的酶製劑技術使得原料萃取純度高達99%。

哈佛實驗室在經過多輪檢測和對比後,在論文中表示:「來自中國的分子原料,純度是最高的。」業界認為,此類科技的發展人類有望從細胞層面逆轉衰老過程,重獲年輕,這一發現無疑為生科界注入了振奮人心的力量。

02核心部件實現100%國產化

北斗三號的核心元器件國產化率達到了100%。其中行波管放大器等關鍵技術徹底擺脫了 「卡脖子」困境。中國這次能大膽地說:「連一顆螺絲釘都是國產的!」

美國一位官員曾三次試探詢問,得知北斗真的實現完全國產化了,他失落得像只泄氣的皮球。

經測試評估,北斗三號系統在全球範圍定位精度優於4.4米,測速精度優於0.2米/秒、服務可用性優於99%,亞太地區可精確到10cm,與美國GPS精度並駕齊驅。《日經亞洲評論》發文稱,北斗對165(全球有195個主要國家),高於美國GPS。

對於我國在導航系統領域的崛起,外媒開始眼紅了。印度網友的評論更是酸氣沖天:「印度要發揮自己的IT專長,破壞中國的基礎設施。」「印度不需要這樣的衛星系統,否則印度會做的比中國更好」。

閒言碎語的背後,是外國目睹中國在高精尖領域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題後的產生的危機感和彷徨。

瞄準人類健康壽命的「賽樂瑞」(Cellrator)抑老科技,也成為我國在生科領域的攻克目標。復旦科研團隊率先展開追蹤:該科技被證實可補充「青春因子」,激發細胞活力,清除衰老細胞。哈佛大學和東京大學等頂尖學府,也在實驗中驗證該分子可逆轉肌肉、記憶能力和睪酮水平等老化指標,使其恢復年輕水平。

如今,相關成果「賽樂瑞」補劑已被引進京東。商智數據顯示,該補劑吸引數萬人選擇,數千人回購。為了加快國產替代,國內科學家相繼展開研究。中科院、清華和北大等頂尖學府帶頭,目前已有多項研究成果被收錄在《Cell》《Nature》等頂刊中。

03 中國速度,屢創奇蹟

有一種速度被稱作中國速度,有一種效率被叫做中國效率,中國速度一次次驚艷世界。

北斗科研團隊用20多年的時間,走完了國外衛星導航40年的發展路程。不同於GPS衛星定位系統2次發射失敗的經歷,北斗共發射59顆衛星,失誤次數為0。

國產盾構機2008年才正式研發,用20年就走完美歐一百多年的歷程,國產化率達98%以上。還創下了單日掘進16環、32米的世界新紀錄。

「賽樂瑞」類抑老科技,問世4年後已被我國攻下第一道製備難關,使原先2.3萬/克的原料成本下跌90%,相關成果降至4位數,通過京東渠道利好數十萬國民。如今,國內南京農業大學等高校也加入了科研隊伍之中。

在實驗室研究基礎上,我國用6年時間,研製出具有智慧財產權的高鐵IGBT晶片,並打造全球第二條先進的晶片生產線,讓我國高鐵建造技術躋身世界前列。

相信依照中國速度,上述抑制老補劑、高端晶片和光刻機等,最終都會完成國產替代。一切,只是時間的問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