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為什麼離開郭子興?

書童讀史 發佈 2024-04-07T22:19:15.155537+00:00

孫德崖等四個人性格粗直,後來相處時間久了,郭子興就有點看不上他們,郭子興就很少外出,後來的一些決策里,他們四個人就很少和郭子興商量。

PS:

這是明史連載,喜歡的朋友點點關注,每天儘量更新。

朱元璋投奔郭子興後,剛開始是蜜月期,實際情況也是比較複雜。

郭子興和孫德崖等五個人都是元帥,權力都差不多,剛開始起義的時候,這個弊端還顯示不出來,後來有了一定的權力和地位之後,都覺得自己是最厲害的那個,所以郭子興和孫德崖之間常常有矛盾。

孫德崖等四個人性格粗直,後來相處時間久了,郭子興就有點看不上他們,郭子興就很少外出,後來的一些決策里,他們四個人就很少和郭子興商量。郭子興慢慢就被排擠了。

朱元璋當然義無反顧地站在郭子興這邊,護郭子興周全。

總體說來,大家面和心不和,畢竟他們共同的敵人是元,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對於元軍,還是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前文提到過,起義軍中有一個叫芝麻李的,他領導的這群人的戰鬥力也不低,他們攻下了徐州。

徐州的地理位置很關鍵,地處京杭大運河的要道,元軍自然會出兵鎮壓。元軍人數眾多,芝麻李這群人遭遇了沉重打擊。芝麻李被俘。

彭大和趙均用一路突圍,最終來到了濠州,和郭子興的隊伍匯合。他們的到來,打破了這支隊伍的平衡。

濠州徐州都是紅巾軍,但是彭大和趙均用帶來的這些人,勢力竟然比原來的濠州紅巾軍大,頗有種反客為主的意思。


彭大這人還是比較有禮數,郭子興也比較看得上彭大,這樣一來,孫德崖就著急了。他不能看著郭子興坐大,於是孫德崖和趙均用就走到了一起,倆人合謀了一個計劃,趁著郭子興出去,倆人率領一群人就把郭子興綁票了,想把郭子興給殺了。

這時候的朱元璋,正在淮北,聽說這事後,立馬就往回趕。即將到郭家的時候,有人勸他,郭子興被抓了,你來救他,你也會被抓的。

朱元璋回答,郭子興於我是再生之恩,如今他有難,怎麼能見死不救,這不是大丈夫的行為。

儘管局勢危急,但是朱元璋腦子還是非常清楚。

朱元璋和郭家人一起去找彭大幫忙,彭大一聽,這還了得,於是喊了一群親兵,朱元璋也是盔甲佩戴整整齊。

他們把郭子興救出來。

郭子興遭到一頓毒打,慘不忍睹,不幸中的萬幸,郭子興命是保住了。



至正十二年冬天,元軍將領賈魯派兵圍住濠州城,大敵當前,這群人慌了手腳,終於能暫時摒棄前嫌,共同抵禦元軍。

至正十三年五月,賈魯死,元兵散去,濠州城的危機解除,但是起義軍也死傷慘重,糧草缺失,後面的日子怎麼過成了個難題。

朱元璋弄了一些鹽,又用這些鹽換回米,獻給郭子興,以解燃眉之急。

而在元軍散去後不久,彭大自稱魯淮王,趙均用自稱永義王,他們竟然做起了王爺,頗有種天下太平的意思了。

可是實際上,濠州城兵力短缺,如果元軍再來攻打,後果不堪設想。



朱元璋心裡有一萬匹馬奔騰,這種失敗就是掉腦袋的事業,哪有安穩日子,但是周圍的這幾個元帥,一是胸襟小,心眼小,勢力不大,還分派系,甚至還窩裡鬥。二是目光短淺,明明現在情況危急,竟然以為已經太平。

而朱元璋和郭子興的關係,也已經蜜月期破裂,郭子興也是越來越討厭朱元璋,郭子興看不得朱元璋地位越來越高,原本是自己手下的兵,如今也已經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委實是讓郭子興很難接受。

有時候就難為朱元璋,甚至不給他吃的,多虧了馬皇后的幫助,才讓朱元璋能繼續在這複雜的關係中存活下去。

是的,郭子興心眼小,記仇,這種性格讓郭子興以後的日子裡吃了大虧。



面對著此情此景,朱元璋也沒有辦法,只能從長計議。

朱元璋回到了鍾離,開始招兵,成果顯著,招來了七百多人,郭子興非常高興,提拔朱元璋為鎮撫。

濠州起義軍里,彭大,趙均用的勢力大,關鍵是為所欲為,敗壞軍紀,郭子興雖然看不過去,但是他兵力單薄,勢力小,做不了主。

這時候的朱元璋,應該已經有了想獨立領兵作戰的想法了,他實在是不想再和這些人為伍,他指揮不了他們,如果這樣繼續下去,就是坐以待斃。

為了避免猜忌,朱元璋把自己招來的兵給了其他人,他帶著徐達,湯和,花雲,費聚,耿炳文,周德興等二十四人去了定遠,他和郭子興暫時分道揚鑣。

不得不承認朱元璋的識人水平,他挑選的這二十四人,日後名震天下,淮西二十四將。



從這時候起,朱元璋的人生踏入了新的篇章,他開始了獨立帶兵作戰,可以拋開那些勾心鬥角,盡情發揮他在軍事上的天賦,跟著他的這些人,也把日後封官進爵的希望,寄托在了朱元璋身上。

此時的朱元璋也並沒有想到,他會在多年後登上皇位,他只想壯大自己的實力,在這個亂世中活下去,也許明天元軍就會來攻擊,也許壓根就沒有明天,不管怎麼樣,朱元璋此時能依靠的,只有自己周圍這些人了。

濠州的人和事,就暫時放下吧,如何在定遠生存,是朱元璋的當務之急,這是下文要描述的重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