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各國嫌棄的卡沙甘油田,中國50億美元接手後,竟撿了個大漏?

探祕歷史 發佈 2024-04-07T12:35:23.967935+00:00

它是世界最大油田之一,位於裏海北部、哈薩克斯坦境內,石油、天然氣儲量多到驚人。當我國斥巨資接手後,他們又為何笑著笑著,突然笑不出來了?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引言

你聽說過卡沙甘油田嗎?它是世界最大油田之一,位於裏海北部、哈薩克斯坦境內,石油、天然氣儲量多到驚人。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油田,卻被西方各國先後拋棄,甚至包括美國。他們為什麼不要呢?當我國斥巨資接手後,他們又為何笑著笑著,突然笑不出來了?今天咱們就來講講!

一、不讓中國參與的卡沙甘油田項目

眾所周知,上世紀蘇聯有15個加盟國,而哈薩克斯坦,就是其中之一。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家,要說有啥特別之處?那無疑是礦特別多了。

尤其是石油天然氣,儲量之龐大,直接讓其躋身全球十大石油出口國之列。而哈薩克斯坦能有這樣的排位,卡沙甘油田、田吉茲油田功不可沒,畢竟都是世界級的特大油田。當然,今天咱們主要講卡沙甘油田。

卡沙甘油田第一次被人發現,是在1988年。那時蘇聯還未解體,地質學家對各大加盟國的地質、礦產等都進行了深入研究。

研究哈薩克斯坦的地震資料時,突然發現有個地方不對勁,很可能存在大量油氣資源。而那個地方,就是如今卡沙甘油田的位置。

當然,那時候的卡沙甘,只是一片無名海域,並不引人注目。直到2000年,義大利油氣公司在該地區探測出令世界都為之瘋狂的油氣資源,卡沙甘才有了自己的名字。

估計有人奇怪,既然前蘇聯早已發現卡沙甘的情況,為啥不進行開採呢?這可是價比黃金的石油啊,難道蘇聯就不在意?這麼視金錢如糞土?

還真不是!蘇聯那時的情況已經很不好了,哪哪都缺錢!之所以沒管卡沙甘,還不是因為技術達不到。

要知道,卡沙甘的石油資源在裏海北部,位於近海區。但那時近海鑽井技術尚不成熟,所以蘇聯只能「望油興嘆」了!

直到2000年,這片油田才終於引來全球目光。因為它的石油儲量太龐大了,堪稱近30年發現的第二大油田。至於當時的第一油田?還是1968年在美國阿拉斯加發現的。

哈薩克斯坦政府知道後,當即欣喜若狂。畢竟蘇聯解體後,他們這些加盟國的日子都不好過,急需大量資金周轉!而卡沙甘的出現,無異於天降甘霖。

當然,開採石油不是件容易事,尤其是近海區的石油,資金、技術、工業設備等,樣樣都不能缺。那時的哈薩克斯坦還沒這個能力,無奈之下,只能向西方國家開放卡沙甘油氣資源。

據勘測,卡沙甘石油儲量達350億桶,可采儲量110億桶,天然氣儲量更是高達1萬億立方米。如此龐大的資源,自然引來諸多國家瘋搶,尤其是那些缺油缺氣、實力又不弱的國家。

而我國就是其中一個。不過卡沙甘項目的開採主力是西方國家,在當時的國際背景下,咋可能同意中國加入?就這樣,我國與卡沙甘失之交臂,但有句話怎麼說來著?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二、美國拋棄的股份,被中國接手了

最後,卡沙甘項目由西方國家組團開發,還成立了OKIOC聯合公司。該公司最初的股東,有義大利的通用石油、英國的BG集團、BP集團、挪威國家石油公司、美國的美孚公司、俄羅斯的殼牌和道達爾。

當然,剛開始的時候,哈薩克斯坦也占據了14.28%的股份。不過沒多久,就把這些股份出售給美國的康菲,以及日本的石油公司,兩家均分了這些股份。

到這個時候,股東班子算是組建好了,接下來就是開採問題。而具體的開發工作,就由義大利的通用石油負責。

萬萬沒想到,卡沙甘油田的開採難度,實在超乎眾人想像。結冰、爆管、風暴等等,讓卡沙甘項目舉步維艱,資金大把大把撒下去,結果連個迴響都沒有。就這架勢,有幾個公司能堅持下去?

於是不到一年時間,英國BP集團和挪威國家石油公司相繼退出,將股份轉給了OKIOC聯合公司。

到2003年,英國的BG集團也撐不住了,宣布退出卡沙甘項目。這些財團不想要的股份,中國想要啊。得知BG要退出,中國立馬行動起來,與其簽訂了購買協議。

本以為水到渠成的事,誰知道通用石油出來搗亂,利用股東的優先認股權,把這些股份買走了。所謂優先認股權,就是通用買一點,其他股東得跟著買,平分BG拋售的股份。

不得不說,這就有點噁心人了。典型的寧可自己虧點,也不能讓中國得到,而且還拉著所有股東一起下水。

但西方國家以為這樣,就能攔住中國了?要知道,我們可是熟讀《孫子兵法》的民族,你有你的張良計,我有我的過牆梯,耐心這種東西,我們從來不缺。

2013年,美國康菲石油也堅持不住了,決定把卡沙甘的股份賣給印度。這時候,哈薩克斯坦突然跳出來,以股東的身份優先買下股權。

估計有人奇怪,哈薩克斯坦的股權不是早賣給美國和日本了,咋還是股東呢?

原來當初英國BG集團賣股份時,通用石油用優先認股權截胡中國,而各股東團購一部分後,剩下的8.33%都由哈薩克斯坦買下了。並且那些股東還保證,平分的股份將來都會轉讓給哈薩克斯坦。

就這樣,哈薩克斯坦再次成為卡沙甘項目的大股東。只不過這個股東做的,看不見收益不說,資金投的就跟無底洞一樣,讓人倍感焦慮。

正是因此,美國康菲也堅持不下去了,要把7.14%的股份賣給印度。結果呢?我國早跟哈薩克斯坦達成協議,這邊美國剛準備賣,哈薩克斯坦就優先買下,然後以50億美元的價格,轉手賣給中石油。

就這樣,歷時13年,我國終於進入卡沙甘項目。

三、命運多舛的卡沙甘項目

而這時候的卡沙甘,已經被西方各國視為雞肋。不要的話,之前的巨額投資就打了水漂;留在手裡呢?資金是源源不斷往外流,卻不知能不能成功開採。

既如此,及時止損也是種不錯的方式。所以中石油接手股份後,美國不僅不生氣,還嘲笑中國人傻錢多,花50億美元買了塊廢油田。等到將來,肯定也會像美國一樣損失慘重,後悔不跌。

美國都這樣想了,更何況其他西方國家?中國加入就加入唄,反正他們也不確定,這個項目到底能不能賺錢。

要知道,卡沙甘自2000年被發現,投資開採工作就一直沒停。按照原計劃,2005年6月就能進行工業試采。

結果呢?由於資金、技術、政策等原因,試采工作從2005年推到2008年,又從2008年推到2010年,然而直到2012年了,試采工作依舊遙遙無期。

要知道,卡沙甘可是個超級大項目,每一天都在消耗巨額資金。在2007年的時候,其開發費用就由570億美元暴漲至1360億,堪稱世界上最貴的油田。

花費這麼多就不說了,各大財團與哈方政府的合同還只有40年。如此一年年推下去,只見投資不見收益,他們不得賠的血本無歸?

更何況在此期間,哈方政府為提高自己的話語權,不惜叫停項目。如2007年說卡沙甘項目違法環保法,直接叫停三個月,藉此增大了在項目中的股份。

權益剛增大,哈薩克斯坦就與各大財團簽了備忘錄,將油田試采日期定在2013年6月。

然在2012年3月,又是環保問題,哈方對卡沙甘項目開發公司罰款500萬美元。

不可否認,各大財閥在油田開發過程中,確實忽略了環保問題,造成裏海嚴重污染。但對哈方政府來說,現在談環保,更像是一種博弈,一種與外國財團之間的博弈。

至於誰能獲得更大利益?當然得看哪個技高一籌了。

很顯然,掌握主動權的哈薩克斯坦,是博弈中的贏家。先是股權,本來只占8.33%,環保問題一出,立馬變成16.81%,跟大財團股份一樣了。

然後是環保,剛開始的時候,開發公司為了追求最大限度地開發,根本不在乎污染問題。結果一罰款,立馬換成更為環保的。當然,這種開發方式速度更慢、投資更大就是了。

再加上2010年的時候,哈薩克斯坦重新修訂《資源法》,明確要求在油氣生產過程中,必須使用一定比例的哈國員工、物資、服務等。如果不按要求來,輕則停工罰款,重則吊銷資源使用許可。

這麼一來,外國財團頭上算是多了個緊箍咒。讓本就困難多多的卡沙甘油田,開發進度更慢了。哪怕哈方同意了2013年6月前試采,各大財閥依舊顧慮多多,開採難度這麼大的油田,到底能不能盈利?

這不,美國康菲直接拋售股份,不跟卡沙甘項目死磕了。

四、一個卡沙甘,讓中國贏麻了

結果呢?正當美國笑看中國冤大頭呢,卡沙甘油田竟在2013年如期試采了。不少人震驚了,為啥中國一加入,卡沙甘就如期試采了?這不是在打美國的臉?顯得他們多無能,沒中國厲害。

說實話,在這個項目上,美國可能還真不如中國。為啥呢?咱來看看卡沙甘開採主要難在哪裡。

政治環境就不說了,經過這麼多年摩擦,哈方與國外財團基本達成共識,不可能再卡脖子。剩下的難題,基本都在開採方面。

首先是氣候方面,裏海四季分明,溫差極大。尤其是冬季,溫度最低的時候,能達到零下40℃。

這麼低的溫度,工作人員咋可能一直戶外作業?基本幹個1小時,就得回屋暖暖,如此下來,開發進度自然上不去。不光是人,零下40℃的時候,機器哪怕凍不壞,也不可能安然工作。

還有裏海的結冰問題,要知道,裏海雖被稱作海,但實際上,就是個內陸湖,遇冷結冰再正常不過。而零下40℃結的冰會有多厚,大家可想而知,並且一結就是5個月。

冬天不好作業,夏天作業難度同樣大。為啥呢?風大浪高,不管是開採,還是運輸,都極為危險。當然,運輸可以等到風暴停止的時候再進行,但開採呢?一直等下去,石油產量還能看嗎?

而且這片航道又淺又窄,大型船隻進不來,只能用中小型的。就這運輸條件,哪怕成功開採了,產量也有待商榷。

如此現狀,自然讓美國望之生畏,選擇及時止損。而中國加入進來後,還真把這些問題給解決了。

冬季結冰最好解決,早在中國加入前,開發組就向裏海投了150艘特種作業船,專門阻止水面結冰。

但對暴風和航道問題,就有點無能為力了。一是資金,二是技術,三是施工人員,哪個都是難題。

但中國這個「基建狂魔」加入後,再難的難題也能攻克。針對夏季暴風潮,中國選擇在石油開採區建立大壩,直接擋住外面的風浪,使得開採工作不受影響。

至於運輸問題?拓寬、加深航道不就行了。雖然工程量大了點,技術難關也不少,但對中國來說,也不是個事。

在中國基建作用下,卡沙甘項目遇到的難題,就這樣被一一掃除了。正是因此,當中國加入後,油田開發工作才越來越順。這可不是啥玄學問題,而是實力問題!

2016年9月,卡沙甘油田正式開發。僅一年過去,年產量就達到了890萬噸,並在之後的時間裡逐年飆升。如今,卡沙甘油田的年產量已達1500萬桶,還有繼續上升的餘地。

相關人士預測,卡沙甘油田未來最高開採量可達150萬桶/天。屆時,將能滿足整個歐洲十分之一的油氣消耗。

等到那一天到來,中國絕對算贏麻了。50億美元就能取得這麼大收益,估計那些放棄股份的西方國家,腸子都悔青了。

當然,從卡沙甘能夠開採的時候,我們就已經穩賺不賠了。畢竟不僅有金錢收益、中哈友誼,而且還獲得了穩定的油氣資源。

參考資料

哈薩克斯坦,手握超級油田[OL].澎湃新聞,2022-01-11

楊建梅譯. 哈推遲卡沙甘油田的商業開採日期[J]. 中亞信息, 2008(7)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