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笑白雲外,名利怎麼掛心

曾祥國殘紅一號 發佈 2024-04-08T00:20:28.463654+00:00

公元1286年 ,貫雲石出生在元大都西北郊高粱河畔的畏吾村一個富貴的家庭,從小就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 他的父親是武將,母親是當時名儒廉希閔之女,從小在這樣的環境和家庭氛圍薰陶下成長,他養成了儒俠的氣質。

公元1286年 ,貫雲石出生在元大都西北郊高粱河畔的畏吾村一個富貴的家庭,從小就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

他的父親是武將,母親是當時名儒廉希閔之女,從小在這樣的環境和家庭氛圍薰陶下成長,他養成了儒俠的氣質。

父親死後,他承襲了爵位,此外,還有一些手握重權的人舉薦他,於是被當時的君王冊為太子伴讀。

面對著這樣有權有勢的生活,他反而覺得這樣的生活不適合自己。他雖厭惡戰爭和殺戮 ,想有所作為 ,卻又不希望通過武力來實現。但作為軍人,怎麼可能不賤血仕途,為此,只有通過文學來讓心靈淨化。

當時,他聽說大學士姚燧學名顯赫,且人品上佳,於是讓爵於弟,拜入姚燧門下。

陡然間放下家庭的重擔,貫雲石頓覺全身放鬆,雲淡風輕。人心一寬,便可容納萬物。他與同為姚燧門下弟子的趙孟頫等人談論詩文,對月飲酒,徜徉於山水間。

公元1313年,貫雲石被元仁宗封賜為維吾爾族第一翰林學士。他積極參政,直言敢諫,但後來的一件事,直接導致了他辭官退隱。(仁宗表面恢復科舉卻無實際行動,而自己一心卻無用)

公元1315年,貫雲石退避杭州,開始效仿起陶淵明。可是,每到午夜夢回,還是會想起當年那場「恢復科舉風波」。

想想人生,真是無奈。

貫雲石雖然在顯貴生活中「頓悟」,實則有著不為人知的心酸。不過,他能及時抽身,遠離朝廷紛爭 尋求陶淵明一樣的生活,不失為一種明智之舉。

或許,正是因為這樣,才能讓他在文學上找到了歸屬,有了一曲曲靈秀清新、內容生動的詞曲。

(此處已添加書籍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