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歲老人一心求死,親孫子挖的那個坑,給了爺爺最後的尊嚴

藝然影娛 發佈 2024-04-08T00:10:48.275176+00:00

孫子挖坑活埋了爺爺,這部讓人震碎三觀的電影,永遠無法上映。但是卻被法國大力引進,還被列入到了高中教材,只因它真實的揭露了老年人的生死觀。影片中的主演,更是直接擊敗了劉德華、梁家輝等一眾影帝,贏得了國際華語節最佳男演員的稱號。看到這裡,很多人都非常的好奇,這位爺爺到底經歷了什麼?


孫子挖坑活埋了爺爺,這部讓人震碎三觀的電影,永遠無法上映。

但是卻被法國大力引進,還被列入到了高中教材,只因它真實的揭露了老年人的生死觀。

影片中的主演,更是直接擊敗了劉德華、梁家輝等一眾影帝,贏得了國際華語節最佳男演員的稱號。

看到這裡,很多人都非常的好奇,這位爺爺到底經歷了什麼?

本應該是安享晚年的生活,為何要如此「極端」的方式,離開這個世界?

《告訴他們,我乘白鶴去了》直擊農村的禁忌,多數人看完之後,都會對這位老人的「自私」,產生別樣的感受。

上世紀90年代,西北偏僻落後的祁連山下,世代流傳著一個民俗。

生活在這裡的人,世世代代都以「入土為安」為榮,在他們看來,只有歸身於黃土之中,就可以乘坐著白鶴去往極樂世界。

因此只要村裡有人去世,都會在棺槨外面,畫上一幅白鶴的圖案,這是生者對死者美好的祝福。

71歲的老許,最拿手的絕活,就是在棺材上面繪製白鶴的圖案。

他是十里八鄉有名的畫師和木匠,不僅畫了一輩子的白鶴,十里八鄉只要是能用上的棺材,都是出自老許和搭檔老曹之手。

但是隨著「火葬」政策的推行,定做棺材的人越來越少。

清閒下來的老許,並沒有因為生意慘澹迷茫,而是對「火葬」產生了恐懼。

閒來無事的時候,他會帶著小孫子,去鄉間地頭溜達。

或者是在村頭人群聚集的地方,看看老夥計們打打牌。他懷念忙碌的日子,直到老夥計的到來,老許的「心事」越來越重。

兩個人對土地有著別樣的情懷,老曹感覺自己時日無多,他祈求老許給自己做一口棺材。

對於遲暮之年的老人而言,生死就是飯後的談資。

上午還在打牌的老夥計,可能下午就會天人永隔,眾人都習以為常。

給老搭檔準備棺材的時候,71歲的老許思緒有些凌亂。他不期盼葬禮有多麼的風光無限,只盼著可以在土地里安靜的長眠。

老許畫了一輩子的白鶴,期盼就是「入土為安」,乘坐著白鶴去往極樂世界。

沒有生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火葬」的推行,就像是一塊沉重的石頭,壓在老人的心上。

對於老許而言,「火葬」就是被燒成灰,不算是真正的葉落歸根。

生活中的離世的老人,挨個被拉去焚燒,時時刻刻都在提醒著老許,等待自己的是一個什麼樣的結局。

憂心忡忡的他輾轉反側難以入睡,一直都在想,火葬到底是什麼樣?

看著鄰居家煙筒里冒出來的白煙,老許就像是找到了答案。

縷縷白煙飄入天空,他內心開始抗拒。在老許看來,「火葬」就是這個樣子,一把火之後,剩下的就是白煙。

他氣憤不已,找來了一把梯子,讓小孫子堵住了煙囪口。

漸漸的老許開始嫌棄做飯的煙囪,他害怕自己有一天,也會變成一縷煙,身體不再完整。

老人教唆孫子,將自家的煙囪堵住,通過無聲的方式反抗。即便是屋子裡煙霧繚繞,但也沒有人察覺到老許情緒上的波動。

家人們得知後,並不是溝通和詢問,而是責怪「年紀越大越糊塗」。

中秋節到來,老許被女兒接去過節。坐在大客車上,看著眼前一個個鼓起的「土堆」,他眼神之中流露出了羨慕。

這麼平坦的地方,竟然沒有他「葉落歸根」的地方。

到了女兒家之後,老許日子依然孤獨,除了孫子和外孫女,沒有人和他說話。

我常常在想,操勞了一輩子的老許,為什麼執念於身後之事?

本應該好好享受生活的他,僅僅只是因為「火葬」推行?也許家庭的冷漠,子女的陪伴缺失,也是不同忽視的問題。

兒子常年在外打工,老許和兒媳婦能說上幾句話?

女兒雖然隔三差五探望,但女婿不在家,老許除了帶孩子,依然是格外的孤獨。

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往往負面情緒的渲染,都是積極缺失的表現。可以明顯的感覺到,老許自從沒有生意之後,就像是鑽了一個牛角尖。

沒有人開導,完全沉溺在自己的世界裡,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歸屬感。

對於老許而言,孕育自己的土地,陪伴了他漫長的人生,更像是一個歸宿。

後來帶著孩子的時候,他開始講白鶴的故事,在老許的口中,白鶴代表著吉祥如意。

看到這裡的時候,我覺得非常的諷刺。

從某種角度來講,白鶴的出現,意味著一個人的離開,從何而來的吉祥?不過是人們精神世界的一種自我安慰。

也許是操勞了一輩子,也許是對優越物質生活的嚮往,極樂世界成為了每個人的「期盼」。

孩子們對他的話深信不疑,因為喜歡看《西遊記》的孫子,看到孫悟空被壓了500年之後,會情不自禁的流下眼淚。

孫子知道這不是一天,而是500年。看到「太上老君」駕鶴西去的時候,自然會覺得那是一種幸福。

乘坐白鶴離開,對於老許來講,是一個死後的期望。

但是對於孩子們來講,確實爺爺心中的願望,他們的世界純真無暇,根本不明白生死。

後來老許在溜達的過程中,挑選了一塊「風水寶地」,不成想,很快被女兒送回了家中。

因為按照民俗,有兒子的老人,不能在女兒家中過世。

希望落空的老人,再一次踏上了大巴車,眼神中流露著一抹憂傷。

回到家之後,老許得知了搭檔去世的消息。據說是偷偷的埋在了自家玉米地里,連葬禮都沒有舉辦。

得知消息的他,就像是看到了「希望」,說不定自己也可以這樣做。

不成想剛剛祭奠完老友,後腳一群人帶著工具,出現在了玉米地。

面對家人的阻攔,這群壯漢手上的工具沒有停下來,規矩就是規矩。

哭喊和爭吵中,偷偷下葬的墳還是被挖了出來。站在不遠處的老許,心中最後一根稻草被壓垮。

「入土為安」這個期望越來越渺茫,他整個人開始變得「走火入魔」。

孫子不理解,為什麼爺爺執意每天等著白鶴?

老許認真的說道,如果白鶴來了,就會帶著一個人前往極樂世界。說著說著,老人流下了眼淚,心疼爺爺的孫子,出了一個主意。

如果將爺爺藏在地下,就不會被人發現了。

老許聽完之後,他眼前一亮,覺得這就是逃避「火葬」最好的方式。

就這樣在老人的指示下,幾個人挖了一個大坑,老許迫不及待的坐了進去。

沙棗樹下,孫子一鏟子接一鏟子,將大坑填滿了。

無法想像,長大成人之後,這個「幫助爺爺完成心願」的孫子,內心會是什麼樣的場景。

從某種角度來講,老許是自私的,他利用了孩子的單純和無知。從未想過,孩子有一天會長大,要面對一個殘忍的事實。

這將是畢生無法抹去的傷痛和自責,他希望的是爺爺快樂,但結果卻是另外一個概念。

最終老許通過極端的方式,獲得了死亡的尊嚴。

老許真的是恐懼「火葬」?也許他只是在生活中找不到歸宿感。

每個人都對土地有一種深厚的情懷,老許的身上,展現出了很多值得深思的問題。

他為什麼如此極端,鑽了牛角尖?

他為什麼不顧及親孫子,成年之後的感受?

這位老人到底是可悲,還是一種自私,又或者是一種情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