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中展出的名畫是怎麼保存的?

中科院物理所 發佈 2024-04-08T17:32:18.458398+00:00

1月17日,上海博物館聯手英國國家美術館推出「從波提切利到梵谷:英國國家美術館珍藏展」,52件大師傑作匯聚成了一場豐富的視覺盛宴。喬瓦尼·貝利尼 《聖母子》 Copyright 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1月17日,上海博物館聯手英國國家美術館推出「從波提切利到梵谷:英國國家美術館珍藏展」,52件大師傑作匯聚成了一場豐富的視覺盛宴。

圖源:上海博物館

展覽自推出以來,熱度持續升溫,2月11日開始也開啟了夜場模式。通過觀展,觀眾可以從早期文藝復興的坦培拉繪畫遊歷欣賞至十九世紀的歐洲油畫。


圖源:上海大調研

不過,內行一些的小夥伴可能不難發現這些名畫,有些保存得很好,畫面平整、色彩豐富細膩,有些似乎略微暗淡消色,甚至在色調上顯得有些許灰暗。

那麼導致畫作色彩改變的因素有哪些?畫作應該如何保存?能怎麼修復嗎?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不同類型的色彩改變

畫作的色彩改變可以分兩類:褪色和變色

褪色是顏色逐漸變淺或消失的現象。褪色是由於顏料中的化學物質受到環境因素(如光線、熱、濕度和污染物)的影響而被分解,導致顏色變淡。

色是顏色逐漸改變的現象。變色可以是由於顏料中的化學物質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而變化,也可以是由於顏料中的不穩定成分在環境中發生化學反應導致的。這種情況下,原有顏色可能會變成不同的顏色,或者變成更加暗淡或更加明亮的顏色。

看過展覽的小夥伴,可能注意到了尼古拉·普桑的《酒神的養育》,這幅畫的畫布已經磨損得很嚴重了,頂部被加了一條畫布,明顯經過了修復。證據顯示,這幅名畫已經產生了褪色變色,尤其是藍色區域。專家們認為此處的藍色色料很有可能是群青——一種昂貴的色料,以青金石為主要成分的礦物色料。

尼古拉·普桑《酒神的養育》 © 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同樣存在群青變色問題的畫作還有喬瓦尼·貝利尼的《聖母子》,它是一幅含蛋彩的木板油畫。畫中聖母的藍色斗篷使用的就是半寶石青金石製成的非常高質量的深藍色,而如今這藍色的斗篷也略顯褪色黯淡、泛白。

喬瓦尼·貝利尼 《聖母子》 © 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隨著時間推移,天然群青的退化往往表示在藍色礦物成分青金石在酸性條件下顏色的變化,通常表現為黃化和泛白,有時候被稱為「群青病」。其成因可能是多重的,包括光照、濕度、溫度、污染以及油性媒介的退化和氧化,當然,顏料的結合劑成分也會對顏色的改變起作用。


常見的色料褪色與變色

除了群青之外,很多含有不穩定色料的顏色隨著時間都會產生褪色或變色,從而改變作品的外觀和審美感覺

以對光敏感會褪色的有機染料為基礎的紅色色淀和黃色色淀色料是最常見的褪色色料,如巴西蘇木(brazilwood)、茜草、蟲膠、胭脂蟲和胭脂紅。

含鈷的藍色玻璃色料大青也常常會失去其色彩,使顏料變成褐色或灰褐色,當含大青的油畫顏料退化時,玻璃的鹼性成分從色料中過濾出鉀並且接著與結合媒介反應而形成鉀皂,這些皂會遷移到表面,形成一種硬皮。

鈷玻璃藍樣品剖面與顏料偏光照片

圖源:秦俑保護

硃砂與空氣中的硫反應會變黑,而以銅綠為基礎的顏料通常綠色會變成褐色,其中的鹼式碳酸銅會與油性結合劑反應而形成銅羧酸鹽,或者與媒介樹脂成分結合形成樹脂鹽酸銅。

芝加哥藝術學院對梵谷的標誌性畫作《睡房》的檢測分析發現了一個令人驚訝的事實。如今看起來藍色的房間牆壁,在梵谷最初繪製時,其實是紫色的,而綠綠棕棕的地面,其實是紅色的。1888年,文森特·梵谷寫給他兄弟提奧的一封信中,也描述了「臥室」:「牆壁是淺紫色……地板是紅瓷磚……」



梵谷《睡房》的底部邊緣切片樣本中,淺顏色是地板的粉紅底色,成分包括鋅白、朱紅和鉻黃,不過這些都不會如此變色。高效液相色譜測試證明,其中還有曙紅(四溴螢光素)——一種易褪色的染料,正是曙紅的褪色致使了《睡房》的色彩變化

圖源:芝加哥藝術學院

繪畫中色彩褪色的外部原因

色彩褪色是繪畫中一個常見的問題,影響著藝術作品的長壽性和外觀。隨著時間的推移,繪畫中使用的顏料可能會因為暴露在光線、熱、濕度、污染物和其他環境因素中而褪色、改變顏色或變黃。

光線暴露

繪畫中色彩褪色的最常見原因之一是暴露在光線中,特別是紫外線(UV)光。隨著時間的推移,UV光可以破壞顏料中的化學鍵,導致其褪色或改變顏色。這也是為什麼要保護繪畫不受直射陽光的影響,或者通過使用UV過濾窗簾或將其放置在低光環境中來控制光線到達它們的數量。

熱暴露

高溫可以使顏料不穩定,導致其分解和褪色。此外,溫度波動也可以導致繪畫膜變薄,造成色彩褪色。

水分暴露

過高的濕度可以使顏料變軟,導致褪色和變色。濕度也可以導致黴菌生長,對顏料造成損害。

污染物暴露

環境污染物,如煙霧、空氣污染和化學物質,也可以導致繪畫中色彩褪色。這些物質可以破壞顏料的化學鍵,導致其褪色或改變顏色。


如何預防色彩褪色?

色彩褪色是繪畫常見的問題,一般來說,它們需要管理而不是糾正變化。文物保護人員或修復人員的主要職責是儘可能了解變化的機制,對環境控制和處理選擇做出判斷,以減少惡化的可能性。在大多數情況下,人們接受大師名畫中的色料變化,將其視作衰老的必然結果,工作人員也做了相當大的努力來確保它們的展示環境,最大化地預防保護。

圖源:上海博物館

對於那些珍貴的繪畫,應該採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來確保它們的顏色和光澤得以保存。可以通過使用高質量的顏料、適當的保存環境、合適的展示方式和合適的修複方法來預防和修復。

使用高質量的顏料

高質量的顏料通常含有更穩定的化學成分,不容易被環境因素影響。使用高質量的顏料可以有效延長繪畫的壽命。

適當的保存環境

繪畫應該保存在避光、通風良好、溫濕度適宜的環境中,以防止環境因素對顏料造成損害。

合適的展示方式

繪畫應該避免長期暴露在直射陽光下,以免顏料受到光線的損害。繪畫也應該避免長期暴露在潮濕的環境中,以免顏料受到濕度的影響。

圖源:勞動報

合適的修複方法

可以說色彩褪色是無法逆轉的,畫作的清洗和修復往往會導致外觀的重大變化,修復師非常不願意干預色彩的變化。相信科學研究會繼續提供關於可能發生的變化的性質和程度的更多信息,使人們更好地理解畫作的原始意圖和外觀。

複製品的展示與數字重建

大師名畫製作複製品用於代替原作的公眾展示,可以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另外,使用技術手段對畫作進行整體色彩監控與褪色機制研究,從而利用數位技術進行模擬重建也是一種較優的保存修復手段。


作者:王晨,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油畫修復中心修復師、副主任

編輯:小叮噹

題圖圖源:上海大調研

— END —


轉載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

不代表中科院物理所立場

如需轉載請聯繫原公眾號


來源:上海科技館

原標題:上博新展火到開夜場,所以名畫是怎麼保存的?

編輯:利有攸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