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耽誤的凌之浩,身不由己捲入動盪時代,審查結束後年華不再

石坊青斜 發佈 2024-04-08T15:32:53.553815+00:00

影片終於完成並審查通過後,於1951年2月21日晚,在中南海首映,請周恩來、朱德、胡喬木等中央首長審看。

1950年在「崑崙」公司經過討論,用了一年的時間拍完《武訓傳》(1951)公映。

影片終於完成並審查通過後,於1951年2月21日晚,在中南海首映,請周恩來、朱德、胡喬木等中央首長審看。

朱德當即肯定了《武訓傳》的教育意義。周恩來認為「此片除了少許藝術方面缺陷,主題十分積極。」

接著在1951年3月推出「國營電影廠出品新片展覽月」,《武訓傳》正式公映了,在社會上引起熱烈反響,褒貶不一,造成爭議,連毛澤東都十分關注,並專門將影片重新調進中南海觀看。

特別是在1951年6-7月間,藍苹(1914-1991)被毛澤東委派到山東調查武訓歷史期間到處煽風點火,不擇手段地判處了武訓和電影《武訓傳》的死刑,並因此製造了一大批冤假錯案,連該片導演孫瑜(1900-1990)、趙丹(1915-1980)等亦戴上了「壞分子」的帽子。

接著「有心之人」又把趙丹主演的電影《我們夫婦之間》(1951)拿出來說事,其矛頭直指「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與工農大眾的關係」。

同樣遭到批判的還有《關連長》(1951),而1951年就這樣在毛澤東發動批判《武訓傳》(1950)的大環境下,形成建國以來第一次全國範圍的文藝整風運動。

由凌之浩(1923-2014)和沙莉(1924-2009)主演的《夫婦進行曲》(1951)作為「漏網之魚」沒有遭到過多在指責,畢竟當年的「火力」完全集中在《武訓傳》、《關連長》和《我們夫婦之間》這三部電影上,但更為重要的由此引發的連鎖反應,是所有的片廠不敢「輕舉妄動」,尤其是私營電影業的營運如履薄冰。

由於1952年投入公映的新片才只有兩部,大家都無事可做,到了1952年年底,上海電影製片廠決定安排演員赴朝慰問演出並體驗生活,報名者踴躍,上影廠經過審核派出了13位影星,組成赴朝慰問團,其中多數團員都是參加拍攝過電影《南征北戰》(1952)。

圖——前排左起:葉小珠、鐵牛、孫永平、史原、穆宏;後排左起:馮喆、金乃華、仲星火、潘文展、王琪、孫道臨、凌之浩、范正剛

他們分別是——團長范正剛(1921-1953),隊員:馮喆(1921-1969)、孫道臨(1921-2007)、金乃華(1914-1998 )、潘文展(1924-)、穆宏(1920-1969)、史原(1919-1999)、凌之浩、鐵牛(1922-2015)、仲星火(1924-2014)、孫永平(1930-2011)、王琪(1928-)和葉小珠(1931-2017)。

特別是身材高大,形象英俊的凌之浩,當時廠里的形勢雖處於「高壓」狀態,但他自認其歷史是清白的,沒感到什麼「危險」。

他在參與拍攝完電影《南征北戰》後,也積極「改造」自身,讓身上的「自由主義」能徹底「消失」。

【反抗包辦婚姻逃到上海】

凌之浩原名邵士瑾於1923年3月生於天津西關(現屬紅橋區)的一個商人家庭,祖父經營過醬園,父親沒有職業。他所接受的文化薰陶主要來自親屬。

外祖父是一位老畫家,也精於書法,他受外祖父的影響,喜歡寫字、作畫和金石篆刻。

他在天津念完了小學和中學。讀書時,他對器樂、表演和籃球也很愛好,曾是天津業餘籃球甲級隊的隊員。

在天津廣東中學畢業後,凌之浩本來打算到北京學醫,但沒有考取。

這時,19歲的他為了反抗父母包辦婚姻和謀求生活出路,逃到上海,經同學哥哥、演員衛禹平(1920-1988)介紹進入國華劇杜。

凌之浩在學生時代,接觸話劇並不多,但他卻很喜歡看話劇,「中旅」到天津演出時,他常去看。

此外,他也喜歡看電影,如20世紀30年代的影片《人道》(1932)、《漁光曲》(1934)、《大路》(1934)、《姊妹花》(1934)等。

當時他依然想設法學醫,而國華劇杜正在排張駿祥(1910-1996)寫的話劇《富貴浮雲》。劇中有一個次要角色——蒙古親王,原來是讓一位大學生扮演、但這個大學生臨近畢業考試,不能來了,便讓他去找自己的哥哥衛禹平——讓哥哥衛禹平幫忙要凌之浩給自己代戲。

好在這個角色合詞不多,拉去教教就上台。演出後,老闆覺得他身材不錯,上台又不緊張,便打算留用,於是,他在1944年初成了國華劇社的正式演員。

而凌之浩和沙莉也正是因為話劇《富貴浮雲》於1944年春節前後相識。沙莉也在這部話劇中和凌之浩配戲,凌之浩在台上一點都不怯場,台詞流利,這讓沙莉對這位新人刮目相看。

國華劇杜是上海地下黨領導的主要劇團之一,「孤島「時期就進行救亡工作。

凌之浩在這裡參加演出過《豆蔻年華》、《魂歸離恨天》、《紅菊花》,《煤山恨》、《尤三姐》《甜姐兒》等話劇。

在演《甜姐兒》時,凌之浩扮演汽車司機,沙莉演丫頭,兩人的交往才開始深入,從此他們成了朋友。

沙莉的父母后來知道女兒和凌之浩交往後,極力反對這門親事,父母認為凌之浩雖然相貌英俊,卻只是個默默無聞的小演員,配不上小有名氣的女兒。

而凌之浩雖相貌英俊,卻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演員。但沙莉可不這樣想,她對凌之浩有一種一見鍾情、相見恨晚的感覺。

1945年秋,抗戰勝利前夕,國華劇社解散了。抗戰勝利後,凌之浩又在聯美劇社,演出過話劇。不久,聯美劇社也解散,他又到蘇州演出,還在中電劇團演出過《重慶二十四小時》)。

1946年,凌之浩在上海實驗電影工廠參加拍攝了影片《鐵骨冰心》(1946),這是他第一次演電影,演了一個地下工作者。

後來,他又進入中國演劇社,演出過話劇《文天祥》、《夜店》、《大團圓》、《續弦夫人》和《日出》。

他的第二部影片是在國泰公司拍攝的《呂四娘》(1948),在該片中扮演雍正皇帝。

1948年,他在西北電影公司拍攝了《花蓮港》(1948),扮演男主角林醫生;接著,又拍了一部反映知識界愛國抗日內容的《殘冬》(1949),演一個知識分子。

1949年在嘉年電影公司拍攝了《人獸之間》 (1950),他在其中扮演一個大學生。

【積極投入到各種運動中】

解放前夕,程之(1926-1995)等人組織劇團演出《林沖》,凌之浩在劇中扮演過林沖。

這時有許多已經到了香港的同行勸說沙莉和她男朋友凌之浩去香港發展,而且認為她的前途會更好,也會拍出更多好的作品,將來也會超過李麗華(1924-2017)等人的成就。

當沙莉和大哥錢英郁說了去香港的事後,大哥也給她分析了形勢。而凌之浩也對上海的未來非常樂觀,所以沙莉決定和凌之浩留在上海。

1949年10月,凌之浩與沙莉在上海金門飯店舉行了萬眾矚目的婚禮,當時上官雲珠(1920-1968)、孫道臨、黃宗英(1925-2020)等上海文藝界名人都來賀喜。可謂風光一時。

到這時為止,凌之浩從事藝術活動,主要是為了謀求生活出路,生活把他拋到藝術圈子裡,使他從不了解藝術到有所了解,受到了一些實際鍛鍊,並使表演藝術成為他的終身職業了。

他為了生活而從事藝術,但是藝術並沒有使他的生活得到保障。

由於社會條件,他也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藝術才能,因此,他對政治上的自由和生活的安定非常嚮往。

上海解放前,地下黨領導文藝界準備迎接解放,根據國民黨屠殺一大批革命者的事件,黃宗江(1921-2010)、衛禹平、程之等人編寫了活報劇《宋公園》,解放後,凌之浩就參加了演出。

他與大家冒雨走上街頭、工廠,組織遊園會,慰問解放軍,到電台演出節目,投入轟轟烈烈的宣傳活動。

不久,他參加了上海電影製片廠,學習了黨關於文藝工作的方針政策,明確了文藝工作者所應遵循的正確方向,充滿希望地走上了新的創作道路。

1950年,為了使國產片占領電影陣地,北影、上影、長影三廠準備拍出26部電影,凌之浩在上海也投入緊張的拍片工作,在《女司機》(1951)片中扮演了機務段支部書記的角色。

1951年,他在《夫婦進行曲》中與沙莉合作,扮演了一位工程師。

1952年,經歷文藝整風,鎮反、土地改革、三反五反等運動後,他又積極奔赴朝鮮戰場深入生活。

1953年回國後,他在《斬斷魔爪》(1954)一片中扮演了一個工廠的廠長。1954年,他又參加《三年》(1955)的拍攝。

同年,上影為了提高演員的表演水平,成立演員劇團。

這時北京電影學院推出表演專修班,而這個專修班主要是從北影、上影、長影三大廠的在職演員中挑選,脫產系統學習兩年,先由三大電影廠分別選送人員,再經過蘇聯專家嚴格考試,成績合格者方可入學培訓。

上影演員劇團推薦沙莉、凌之浩等10人參加考試,結果凌之浩與沙莉同時被選送到北京電影學院演員專修班學習,由蘇聯戲劇藝術大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嫡系弟子、專家卡贊斯基傳授斯氏體系。

聽到喜訊,凌之浩和沙莉夫婦樂不可支。當時他們已有3個孩子,最大的只有5歲。

他們到北京後先把3個孩子送到天津凌之浩父母的家裡去,利用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休息的時間去看望孩子,學習工作和照顧家庭兩不耽誤。

這一段學習生活是緊張而艱苦的。學習期間,凌之浩在話劇《第十三夜》中扮演過傻爵士,在《仇敵》中扮演過雅柯夫。

後來,參加了由專家、陳強(1918- 2012)、于洋和他本人共同組成的導演團。

兩年後的1957年,他與沙莉結業回到上影廠,並在劇團著手傳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與衛禹平、孫道臨、秦怡(1922-2022)、張伐(1919-2001)等人演出了《第十二夜》。他又擔任劇團導演一年。

1958年,劇團解散了。凌之浩又去參加影片的拍攝。拍攝了《苗家兒女》(1958)、《戰鬥的山村》(1958)等影片。

後來,又在中蘇合拍的《風從東方來》(1959)中扮演工地黨委書記。這部影片有一部分是在莫斯科拍攝的。

1959年國慶十周年時,上海市文藝界聯合演出話劇《大雷雨》,凌之浩在該劇中與秦怡合作,扮演鮑里斯。

此後,他又被安排到上海電影專科學校任教三年,1962年學生畢業後又回廠演戲,在《雷雨》中先後扮演周萍和魯大海。該劇在外地演出,曾轟動一時。

【沒想到自己會被「清算」】

1965年以後,他在拍攝工業題材的影片《清算》時,「文化大革命」來了,而《清算》也不得不停拍。

讓凌之浩「哭笑不得」的是,對他「清算」的起因是因為他於1959年拍攝《風從東方來》時,在莫斯科拍攝外景期間看望他在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專修班的蘇聯老師卡贊斯基,並在他家拍下的合影照片,被紅衛兵抄家的時給翻了出來,即刻把凌之浩定名為「蘇修派遣特務」,遭到隔離審查。

前排左起:王丹鳳、李明、張瑞芳、沙莉、鳳凰、汪漪、狄梵、上官雲珠;中排左起:任申、趙丹、夏天、凌之浩、高博、馮笑;後排左起:康泰、徐俊傑、舒適、李農、陽華——拍攝於1962年夏末秋初

後來這幫人又跑到他家,把他兒子聽的小半導體收音機當做凌之浩用於與蘇修特務接頭的「罪證」拿走了。

在凌之浩被關押的那一段時間裡,沙莉千方百計想與他接觸,每次在下班走的時候,她故意晚走而繞到凌之浩被關押的「置景車間」的大房子裡對著窗口望上一眼。

有一次,造反派故意把沙莉帶到關押凌之浩的屋裡,並讓其他人迴避,然後他們悄悄躲在外面偷偷摸摸看著沙莉夫婦是否有什麼傳遞情報之類的「秘密動作」。

沙莉和凌之浩分別多日,意外見面卻又相對無言,他們只是默默的用夫妻特有的眼神來互相望著對方,此時無聲勝有聲,盡在不言中。

1970年年底,凌之浩和沙莉的問題先後審查結束,軍宣隊在大會上宣布他們「解放」了。直到1972年底,凌之浩才從幹校回到電影廠。

1973年,凌之浩在上影廠的重拍片《年輕的一代》(1976)中擔任導演,而沙莉也意外的在《火紅的年代》(1974)中扮演了男主人公趙四海的母親,他們在同一年裡又重新干起了老本行。

凌之浩在59歲時患上心臟病,但還是走南闖北地拍攝了《海上生明月》(1983)、《結婚進行曲》(1985)、《T省的84·85年》(1986)等片。

退休之後的凌之浩在業餘時間仍不放棄繪畫,曾是上海影協國畫小組的成員。1999年,凌之浩和沙莉在上海吳宮大酒店隆重舉行金婚50周年紀念。

遺憾的是,沙莉先於2009年1月25日在家中去世,享年85歲;凌之浩也於2014年4月19日因病去世,享年91歲。

在時代的洪流中,每個人都是渺小的螻蟻,而且絕大多數人缺少選擇的權利,或者,不知道自己究竟有沒有選擇的能力。

即使選擇了也不知對和錯,面對無法阻止的環境,受到了再大的傷害,也必須面對眼前的一切,因為無處可逃——畢竟他兩最好的年華,都浪費在運動之中,這是他兩也無力改變的事實。

  • 情路坎坷的舒繡文,病危無人照顧,臨終前將八萬存款全交黨費
  • 錯過了在銀幕上再度輝煌的沙莉,轉戰話劇,攜手丈夫走過60年
  • 為活命當上童星的牛犇,待養子如親生,83歲入黨,88歲還在拍戲
  • 中年才走紅的向梅,風光背後的痛與淚,71歲息影,86歲在家養花
  • 藍馬放棄影壇去當兵,和上官雲珠分手仍是朋友,妻子當眾宣布離婚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