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到過大湘西嗎?

祕境大湘西 發佈 2024-04-08T01:58:23.608577+00:00

歷史名人諸葛亮,在湘西的傳說很多。現實中,諸葛亮真的到過大湘西嗎?諸葛亮也是個文學家,除了代表作《出師表》以外,還寫過不少詩詞,在寫關羽時,他寫過:「湘西不得歸關羽,河內猶宜借寇恂。」看來,他對湘西這個地方,還是很關注的。


歷史名人諸葛亮,在湘西的傳說很多。現實中,諸葛亮真的到過大湘西嗎?

諸葛亮也是個文學家,除了代表作《出師表》以外,還寫過不少詩詞,在寫關羽時,他寫過:「湘西不得歸關羽,河內猶宜借寇恂。」看來,他對湘西這個地方,還是很關注的。

我們先來看看歷史記載——

陳壽《三國志》有載:建興三年三月,諸葛亮率部南征,「五月渡瀘」,秋八月平定全部四郡。出征時,諸葛亮進攻越嶲郡,而令李恢繞道進軍益州。李恢在昆明突圍後「追奔逐北」,在「南至盤江,東接牂牁」的地方與諸葛亮部會合。當時的牂牁,應該包括今天的新晃、芷江、中方等地。有人研究認為,今天的中方荊坪古村就是牂牁的治所。

東晉成書的《華陽國志》,其卷四《南中志》說:「亮南征,由水路自安上入越嶲,別遣馬忠伐牂柯,李恢向益州」。這裡指的也是「七擒孟獲」的事情,從此處分析,諸葛亮所行路線,離湘西還有很遠。

《三國演義》第八十七回到九十回,其所述諸葛亮「七擒孟獲」過程,諸葛亮出征的第一站,就提到「東西兩路,卻通五溪」。歷史上的「五溪」,無疑是指湘西的沅水流域。

據《太平寰宇記》及《靖州志》記載,靖州縣境內有諸葛營、諸葛橋、諸葛井、武侯祠、武聖廟、武聖殿、諸葛亮點將台、諸葛溪、諸葛村、營盤山、營盤團、營盤寨等15處遺址、遺蹟;民間傳說靖州飛山之上的「金坑洞」和「銀坑洞」(今蓮花洞和白雲洞)為諸葛亮活捉孟獲處,洞壁上遺有「孟獲天書」。

《城步縣誌》(同治版)、《城步縣鄉土志》(光緒三十二年版)載,三國蜀漢建興三年,諸葛亮率領大軍南征九溪十八峒,駐軍城步雄溪北岸。那時代的雄溪河水寬闊兇猛、冰涼透骨,河上無舟無橋,將士們只能涉水過河,以致眾多士卒全身濕透,腹痛難忍,上吐下瀉,虐疾(打擺子)爆發,傷寒肆掠,不能行軍作戰。諸葛亮於是下令停軍休戰,在雄溪北岸修築土城,安宮紮寨,請軍醫為將士熬湯療病。雄溪,為五溪之首,就是今天的巫水河,縱貫湘西南地區。

清《直隸靖州志》卷二十載;「諸葛亮南征於此,(後人)建武侯祠。乾隆十九年(1754年),通道土人掘得銅鼓一面,內注『大漢諸葛武侯』六字」。並稱此為諸葛亮過境靖州之「考古一大驗也」。另據《懷化地區·總述》載:通道出土的這面行軍鼓「套入水中擊之,聲聞百里」,無疑不是後人作假而為。

《遵義府志》記載,「用木棉線染成五色織之,質粗有文采。俗傳武侯征銅仁蠻不下時,蠻兒女患痘,多有殤者求之,武侯教織此錦為臥具生活,故今名曰『武侯錦。」此文說明,諸葛亮南征時到達了懷化城區一百餘公里外的銅仁一帶,教會了當地人織造木棉錦。通道、新晃等地的侗錦,很可能是在木棉錦的基礎上發展而來。還有人說,饅頭也是諸葛亮在征討南中的途中發明出來的,我無以考證。

我們再聊聊民間傳說——

在洪江市靠近漵浦處,有一水潭,深不可測。傳說三國時,諸葛亮率軍南征,屯駐於此,並在深潭中洗過戰馬。後人稱此潭為洗馬潭,今為洗馬鄉政府所在地。他當時號令士兵在水潭的右邊修建鼓樓,以傳遞操練的號令,現稱為鼓樓坪。當時在左邊山插戰旗,作為征戰的指引,現稱為旗山。諸葛亮走馬的羊腸小道,稱之為扯馬界;諸葛亮練兵的草地稱之為落馬壠。在當地,還有諸葛橋、 「臥龍崗」、 「回龍庵」、 臥龍巖等遺蹟。

在會同縣團河鎮老汽車站邊,有一個使用多年的諸葛井,現在還清泉長流,我有幸品嘗其甘甜上百次。相傳諸葛亮帶兵路過當地時,沿途井水被人放毒,諸葛亮插劍為井,為官兵解除了饑渴。團河不遠的高椅古村對河,有座孟營山,相傳就是諸葛亮對手孟獲紮營的地方。

沅水下游的桃源七星岩,因山腰上有一字排開的七個石洞而得名。據說那是諸葛亮平南蠻擒孟獲時布疑兵所用。傳說,在三國時期,諸葛亮派士兵悄悄在臨江的七星岩山腰鑿石洞,對著江中,然後乘夜在洞內燃起火光,鼓聲大作,趕走了蠻兵。

在靖州縣太陽坪鄉境內,也有傳統中的「孟獲墓」和「孟獲屋場」。據會同縣連山中學毛成舟老師調查,上世紀六十年代,會同縣縣城郊區挖出過一座大型古墓,有人將古墓情況向郭沫若匯報,郭老認為「與孟獲家族有關」,可惜因「文革」動亂而無果。

有懷化本土專家統計過,整個靖州「文化圈」十餘縣市(包括廣西的龍勝、三江,貴州的榕江、黎平、錦屏,湖南的通道、城步、綏寧、會同、黔陽等),共有諸葛井16處、諸葛營34處,諸葛橋11處,武侯祠、武侯廟8處,以「諸葛」或「孔明」命名的「山」、「洞」、「溪」、「塘」、「寨」、「村」等21處,傳說中的「擒孟」地點5處。

事實上,在湘桂黔一帶,姓諸葛的並不多,而以「諸葛」聞名的人更不多,這些「諸葛」、「孔明」,應該不是另有所指。

……

以上,我對所知的諸葛亮的歷史記載和民間傳說,進行了簡單的羅列。我對歷史一知半解,無力深入進行研究和分析,更不能做出科學的判斷。結合其他相關資料,我個人膚淺地認為:諸葛亮本人沒有到過大湘西地區,他也許到過緊鄰湘西的湘桂黔邊的部分地區。但是,諸葛亮所部或其勢力,特別是他「征南」時的部屬,應該是到達了湘西南地區。今天所見的以「諸葛」命名的各類「公益」建設,應該是諸葛亮「南征」的部屬或其崇拜者,為其建設的「形象工程」或「紀念性設施」。

草率成文,以拋磚引玉。錯誤之處,請批評指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