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鐸王朝—— 紅白玫瑰合力締造的承上啟下的時代

lumts 發佈 2024-04-08T18:24:59.680299+00:00

亨利七世勝利後的第一件事即派人前往約克郡謝里夫·哈頓城堡保護未婚妻,押送約克家唯一男嗣小沃里克伯爵到倫敦塔軟禁。


亨利七世勝利後的第一件事即派人前往約克郡謝里夫·哈頓城堡保護未婚妻,押送約克家唯一男嗣小沃里克伯爵到倫敦塔軟禁。都鐸國王27日進入倫敦,受到市民歡迎,他會見了市長和議員,到聖保羅大教堂向上帝致謝。


新君依例要封賞有功之臣,牛津伯爵恢復家族的爵位和產業,斯坦利男爵晉封德比伯爵,立下功勞的鄉紳和士紳們獲封騎士。蘭開斯特頭號忠臣,亨利七世的叔叔賈斯珀·都鐸,這年已54歲仍未結婚,他為蘭開斯特事業奔波半生,從未表示過妥協和氣餒,現在終於熬到出頭之日,他的彭布羅克伯爵頭銜正式恢復,同時晉封為貝德福德公爵。同年底迎娶白金漢公爵遺孀,白王后的妹妹凱薩琳·伍德維爾,利用政治聯姻進一步鞏固都鐸家的地位。



都鐸王朝表面以蘭開斯特的血統和名義訴求王位,實質則是約克王廷的延續,本來蘭開斯特貴族所剩無幾,擁戴亨利七世的約克黨貴族、騎士、鄉紳們仍然備受重用。


博斯沃思戰役標誌著玫瑰戰爭落下帷幕,卻不意味著亨利七世可以高枕無憂,接下來數年他還將接受幾場嚴峻考驗,甚至有人認為1487年林肯伯爵聯合愛爾蘭副總督基爾代爾伯爵,推舉假冒的"小沃里克伯爵"發起叛亂失敗,才代表著玫瑰戰爭正式終結。


亨利七世的成功很大程度受益於理察三世好導致的約克王廷大分裂,他必須與約克長公主成婚,增強王位合法性,消解兩大家族多年的恩怨。兩人的完婚標誌著紅白玫瑰正式合二為一,紅玫瑰鑲嵌白玫瑰芯的圖案成為王室紋章,人們稱之為"都鐸玫瑰"。


1486年9月國王夫婦誕下兩大家族的結晶,首個孩子特意取名為亞瑟,繼續宣誓都鐸王權的神話來源。


其實另一部分約克黨人的叛亂直到1497年才徹底結束,他們以假冒的愛德華四世二王子的名義舉事,還得到過法蘭國王、蘇格蘭國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支持,最不遺餘力資助顛覆亨利七世的是愛德華四世的妹妹,勃艮第查理公爵的遺孀,但這些都只是鬥爭的餘緒,屬於都鐸王朝捍衛王座的範疇。


總體來說亨利七世非常幸運,一方面他用婚姻和政治手段籠絡住了重要的約克黨人;一方面當時周邊國家並無強悍的君主能威脅都鐸王朝;另一方面經歷多年內亂的英格蘭已經厭倦了動盪,對外部入侵奪取王位缺乏興趣。


登基後,亨利七世推行與法蘭西斗而不戰的外交政策,在民族主義與務實路線之間巧妙搖擺。一旦成為執政者,他的"親法"立場自然改變,需要幫助布列塔尼抵抗法蘭西的"統一",維持歐陸"平衡"。


1491年,法王查理八世娶布列塔尼女公爵安妮為妻,法王吞併布列塔尼已成定局。議會慷慨資助亨利七世10萬英鎊,他第二年啟動對法戰爭,開戰不到一個月,他還是效法愛德華四世,選擇獲得金錢實惠,避免無謂的戰爭,與法蘭西締結和約。


1492年,西歐發生重大政治變局,阿拉貢國王斐迪南二世通過與卡斯蒂利亞女王伊莎貝拉一世的婚姻締結造了統一的西班牙王國。亨利七世為兒女安排的兩樁政治婚姻對英格蘭影響深遠,他為長子亞瑟迎娶迎娶到斐迪南和伊莎貝拉的女兒阿拉貢的凱薩琳。1502年凱薩琳嫁入都鐸王室,不久後16歲的亞瑟早逝,亨利七世說服凱薩琳嫁給新的繼承人二王子亨利。亨利七世的女兒瑪格麗特則嫁給蘇格蘭詹姆士四世,為1603年英蘇兩國合併為共主聯邦以及斯圖亞特王朝的建立埋下伏筆。



亨利七世一定程度上復甦了王權,人們常常評價都鐸王朝是英格蘭專制的黃金時代,其實他並沒有創造出新的君主政體,只是延續了愛德華四世的方略,大力整頓財政,小心避免外戰,提振商貿增加關稅收入,通過御前會議機構強化王權,使王室財政不依賴於議會。


作為都鐸王朝開國君主,亨利七世不如他兒子亨利八世著名。亨利八世才思敏捷,作風特異,行事狠辣,為了離婚宣布脫離羅馬教廷,為了生下繼承人先後迎娶六位王后。在亨利八世時代,王權貌似再度達到頂峰,有趣的是議會也在繼續發展。


亨利八世與王后凱薩琳離婚導致他與羅馬教廷決裂,給英格蘭成為新教國家鋪平道路,期間國王利用議會作為與羅馬教廷鬥爭的工具,使議會發揮了更多作用。同時國王因虛榮心使然,頻繁介入歐陸政治與戰爭,王室財政陷入困境,增加了國王對議會的依賴。


亨利八世逝世後,都鐸王朝終於出現了自英格蘭統一以來真正意義上的女王——瑪麗一世與伊莉莎白一世,他們都是亨利八世的女兒。伊莉莎白一世在位時,英格蘭殲滅了西班牙無敵艦隊,開啟伊莉莎白盛世,王權的容光再次抵達巔峰。


很多史學家通常以都鐸王朝的建立作為英格蘭進入近代社會的標誌、英國近代史開端。認為也是傳統英格蘭的頂峰,文化與經濟進入繁榮期,民族國家成形,人口開始恢復,重商主義成為國策,圈地運動興起,國教在宗教改革中誕生,這就是紅白玫瑰合力締造的承上啟下的時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