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趙大地為何多古都?

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 發佈 2024-04-08T19:41:45.752845+00:00

#這麼近 那麼美 周末到河北##奮進新時代 美麗石家莊##河北文旅看圖識景##奮進新時代 魅力新承德#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鄴城是六朝古都,這裡先後作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的都城。在燕趙大地上,還有很多古都。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鄴城是六朝古都,這裡先後作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的都城。

在燕趙大地上,還有很多古都。有研究顯示,僅從商代到東漢1800多年中,燕趙大地上就出現過一百多個方國、諸侯國、王國,甚至有人把太行山山前平原稱為「盛產古都的大走廊」。

01

古都走廊

古都

提到鄴城,很多人印象最深的不是曹操,而是小學課本中的《西門豹》。

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魏國派西門豹管理鄴,也就是現在河北臨漳、河南安陽一帶。通過調查,西門豹設計破除迷信,興修水利,讓鄴地重新繁榮起來。

鄴城文昌閣。資料圖

《史記》中記載:西門豹即發民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

在古代,一地農業生產能力往往決定當地的人口聚居程度和城市發展水平,畢竟城市要住人,人要吃飯,生產糧食多的地方更容易形成城市。

東漢末年,黃河以南的中原地區連年征戰,城池多遭破壞,掌握朝廷實際權力的曹操開始大力營建鄴城,這也讓鄴從華北平原一座普通的小城晉升為國都。從曹魏一直到隋朝建立前,鄴城一直是六朝古都。

從鄴城向西北四十公里處是古城邯鄲,這是戰國時期趙國的國都,一直持續了158年。

當然,邯鄲也並非一開始就成為趙國國都的,趙都起先在晉陽,即現在的山西太原附近;其後遷移至中牟,即現在的河南鶴壁附近。

邯鄲附近有豐富的煤鐵資源,而冶鐵業的發達與否直接影響戰國時期諸雄爭霸。這也是趙國屢次遷都、最後定都邯鄲的一個重要條件。

邯鄲在當時有多大影響力?後人都知道「邯鄲學步」的成語,其實這又何嘗不是邯鄲作為「國際都市」的影響力。這種風采一直持續到漢朝,《漢書》曾將邯鄲與洛陽、臨淄、宛、成都並列為五都。

不過,在燕趙大地上,鄴城和邯鄲都不是最古老的都城。

資料圖

「商祖乙九祀圮於耿,遷邢。」《竹書紀年》這段記載正是商朝國君祖乙將國都遷到邢台。這樣算起來,邢台擁有3500年建城史、600年建都史,甚至可以被稱為華北第一城。

如今,邢台市已經發掘出東先賢、葛莊、西關外、賈村、曹演莊等幾十處商代早期文化遺址。河北省博物院專門設有《河北商代文明》展廳,展示出高等級陶器、卜骨、青銅等器物,這為商王朝曾定都邢台提供了佐證。

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被稱為燕趙大地,來源於曾經活躍在這裡的燕國、趙國,而燕和趙兩國中間還曾存在一個侯國,即中山國,一度被稱為「戰國第八雄」。

史料記載,中山國初建都在中人(今保定唐縣境內),立中山城為都。後遷都到顧(今定州市境內)。有意思的是,中山國在歷史上先後被晉國、魏國、趙國所滅,但又兩次神奇復國。

放眼歷史,邢都、邯鄲、中山國王城、燕下都、鄴城……這些點綴在燕趙大地上的古都名城像一串珍珠項鍊,經過千年時光洗禮,很多地方已經湮沒在歷史深處,但當踏上這片土地,依然能夠清晰感受到我們從哪裡走來。


02

先天優勢

其實,鄴城成為六朝古都是一件很偶然的事情。

圖片來源:國家人文歷史

東漢末年,國都洛陽經歷董卓之亂後,斷壁殘垣,凋敝殘破,曹操看到此情此景時曾寫下「瞻彼洛城郭,微子為哀傷」的詩句。國都尚且如此,秦漢時國都所在的長安一帶更是被割據一方面的地方諸侯占據,飽經戰亂。

所以,曹操要建立自己的基業就要另覓他地。

此時鄴城是冀州南大門、太行山東西樞紐,向西穿太行可進關中一帶,向南渡黃河可逐鹿中原,向北征伐可占幽燕、漠北。公元204年,建安九年,曹操兵臨鄴城,後來確立為曹魏的都城。

區位條件相似,為什麼不選邯鄲呢?邯鄲在歷史上一直是這一區域較大的城市。

街叔以為,主要還是鄴城臨近漳河,水運條件較為便利,同時曹操還開通了五條運河,把河北一帶的水系連接起來,從鄴城能夠直達現在的廊坊、唐山一帶,後來曹操北征烏桓,運兵、運糧曾使用水路。

這也就導致了在短短四十公里的範圍里接連出現兩個古都的奇特景象。

如果說某個區域出現古都,這是歷史的垂青,是偶然的;如果出現一系列古都,那就有了歷史的必然。散落在燕趙大地上的古都就有了某種歷史的必然。

街叔以為可以著重從農業和交通兩方面來看。

首先,在古代,大多數朝代都是以農立國的,農業生產條件的好壞往往決定一地能否成為通都大邑。

無論是鄴城,還是邢都、邯鄲、中山國王城、燕下都,多在太行山東麓至古黃河西北岸的沖積平原上,河流不光帶來了肥沃的泥土,還提供了便利的灌溉條件,有著適宜農業生產的先天條件。

在更早的時候,在鄴城、邯鄲以西的丘陵地區,燕趙大地上的先民們就馴化出了粟,這裡也被稱為中國穀子之鄉。

氣候不只影響農業生產,因為有太行山、燕山,每年東南季風能帶來豐沛的降水供作物生長,同時阻擋來自北方的寒風,讓平原地帶有比同緯度其他地方有更適宜人類居住和活動的溫度。

更重要的是交通。在古代,都城有一個重要條件就是要連通四方,方便中央政權對各地管轄。

隨著全國政治經濟中心由西向東轉移,這條古都走廊比其他地方更具優勢之處在於,從這裡向北可以直達幽燕、漠北一帶,直至東北,同繞道山西、陝西相比,耗費時間更短。

向西有太行山、向北有燕山山脈的阻隔,這雖是屏障,卻也有貫通太行山東西兩側、燕山南北兩側的通道,比如太行八陘,邯鄲、鄴城就處於滏口陘東口附近,燕下都則位於蒲陰陘東口附近。

如果追溯到周代,姬周將同姓宗族分封在這條太行山東麓的南北通道上,比較知名的諸侯國就有邢、衛、燕等。

有了這些優越的條件,眾多都城落在河北就不足為奇了。


03

寶貴遺產

如今曾為國都的鄴城已經被塵封進了歷史,但人們會記得,鄴城建設中曾有一重要創舉:城市規劃建設中首次採用中軸線。

不少人會問,古代不是一直都採用中軸對稱的方式嗎?是的,以前的王城宮殿多採用中軸線布局,但在城市規劃建設中卻鮮有。

管仲在《管子·乘馬》提到城市建設時說: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規矩,道路不必中準繩。意思是,建造城市不是非要滿足方圓、規矩的要求,修築道路也不要固定在平直的標準上。

「乃令咸陽之旁二百里內,宮觀二百七十,復道甬道相連」「自雍門以東至涇、渭,殿屋復道周閣相屬」……這是《史記》中關於秦朝國都咸陽的記載。由於缺乏統一規劃,咸陽城平面布局顯得有些雜亂無章。

曹操在鄴城居住了長達十六年時間,營建鄴城時把城池建成長方形,中部以一條主幹道作為城市的中軸線,連接東西兩座城門,將城區分為南北兩部分。

圖片來源:文博之窗

軸線南北兩側分別分布宮殿、官署、苑囿和居民、商業、手工業區,這種設計讓城區各部分關係清晰、空間合理,杜絕了宮殿與居民區混雜的狀況。

南北軸線更具匠心,最大的宮殿文昌殿坐落在軸線的北段,兩側配置兼有鐘樓、鼓樓;端門位於城市正中,與東側的長春門、西側的延秋門形成對稱的三門一線……這條軸線上規劃手法至今在北京以天安門為南北城市軸線的空間布局上仍可找出印記。

透過鄴北城、鄴南城平面復原示意圖可以發現,鄴北城皇室宮殿官署、苑囿區幾乎占了全城面積的一半,鄴南城僅占三分之一。鄴南城的居民居住、手工業、商業區在城市所占的比例和面積要比鄴北城多出一倍以上。

從這裡也可以發現,中國古代的都城也正從政治中心向經濟、文化、軍事、生活等綜合性中心城市轉變,這是時代的進步。

北齊滅亡後,北方政治中心回歸陝、洛,但燕趙大地依然在中國歷史舞台上扮演著重要角色,北宋以後的金、元、明、清等朝代又將都城放在了這裡。

關鍵字: